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三等奖:大巧不工,大智无形—《大智无形》读后有感

时间:2021-12-16 16:06:1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后感」三等奖:大巧不工,大智无形—《大智无形》读后有感

自然无情,造化无常,心灵无寄,生命无恒,这就是我们身处的世界。正如此书作者所言,“人类走到今天,已是宇宙中最大的奇迹。而大巧不工,大智无形,在狼烟铁血茧伤痕之中所凝聚而成的智慧体现在各民族生存发展关头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既抽象于形而上,又弥漫于日常生活和市井各层面之间”。 书中共介绍了七种民族文化,分别是充满理性悲欢的希腊哲学文化,创造神迹的埃及智慧,博大与苦难并存的犹太之道,经盛而衰的英国文化,实用理性的美国智慧,点石成金的日本智慧及在无尽的旅途中一路摸索而出的吉普赛人的生存之道。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希腊这个野性与文明并存的民族以及那深邃而瑰丽的希腊哲学。 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这个民族拥有神奇的文化,这一点无需多言。但为什么西方智慧之源会从希腊流出,西方文明的种子会从希腊发芽生长,这些都需要我们走进历史,走进希腊。 首先,对于知识这个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是区别与其他任何民族的狂热。这并不是说其他民族就不热爱知识,而是两者追求的出发点有本质的区别。古代,中国文化光辉灿烂,其中又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之际达到文化活跃的第一个高峰。孔子不可谓不是当世的大家,以至千百年之后也再难有一人能够与之比肩。但他的学问是一种经事之学,是为人的入世而著,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去思考的要求。犹太民族亦是同样,这类的文化都是一种生活智慧,是一种为了更好的生活而进行地思考。而希腊民族的思考更多的是对于这个世界的惊奇与怀疑,他们为整个自然思考,超越自身与国家,他们为整个世界思考超越时间与空间。他们以一种主动的姿态,为知求索。 除了出发点上的不同,希腊民族对知识的狂热还体现在群众基础上。在古希腊追求知识不是哲人贵族特有的行为。低下层的民众甚至是妓女也都种爱智慧。所以在古希腊,哲人颇受女人的青睐。书中就举到了一代名妓拉依斯的例子。这位名妓身价极高,各城邦都为其出生地而一争高下,一般人很难接近,但她却偏偏惠顾居大瓮而生的第欧根尼。柏拉图曾在比较各国后写下这么一段话:“埃及和腓尼基喜欢金钱,而我们所在的这一部分世界最显著的特点是喜爱知识。” 那他们又是如何拥有这份狂热因而孜孜不倦的呢?答案就是上文已提到过的“惊奇”与“怀疑”,一份对外界保有好奇的赤子之心。 讲到这可能有人会感到不解生命不过匆匆几十载,就算是刨根问底又能做到何种地步呢?最后依然要死去,那又为什么要兜个大圈子呢?其实这种想法是很多人都有的,我也经常会因此苦恼。但面对人生这个悖论,古希腊人似乎始终能运用自己的赤子之心,来找到生活的价值,体现生命的智慧。书中讲到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叫西绪福斯的人他因泄露了宙斯的秘密而受到惩罚,每当他将巨石推到山顶,巨石又会滚落山底,因此他不得不一次次地从头推起。为什么不让他一下子就将石头推过去呢?可如果真的一下就推过去了,也就不会感到这种劳作的伟大之处。总有一天能把巨石推过山去,难道不是全部的魅力和希望所在吗?而这“永远的未完性”恰恰是人类存在的意义,所以古希腊人的赤子之心除了体现在对世界的好奇外,还体现在如孩童一般乐此不疲的追求精神。 正因为古希腊人热爱生活,热爱世界,所以毫无疑问他们也是热爱自身的“发现自我”这个现代口号,在古希腊向来就是贯穿于生活的。不同于中国自古用大自然的阴晴圆缺来规范人心的转变规律,古希腊人认为追求欢乐的,尽情去追求,用全部的智慧去排遣痛苦和悲哀。所以他们活得潇洒,直接,不受道德枷锁的束缚,思想自由。 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野性与文明并存。 阿里巴巴商学院  电商102 华晔倩   相关新闻:“与祖国共奋进,与师大同发展”读书主题征文获奖名单公布

【「读后感」三等奖:大巧不工,大智无形—《大智无形》读后有感】相关文章:

无形10-25

无形的诱惑01-11

无形作文05-24

无形的爱05-10

无形的父爱04-22

游大智寺,游大智寺陆游,游大智寺的意思,游大智寺赏析 -诗词大全01-01

无形的折磨 -作文01-01

无形的永恒 -作文01-01

无形的爱作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