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于衷而又形于外

时间:2021-11-05 15:21:44 资料 我要投稿

情动于衷而又形于外

摘 要:有幸聆听了旅德歌唱家毕宝仪独唱音乐会,晚会精彩的演绎引发了个人的一些感想。纵观毕宝仪的演唱经历,歌剧的学习与大量的舞台表演机会赋予了她如此完美的声音与表演的统一,形态、神韵、风度的恰当把握。因此,在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大量采用“学徒式”歌唱教学模式,应受到一线教师的质疑与深思。

关键词:毕宝仪;歌唱神情;歌唱模式;歌唱评论

当著名歌唱家毕宝仪精神矍铄健步登台的时候,南艺音乐厅中一千多名静候的观众不禁为她热烈鼓掌。这是在场所有的观众对这位歌唱家深切的敬意和欢迎。我也有幸聆听了这场轰动全省的音乐盛会,以下仅为我个人的一些观后感言。

毕宝仪曾先后就读于德国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德国吕贝克布拉姆斯音乐学院,并获得博士学位。1993~2006年期间,先后在国际声乐大赛中获得好评,并多次出演歌剧《神曲》,演唱了莫扎特的《警告》《当路易斯焚烧负心人的信时》,马勒套曲《少年神奇号角》中的《徒劳》《夏日更替者》等作品。整场音乐会犹如旋律、节奏、音符的奇妙组合,又似一幅音色、情感、神情变幻所构成的流光溢彩的音画。不仅如此,她的演唱会更是心灵深处的一次抒发,一次内心真情的宣讲。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都亦如此松弛自然。角色内心丰富的`情思更是通过变幻灵动的音色自如地倾泻而出,流入观众的心田。正如德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雷娜特·贝勒所评价的,她的演唱“犹如用灵魂在歌唱”。她将高超的歌唱技巧与表演完美地融合,正所谓“形神兼备、声情并茂”。戏曲理论家李渔在他所著的《闲情偶遇》中说:“吾观今此学曲者,始则诵读,继则歌咏既成而事毕笑。……有终日唱此曲,终年唱此曲,甚至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口唱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之曲……然何以唱曲宜有曲情,声、形于内化间,情显于内心之中,怡然自得,倾泻流入?”

纵观毕宝仪的演唱经历,歌剧的学习与大量的舞台表演机会正赋予了她如此完美的声音与表演的统一,形态、神韵、风度的恰当把握,尤其她那眉眼间的传情如此自然而不做作。

因此,在我们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大量采用“学徒式”歌唱教学模式,应受到我们一线教师的质疑与深思。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尽一切可能性,提供学生实践、亲身参与的机会,使歌曲的演唱通过应用—领悟—感受三个维度,获得真实的直接体验,在进一步感受、体验、表现音乐时,更能将情、声、形运用于怡然自得间。我们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验性探索教学:

一、歌唱小组课与歌唱实践教学模式的回归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惯常采用教师领唱与学生跟唱的一对多教学模式,这种“学徒式”的一对多教学模式,兼顾到了学生歌唱学习上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被广泛采纳。然而,上述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与周围环境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仅仅看到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一种静态的交流。在这种形势下,使得学生在具备了演唱技巧的同时,依旧无法在舞台上挥洒自如地演唱,怯场、冷场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采取歌唱小组课与歌唱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交流,校际之间的观摩与学习,使得歌唱教学的过程突破“教”与“学”的方式,涉及表演的层面,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构建虚拟的舞台。同时,学生在曲目的选择上将更具宽泛性——合唱、重唱甚至表演唱。由此激发学生歌唱学习的兴趣、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发挥,更为重要的是融入了形体、表演的成分,丰富了学生对歌唱的体验和音乐感受,为学生提供了转化歌唱技巧并运用于实际演唱中的机会。

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及其姊妹艺术之间得以更好地融合,它将更有助于音乐小品、校园音乐剧等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的展开,为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歌唱学习的主动性。

二、开设歌唱评论教学形式

所谓歌唱评论,原本是指一种集音乐学、美学和文学等多门学问于一身的复杂而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随着流行音乐等一系列远离严肃音乐的活动轰轰烈烈的展开,参与歌唱评论的人与读者便逐渐多了起来,使得歌唱评论的概念扩大化,被模糊定义为一切有关歌唱活动的评论,即对有关于此的人与事谈一些个人的感受、见解与体会、收获等。

歌唱评论运用于教学当中,并不等同于以往的中外音乐欣赏。音乐欣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课前对上课内容进行充分地准备,着眼于作品本身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从而使学生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与此相反的是,歌唱评论课主要关注于学生的自主讨论。通过集体观看、欣赏国内外的一些经典声乐作品,包括著名歌唱家的独唱音乐会、音乐剧、各类文艺演出等活动后,进行小组或者班级范围内的讨论。内容涵盖了歌唱演员的表演、动作、舞蹈、服装等各个方面。同时,在评论名家的基础上,对自己身边的同学、老师的演唱也可进行一翻有根据的评论。

通过歌唱评论教学模式可促使学生多听、多看、多想、取长补短。在学习歌唱技巧的同时,更深入地将研究范围扩展至面目表情及眼神,使得未来的舞台演唱更加令人赏心悦目。

当然,以上的方式主要是针对当前单一的歌唱教学方式所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使得学生更加热爱歌唱,热爱音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授以技时,除着眼于歌唱的技巧、音高的准确、节奏的正确外,也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内在的歌唱气质;把握不同作品的风格、精神风貌、情绪特征;追求音乐表演的真实性、历史性;赋予表演过程中投入真情实感,传递感情的自然激发与流露。同时,注重歌唱以外的形体表演与神情的训练。另外,学生自身也应注意提高个人修养、注重文化积淀也将促使演唱过程中声、情、形的完美融合,情动于衷而又能形于外。

参考文献:

[1]李渔.李渔全集[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08.

[2]曹理.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04.

[3]H.丹纳.艺术哲学[M].张伟,译.北京出版社,2004-08.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清凉小学)

【情动于衷而又形于外】相关文章: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01-20

衷恳(衷懇)06-22

情动顽石 -资料01-01

情动山河作文11-14

情动河山_900字01-21

诉衷,诉衷元好问,诉衷的意思,诉衷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动 物 的 友 情作文02-01

私衷06-05

素衷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