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2021-12-29 14:42: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感悟人生」《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 一、《弟子规》何其书?1、《弟子规》的来龙去脉《弟子规》全文内分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及学文诸篇。其理论总纲出自《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其宗旨在于教导蒙童如何尽本分、保身心;全人格、推人己;善交友、勤学文,使之成为德才兼备、文质双俱的谦谦君子。为了便于诵读,而以三字成句,两句押韵加以演述,言简意赅,确是人生初始教育的范本教材。《弟子规》的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山西新绛县龙兴镇周庄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年少时从师同郡学者党成。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李毓秀编撰成文后,初名《训蒙文》,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之名流传至今。2、学习《弟子规》的现实意义既然《弟子规》是旧时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通俗读物。那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特别的作为我们成人,学习《弟子规》是不是显得多余而没有意义呢?毫无疑问回答是否定的,理由有三:一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实应是补习。作为成人,大多数人在他应该诵读《弟子规》的时候,却鲜有学习的机会。这如同我们的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今天,应该补习资本主义这一课一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习借鉴,取长补短,百利无一害。更何况,作为为人父为人母的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忠厚仁孝、贤良有智,而《弟子规》就是被前人称为启蒙中正读本中的"上乘之作",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先于自己的儿女、或与自己的儿女共同学好《弟子规》呢!二是《弟子规》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需品。古人说:"妇教初来,儿教婴孩",这正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晚清以来,我国儿童启蒙课本渐次宜兴,除了我们常讲的"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外,《弟子规》实乃是儿童启蒙教育的良师益友。如果我们在家行孝、出外亲仁;处事持信、为人至善;成人达己、泛爱大众。及至一人而百人,百人而千人,千人而万人;以至人和而家和,家和而国和,国和而世界同,和谐社会成矣。三是唯有民族的、传统的,才是世界的。七十年代,英国的哲学家汤恩比教授曾预言:21世纪的人类,要想实现世界和平,必须发扬中国的孔孟学说与大乘的智觉教育。1988年,来自不同领域的世界级拔尖人才,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齐聚法国巴黎召开联合会议,会后形成了一份《联合宣言》,宣言中提倡未来社会要和平相处,必须发扬中国的孔孟之道。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不仅是先进、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放之四海而皆准。作为国人,我们又怎能把西方人都当成宝贝的文化遗产,而充耳不闻、束之高阁呢?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我辈虽穷,文化不可不传;世界虽异,文明不可不承。二、孝悌是和合的基础孝悌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之精髓。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若能够孝敬双亲,友爱兄弟姐妹,他就有了一颗善良仁慈的心,而有了这份仁心,他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所以人生从孝悌开始,孝悌是和合的基础。我们首先从"孝"字说起。孝义有三:孝从敬始;顺为孝承;忠为孝终。1、孝从敬始《弟子规》在"入则孝"篇中有言:"父母教,须敬听。"孝从敬始,可见一斑。"敬"字为左右结构,意即"反苟为敬"。这就说对待父母的教诲,不许随随便便,只能恭恭敬敬。所以敬是孝的`开始,敬是孝的体现;敬是真诚,敬是全心全意。对待"敬"字,曾国藩先生有一个非常好的注解,即"一念不生谓之诚",也就是敬由心生,自然而然,不讲条件,没有理由。我们常说:"父母无过天无过。"父爱如山,母爱无边。父母是无法选择的,对待双亲,孝敬是我们的本分,孝敬更体现我们做儿女的胸襟。古往今来,孝行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如同夜之繁星,点数不尽。"二十四孝"中的大禹三年恒心不移,以敬报怨,不但感化了继母,而且赢得了尧帝的欣赏,并将帝位禅让给大禹。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莱子,为避战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为博父母开心,70岁的莱子,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象小孩子一样的哭闹,二老大笑。即使在普遍追求物质利益的今天,一曲《常回家看看》能流行大江南北,久唱不衰,不是社会呼唤孝义、人间回归真情的最好体现吗?!2、顺为孝承如果孝从敬始,那么顺从父母,就是孝的扩展和传承。《弟子规》言:"父母责,须顺承。"我们都知道,《三字经》里"香九龄,能温席。"的孝子黄香的故事,这里,要给大家讲一个为顺从母亲而做"贼"的故事。三国时期吴国人陆绩,六岁时,曾随父亲陆康到九江拜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们,陆绩自己舍不得吃,却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我母亲喜欢吃橘子,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并言陆绩一定会成大器。果不其然,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传世。成为三国时期著名的科学家。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对于父母的过失,我们也要不问青红皂白的孝顺吗?这方面,孔子的学生曾参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曾子是一位孝子,有一次,父亲责罚他,顺手抄起身边的木棍,一下子就把他打昏了。后来,孔子听说了,就骂他不孝。曾子很迷惑,说我这么乖,被打连跑都不跑,怎么还说我不孝呢?夫子回答:假如你父亲失手打死你,你就陷父亲于不义。如果你死了,父母一生都会痛苦不安。所以,面对父母的责打,正确的选择是:小杖则受,大杖则走。3、忠为孝终古人造字,"忠"字,为存心中正之意。《孝经》说:"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由此可知,孝是忠的根本,忠是孝的衍生和结果。俗语云:子不孝,后者报。是啊,一个生咱的,一个咱生的,对父母要孝,对子孙要爱,就是对忠的最好诠释。因为敬亲者,就不会慢待于人;爱子者,决不敢讨厌别人。这种孝忠的观念扩展到整个社会,就会"刑于四海"、通达五洲。是否忠孝不能两全呢?我想举个例子,让大家共同感悟。春秋时期,郑庄公为了争夺权利,与母亲发生了冲突,郑庄公一气之下,把母亲贬到外地,并发下毒誓:"不到黄泉,永不相见!"事后,郑庄公十分懊悔,但是誓言在先,身为一国之君,又不能反悔失信。一次,郑庄公宴请大臣,老臣颖考叔故意把好吃的东西放在一边。郑庄公很惊奇地问:"大夫为何不吃而放在一边呢?"颖考叔答道:"我的母亲特别爱吃这些食品,我是特意留下孝敬母亲的。"郑庄公闻听此言,感叹地说:"我不如你呀!你有母亲可以孝敬,我虽有母亲却只能到黄泉相见了。"颖考叔回道:"这有何难,只要大王掘通一条地下隧道,在上边写上黄泉二字,母子不就可以相见了吗?"郑庄公闻之大喜,于是母子和好如初。大智慧有言:"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人皆我母。"如果移双亲之孝而孝忠天下,则天下人无一不是父母。如此,大孝擎天,孝得以终矣!

【「感悟人生」《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感悟《弟子规》01-01

《弟子规》读后感悟01-01

弟子规读后感悟!02-13

转载:《弟子规》读后感(附弟子规原文)02-11

读《弟子规》感悟02-10

弟子规的读后感01-14

《弟子规》读后感01-18

弟子规读后感01-18

弟子规读后感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