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雄霞:《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时间:2021-12-16 10:36:5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肖雄霞:《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肖雄霞:《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盖尾中心小学 肖雄霞    近一段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知道陶先生既反对老八股教育,又反对洋八股教育,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看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使我深受启发,下面我说一说我的体会  一、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问。  看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问:第一问:我今天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今天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今天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今天的道德有没有进步?看着这四句话,我感触颇深。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看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毕业十多年,看完《陶行知教育名篇》回首来看,曾经那个意气奋发,对工作有无限热情,经常捧着书在看的我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懒了,消沉了。想想有很长时间没有看新书了。真是汗颜啊。学区长到我们学校听课后,总结会上说了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也许读书不能增加人生命的长度,却能增加人内心的深度.”是啊我们做教师的没有进步,学生也难有进步了。教师并不是在学校学来一些知识就可以终身用不尽的。好的教师应是一面指导学生,一方面获取新的知识。如果年年照样画葫芦,学生一定会觉得十分枯燥。  人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这块阵地的主人,陶行知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讲道德、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虚心向周围的人、乃至学生学习,以此来完善自己。记得在上二年级的数学课时,我觉得二年级知识浅,并没有细致的进行备课。直到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有一次数学课上出现一道题是关于篮球比赛的客场、主场。我一下子懵了,对于这项大多数男孩喜欢的运动比赛规则我知之甚少,如果连主场、客场都解释不了,何谈解题思路!那种懊悔和自责的真是无法形容。我当时说:“老师很抱歉对篮球比赛规则了解的不够。这样老师会打篮球,我今天先教大家打篮球吧!明天再来解这道題!”当晚回家狠狠的补了这方面的知识。第二天在课上解释了主场、客场的意思,介绍了篮球比赛的规则,还和他们聊了乔丹、姚明、易建联。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农村的孩子也懂得的不少。看着他们对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心里真是感慨,你想要给他们一滴水,自己本身先要有一桶水。  陶先生用“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忠告,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许多的知识,作为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一个有着广博知识的老师,可以让教材上的内容变得更精彩,更有趣。而一个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教师,他的课堂会日渐单调、陈旧,这样的教师又如何能让学生获得快乐与帮助呢?  前段时间学区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我有幸到基点校开了一节公开课。课前是做了精心的准备的,也自觉很是自信。上完可后,听了大家的评点,发现确实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为何上完整节课后,叫三个同学上台做巩固练习时,竟有两位同学计算末尾的零没有写。这是学生的基础问题吗?不尽然,在教授新知识时,我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对旧知识的对比,从而明白新知识的不同之处,如果这样做应该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出现。有如:对于计算的方法就单纯的教授课本的两种计算方法,没有做到让学生展开思路,各想各的解法。诸如此类的等等问题。上完一节公开课真是获益良多。所谓课堂教学其实就是一门永远存在缺憾的艺术。没有上完,你不懂问题出现在哪里?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使我们的缺憾变小些,再变小些。  二、创造的教育。  “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因此,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创造儿童的教育,还在于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从头脑里解放出来的'创造力,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能力,那我们到底需要的怎样的课堂教学呢?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开展的活动教学,要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要提出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问题,正是学生解决问题所要进行得的手续、程序,一此讨论问题设置得恰到好处,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解决问题提的方法,同时也就是依靠了自己的能力解决了问题,掌握了新知,最后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正是以这样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也培养出了无数的爱心。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他的教育思想非常好的指导着教师工作,我将以此为起点,形成一种不断反思总结的习惯,继续在实践中摸索新的思路与方法。

【肖雄霞:《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相关文章:

陶行知教育名篇10-14

陶行知教育名篇:民主教育08-13

陶行知教育名篇_1000字作文09-13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体会09-03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体会07-13

陶行知教育名篇:生活教育之特质08-13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大全01-13

《陶行知教育名篇》的心得体会09-09

陶行知教育名篇:民主教育之普及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