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中的信贷小组担保机制分析

时间:2021-11-02 13:11:59 资料 我要投稿

农村金融中的信贷小组担保机制分析

作者:李红英

河北金融 2015年05期

担保是扩大信贷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农村,尤其是小规模农业生产者聚集的地区,担保的缺失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大多数小规模农业生产者并不拥有商业银行愿意接受作为担保物的财产。鉴于此,积极开拓新的担保机制,小农业生产者特别是生活不富裕农户的生产活动能获得融资,并且能够确保贷款的清偿,无疑将有助于农村金融的构建和进一步深化。信贷小组形式的担保,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显然,对它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对我们如何借鉴和利用这一模式有重要意义。

一、信贷小组担保的具体方式

信贷小组担保又可以称为社会担保,属于非典型人保的一种,是由事先成立的借款人小组为其成员所提供的一种担保,通过这种担保形式,所有成员均承担着履行该组织任何一个成员未履行债务的责任,是以使用现有机构或那些为信贷交易而设立的机构中特定规则、奖励和惩罚规则为基础而存在的一种隐形担保形式。信贷小组一般由若干人或家庭组成,然后由若干个小组形成一个信贷中心,信贷中心具有贷款审批权。因为一个小组的成员具有相似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所以放贷机构不必进行较大的控制,小组就可以发挥它的集体作用。当然,小组和中心成员必须事先承诺对他们组的成员和贷款负责,以促使小组成员和中心成员对借款人的贷款建议进行认真的评审,从而为成员和贷款提供了保证。如果成员按期还贷会得到分级的奖励,但对贷款逾期的惩罚则可能是所有组织成员均被逐出该信贷体系。

二、信贷小组担保的运行机制

(一)信贷小组担保适用的金融机构

信贷小组担保是以小组成员的连带保证作为担保的一种方式,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大型的正规金融无法观测和监督农民的行为,因而向他们提供贷款是存在风险的;同时,小额、分散、高频次的信贷需求所产生的成本也是金融机构惜贷的原因。因此,信贷小组担保适用的金融机构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微型金融,即以小额信贷为主的一种金融形态,因其在一些地区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正规商业银行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为农村低收入者提供有效信贷服务并同时实现了信贷机构自身持续发展的问题,从而引人关注。微型金融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上主力军,通过小额信贷项目覆盖了农村地区大量的低收入阶层和贫困农民,逐步争取实现在金融上和制度上的持续性,这些微型金融机构的特点之一:即是采用信贷小组担保的方式为低收入者提供贷款。微型金融主要包括村镇银行、银行全资贷款子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消费公司等。从资产规模讲,资产规模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下的独立法人金融机构,均应列入微型金融范畴。这些金融机构虽然总资产在我国银行体系中所占比重极低,但作为服务社区、联系“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微小型银行机构,却是整个银行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我国“草根金融”及微观金融富有活力的源泉。另一种是在正规的国有银行或信用合作社引入小额信贷项目,用于服务农村大量中低收入者的客户,或在正规金融机构中设立专门的农村小额信贷部门,由专人负责农村小额信贷服务。

(二)信贷小组担保适用的客户

信贷小组担保适用的客户是小农业生产者,特别是生活不富裕的农户,他们主要从事的是小规模的农业生产、靠体力务工,或者是小本经营,这些人的.管理能力较低、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缺乏额外收入,通常缺乏可变卖的财产,多数人除了自己居住的低价值住房和牲畜以外,没有其他财产,在市场极不完善的条件下,住房和牲畜不具有抵押的可行性,因此正规信贷机构通常使用的财产抵押方式对他们来说很难适用。同时,由于收入低,他们很难找到具有金融信用的担保人,因此在正规金融制度中所采用的财产和个人信用担保方式对他们难以适用。而信贷小组担保则无须财产抵押,需要的只是组织成员对贷款返还的连带责任保证,因此非常适合这些需要帮助和扶持而又无财产可担保的农户,他们会珍惜来之不易的获贷机会,也会更加遵守信贷纪律和有关规定,从而也为提供这种信贷小组担保的金融机构降低了风险损失。

(三)信贷小组担保对贷款的要求

1.小组里借款人的人数。因为信贷小组实行的是小组成员的连带担保,如果小组成员同时借款,彼此互为担保则起不到连带担保的作用,有可能引发集体道德风险。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发放贷款时,通常是小组内两名最需要资金的成员首先得到贷款,当他们按期归还后另外两名成员才能获得贷款,以此类推,每次都有两名成员获得贷款。这方面,类似于我国传统的“抬会”或“经济互助会”形式。

2.借款数额。低收入者从事的主要是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因此,他们对初始信贷的需求通常是小额的。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绝大多低收入者的初始信贷一般在500元-2000元之间。而对于贷款机构来说,对最初几次的贷款限定数额,才能有效地控制信贷风险,检测借款者的还款能力,只有成员获得良好的信用记录后,信贷数额才会逐级增加,直至最高限额。

3.借款用途。为低收入者提供贷款的根本目的是增加他们的收入。因此,最初阶段信贷小组仅为成员的生产经营性活动提供贷款担保,因为如果贷款不能增加收入,借款人就不能还款,导致贷款后借款人比贷款前更穷,只能在已获贷几次后,根据还款情况才会考虑向成员的其他活动提供贷款。

4.还款形式。信贷小组的还款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一次性还款方式,采用的是分期还款计划,即要求借款人按照一定的期限分期偿还,可以实行按周或者按月还款,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便于及早发现企图借钱不还或不守纪律的借款人,而且还能及时了解借款人获得贷款后的相关情况,从而将不诚信的成员淘汰出局,实际上是向农民传递一个信号,没有信用就不能获得贷款。同时,周期还款还迫使借款者必须不停地寻找收入来源,不能仅仅依靠具有风险性的项目,既增加了借款者的收入也分散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四)信贷小组担保的监督机制

信贷往往发生在借款人和贷款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对称性越强,信贷就越不可能发生,为了使信贷发生,就必须尽量地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这就意味着,在放贷之前,放贷者需要对借款者进行充分的评估,要求抵押以预防风险,并持续地监督借款者。许多违约可能是由于农民将贷款挪作他用或投资失败后无力偿还造成的,而在信贷小组里,由于同一小组的成员非常熟悉和接近,他们之间会相互监督和预防贷款偏离原有的用途。同时,由于共同责任的存在(当其中任意成员违约时,小组全体都要承担赔偿责任),在小组信贷中,每位成员的贷款获得首先要经过小组和信贷中心的讨论,由他们共同商量和决定借款人应该从事哪项活动后,申请人才能够获得贷款。这样,通过利用同伴之间的信息和监督,小组信贷能够比较有效地克服借款者的道德风险行为。

(五)信贷小组担保的激励制约机制

1.社会惩罚的制约。信贷小组的成员都是通过自我选择,自愿结成一个小组,他们之间多是朋友、乡邻,通常也具有相似的社会文化(包括社会地位)和经济背景,即处于同一个联系紧密的社会群体,这样做的结果是间接地把信誉不佳或有可能违约的人排除在外。如果成员违约,他们会:(1)警告违约成员,如果不还款,将会使其有实质性的损失,同时还要将违约者的赖账行为广为传播;(2)将来不再跟违约者合作,不合作还包括其他领域,除了生产上的合作,还包括当违约者处于困境时不再提供帮助,甚至他的家人或家族都可能因此而受到牵连,整体失去信誉,造成其违约成本无限扩大。因此,如果惩罚足够严厉,在同伴压力的作用下,贷款成员将不得不还款,小组信贷就必然会比个人信贷有更高的还款率。

2.连续贷款的分级激励。让低收入者和贫困农户摆脱贫困,不是单凭一次贷款就能解决的,只有向他们持续提供贷款,才能保持低收入者和贫困农户长期稳定的收入,从而达到财富积累的目的。因此,贷款人首先只向信贷小组里的低收入者提供少量的贷款,只有借款人在规定的时间多次按时偿还了贷款,他的信用记录就会升到更高层级,将能获取更多数额、利息更优惠的贷款。这种由偿还率决定后续贷款的方式,构成了对违约者的威胁,一旦违约,将来便不能获得更大数额的贷款。分级是基于借款人对其所收到的贷款的评估以及他对贷款人将依约提高贷款额度且贷款人将令其持续长时间经营的预期,因此,失去取得贷款的机会即会产生可能遭受损失的巨大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放贷者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约束。

信贷小组担保作为一种担保形式,在农村信贷,特别是小额农村贷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贷款人可以向那些缺少抵押物作担保的小规模生产者提供贷款,而且由于信贷担保小组使贷款人将监督和执行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转嫁给了借款人,充分利用了社会信息资本,达到了贷款人和借款人双赢的效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选择的方向。

作者介绍:李红英,经济师,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农村金融中的信贷小组担保机制分析】相关文章:

信贷消费中为消费方提供的担保是对销售方贷款担保的反担保01-20

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分析07-27

小组评价机制之心得05-06

中层大气中重力波饱和机制的数值分析07-30

农村金融结构的多样化分析07-10

Android 中View的绘制机制源码分析 二 -电脑资料01-01

关于熔断机制的影响分析01-01

支教模式分析:机制与限度07-21

环境营销的实现机制分析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