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苦旅》读后感

时间:2021-12-16 10:59:4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我的教育苦旅》读后感

  《我的教育苦旅》读后感 黑玲   《我的教育苦旅》一书共分三辑,分为“精神的雕像”、“人就是目的”、“语文的诗意”。在第一辑中,高万祥老师把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看作是精神的雕像。我也是通过高老师的介绍对二位教育家有了侧面的了解。虽然仅是侧面,但已使我深受感触。叶圣陶先生的“我们必须会变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籍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读着经典式的每一句,我也越发地崇敬起他们。作为教师,我们对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不能再高山仰止了。我不禁责问起自己:为何不早些去读这些书呢?为何在工作好几年后才去探索什么是“教育理论”?为此,我决定去拥有这类著作,去细细品味这些经典,去感悟我自己的教育之旅。   《我的教育苦旅》第二辑“人就是目的”中,我认识了一位爱读书爱学生的高万祥老师。高老师特别注重阅读,他说:“书籍对少年来说,并不是真理的仓库,而是内心体验的源泉。”“课堂之外,有万水千山,阅读之中有万紫千红。”“享受阅读,不需要理由。”他提倡学生阅读的同时,更鼓励老师的孤灯阅读,他认为“这是一种寂寞的力量,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力量,这更是教师和教育者应有的力量。”是呀,我们看到的`仅仅是阅读的寂寞,何曾去感受阅读还是一中力量呢?高老师还教育我们必须拥有爱心,因为“拥有爱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的‘护照’。”   在“语文的诗意”一辑中,也使我认清了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为了考试,我们教师曾把教材看成了“教条”,把“标准”当作了“套子”。高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追求的是学生人文底蕴的积淀,我们期盼的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迸发,我们谱写的是思想冲破牢笼的教育诗篇。”已经教了近二十年的语文课,使我对语文有了一份特别的感情,在我自己的不断学习与教学中,我渐渐感受到了语文的美丽与魅力,我也尽力让语文的这份诗意去感染我的学生。

【《我的教育苦旅》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10-23

我的青春苦旅作文09-09

我读文化苦旅作文07-29

我的青春苦旅作文1000字09-16

苦旅01-31

《教育学苦旅》的读后感作文09-05

文化苦旅读后感:走近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01-17

文化苦旅经典语句01-18

文化苦旅:后记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