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流派的形成与演变

时间:2021-10-31 09:41:11 资料 我要投稿

豫剧流派的形成与演变

豫剧,简称豫梆。历史上又有河南讴、靠山吼、土梆戏、汴梁腔等俗称。豫剧之称谓,直至20世纪50年代,方才成为河南梆子的专称。作为梆子腔系的一个重要支脉。豫剧已走过约三百年行程,“流行于河南全省、长江以北和西北各省,以及新疆、西藏、台湾等省区。”而今,豫剧梆子已经成为全国流布地区最广、欣赏群体最众、兼具地方性与全国性的一个戏曲剧种。

豫剧的产生、发展与传播,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历史上,豫剧因受河南各个地区不同风俗人情,方言发音等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不同的流派及风格特点,按照地区的分类划分为:豫东、豫西、豫南、豫北;按照腔调可以分为:油梆、枣梆。因其分布地区和声腔的不同,豫剧的祥符调、豫西调、沙河调、豫东调被称为豫剧的四大派别,它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影响和联系。

1、祥符调的形成与演变

豫剧最早扎根在开封,并以开封为中心,在开封县(又称祥符)、陈留(现已并入开封县)、尉氏、中牟、杞县、通许、仪封、兰封(以上两地区现已并入兰考县)、原武(今原阳县)、封丘等十个地区的传播与演出比较盛行,被老艺人们称之为“内十处”,也叫祥符调,因为其唱腔特点明快、活泼、雅致、俏丽;形成最早的流派—祥符调。其流派的产生和发展,与开封地区丰厚的文化和历史沉淀是离不开的。由于开封为中原地区,自古人少地阔,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成为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特别是到了两宋时期,由于工商业的发展 ,都市的繁荣,市民文化艺术兴盛,真正的艺术舞台从宫廷转向了更为广阔的民间。当时,勾栏瓦舍林立,说唱艺人戏班的繁多,使得百戏杂剧繁盛一时。他们的表演中包含着南北各地的剧种,随着专业的书会的成立,一些新兴德地方戏也被推上舞台,并随着游街串巷的“路歧”艺人而兴盛于民间各地。正如《东京梦华录》所记,当时的开封“歌舞百戏,磷磷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而且‘奇巧百端,日新耳目’。”

明清时期,开封也是中原有名的商业重城,文化交往非常昌盛。民间杂戏、乐舞小调及其兴盛,积累了丰富的表演剧种和资源。特别是祥符调活动的地区:流行着女儿腔(又名弦索腔,老艺人称之为河南调)、汴梁腔、土梆戏、干梆戏灯等民间戏曲。后来的女儿腔、汴梁腔和梆子腔(指土梆和干梆戏)与早期的同州梆子(东路秦腔)相结合,就形成了祥符调。

到了清乾隆年间,开封的祥符调被分为蒋门和徐门。蒋门活动地区主要在朱仙镇附近,徐门则活动于开封城。因朱仙镇戏剧文化艺术逐渐走向下坡路,蒋门的豫剧表演老艺人为了自己的生计问题开始解散自己的表演团体,向其他的地方发展,后来向商丘、菏泽、东明等鲁西南一带传播的,形成了当时的`豫东调,也称为下路调,向周口、漯河和许昌一带发展、传播的蒋门的另外一支,形成沙河调(也叫豫南调,因其与祥符调较为相像,这里就不在赘述)。

2、豫西调的形成与演变

虽然豫东调与早期祥符调有逻辑上传承关系,但豫西调历史上曾早于豫东调成为豫剧发展的主流,因此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先论述豫西调。早期的豫西调,又称豫西梆子、“大戏”、“粗梆子”。它主要在洛阳地区演出,所以也“西府调”,它的唱腔含蓄、深沉、独树一帜,被誉为豫剧中的“牡丹”。其中,洛阳以东地区的演出团体,唱腔细发雅致,表演幽美,被称为“府调”。洛阳以西地区的演出团体,分别在宜阳、洛宁山区一带流行,唱腔粗犷俚俗,表演时常是摊平陡坡搭台演唱,舞台的布置极为简单,有时靠山背坡用席子搭成,挂两个帘子,中间一张桌子,两旁两张椅子,四五个人就能唱完一场戏,所以也有“靠山吼”之称,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才被称做“豫西调”。

关于豫西调的起源与历史发展,情况较为复杂。笔者认为豫西地区作为豫、陕、晋三省的交汇之处,豫西地区的剧种受到这三地的风俗及表演的影响,主要是同州梆子和蒲剧的影响。此外,早期的豫西地方戏越调、罗戏皮黄戏,也对其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再很早以前,人们对豫西调都由这样的俗称:“一清、二黄、三越调,豫西梆子胡乱套。”再因为传统豫西调里的曲牌比较杂,分别由“喊腔”、呱嗒嘴和板式结构里的慢板、流水等组成,所以其被认为是几种剧种糅合在一起的产物。

但是传统豫西调这一戏曲艺术在它繁荣发展之后,因为时代的发展,自身唱腔音乐上的局限,以及地域上的原因,在与其他流派的交流融合中逐渐走向衰落,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逐渐让位于豫东调。究其原因,主要是自身唱腔音乐上的局限性这一主观原因,如大本嗓的行腔方式,在后来渐渐以女演员为中心的豫剧舞台上,因升调破坏了男声唱腔,,也不能使演员充分扩展音域,从而影响人物个性的塑造。

此后,随着豫剧从乡村高台进入戏院馆所,各种流派的争奇斗艳,河南梆子在其内部进行整合,各流派间相互借鉴,进入改革的历史过程。在河南梆子改革的艺术实践中,樊粹庭、王镇南、陈素真、常香玉等,可以说是破“师道尊严”,革除“盲目的接受、硬式的模仿”,敢于“标新立异”的代表。如陈素真对传统【慢板】进行改革,创出了“七折”、“一串铃”等行腔,在祥符调的基础上创立的陈派唱腔,在传承慢板朴实和规矩的基础上,对慢板行腔进行婉转回旋的扩展。如《三上轿》中那段著名的【慢二八]转I垛板1,将豫西调的深沉、悲凄与祥符调的曲折铿锵十分微妙地揉和起来,把“送客戏”唱成了“压轴戏”。再如常香玉在豫西调的基础上不断吸收豫东调,使两者交融,使豫剧唱腔发生新的变化,更加丰富多彩。她所创立的常派唱腔,继承与创新同在,“循法不拘法”。在表演艺术上更是这样。她演唱《红娘》中的【流水板】,挥洒随意,旋律转换自如,切得住,放得开,有疏有密,有顿有挫,像中国的山水画一样姿态万千,跌宕有致。音味略带秦腔,优美悦耳动听,吐字清晰,字字入耳。

3、豫东调的形成及演变

豫东调有叫东路梆子、下路调,它是祥符调传播进入豫东地区后,与当地的表演结合后逐渐形成的一个豫剧的地域流派,因邻接山东菏泽、东明、曹县等地区,和山东梆子的咬字较重,弦高比较相像,故也有高调梆之称。   豫东地区主要包括河南永城、松城、夏邑、宁陵、曹县、菏泽(鲁西南)一带八地区(老艺人称为外八处),在这一地区所流行的为豫东调流派,这一地区戏班有很多,比较有名气的当数:“归(商丘)八班”、“商丘老班”、“下邑三班”、“永城六班”、“大小公义班”等。在历史上,由于各派豫剧的表演艺术家交流很多,所以豫东调有很多著名的表演艺人。如道光、同治年间的名红脸李金姹、名旦李金昌、郭大兴、明黑脸段德福。民国初期的著名红脸唐玉成(艺名红脸王)、李存伍(艺名羊羔子红脸)。以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德陈素贞、赵义庭、唐喜成、阎立品、马金凤。豫东调的唱腔声音高亢、粗犷、泼辣、激越而奔放。

早期传统豫东调是用二本嗓行腔特别在豫剧刚进入城市后,因二本嗓比运用大本嗓(真生)唱法的豫西调强,音域相对比较宽,声音具有一定的穿透力,所以其在传播中优势逐渐显现,致使包括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等,都由原先唱豫西调后改唱了豫东调。此外,在豫东调由农村进入城市以前,加入了女性演员,使得原先男声表演旦角得到改变,出现了第一代女演员,给传统豫东调带来了重大改革,使它在艺术上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4、结语

今天的豫剧,融汇了各个流派的唱腔,并在伴奏乐器和演技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和改革,特别是运用了新的发声方法后,形成了盛行一时的现代豫剧,特别是新媒体和现代较为流行的传播技术的介入,政府对豫剧的发展的大力支持,使的豫剧艺术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它流传世间较长,流传地区较广,所以拥有很多的豫剧爱好者。但是随着商业化和市场化得冲击,以及其他流行音乐元素的影响,豫剧在传播的过程中也逐渐丢弃了传统的河南豫剧的原始的艺术精髓,发展让人堪忧。因此,在豫剧剧种发展、传播的今天,我们再回顾豫剧的历史,探索起源与演变的历史过程,以理论丰富实践,指导实践,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474-475).

[2] 王正强.秦腔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129-133).

[3] 牛冬阳.豫剧的兴衰及可持续发展[J].中国音乐学,1996年增刊.

[4] 赵晓辉.试论豫剧传统豫东调[J].音乐天地,2007(03).

[5]谭静波.以‘中和’思想观照豫剧声腔的改革和发展[J].东方艺术,2005(18).

【豫剧流派的形成与演变】相关文章:

南四湖的形成与水环境演变10-02

流派05-15

演变05-24

广东省地质时期植物区系的形成与演变07-26

20世纪西方政治学:形成、演变及最新趋势01-20

制度的演变01-01

试析知识社会学对社会思潮形成演变的考察及其意义论文06-22

长江口长兴沙岛群的形成演变及其对南港、北港分流的影响10-15

戏曲动画对豫剧的传承与延展论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