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性格的劣根性-《沉沦》读后感

时间:2021-12-16 13:28:1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我们性格的劣根性-《沉沦》读后感

看了《沉沦》其实是有很多感想的,但是真正要写的时候又不知道从何写起了。因为这着实不是一篇让我喜欢的小说,但是它的题目确实很吸引我,并且深深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使我最终能够耐着性子看完这个“孤冷得可怜”的人是怎样一步一步“沉沦”下去的。 其实男主人公的性格是很容易分析的,最显而易见也最容易归纳的一点的就是他永远处在矛盾状态的性格。 首先,是他的喜欢幻想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幻想别人谈天的内容是对自己的嘲笑,幻想女生的眼波是传给自己的情,然而现实又常常抹杀他的幻想,于是他便开始自己否定自己,接着就把每一个人当成假想敌,“复仇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他把他的幻想挥洒在他的文字当中,写一些华丽的文章,把自己完美化,完美的东西谁不喜欢呢?于是他自然是愿意沉醉在这又自己构筑起来的完美的童话中,可是现实的残酷又不得不面对,结果在他的幻想愈演愈大的时候,他的忧郁病也开始在他的体内滋长,使他逐渐变得像个郁郁寡欢的怨妇一般。 其二,是他的渴望与外界交流却又自我封闭。这个其实很明显,因为他常常有这样矛盾的行为,“想同那个人谈几句知心的话,然而口中总说不出什么话来”,而且最变态的是,他往往在终于和外界交谈了结束后十分懊悔自己的交谈行为,不愿意再出去交谈,在一个品性并不多好的朋友谣言他看起来像神经病后,他居然对所有留学同胞起了复仇的心理。 其三,是他的精神饱满却又肉体空虚。这个更容易理解,全篇小说这是他逐渐走向沉沦的一个重要前提。随着精神越发饱满,他的臆想症也越发严重,而肉体上的空虚也被日渐扩大化,以致最后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和悲剧最终的产生。 最后也是最终导致他的悲剧的,是他的自卑却又自以为是。一方面,他总担心被人看不起,总认为别人轻侮自己,身边所有的人都成了他的假想敌,殊不知其实是他自己看不起自己。他热衷于“沉醉”在自己的自嘲自骂中,而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一种“吾日三省吾身”的行为,而已经是对自己的鄙视了,可他自己并不意识到这个问题,反而臆想出许多假想敌,以为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另一方面,他又十分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总以为自己超凡脱俗,不与世人一道,“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便觉得自家是一个故高傲世的贤人,一个超然独立的隐者”,于是,过分的悲天悯人让他越发觉得自己十分可怜,以致常常在无人的大自然里“含了一双清泪”。这种自以为高尚纯洁的“自恋”情结导致他的许多行为的极端走向。较直接的表现就是他每天早上在被窝里做那件罪恶的事情让他深自痛悔却又欲罢不能的行为,在我看来这是许多年轻男子在“发情期”都会想做的事情,满足肉体上的私欲本身就无可厚非,更谈不上无耻,可他反应却如此夸张,“总觉得惭愧得很,因为这都是他的犯罪的证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总是自视清高的他对自己的鄙夷之心,于是自卑与自以为是的矛盾性格就在这种极端的行为中不断被加深,以至最终导致了最极端的行为——自杀。毕竟他的自卑与孤芳自赏的情结是相辅相成的.,随着自以为高尚的程度越高,他的自卑心理也越严重,因此在他认为世人早已嫌弃他的日子里他终于连自己都嫌弃自己了,死,是他给自己最后的选择。也许临死前对国家的狂喊并不是真的出自他的内心,只是他在死的那一刻,他仍处在自我欺骗的状态,他仍在在潜意识欺骗自己,告诉自己“你是一个贤人一个隐者,你的死是高尚的,是为国家而死的,而不是因为你做了龌龊之事而死的。你要高尚地死去也不能卑微地活着”。可见至死他都仍是在矛盾中挣扎,他的自卑与自以为是在临死前都还在掐战的。 但是对于这篇小说,我不只是想单纯地分析人物的性格,因为这个大家都可以看得出来。我想说的是,其实《沉沦》里的他,所反映出来的年轻人的劣根性难道真的是当时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才有的吗?没这么具有明显的时代痕迹吧,那些我们很容易从人物性格里分析出来的懦弱、矛盾、孤独、忧郁、多疑、敏感、心血来潮等等,难道现在的人们就没有这些缺陷吗?我们大多数人不喜欢《沉沦》的原因是觉得它无法引起我们的共鸣,其实更准确地来看,是因为郁达夫在设计人物性格时将他性格里的劣根性放大了许多倍(也许在那个年代不算放大),所以我们很难产生共鸣,可是仔细想想,我们不也常常会表现出这种劣根性吗?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关于人物的三分钟热情的这种性格,“他”在看一本书的时候会突然停下,觉得这么好的书不应该马上看完,而应该留着以后细细品味,结果没多久“他”就将这本书忘了(其实我觉得他的自杀行为也是心血来潮的,本来他是想坐车回家的,结果发现自己没钱,一时冲动,就跳海去了)。其实对我自身而言,我也常常有这样类似的行为,我会在心血来潮的时候买很多的书回家,但是在我热情退却后,这些书就会成为我书架上的装饰。这种三分钟热情的人类性格劣根性不单单体现在买书看书这种这么简单事情上吧。为什么会有“冲动的惩罚”这样的短语被创造出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小三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纷纷崛起后又齐齐落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学生在初入大学时信誓旦旦列出宏伟计划而后就放任自我最终一事无成?答案很容易想到。 所以说《沉沦》也算是对我们的一个警醒,虽然我们可能永远都会不会像男主角那样变态,但是这些劣根性毕竟存在于我们的体内,我们需要将它们对我们的影响降到最低。 完稿于2010年11月28日22:16

【我们性格的劣根性-《沉沦》读后感】相关文章:

劣根性10-25

沉沦10-24

文化“沉沦”作文09-08

沉沦的骆驼作文10-03

作文 沉沦的可悲08-07

你的劣根性作文350字08-04

写景作文:沉沦在冬天01-15

我,能否沉沦?作文07-03

沉沦作文300字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