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二历史的细节

时间:2021-12-16 13:06:3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二)历史的细节

林达的文风,确实是独特的。黄仁宇说他的历史观是大历史观,用他的历史观可以解读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相比之下,林达则是善于从细节出发的微历史观。从历史中挖掘细节,从细节中品味人性,从人性中推演历史。整个历史就是人类自我认知、自我提升的过程。这么说其实比我们从政治课本里学来的现实很多。历史是以一定的规律发展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听起来跟没说一样,前半句是无神论,后半句似乎又到了有神论去了。 林达的书特别注重细节。这种细节首先是真实,其实是有趣。细节之下,方是大道理。林达对细节的描述几乎到了繁琐的地步,而思想灌输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们只听过巴士底狱,可是我们不知道当巴士底狱被民众攻下之后,里面之势关押了七名罪犯。这个故事太小了也太怪诞了,我们的历史书根本不会写。这个有点像你奉命从恶魔手里救公主,而你顺利攻入恶魔的城堡,听到公主正在恶魔的`身下发出“雅蠛蝶”的淫声浪语。这确实有点尴尬。但我们从这个小小的细节里可以知道,法国的民主进程是大幕渐渐拉开,巴士底狱,这个作为权贵压迫底层人民的工具已经渐渐失去了它的意义。书里面的诸如此类的细节,很多很多。林达书写的伏尔泰几次被法国国王驱逐,甚至被投入巴士底狱。这些细节我们都可以仔细品味一下。首先,伏尔泰作为一个贵族,经常对法国的政治体系进行口诛笔伐。不光是伏尔泰,当时存在了一大批贵族都在声讨这个体系。把这些贵族比作树冠,那么他们从树根汲取了养分,然后做起了砍到大树的事情来。那么思考一下,法国能不能就这样完成自己的救赎,而避免大面积的流血和复辟与反复辟?其二,伏尔泰被驱逐甚至投狱,但他始终没有被处死。一死百了,让你永远闭嘴岂不是更好?国王不但没那么做,反而纵容他在社会上层的各种社交活动上到处宣扬他的思想,即使后来被投入监狱,国王也默许着给他一个“保外就医”,给弄出来了。我们至少可以这样认为,路易十六是想改革的,但改革的尺度和速度他难以把握。毕竟这是一条自我毁灭的路。细节赋给了冰冷的历史以血肉,让它生动起来。如果我们粗看历史,那么把国王送上绞架,就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其意义也在于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的覆灭。但这背后,把国王的孩子,特别是还不懂人事的孩子杀死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表述这段历史?代表了封建专制、压迫人民的国王尚且不会对伏尔泰等人诛杀,代表新时代和正义的革命却给国王来了个惨无人道的诛灭九族。历史真是经不起推敲。历史学家常说,以史为鉴。如果为鉴?简单说不就是避免历史上做错了的,重复那些作对了的么。对细节的鉴别,特别是对看起来荒诞的细节的思辨,才让我们对于未来作出更好的选择。 回到宋朝。苏轼跟王安石在政治上的一对死敌,无论谁把持了朝政,都披着清君侧的外衣给予对方不公正的打击。而当两人卸下官职离开朝廷,苏轼路过王安石老家,俩人把酒言欢,政见的不同岂能随意的转嫁为个人的恩怨?再转到美国,小亚当斯跟杰弗逊两人因为政见不同结束了友谊和经典政治的时代,各自拉起柳子,搞起了竞选。人身攻击有,诋毁谩骂有。可当两人离开政界,想着法子的重归于好,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通信。这个漫长的时间和空间的穿越,似乎有了非常好的契合点。历史长河漫漫,泥沙俱下,平淡如水,往日的厮杀争论早已飞灰湮灭。在这些泥沙之下挖掘细节,才看得到人性的光辉与伟大。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二历史的细节】相关文章: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一)人性的进步02-22

带一本书去旅行作文05-23

带一本书去旅行初中作文08-19

带一本书去游览的初中作文10-08

带一本书去旅行小升初作文04-21

带一本书去旅行作文700字08-16

去巴黎演出前给爱人的信02-10

《带一本书去南京》读后感06-28

show...to...带..去..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