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的体育思想

时间:2021-09-01 19:52:38 资料 我要投稿

封建社会的体育思想

摘要:

作为世界古代文明发源之一的中国,与古埃及、希腊、两河流域、印度一样,也有着灿烂的古代体育。与其他几个古代文明不同的是,中国文化从来没有间断过。发祥在这块古老土上的文明之光在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中一直延续了下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中国古代体育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中国古代有着丰富多彩、种类非常齐全的体育活动,这在世界其他古代文明中是罕见的。

关键词:

传统体育、伦理道德、体育活动、现代体育

一、我国传统体育活动中重视伦理道德的原因

封建社会的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国家。因为在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特别讲伦理道德。孔子认为,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没有“仁”的思想和观念,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即使失去自己的生命也不能去害仁,“志士仁人,无以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上》)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汉朝的《忠经》说:“天之所复,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于忠。”《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蒙学教材《三字经》中说:“首孝弟,次见闻。”历代封建帝王都标榜“以孝治天下”。“孝乎为孝,是以为政。”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的价值取向是伦理本位,视伦理道德为根本,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用伦理道德标准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凡是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的就是有价值的,把道德上的成就看作是最有价值的成就,把一切都纳入到伦理道德的轨道上。在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中国封建社会的体育活动特别强调“德性为先”、“武以载道”,体德相结合。

二、我国传统体育活动中重视伦理道德的体现

(一)竞赛目的中的道德追求。中国封建社会的体育受“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竞赛的最后结果,往往在于荣誉感的满足,或者说在于精神鼓励而非物质刺激。这些表现可以在古代诗歌中得知。宋朝人《看弄潮》云:“弄罢江潮晚入城,红旗飐飐白旗轻,不因会吃翻头浪,争得天街鼓乐迎。”(弄潮是一种水上竞技运动)。唐玄宗李隆基咏诗拔河比赛:“壮徒恒鼓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噪其山芨峦,气作水腾波。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二)体育文献中的道德体现。成书于 13 世纪的《蹴鞠图谱》以专章论述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如何在蹴鞠中体现,该书指出:“要和气、信实、志诚、行止、温良、朋友、尊重、谦让、礼法、精神;禁戒多言、争斗、是非、傲慢、诡诈、猖狂、词讼、轻薄、酒色。”依德虔所编的《少林武术大全》所述的戒约禁条除强调不许贪酒食肉、男淫女风等 佛门的基本要求外,主要讲的是如何尊师重道、谦虚谨慎、宽厚待人、修身养性等信条。

该书十禁是:一禁叛师,二禁异思,三禁忘言,四禁浮艺,五禁盗劫,六禁狂斗,七禁违戒,八禁抗昭,九禁欺弱,十禁酒淫。康乾年间的梅花拳重要传人杨炳所作的《习武序》在对弟子提出种种规范的同时,还专门制定了对“传教之师”的道德要求。即作为师傅,“断不可重利轻义”传技匪人,同时在传技过程中,必须负有对徒弟的道德教育责任。“务要他(弟子)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务要他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等等。关于武术界的思想道德建设,昆仑派的《昆仑剑箴言》中也有明确内容:“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孝者不传,人无恒者不传,不知珍贵者不传,文武不就者不传,借此求财者不传,俗气入骨者不传,市井人不传,拳脚行不传。何也?恐有沾昆仑吾之高尚也”

(三)体育比赛中的道德体现。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是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的话,也必定是射箭比武了。但比赛时要互相作揖谦让,比赛后走下堂来要互相敬酒,这样的争,才是君子之争。唐代进士王建在《宫词》中写到“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诗中说的是在每年寒食节期间,宫女们到宫殿进行曲棍球比赛。“得头筹”和“争跪拜”就是胜第一个球的一队要先到皇帝面前去跪拜谢恩,然后继续比赛。从《水浒传》第七十四回写燕青和任原摔跤比赛中,也可看到伦理性的比赛。“燕青再上献台来,要与任原放对,部署向他先要文书,怀中取出相扑社条读一遍,对燕青道:你省得吗?不许暗算!燕青冷笑道:我单是这个水裤儿,暗算什么?”端午龙舟竞渡是为了悼念战国末年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开展的民间水上运动比赛。《隋书·地理志下》记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端午龙舟竞渡之俗源于古越族的图腾崇拜。五月五日这一天,吴越人要举行盛大的祭祀龙的仪式,把食物装在竹筒里,或用树叶包裹,扔进水里, 给龙吃,还敲着鼓,划着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竞渡,让龙看了高兴。到后来人们就把端午节龙舟竞渡赋予新的含义使它成为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比赛——崇敬和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体育器材中的道德体现。如盛行于唐代的“十五柱球”,柱子上就分别标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红色字和“傲、慢、佞、贪、滥”黑色字。木球击中红色字柱子者为胜,击中黑色字柱子者为败。这十五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使体育活动同维护统治阶级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了。再比如,舞狮的颜色黄、红、黑三色分别代表三国的刘、关、张,他们的忠、义、仁、勇素为民族的典范,用三种颜色代表他们,即表示对他们的崇敬及其正义精神的赞赏。

(五)武举考试内容的道德体现。开宝八年(975 年),赵匡胤命各州访察民间,凡是孝顺有道德的人,或奇才异能文武精英,年龄在 20 至 50 岁以内可信任之人,全都送到皇宫试殿,由他亲自过目考试。(《宋史》卷一百一十《选举三》)由此看出,宋朝初期,朝廷想又多又快地选拔武艺人才,广开武举仕途,并突出以德才兼备为用人标准。清代时的武举考试 按内容分为一、二、三场,一场、二场考试武功,称为外场,三场考文,称为内场。内场考试内容是《论语》、《孟子》、《武经》。(《清朝通典》卷二十一《选举》)《论语》、《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伦理道德思想著作。

三、 我国传统体育活动中重视伦理道德的意义及其启示

(一)我国传统体育活动中重视伦理道德的意义

1. 体育活动重视伦理道德,可使参与运动的人灵魂高尚,更具有道德约束感、社会责任感,更好地自觉地为社会服务。

2.体育活动重视伦理道德符合文化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3.体育活动重视伦理道德,有利于体育活动的生存和发展。

4.体育活动讲伦理道德,可使体育更加文明和真实。

(二)我国传统体育活动中重视伦理道德对现代体育的启示

1.使当代体育竞赛内容含有一定的伦理道德成分。例如,在体育比赛中以竞赛成绩与道德成绩相结合来评价运动员,体育竞技成绩占 4/5,道德知识考试占 1/5。道德知识考试在赛前由大会组委会统一组织考试。这样做可使运动员既进行运动技能学习和训练,又注重伦理道德的学习。运动员大脑中含有一定的伦理道德知识和观念,就会产生一定的道德行为,因为观念决定行为。

2.利用体育场地、器材营造潜移默化的伦理道德教育环境。当代的体育比赛场馆基本上都是商业广告,很少有伦理道德思想的标语宣传;当代的体育器材基本上都是赤裸裸的、学校体育场地基本上都是光秃秃的,少有伦理思想知识的反映。不利用体育场地和器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浪费,因为外界环境对人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当代体育人应向先人学习,充分利用体育场地和器材营造潜移默化的伦理道德教育环境。比如,体育比赛场地不要让商业广告全部占有,要有一定比例的伦理道德知识的公益广告;在体育器材上想办法印些伦理道德 知识;在体育场所挂些德体双全的体育明星画像。

3.把体育活动内容赋予一定的伦理思想意义。例如,体育书籍不要是纯知识技能的介绍,要增添一些伦理思想内容,说明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练好和开展各项体育运动的条件之一。介绍一些体育方面的伦理典故。把民间体育赋予一定的伦理思想意义。教练员、体育教师要深入发掘体育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坚持武以载道,既教书又育人。

4.把道德表现纳入教练员、裁判员、体育教师、体育监考官考核、聘用和评价中。体育比赛的竞争性、公平性、社会性,体育考试的选拔性,体育工作者工作的独立性、主观性和工作对象(学生)的弱势性、成长性均要求体育工作者品行高尚。把道德表现纳入体育工作者的考核、聘用和评价中,是促使体育工作者形成良好伦理思想和行为的有效途径。因为考核评价具有导向、制约、激励功能,人的许多伦理思想观念和行为是建立在社会或政府要 求上的。

【封建社会的体育思想】相关文章:

封建社会土地制度01-03

邹韬奋体育思想探析论文09-26

封建社会时期读书笔记01-15

中学体育如何贯彻终身体育思想论文05-17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我国的学校体育01-20

体育教师思想汇报10-13

试论颜元的体育思想和实践01-20

[体育论文]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我国的学校体育01-20

大学体育应以终身体育为主导思想论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