站在历史的背后看企业文化 (1) -管理资料

管理资料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管理资料】

    世间的事物总能找到共同性,当我们在某一个领域陷入困惑、找不到方向时,将目光投向另一个领域,往往可以找到某种启示,

站在历史的背后看企业文化 (1)

    很多企业管理者遇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时,总是感觉理不清头绪,这时,“文化”就像一条狡猾的鱼,让人抓不住它的尾巴。我们不妨先将目光投向另一侧,站在历史的纵深看看中国文化的形成历程。如果将一个国家看作一家企业,那么国家(民族)文化的形成与企业文化的形成就有很大的借鉴性。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来说,要追溯到黄帝时期,当时大家都是小手工作坊(部落林立),也谈不上企业文化问题。但是各部落分别会有些自己的处事原则,所拜的图腾也有不同,这些就种下了文化的种子,我们很容易以此区分出不同作坊的不同。当时有着“先进文化”的很容易变得更强大,也拥有更强的部落凝聚力,于是出现了作坊间的吞并,野蛮文明在与先进文明的冲突中往往落在下风,或被完全消化掉,或被迫加盟“入股”,被慢慢融化掉。于是,初具规模的“公司”就出现了,我们叫它“王国”。

    经夏、商、周几个王朝,企业的组织形式日渐成熟,一整套管理制度逐步规范、严谨起来,而同时孕育而生的,就是国家的基本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国家的文化被具体化为价值观、治国思想、祭祀仪式、生活礼仪、行为规范、着装特征等。虽然这些表现形式不一定被明确规范和定义,但相互之间必然有些内在联系和传承,并且真真实实地影响着每位国民的生活,

管理资料

站在历史的背后看企业文化 (1)》(https://www.unjs.com)。企业在创立初期往往会具备这样的特征,虽不一定很明显的企业文化体系,但我们不能说这家公司没有企业文化,因为文化本身是而客观存在的。

    至东周,诸侯并立,春秋战国的几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灿烂的时期,文化流派杂陈,儒、道、法、墨、杂、兵、阴阳纷纷形成自己整套的理论体系,呈现出勃勃生机。各国君主为更好地治理自己的国家,往往要做出选择,将某种流派的文化融入到治国之中,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国家文化。有趣的是,这种选择往往与该国君主的个人喜好与性格特征紧密相关,而与国民自身的需求关联不大。春秋战国时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一些身怀某派文化的文士到一国推销自己派系的思想,而君主们或拒绝、或接受,颇具现代社会推销与购买的景象。这正如同各小公司在漫长的企业发展岁月里,老板们根据个人喜好,各自吸收适合本企业的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本公司的企业文化。

    当时周朝虽然名义上还是集团公司,但各诸侯以形成具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态势,至战国时期,已完全不理会集团的号令,此时的中国更像一个企业联合体,所以直到这时,很难找出一种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不但如此,有些子公司的文化甚至是完全冲突的,比如道家的清静无为与墨家的苦行济世、儒家的克行复礼就很大程度上存在根本冲突。确切地说,一个企业联合体发展到这个程度,各子公司的亚文化已基本取代了企业的主体文化,企业的文化体系,尤其是价值观体系呈现繁荣的、同时也是混乱不堪的态势。

    秦国,本是偏隅西北的小国,因为引进了适合当时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文化——法家——而逐渐强大起来,经过几次基于法家文化的改革,终于成为一家制度严谨、管理高效、号令统一的拥有强势管理文化的一流公司,不可否认,法家文化对于秦国的市场攻略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的。经过一系列眼花缭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