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本科小抄

时间:2021-11-04 12:18:04 资料 我要投稿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科小抄

需求规律:商品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其需求量增加

供给规律:商品供给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即商品价格提高,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其供给量减少

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做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①需求量是指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②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曲线。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

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供求定理: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即: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其他均为同方向。

简述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即在这个价格水平上,家庭愿意购买商品的数量正好等于厂商愿意出售商品的数量。这种供求相等的市场称为均衡市场,市场均衡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市场均衡时

的产量为均衡产量。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一定和条件下,市场的均衡价格是唯一的。但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原因会引起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变动,必然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变动,即均衡点的变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需求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在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相关商品价格、收入个

人偏好和时间等因素的变化,都能引起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化。供给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在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相关商品价格、成本、自然条件和时间等因素的变化,都能引起供给量的变化,进而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化.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曲线 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消费者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替代效应: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更多购买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相对高的商品。

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是: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52页图

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的关系

消费者均衡就是再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满足最大的效用的点,因此在消费预算线一定情况下,无差异曲线越往外,效用越大,当然,如果相交的话,说明效用还有提高的空间,如果,相离,说明这种效用达不到,因此只有相切最合适,即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预算线表明价格之比无差异曲线表明边际效用之比或边际替代率,因此就说明消费者在价格之比=边际效用之比=边际替代率之比达到均衡

机会成本: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其主要特征如下:(1)等产量曲线的坐标图上,任一点都应有一条等产量曲线通过。(2)等产量曲线具有负斜率。(3)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4)等产量曲线可以有无数条。离原点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高,离原点近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低。 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

中去,随着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产品的边际产量先增加后减少。

(2)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TP:总产量,MP:边际产量,AP:平均产量)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1)①MP>0时,TP上升 ②MP=0时,TP最大 ③MPAP ③相交后,MP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是AP 达到最大至TP

达到最大这一区间(即第二区间或阴影部分区间)

完全竞争: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① 短期均衡: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 存在三种情况:亏损\正常利润\超额利润

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此时存在亏损,但仍生产; 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此时厂商生产与否 对他来说亏损额都是一样的。一旦形式转好,可立即投入生产。 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价格小于平均可变成本,此时厂商只能收回部分可变成本,必须停产。

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① 短期均衡条件是MR=SMC 1)供给小于需求,存在超额利润;2)供给等于需求,存在正常利润, 超额利润为0;3)供给大于需求,超额利润为负;

4)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大于或等于平均可变成本,生产比不生产好;

5)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停产。

在LMC=MR时,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同时也实现了短期均衡。 利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重 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 因为在工资率较低时,闲暇的效用较小,工资率的提高对人们的诱惑很大,

人们愿意放弃闲暇去工作,以提高生活水平,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 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但是,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闲暇的 效用增加,闲暇的诱惑变大,而工资率的连续增加导致工资率的诱惑不断

下降,工资率的增加会使得劳动者放弃部分工作时间以维持原有生活水平

而去享受闲暇,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减少。

②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AR=LAC=SAC 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厂商就可以通过 调整自身的规模或改变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瓜分 超额利润,最终超额利润为0,实现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

② 长期均衡条件为 LMC =SMC=MR

洛伦兹曲线:反应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p175

解决外部性的对策:(1)外部性的存在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以及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一致性,这无疑导致资源的配置不当。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外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表现为:①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产生了外部经济,则其产量将可能小于社会最优的产量,导致供给不足。②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会产生外部不经济,则其产量将可能超过社会最优的产量,导致供给过剩。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上的这一缺陷表明,需要由政府对市场机制加以干预,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2)解决外部性的基本思路:外部性影响内部化,主要政策手段包括:①政府征税和提供补贴 ②企业合并 ③明确产权 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投资乘数: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的异同:短期消费函数为C=C0+bY,长期消费函数C=bY。

因此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区别在于短期消费曲线不经过原点。其中C 0是自发消费,bY是引致消费。

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及其计算公式。

原因:投资乘数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当某一个部门投资增加,不仅会使本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使其他部门发生连锁反应,从而导致这些部门投资

与收入也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的增加量是最初自发投资增加量的数倍。同理,当投资减少时,国民收入也成倍减少。 作用:乘数发挥作用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总的来说就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否则乘数就会相应的缩小。

也就是说,在各个轮次上产出出现梗阻,则乘数的大小会减小,梗阻的程度越严重,乘数相应就越小。 计算公式:1、在没有税收的情况下,投资乘数。

2、在有税收的情况下,投资乘数。

总需求: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总供给: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1)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2)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即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当价格总水平提高时,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同时减少,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下降;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消费和投资支出同时增加,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提高。也就是说,总支出水平随着价格

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 总供给曲线是表明在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①未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曲线(ab线),平行于横坐标,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由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可以增加 ②短期总供给曲线(bc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由于 资源接近于充分利用,产量增加使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因此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或正常的总供给曲线③长期总供给曲线(cd 线),垂直于横轴,表明价格变动,总供给量不变。这是因为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条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失业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普遍、持续上升

滞胀: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的现象

失业的含义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有劳动意愿并在劳动力 市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没有找到有报酬的工作。

(2)失业按产生的原因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3)失业会直接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社会损失。失业就是劳动力 资源的闲置,

而劳动力资源具有即时

性,不能利用的.劳动力资源无法 移至下期使用,本期可利用的劳动力闲置是这部分资源永久性浪费。 (4)从社会方面来看,失业的不利影响也是巨大的。失业不但使 失业者及其家属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下降,还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 巨大的创伤,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失业者长期找不到工作,就会 悲观失望,高失业率往往伴随着高犯罪率和各种社会骚乱。当然, 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的,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适当的失业 会使在岗的人员更加努力工作,积极进取,促进经济的发展。 通胀的种类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可从不同的角度考察通货膨胀的类型

①从物价上涨率角度分为:温和的通胀、奔腾的通胀、恶性的通胀; ②从市场机制作用分为:放开的通货膨胀和抑制的通货膨胀;

③从人们的预料程度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 ④从其形成原因分为:需求拉动通胀、成本推动通胀、

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胀。 (2)通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收入分配效应 2)名义税制下的实际收入的变动;

3)财富分配或转移效应:对抵押合同和养老金合同的影响;

对借债合同及有关合同的影响;4)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财税政策: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内容

1)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 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等。

2)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

劳务和物品的支出。如购买军需品, 科技、教育开支,机关购买公用品、政府公务员报酬及维持治安支出。 转移支付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失业救济金、农业补贴及 退伍军人津贴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投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只包括 公共项目工程和国家特殊重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3)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投资, 增加政府购买和增加转移支付,以及减少税收(主要是降低税率)。 4)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 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 投资,减少政府购买和减少转移支付,以及增加税收(主要是提高税率)。

政府购买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的异同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如果不考虑税收,则

转移支付乘数

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政府的转移支付主要是社会保险、救济及其各种补贴。

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大。 在两种支出增加额相等的情况下,转移支付乘数效应小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效应。

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及其波动的意义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各种制度规定本身可以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 这种自动稳定作用通常称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政府税收与转

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作用如下:在税收方面, 累进制的自动稳定机制可以很好的减缓经济波动;在转移支付方面, 能够影响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从而有利于减轻总需求的波动。 在农产品支持价格方面,政府按支持价格制度给予补贴,避免了 农产品价格下跌,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社会总需求。总之,在经济 扩张时期,有助于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有助于缓和经济衰退。 因此,自动稳定器能够减轻周期的波动幅度,降低波峰高度,

提高谷底高度。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作用, 因此这种政策工具被称为自动稳定器。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税收会增加,转移支付会减少,

抑制总需求的过度膨胀和经济过热发展;反之亦然。

但是,自动稳定器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

税收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

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

这种量变得税收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

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综合 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应用 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

其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给量。

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

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

再贴现就是指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到中央进行再贴现。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再贴现利率

和贴现条件来调节货币供给量。 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以及放宽再贴现条件,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以及苛刻再贴现条件,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存款准备金率的含义及应用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就是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 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调节准备金率可以调节 货币的供给量。 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市场中的货币流通. 量增加。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 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以刺激总需求。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和放松贴现 条件以及降低准备率。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货币的 供给量,以抑制总需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和苛刻贴现条件以及提高准备率。 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指标,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货币政策的内容及运用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 等货币政策的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 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总称。当经济中存在失业,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 包括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

当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则使用紧明收入分配处于绝对平均状态,; 缩性货币政策,包括提高法定 当B等于零时,基尼系数为1,表明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和在公收入分配处于绝对不平均状态。 开市场上卖出国债。 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在零和1之间,其资源禀赋理论

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这一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之,则越不平均。

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赫认为: 经济学家根据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的两国要发生贸易需具备的条件---两经验,认为吉尼系数高低同经济发展国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 的水平相关。 相对稀缺的程度有差别;资源密集程 度不同,即生产不同的产品有 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俄认为: 同一产品在不同区域价格不同 是建立贸易关系的必要条件,而产品 价格是由所耗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的,要素价格则由要素的供求状况决 定。成本优势带来的价格差别必 然导致贸易关系的建立。他们都认 为:每个国家都应该出口本国资源 丰富的产品,进口稀缺的产品。人们 称这一理论为赫-俄资源禀赋理论,

亦称H-O模型。它与相对优势理论的重要差别是,不以劳动价值论为 基础,而以一般的均衡理论为基础,把相对优势换成比较优势。 洛伦兹曲线和吉尼系数是如何体现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

洛伦斯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提出的,

是反映一个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条曲线。

吉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

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基尼系数= A/(A+B)

当A等于零时,基尼系数为零,表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科小抄】相关文章:

电大《人力资源管理》小抄版07-30

最新电大政治学原理小抄07-30

电大政治学原理小抄资料07-08

电大职业技能实训《西方经济学》(工商管理专科08-08

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探讨论文10-08

财经类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与学改革探讨10-05

有关西方经济学的论文01-15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2)02-09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