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长恨歌读后感

时间:2021-07-10 16:29:3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作文: 长恨歌读后感

  长恨歌——千年之“恨”

  我不是和稀泥,但是我认为长恨歌之所以能流传百世而不衰,就是因为这首长恨之歌中,包含着人性中难以调和的矛盾。每个人,在赞叹李隆基与杨玉环那凄美的爱情史诗时,都会或多或少勾起心中那份在现实中被压抑的感情,或是爱情的愁思,或是理想的哀叹。

作文: 长恨歌读后感

  这首爱情诗,对,我首先将其定义为了爱情诗。它的主题是显而易见的。从“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两情相悦,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头血泪相和流”的悲情壮烈,再到“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浓浓愁思,直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天地誓言与“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绝唱。这些细腻的情感铺垫与描写,是无法全部归于严肃的政治批判的'。反而,那些“政治说”的拥护者列举的诗文中的例子,在我看来反而是增加了《长恨歌》作为爱情诗的表现力。一句惊心的“渔阳鼙鼓动地来”表达的不是爱情必然会导致国家颠覆,而是打破了之前应当持续一生一世的宁静爱情氛围,使故事之后的发展跌宕起伏,动人心弦。有人说“西宫南原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时,李隆基依然不思悔改,却继续沉浸在对杨玉环的思念不能自拔,而在我看来,这正是人性中最本真的情感的表现,有戏剧化的夸张,却那么真实。

  然而,单纯作为一首爱情诗,或是讽喻的政治诗,都不足以支撑《长恨歌》在诗歌史上如此伟大的地位。

  每个人都有着两面的矛盾。为现实放弃梦想,放弃真爱,放弃……有时候或许为了伟大的目标前进,内心还是难以平复。白居易的高明之处在于,他选择了李隆基与杨玉环,而不是《氓》中的寻常百姓作为诗歌的表现主体。普通人身上的矛盾不够鲜明,而李隆基作为皇帝的身份是特殊的:在他的处境里,美人与江山只能选择其一。而无论怎么挣扎,他都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选择。

  有人说李隆基最终依然沉浸在道士的花言巧语中不能自拔,是个莫大的讽刺。我想,这般谎言的确可以轻易识破,但就算李隆基有那清醒的判断力,也不会去面对这残酷的现实吧。他是皇帝,他有天生的无法逃避的责任。他是天子,却不是神。心非木石,怎能无情?

  《长恨歌》所写的是每个人内心中都有的向往,凄美与逃避。它好比一面内心的镜子,浪漫而文艺的人看到爱情,现实而远大的人看到政治。其实两者并不那么极端,因为两种人都在逃避:前者逃避现实,后者躲避自己。而这两者是无法分离的。它们逼着所有人在两者的夹缝间生存。而《长恨歌》,便是这夹缝中虚幻的慰藉。

  对着这凄美的爱情故事唏嘘一番,带着这千年不变的“恨”,继续上路。

【作文: 长恨歌读后感】相关文章:

长恨歌,长恨歌白居易,长恨歌的意思,长恨歌赏析 -诗词大全12-14

长恨歌作文范文05-27

长恨歌 教案01-11

白居易:长恨歌01-10

长恨歌赏析01-10

长恨歌翻译01-10

《长恨歌》赏析01-10

改写长恨歌01-18

长恨歌改写01-18

长恨歌主题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