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里门外皆风景-扎西才让散文诗选《七扇门》读后感

时间:2021-12-17 11:53:1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门里门外皆风景-扎西才让散文诗选《七扇门》读后感

  最初读到扎西才让的诗,是在甘肃70后诗人诗选《九人行》当中。九位诗人铺开了一条诗意的长廊,扎西才让一抹浅笑地站在最前面。他在第一首诗《献辞》中宣言:我爱你这如饥似渴的甘南/我爱你高悬的乳房:日和月/神秘的子宫里栖息的甘南……读完这首诗我笑了:如此深沉又激情四射源自骨髓的爱,贫穷而苍凉的甘南一定会在最贴心的地方珍藏。循着这一声呐喊,我用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他的诗。   扎西的诗歌总是充满了激情,会在不经意间撩拨起人强烈的阅读欲望。在他的笔下,爱情、亲情、苦难、寂寞都是一团久久不熄的火,夜以继日地炙烤着他不安分的灵魂,促使他以文字的方式吟唱。“牧我于湖泊/牧我于高山/牧我于青草雪山的渊源/……那么牧我于风/牧我于民俗/牧我于遥远的.格萨尔王的云烟。”活着,我们总会有一些心事要吐露,总会有一些情绪要渲泄,扎西把自己安放在天马行空的文字里,在经幡呢喃格桑含羞的草原上,让远至天边的寂寞一寸一寸地开出了绝色的花朵。   拿到扎西的散文诗集《七扇门》后,我先读完了前面的序,并没急着推开虚掩的门。我特意让自己想像了一下门里面会有怎样的风景。是激情的篝火和长袖飞舞的卓玛?低旋的雄鹰和罩住草原的茫茫雾霭?抑或是清晨沾满了草尖的忧伤?推门而入时,我听到他说:在你推开的第一扇门里,我唱给你的是一个边缘人的民族认同之歌,血缘归属之歌……“谢了顶的那个僧人,又站在河边,心旷神怡了一阵。这时是春天,落寞了一冬的树,想重新发芽。”就是这一声轻轻的叹息,让初冬的黄昏开始有了金属般的颜色。   生活中的扎西很爱笑。你根本看不到他藏在笑容背后的忧伤——对生命的诘问和对苦难的包容。有时几个人小坐,扎西总能让大家的情绪在瞬间高涨起来。而酒至半酣时,他的真性情更是一露无遗,很像是稚气未脱的孩子。有一次小聚,微醉的他用头顶的帽子旁若无人地玩起了游戏:帽沿转到后面时,他说:混混!转到前面时又说:绅士!如此反复,神情是少有的专注与可爱。怕打碎他那份透明的快乐,当时的我忍住没笑。   到目前为止,我几乎没去看过扎西的博客。有了《七扇门》,我更无须再去博里凑热闹了,我可以想像得出他博里草木繁盛的样子。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纸质书的阅读,似乎这样的阅读方式更适合自己的胃口。捧一卷书,可以在任意一个时段让内心安静下来,读几行字、发阵子呆,听时光掠过指尖的声音,甚至打一会儿嗑睡,都是很美妙很幸福的事。   越过一扇又一扇的门,我看到了繁华,也感受了苍凉。“生命如此鲜活,成熟在意料之中,正如这个秋季,水果装箱,妹妹出嫁”——《妹妹成熟》;“记得五月寒冷,六月萧瑟,七月的女孩嫁与苦难,面山而居的我,被八月的草叶擦绿身子”——《玛曲记忆》。在这些貌似随意的文字中,你能在不经意间读到他内心的柔软与牵挂。我一直以为,一个诗人光有激情和才情是远远不够的,他得有爱,得懂爱。扎西具备了这些并把最深沉的爱给了和自己日夜相拥的草原,所以草原回报给他培植文字最丰厚的土壤。   李城老师在《七扇门》的序中提到,扎西是一瓶啤酒醉三天的人,我大笑不止。扎西的酒量确实不大,几杯酒下肚,就手舞足蹈似李白般狂放,性情得不知所以。但我相信他的骨子里肯定是属于那种酒亦诗歌醒亦文字的人。无论醉与醒,他一直保持着灵魂的饱满和生命的高度。就像他在诗里写的那样:“也许若干年后,在这道月光的陪伴下,我的身后只会留下两行脚印:散文和诗,伸向春风吹醒的大地,伸向江水汹涌的异乡。”   扎西说,《七扇门》是他诗歌时代的终结,我心觉可惜。但得知他改写小说以后,方才明白他放弃这一方风景是为了奔向另一方更加繁盛的草地。他还说,藏族人相信人生有前世、今世和来世。只有今世让他牵肠挂肚、伤感涕零。我信。若读了他的诗,你也会信。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写读后感,虽然每读别人的作品,我总觉得有话要说。所以一直不敢说,是因为我太清楚自己肚里墨水的滴数,深怕自己的语无伦次糟踏了别人的文字,破坏了人家用心经营的风景。  我从来都不是个健谈的人,总以为自己只有在面对文字时才能相对从容一些。结果发现,很多时候文字也不能掩饰我内心的虚弱,加之出于对文字本身的敬畏,一直没敢让年前写就的这段话出来示人。如果扎西有一天看到这些很浅的文字时,期望他能报以宽容地一笑。

【门里门外皆风景-扎西才让散文诗选《七扇门》读后感】相关文章:

晓雪:扎西才让散文诗选《七扇门》读后感04-08

生活处处皆风景作文08-23

我们皆最好情感散文04-22

啼笑皆非散文10-07

扎西德勒作文04-30

门里门外作文12-04

门里门外作文08-18

有心皆苦无心则乐散文10-26

万物皆灵散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