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儿童心理干预

时间:2021-11-07 14:57:58 资料 我要投稿

灾后儿童心理干预

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儿童在灾害面前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反应强烈,有的则看似平静。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差别的,但是无论孩子的反应如何,及时进行心理干预还是十分必要的。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黄悦勤教授介绍,有几类儿童需要更多的关注。以往遭受过灾难或创伤事件的儿童;有被虐待或殴打史的儿童;智力障碍儿童;患躯体疾病、残疾的儿童;以前曾经有过情绪、行为问题的儿童;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儿童。

对于灾区的孩子来讲,他们忽然经历了这么大的变故,从心理上很难尽快适应,这时候孩子的一些情绪起伏,包括大哭大叫、激动等,援助人员不要刻意去压制,允许他们发泄。在干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多和他们沟通交流,从精神上去安慰,还可以通过孩子们一起进行活动、画画、讨论等形式,使他们尽快平静下来,走出阴影。另外,对于失去父母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关照,并积极寻找到孩子的亲人们,这样对孩子心理的抚慰也是十分重要的。

灾后儿童心理三阶段(提醒)

第一阶段:震惊、困惑、否认

孩子安全感极度丧失,对人会非常依赖、依恋,最需要成人陪伴。

应对:在语言方面,要多对孩子说些肯定的、安慰的话,如告诉孩子“现在是安全的”。如果亲人有去世的,在这个阶段,暂时不告诉其事实的真相,比如说,可以告诉孩子,“死亡的亲人已经去了很远的地方”之类的话。

面对孩子震惊反应,家长或者是孤儿的陪同人员应该表现为更为镇静,要用镇静的行为来影响和告诉孩子,传达一种安全感。

第二阶段:孩子会出现一些情绪反应,如焦虑、愤怒、恐惧等,也有些孩子会出现自闭倾向,常一个人独自呆着闷声不响

应对:在这个阶段,可以告知相关的事实,并设法让其接受事实,并帮助其正确宣泄情绪反应。

第三阶段:孩子出现心理行为障碍和性格改变

应对:如果孩子的心理问题进入到这一期,必须要接受正规心理治疗,甚至必要药物治疗。(张慧丽)

震后惧怕是什么

恐惧有两个来源,其一是灾害来袭时的强烈震撼与冲击,它直接威胁安全,伤及生命,身心

同时受到创痛;致命的重创,恐惧的声音,就像要把人吞噬一样。其二是周边的人在受灾时的恐惧,尖叫和呼喊,特别是平时被认为能保护全家安全的父母或家人,顿时变得惊恐、哀号和脆弱,给孩子的惧怕更甚,其安全感因而受到破坏。

人类遇到大灾难,无论大人或小孩,都会在这两个因素下,产生强烈的惧怕和惊恐,这是生命的自然现象,也是人承受的压力极限的表露。所以我们要认识到:

1、把恐惧视为身心自然的反应,要设法纾解而不是压抑。

2、要避免把自己的害怕和不安的想象,传输给孩子,而加深其惧怕的心理。

3、引导孩子表达恐惧和不安,对他同理的支持,进而引导孩子认清过度不安的不合理,让惧怕得到缓解。

4、教孩子面对现实,越能了解真实,越不容易受制于非理性的惧怕。

5、关怀孩子,愿意聆听他们的忧虑、不安和困扰,并设法解释和安慰。

6、正确的行动会带来积极的想法,同时也引发好的情绪反应。

和孩子讲述地震

1、用平静的口语,简单介绍这次大地震的状况,造成的损害和伤亡。并举一个温馨、机智、救人的故事当对比。

2、引发儿童说出心中的惧怕例如“宝贝!你在大地震时看到、听到、感受到什么?最害怕的是什么?”大人可以简短说一下自己惊慌失措、害怕的情形和余悸,引导孩子一起说出来害怕什么。

3、和孩子讨论他的害怕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现实,对于合理惧怕事项,应讨论如何克服它,如何预防它。

4、带领孩子作一行动方案:如何做好预防措施,或帮助家人重建家园的要点。

这样的讲述和澄清,可以引导孩子缓解惧怕的心结,它的要领是从发觉到宣泄;从讨论惧怕事件中认清那些值得担心,那些不是;并启发解决问题的思考,采取预防和安全措施,从而把惧怕转移到理性的积极行动上。

类似的过程,也可用在讨论“如何赈灾”、“如何帮助受灾家庭的儿童”。从引发酝酿气氛,到热心的讨论,找出方法和实践行动,能激发儿童的爱心和生命的活力,让心理得到健康。

生命的关怀

让他们表露情感,透过写信和口头的祷词,让孩子们纾解情绪。让孩子给遇难者祈祷或写一封给亡者的信,诚心的祝福罹难者,并说出自己会珍重自爱,创造光明的人生。 怀念往事的美好,并说出往事已成过去,自己会更努力向上,做个好孩子,并珍惜生命。

与受灾的孩子谈话时要注意:

1、适时自然的情境,给孩子信心和安全感。

2、聆听、接纳、同情、支持、了解孩子的困境。

3、引导孩子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作成行动计划。

玩具有利于灾后儿童心理辅导

发布:公众健康教育网 发布日期:2008-5-30 点击:77

对于儿童,像玩具熊之类他们可以拿着或看管的玩具,可以帮助他们自己平静下来。

1、给脆弱的心灵一个小小的港湾

娃娃及动物形象玩具,可以满足儿童爱与被爱的情感需要,通过触摸和拥抱这些柔软可爱的娃娃和动物,灾后儿童会在心理上有一种很舒服、很满足的感觉,他们抱着他们心爱的

宝贝娃娃或宝贝毛绒玩具入睡,给心灵一个小小的港湾。

2、给孩子受伤的心灵更多的安全感

灾后孩子的心灵更需要爱和安全感。特别是质地柔软,手感舒适的动物与卡通玩具,极易成为孩子心理依靠和情感交流的对象,可充当他们倾诉的对象和情感的安慰。这样的依靠

与交流,可慢慢重拾孩子内心的情感,唤起他们爱的需要。

3、舒缓孩子的惊恐情绪

灾后孩子往往有情绪上的障碍,容易烦躁,情绪压抑,性格孤僻的孩子来说,在与玩具的接触过程中,特别是柔软的物品与抚摸它的感觉,使他们的心情会慢慢舒展,情绪会慢慢

平静。小小的玩具,给因地震而破碎的心灵一个小小的疗治。

4、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加孩子的认同感

而对于儿童,像玩具熊之类他们可以拿着或看管的玩具,可以帮助他们自己平静下来。心理咨询师或者身边的亲人可以通过教小朋友照顾玩具熊的方式帮助他们学会照顾自己。例如:“它每天要喝很多的水,还要吃三顿饭,你也能做到哦!”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

给玩偶起个名字缝在它身上。“这样可以提高孩子对玩偶的认同感。”

专家认为,对于承载着救治儿童心理创伤重任的玩具,最好符合如下要求:

1、玩具的颜色必须是柔和的粉色系列;

2、玩具表情是要笑的,开心的,可爱的;

3、整个玩具都是柔软的,不能带有硬物;

4、玩具长度30--50厘米,适合被孩子拥抱于怀内;

5、玩具不可以掉毛,以免对身上有伤的小朋友造成伤害。

12、儿童需要音乐;儿童需要柔软的、抒情的、配之以动作的音乐。由于儿童听音乐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动,所以,志愿者要予以配合。在特定的时间,可以和孩子一起起舞,不需要专业的知识,只需要你跟孩子寻找一样的感觉。你可以怀抱着孩子,来回走动或者旋转,你也可以和孩子手拉着手一起进行。你也可以站在地上,孩子站在床上,你甚至可以让孩子站在你的脚背上起舞。你可以给孩子听你的MP3,只要那音乐是柔软的、快乐的、或者有节奏感的都可以。越小的孩子越喜欢节奏感强的音乐。即使节奏感很强的`音乐,也要以快乐的、柔和的为主。

13、孩子需要看动画片。品质高的动画片可以把孩子从创伤中带出来。

14、孩子需要童话故事。优秀的童话故事可以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15、对残疾儿童,他们可能会有很多关于伤残的问题需要解答,回答时如果能配以图片或者影像会更好。

16、儿童比成人更关心一些类哲学问题,比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死亡是什么?为什么会地震?等等。这些问题的回答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关于死亡的问题的回答,我们将在下一阶段跟您分享。)

17、儿童需要游戏。修复中的儿童,在获得了足够的爱,满足了当天的生活状态后,多余出来的那部分精力和能量,用于帮助过去造成的创伤,这个过程是自动产生的,自动治疗就开始了。因此,需要设计能让儿童在游戏中大笑的游戏,例如:孩子把球传给你时,你摔了一跤,孩子会大笑,每一次你摔倒,他都会大笑,你需要摔倒很多次,可能你会很辛苦,但是20分钟后,笑后的某一个行为、细节会引发一个事端,倾听就开始了,治疗也就开始了。这个工作可能在灾后平稳的生活开始时才进行。孩子也需要在游戏中重现当时的情形,甚至有的孩子会自发地设计类似的游戏,这实际是儿童内在自我治愈的内驱力。成人要陪伴、关注孩子或是假装对发生的某一事情表现恐惧,根据当时当地所发生的情况,帮助孩子恢复。

1、大笑式的游戏:设计出某种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哈哈大笑的游戏,大笑是孩子积累心理能量和生命能量的关键点。这个累积下的能量,不仅仅够他当下使用,实际上,由于多余了出来,而帮助孩子可以解决过去发生的问题。孩子会因为一个很小的事端而哭闹,释放情绪。抓住这个时机,你要在意识中清晰地知道倾听治疗开始了;

2、角色游戏:确保孩子在游戏中担任一个强有力的角色,一般情况下,成人要扮演一个很弱小的角色,成人的弱小恰恰体现了孩子隐藏在背后的情绪。这个时候,孩子期望成人了解他的感受,志愿者和父母要完全按孩子的意愿去表现,比如:我很害怕,假装发抖,假装躲藏、蜷缩身体等等;

3、爱的游戏:这实际是一种退化,儿童需要回到婴儿时期,重温婴儿之爱。这种游戏往往表现的是父母与孩子的爱的关系,反复地接受爱的表达,反复地被拥抱,反复地表达爱,这个游戏中,孩子会一次又一次地感到自己是个婴儿,被父母的爱环绕、呵护的感受。这个历程将帮助孩子走出阴影,重新走上正常的成长轨道。例如:捉迷藏,一次次捉住后的搂抱,都是一种重复游戏的模式;例如:把一个7岁的孩子放入摇篮中,像对待小婴儿一样对待,都可以让孩子重新感觉安全,重新积攒能量去面对创伤。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与任务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其要求

三、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

四、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

五、有关说明

附件2 课程设计指导书格式

内页(应不少于3页)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应给出设计题目、较为详细的设计步骤、设计方法、进度安排等。

多个题目要分别写出。

四、主要技术关键的分析、解决、方案比较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学习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

作者:天明 发表时间:2006-8-16 13:14:00

1、大笑式的游戏:设计出某种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哈哈大笑的游戏,大笑是孩子积累心理能量和生命能量的关键点。这个累积下的能量,不仅仅够他当下使用,实际上,由于多余了出来,而帮助孩子可以解决过去发生的问题。孩子会因为一个很小的事端而哭闹,释放情绪。抓住这个时机,你要在意识中清晰地知道倾听治疗开始了;

2、角色游戏:确保孩子在游戏中担任一个强有力的角色,一般情况下,成人要扮演一个很弱小的角色,成人的弱小恰恰体现了孩子隐藏在背后的情绪。这个时候,孩子期望成人了解他的感受,志愿者和父母要完全按孩子的意愿去表现,比如:我很害怕,假装发抖,假装躲藏、蜷缩身体等等;

3、爱的游戏:这实际是一种退化,儿童需要回到婴儿时期,重温婴儿之爱。这种游戏往往表现的是父母与孩子的爱的关系,反复地接受爱的表达,反复地被拥抱,反复地表达爱,这个游戏中,孩子会一次又一次地感到自己是个婴儿,被父母的爱环绕、呵护的感受。这个历程将帮助孩子走出阴影,重新走上正常的成长轨道。例如:捉迷藏,一次次捉住后的搂抱,都是一种重复游戏的模式;例如:把一个7岁的孩子放入摇篮中,像对待小婴儿一样对待,都可以让孩子重新感觉安全,重新积攒能量去面对创伤。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与任务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其要求

三、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

四、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

五、有关说明

附件2 课程设计指导书格式

内页(应不少于3页)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应给出设计题目、较为详细的设计步骤、设计方法、进度安排等。

多个题目要分别写出。

四、主要技术关键的分析、解决、方案比较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学习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

作者:天明 发表时间:2006-8-16 13:14:00

学习生活是青少年生活中最主要、最重要的部分。有研究表明,学龄儿童各类不适应问题的出现,有80%与他们的学业有关。一些表现在不良情绪上、行为举止上的问题,究其根源还是在学习问题上,因为种种原因我国儿童出现学习问题、引发其他心理问题的比率更高一些。连青少年儿童生活中最主要、最重要的部分都成了他们的负担,你觉得他们的成长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这对青少年儿童是一种巨大的伤害,也是教育的一种失误。下面我们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做个简单的分析。

学生们在学习上厌学心理产生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主观因素,二是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即内因条件:

(一) 学习的内部动机不够

1、 许多学生学习不知道学习是为什么,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它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学 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一些学生也知道学习是为什么,但是这个学习目的不是他自己的。比如:有的学生知道学习是为自己多学知识,将来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等等,这些道理他们经常听到老师和父母说,但是,他们并不认为与自己有多大的关系,甚至认为是大人们强加于他们的心理负担。

2、 有些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好奇心,对学习中的问题不愿意深入地探索研究,对学习是 敷衍了事的完成任务为目的。

这反映了社会与家庭的要求,与学生对学习意义的认识、有没有远大志向以及他们的世界观有关系。

(二) 学习能力不够

有的学生因为认知缺陷造成学习时困难会导致对学习的厌倦,也就是说智力是影响学习 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遇到困难,而不能独立解决问题,经常遭受挫败,在学习上没有成功的体验,当没有得到愉悦的感受时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三) 学习策略不对

学习活动是一项充分体现技能、技巧的活动,学习的过程体现着人的智慧,学习的成效 直接反应了学习策略的优劣,所谓:好的方法等于好的成效“。学习策略有两层含义:一是学习的具体方法;二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监控调节。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规则和具体的学习方法,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应用和总结考试等学习环节中的学习规则、方法或技巧。如果学习策略不得当,会造成学习上的失误。

(四) 优秀学生中普遍的心理问题也会导致学生的厌学

教师和家长对优秀学生的过分喜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他们当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也会促使学生学习上产生厌学。

其一、自傲心理在相当一部分优秀学生中都存在,受老师和家长的影响,在他们看来,成绩好是最重要的,成绩好能够带来其他方面一系列的荣誉,这种自傲心理不仅对自身长远发展不利,而且严重影响了人际关系,使自己陷入孤立状态。

其二、在学习上过于追求完美,以致达到对自己要求苛刻的程度。这种追求完美的倾向一方面表现为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过分要求自己、处处争强好胜,在行动上过于注重细节而显得刻板教条,有时候稍微做得不够完美,心里便惴惴不安,严重的甚至出现强迫症症状。过于追求完美,对细节的不满意而找不到成就感。

其三、成就动机过强, 优秀学生自己的学习动机明确,加上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很高,这样就容易导致过强的成就动机,过强的动机会超出学生的一般心理承受能力,学生一心只想着取得好成绩,对其他事情一概不闻不问,学习成了唯一的生活目标,因此,学生不容许在学习上有失败的情况,他们的想法容易偏向极端,会因为一点而全盘否定自己。优秀生过强的成就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并且使得他们耐挫力较低。

客观因素即外因条件:

(一) 学校环境方面

1、 学习压力大

现如今学习压力对大多数孩子来说都已经成为一种烦恼,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还是成绩 差的孩子,没完没了的作业、频繁的考试都让孩子们心有余悸,有的孩子甚至还患上了考试焦虑症。学习压力会给学生带来不少心理和情绪方面的困扰,他们经常会产生焦虑、紧张、不安、沮丧、烦闷、易怒等负面情绪和不良生理反应。

2、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决定了学生是否有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氛围。传统课堂教学:一 是强调全班学生学习进度一致,结果优等生求知欲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后进生往往跟不上进度,达不到要求。二是教师只管教,不管学生会不会学、怎样学?教师教学生,首先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才行。

3、 教师的素质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完成的,教师的本身素质很重要。比如: 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师对学生心理知识的了解与学生的沟通技巧、应对应激的策略、职业态度等。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具大的,是最重要的教育环境因素。

(二) 家庭环境方面

1、不好的家庭教育观念

现代社会家长所受的教育不同,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对子女在学业上的期望达到的要求也不同。

一种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过高的要求。不少父母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不惜巨资、千方百计把孩子塞进重点学校,为了孩子的学业,不少父母采取了许多非常措施,一年不开电视、谢绝一切亲友来访等等。他们觉得要想孩子将来成人成才,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必须要考进一所好的大学,想考进一所好的大学,必须考进一所好的中学,想考进一所好的中学必须在小学里成绩很好,想在小学里成绩好,就得抓好早期教育。那么孩子们从呱呱坠地就开始与同龄孩子竞争,就要按照这样一条路走下去。因此,在孩子学习上要求很高,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比较专制,造成孩子学习上被动。

另一种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任其发展,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强与弱是天生的,是不是读书的料先天决定了的。

以上两种极端家庭的教育观念都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第一种给予孩子压力太大,空间太小不利于发展第二种太放任自由,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没有学习的目标和理想,对学习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不好的生长环境

由于受社会的影响,现代许多家庭存在矛盾的不稳定的因素,有些家庭夫妻不和睦,经常闹矛盾吵架,甚至有暴力或者闹离婚;有些家庭虽然不吵不闹,实行冷战,家庭成员互不关心,夫妻关系冷漠,亲子之间情感淡冷。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会产生各种心理缺陷或者心理问题有的家庭,这样家庭的孩子缺乏关爱,比较自卑,对学习容易丧失信心。

3、 家长的素质的欠缺

除了家长所受的教育程度,更重要的是家长的心理素质,一个家庭和睦如否其决定因素 是其家庭的每个成员的心理素质如何?夫妻是家庭中的核心,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决定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如果孩子心理不健康,就不会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

(三)社会环境方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机制在各行业的深入的渗透,劳体倒挂的现象逐年减少,社会大生产的高度发展迫使各行各业下岗职工急剧增多,造成大量的待业人员和劳动大军,还有社会贫富两极的分化和城乡差别日益拉大,越来越突出了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因此,人们纷纷鼓励和要求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尽管大专院校实行扩招也很难满足学生们的需求,毕业的学生大多只想呆在繁华的大城市,僧多粥少,各行各业都是择优录取,岗位的竞争导致了大学品牌的竞争、学位高低的竞争。这也是我国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改革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竞争激烈,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校教学,就难免会在难度和深度及速度上大大超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拔苗助长的作用,加上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不得法以致学生们产生学习上的厌学情绪,这是学习厌学现象的社会心理因素;这种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比例也增高,尤其是在青春发育时期厌学现象更甚。

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及解决策略

教育系06心理班 钟珊珊061114139029

[摘 要]中学生厌学情况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习兴趣淡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压力过大等因素是比较突出的原因,其中反映了教育机制、家长观念以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问题 ,只有充分认识这些问题因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学生的厌学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 厌学 心理分析 解决策略

一、厌学表现与危害

厌学是诸多心理障碍中最普通,最具危害性的问题,其表现为认识存在偏差,缺乏学习的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学习中有不愉快体验,如心烦、头痛、焦虑、枯燥、厌恶等;以消极态度情感对待学习,如机械被动应付式学习,行为上表现出远离学习活动的倾向,如讨厌作业、不认真听课、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甚至出走、辍学;常与家长教师抵触对立,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对学习成绩反应麻木等。

厌学直接导致学业不良,更为严重的是它影响心理健康的发展和个性形成。专家研究表明:厌学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乐学者,极易导致种种心理健康问题,如内向、情绪不稳定、强精神质型个性,即表现出孤独、麻木、反应缓慢,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焦虑、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情绪反应强烈,性情古怪、孤僻、对他人冷漠,心肠冷酷等不良人格特征。

由于对学习认识上的偏差,家长期望值太高,学校升学的压力,社会就业的竞争等因素,使厌学者整日生活在不安紧张、焦虑的消极情绪状态中,很难解决个体的学习行为与社会要求间的一系列矛盾,困于其中,难于自拔,导致心理失衡,疲劳,挫伤了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了自尊水平,同时,厌学者也有正常人的心理情感,良好人际关系的内在要求,但往往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爱护,在班级中常遭排斥,歧视其归属、接收支持和爱的情感长期得不到满足,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安全出现危机,长期如此,便易导致自卑,抑郁敌对偏执等心理问题,易对人对事产生消极认知,过于敏感,不好交际,不信任他人,不能关心

理解他人,行为冲动倔强,难以适应环境,从而形成内向情绪不稳定,强精神质型个性。

另一方面,厌学具有弥散性。他们错误的认知,不良的心理反应和人际关系等,易污染班级的学习气氛,传染周边同学,大面积地降低教育教学质量。

二、厌学原因分析

厌学有着复杂的心理机制,是一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1.家教环境不良

(1)家长的不良榜样。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塑造子女心灵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对学习的态度、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是子女模仿的榜样。家长对学习漠不关心,终日胡吃狗游,生活堕落,行为不端,争吵不宁,态度粗暴,爱发牢骚,流露轻视知识,鄙视教师,与学校对立的言论,更有甚者哄骗子女弃学挣钱,这些家庭的学生容易染上不良习气,大多心理阴暗、粗野性格执拗,智力发展受到压抑。

(2)家教的不良方式。有的家长期望值太高,常用神童的标准要求孩子,不断给孩子加压,一旦达不到标准,动辄严厉惩罚,使孩子心理受到伤害,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产生反感,甚至与家长对抗,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和偏爱,孩子不需努力,便拥有一切,物质上超前满足迷乱了对学习的认知。

2.学校教育失当

(1)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大部分乡镇学校,从小学就开始分主副科,只上语、数、外所谓主科,其他音乐,美术,自然,体育,社会等孩子心中的“好课”只写在课程表上。由于教师包班的原故,一半天或一整天连续上语文或数学的现象,时常发生,学生焉能不腻不厌,那是多么痛苦的折磨,孩子偶尔上一次体育或音乐课都能兴奋几天!可叹那些校长和老师们仍在善意地这样做着!

(2)教师素质是造成厌学的重要原因。低水平的教学,让孩子乏味,烦闷海量的重复性作业,让孩子沉重、枯燥,生畏,反感,往往越是教学挫劣,越需用作业来上“保险”。学习自然成了机械、被动,盲目,惩罚性的活动,成了一种负担,学生无法体会学习的乐趣,尤其是成绩中下等的同学疲于奔命,长此下去只能选择弃学,过点人过的日子!

(3)对差生的忽视。一些有升学任务的学校(高、初中),只对上级负责,也就是完成升学指标。从校长,班主任到科任老师只重尖子生,对升学无望的学生持任意处置,听任不管的态度如排位,分班、参与班级活动等,差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关心和帮助,造成差生的自尊心受损,师生关系紧张情绪对立,隔阂与日俱增,于是自暴自弃,致使厌学弃学。

3.社会环境不良

(1)粗俗文化的传播。由于金钱作祟,一些媚俗低劣的影视媒体泛滥一些学生缺乏鉴别能力,追逐时尚沉溺于言情武打及黄色书刊,网吧和游戏中吸烟酗酒早恋、偷盗吸毒攀比消费,淡化转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追求。

(2)媒体的误导,一些媒体正面的报道宣传不足,为迎合读者,将升高就业中的一些社会问题不科学地人为放大,将区域性的潜在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代替全局性的,制造紧张空气,错乱社会认知。

4.学生自身的不良心理

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是丧失了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伟大的目标才能激发伟大的动力。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一些家长对子女期望太低往往使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强有力的学习动力,另外,由于自我认知的偏差,一旦形成不良的自我形象,便放弃了对学习的追求和热情。

三、厌学辅导策略

预防和矫正厌学,促进心理和人格健康发展必须对症下药。

1.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分为智力和非智力两部分。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需要、情感、意志、性格和理想等,研究表明智力的发展,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支持,学习成绩与智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在相同的智商状况下,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直接的动力。它的发展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有趣是对事物的直接兴趣,具有直观性、盲目性、广泛性,随生随灭、为时短暂。乐趣即对事物的特殊

灾后儿童心理干预

爱好,具有专一性、自发性和坚持性。志趣是兴趣与理想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社会性自觉性和方向性,只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并发展到乐趣和志趣,就会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转化为持久的动力。

(2)增强学生的自尊感。情感是知识渗透的载体,“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神奇的期望效应,实质是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只有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才能避免厌学情绪和行为的产生。

(3)优化学生的意志品质。意志具有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等品质,它对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两方面作用,意志对行为的积极调控作用,正是厌学者所缺乏的。

(4)塑造积极的性格特征。积极的性格特征有勤奋、自信、谦虚、进取心等,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性格特征,如怠慢、自卑、骄傲、安于现状等,则阻碍学习进步。

上述心理素质的教育与训练,可开设心理教育课大面积进行系统地学习与辅导,也可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进行。对于少数厌学症需要进行的个别心理咨询、建立心理档案,追踪矫正。

2.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多元评价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在《智力结构》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多种智能,每个人都能在一、两个智能领域表现得很突出,教育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发展孩子的智能强项,使孩子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的地位,能在发展过程中及早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因此从教育内容上必须摈弃主副科观念,开足开好各门课程,超越教材、超越课堂以满足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需要,从教学方式上必须改变满堂灌,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构建生动、欢乐的课堂,以实现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从评价方式上,必须摈除一把尺子的做法,采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如此,对学生的要求就不会一刀切,自然就会有多类好学生,每个学生都会有其自由发展的优势空间,沐浴兴趣,体会成功,找回自信,赢得自尊,塑造自我,张扬个性,从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李百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3]张奠宙,数学教育经纬.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 社 .2003.

[4]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l999.

[5]罗祖兵 ,新课改中农村教育边缘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中国教育学刊 ,2004,

(10).

[6]张定强 ,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数学通报 ,2003,(6).

[Abstract] Yanxue situ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re many reasons for that lack of interest in learning, studying and lack of motivation, learning too much pressure and other factors are more prominent reasons, which reflected the education system, parents and the concept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so the problem , The only fully understand these issues, can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Yanxue.

【灾后儿童心理干预】相关文章:

灾后重建·援助10-06

灾后重建·数字10-06

冰灾抢修及灾后重建中的行动与思考08-15

灾后重建勿忘节俭02-19

应急管理:灾后深省08-02

灾后重建科技先行07-30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模式研究11-29

后非典时期的心理干预11-29

天眼盯紧灾后重建-雅安市灾后恢复重建监管纪实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