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的竞争力读后感

时间:2021-07-06 14:28:2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下一代的竞争力读后感

  《下一代的竞争力》无疑便是一部非常有特色的,以此为教育主题的探讨和剖析。下面是小编准备的下一代的竞争力读后感,欢迎阅读。

下一代的竞争力读后感

  下一代的竞争力读后感

  假期读了蒋佩蓉女士著的《下一代的竞争力》一书,感受很多,特别是对书中所谈的让家长把挫折看做成长的机会,我很认同。

  现在的孩子习惯依赖于家长与教师,而家长们又喜欢大包大揽,结果使得他们认为生活应当一帆风顺,一切就应当按照他们的意志去发展,他们才是生活的中心,而一旦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或受到冷落,就会自暴自弃。

  因此,有远见的家长应该为孩子人为地设置一些困难,更要支持教师出的一些人为难题与挫折,便给他们以克服困难的勇气,教给他们战胜困难的方法,而不是一听到孩子的抱怨和诉苦便来埋怨教师。只有这样,才会培养出身心健康,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有用之才。

  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没有原则性,甚至看孩子的脸色行事,只要他们不闹,干什么都行。而过分迁就或呵护孩子的结果就是助长坏脾气的养成,而且使得他们对善恶标准无所适丛。比如,在过去孩子之间打架双方父母会首先批评自己的孩子,并向对方的孩子道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孩子们的印象就是无论什么原因打架都是不对的。而现在的孩子从中得到的信息是打人有理!很显然这是不符合道德标准的。当然,孩子在受到约束或批评时,会感到不快,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却是非常有益的。

  一、对孩子的期望应合理,培养孩子能正确地评价自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家长应有客观的评价,并据此对孩子的成长提出合理的期望,激励孩子向恰当的发展目标努力。如果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优点而无视他的缺点,孩子就会对自身的不足缺乏认识而骄傲自满,不能接受失败;如果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就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使孩子不敢面对失败;当然,家长如果总是挑孩子的毛病,贬低孩子,对孩子不抱期望,也同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这样的孩子缺乏自信,会逃避困难以求避免挫折。总之,家长对孩子不合理的期望,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阻碍孩子对自我进行客观的评价,使原本不应引发挫折感的事件如正常的失败或稍加努力就可以克服的困难,都可能对儿童造成挫折。

  也就是说,不合理的期望会加大儿童遭遇挫折的机率。相反,家长的合理期望可以引导孩子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一方面不会动辄就产生挫折感;另一方面,由于在正确评价自我的基础上,对自己在实现目标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挫折能有适当的预期。这样,孩子心理上对承受挫折有所准备,当面对挫折时也就会客观、冷静地应对。

  二、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儿童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有显著的影响。给孩子树立不畏困难、战胜挫折的榜样,不仅有助于增强儿童勇敢面对挫折的信心,还可以向儿童揭示出这样的道理:对任何成功者不应仅仅羡慕而更应敬佩和学习,世上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不断进取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常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希望孩子以这些名人作榜样,不畏挫折。儿童生活中最好的直接榜样就是家长。“身教胜于言传”。家长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

  孩子也可以成为自己的榜样。比如,对孩子战胜挫折的经历,家长应指导儿童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当孩子以后又面临挫折时,可以提醒他看看这些记录,向自己学习。当然,树立孩子做自己榜样的形式绝不是仅此一种,家长和孩子可以结合实际创造适合自己家庭的特殊形式。

  三、做孩子的“顾问”,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

  能力不足的孩子,一遇困难就无力应付,时时会被挫折压得垂头丧气。能力强的孩子,善于解决问题,不易受挫,而且即使受了挫折,他们也能积极地从其它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补偿。儿童的许多能力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儿童面对问题时,父母不应以“决策者”的身份越俎代庖,替孩子做决定、执行决定,而应作为“顾问”,向他们提供建议,对他们的选择提供咨询,教给孩子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最后由儿童自己做决定并实施。这种教育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儿童自己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

  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应当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让孩子独立处理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种“小事”来丰富孩子的经验,使孩子从这些经验中获取自立的能力和精神。那种缺乏独立应对生活的经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往往是不敢面对困难、易受挫折的。一个来自四川的少年大学生,因为没有父母的照顾就无法独立生活而休学在家。当接到学校要他返校学习的通知时,他不敢面对即将来临的独自生活而跳楼自尽。面对这样的悲剧,我们应当惊醒。尽管这是一个极端的事例,但它确实提醒我们,不能轻视那些要求孩子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洗自己的衣服、整理房间等日常“小事”。因为这些小事正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提高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勇气

  孩子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少吃苦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做的是要精心设计一个有益的教育环境,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适当地吃些苦头,培养他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有了这样的准备,孩子才可能在今后少吃苦。不少家长也懂得这个道理,也教育孩子要不畏艰险、勇敢坚强,但这种教育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家长既不忍也不敢将孩子置于困难之中。然而,面对挫折能够坚韧不拔的性格仅靠说教是无法培养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家长在日常教育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孩子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生活环境,更不要阻碍孩子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让孩子坚持一项体育锻炼,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军训,让孩子适当参与家务劳动等活动,远比您的说教更能有效地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勇气和战胜挫折的能力。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将承担建设美好21世纪的重要任务,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腾飞。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牢记陈鹤琴先生的话:“不要担心失败,应该担心的是,为了怕失败而不敢做任何事。”我们教师和做父母的都要敢于让孩子往前走,让他们经受一些恰当适度的挫折教育。

  下一代的竞争力读后感

  看完《下一代的竞争力》这本书,蒋佩蓉女士所作,深有感触。作者颠覆了父母们对教育和成功的惯常定义,督促人们把成功放到更长的时间轴上去思考。

  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我们大多会经历被教育二十多年,再用二十多年的`时间教育孩子,这是我们多数人半辈子要走的路,与教育的缘分也就这样在世世代代中延续着。每一代人都在审时度势地调整着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而目的却始终不变——让孩子在竞争中风光地胜出。可是,即使有三百六十行,能称得上“第一”的也不过三百六十个,把这个数字乘以十也只有三千六百。这样残酷的事实成了家长们纠结的源头,因为总有很多人被排挤在榜单之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教育,永远是一个很深奥且长远的课题。某种程度上说,老师和家长永远站在同一个起点,展望着同样的终点,目的都是为了孩子成长。所以,我们和家长一样满腔热忱倾注在孩子的教育上。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为一个母亲,十五年来,接触着在各种背景下长大的优秀孩子,任何人都很难对这样的纠结熟视无睹。所不同的是,她愿意静下心来,寻找解开心结的出口,三个孩子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她的首选试验品。而当看到友善、合作精神、坚强、激情、创新等难能可贵的品质,在孩子们身上闪闪发光的时候,她终于可以松下一口气——看来,这是一次成功的试验。

  若论资历,蒋佩蓉有着充分的理由为教育进言。首先,她深谙中西方两种教育体制——出生宝岛,从小接受着中国传统的教育,后移民加拿大,开始接触西方的教育模式;其次,她有着良好的受教育背景——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再次,十五年麻省理工学院面试官以及二十多年社区和学校的教育经历,使她对教育现状和弊症有着更深、更广的认识。而三个孩子的优秀,更加证明了她的见解并非纸上谈兵。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当我们对孩子教育过于急躁,想要找到一种立竿见影的教育方法,期待只要按部就班就能让孩子成为佼佼者,可能我们把孩子当成了按同样原理运转的机器。《下一代的竞争力》所涉及的一切理念和原则,都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独特个体,他们身上有着独特的天分,而教育的目的则是把他们培养成一个立体的人——有明朗的生活态度,清楚自己的天分和激情所在,能够成熟地为人处事。

  这本所有事例都取材真实生活的书,总是一次次用真诚和纯净打动我。那个叫Amy的小女孩,因为激情所在,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与自闭症相关的知识,结果,小小年纪就成了自闭症的行家。而为了争夺这个充满激情的学生,美国顶尖大学之间竟然展开了竞争。

  当大部分人把教育的责任强加给学校时,蒋佩蓉却呼吁父母们勇敢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家庭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地方,她供应着孩子不可缺少的爱和安全感,父母们点点滴滴的言行举止,也将在无形中成为孩子仿效的榜样。就如书中,体面家庭的“优秀”孩子打死黑人球童的案例,父母给了孩子物质满足,可是,没有在精神上给孩子补充营养,最后,后悔晚矣。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成功。在颠覆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的同时,《下一代的竞争力》中推翻了以往人们对成功的界定,当家长们把成功定义为“比别人强”时,蒋佩蓉却坚持说教育的成功是培养出这样的孩子——“他们将运用平衡的头脑、心灵和精神,通过他们的双手,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好。”就像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写到的那样,孩子的成长就像一场马拉松,是一场决心与持久力的较量,需要的是长远眼光。

  如果我们把成功的考核期延长十年,也许能更加明白蒋佩蓉为何把激情、合作精神、谦卑、自我认识、学习能力等看的如此重要吧。

【下一代的竞争力读后感】相关文章:

《下一代的竞争力》读后感08-29

《下一代的竞争力》读后感03-05

《下一代的竞争力》读后感01-01

《下一代的竞争力》读后感范文06-16

蒋佩蓉《下一代的竞争力》读后感03-05

关心下一代周报读后感01-10

《关心下一代周报》读后感范文04-11

给下一代的信05-02

《执行力决定竞争力》读后感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