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

时间:2021-11-27 08:53:1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

  《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1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撰写的一部关于她和先生钱钟书以及女儿钱媛的家庭回忆录。全书分三个部分,以“我们俩都老了”、“我们仨失散了”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贯穿一体,描绘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相爱相守的生活图景,从中也展示出一个知识分子对于人生哲学的独特感悟与释读。

  “有一晚,我做了一个梦”

  开篇,就有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钟书不知到哪里去了。”“钟书只安慰我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面对至亲的离去,杨绛先生以一个“万里长梦”,记录了这段生命之痛。

  杨绛先生梦中的古驿道、客栈和小船与现实奔波的路途、家和医院相对应,梦境与女儿钱媛、先生钱钟书的病情对应。一个生病的人,如果预知自己快要到走到生命的尽头,那么,最后这一段日子,对于病人自己和他的家人来说,曾经的生活愈是温馨,死别之际则愈是悲壮。

  “她叫的一声娘,比往常更温软亲热。”“我想去看把爸爸,可是我腰痛得不能碗,不能走动,只能站着。”“她又提醒我说,妈妈,你不要走出后门。”这是一个女儿对生命的不舍,更是对父亲的记挂,对母亲的放不下。

  “绛,好好里(好生过)。”“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我但愿我能变成一块石头,屹立山头,守望着那个小点。我问自己,山上的石头,是不是一个个女人变成的‘望夫石’。”这是夫妻间的离别,“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你要我好生过,我只愿化成“望夫石”守望你。人生多少悲欢事,尽在平淡不言中。

  是的,我不否认,这一篇章的文字,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和我的家人的那一段时间。我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跨越生与死的鸿沟,给予生活微笑,给我们全家人希望和亮光。我的父亲坚忍乐观,他忍受病痛不说,我看着心疼,常常心疼得泪流满面。我常常会梦到我的父亲,在梦中,我从来都是又担心又开心,担心你的身体变化情况,开心你还在我的身边。有一次,我梦见在地里,我隐约看到了你,于是我跑过去找你,果然是你,你正在用机器出玉米粒(梦里面的玉米有甘蔗那么长),你说:“你看,这是我买的,虽然我现在干不了重活,这个还是可以做的。”我赶紧仔细看看你的脸,发现虽然能看得出来你是病人,但脸色还不错,我也就放心了。我怕你累着了,连忙说你休息休息,我来弄,结果发现你已经弄完了,你笑着说:“哈哈,我都弄完了,我身体还是很好的。”有一次,我梦到我回到家里,直接去了你的房间,你坐起来跟我说:“你看,我越来越好了呀!”你还指导我给家里换电灯泡。有一次,我梦到我喊你吃饭,你像往常一样在看电视,听到我喊你,你立刻开心的蹦跳着答到:“来喽,吃饭喽!”有一次,我梦到我给你炖银耳汤,你说:“嗯,好好吃。”我好开心,问你要不要再多吃一点,你笑着说:“不能吃太多,能把这吃完就很好了。”

  “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

  我想,即使没有读过《我们仨》的读者,大概也听说过钱杨二人为学术界令人欣羡的模范夫妻,钱钟书评杨绛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评钱媛为“我生平杰作”。那么这个家庭的幸福之道是什么呢?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这份与世无争、相爱相守令人动容,这也正是纯朴家庭的幸福之道。碰到困难,家人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遇到快乐,家人一起分享,快乐也会加倍。幸福的家庭都透着相同的味道,即夫妻恩爱和美,儿女活泼孝顺,一家人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任它是现世安稳还是乱世飘摇,都坚信此生没有生离、唯有死别。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通过杨绛先生的描述,我们可见从钱杨二人结婚留学开始,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家人几十年的风雨历程,既有大风大浪,又有缓缓细流,但是不论是喜是悲,“我们仨”都能从中发现乐趣。我想起普希金的诗歌来,觉得也十分契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接下来,我们来略略窥见一下“我们仨”的“乐趣”。

  钱杨二人在牛津留学的那一段生活,二人称外出散步为“探险”,在微小的事物中也能寻得趣味。我想起沈复也有说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有趣”是用心去感受。二人初次自理伙食是“冒险”,“两人都不会做饭,厨房的厨具也不够,肉得用剪刀剪,扁豆他们也认不得。虽然条件不如人意,但是“玩着学做饭,很开心”,“钟书吃得饱了,也很开心”。特别其中一段写杨先生剪虾:我刚剪得一刀,活虾在我手里抽搐,我急得扔下剪子,扔下虾,逃出厨房,又走回来。钟书问我怎么了。我说:“虾,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我觉得好不生动形象,杨先生实在善良可爱。我想,内心充满爱的人,大抵更能发现趣味吧。

  后来有了圆圆,就是完整的“我们仨”。圆圆是一个爱读书又体贴的“带三分呆气,像钟书”的女儿。圆圆有很多天真可爱的金句:“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Baby noeat”“Baby ye seat”。“钟书是近视眼,但耳朵特聪,阿媛耳聪目明。在等待上菜的时候,我们就观察其他桌上的吃客。我们吃馆子是连着看戏的。”见过世态炎凉之后,我们“常把日常的感受当做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我们把所见所闻,剖析琢磨,读通许多人,许多事,长了不少学问。”

  我觉得我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我的父亲母亲没有到“与世无争”的境界,但是他们具有“不拘小节”的豁达。我的父亲喜欢哼着小歌,声音又大,所以总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他总是乐呵呵的,主动给别人打招呼,主动帮助别人,尤其对孤苦的老人格外怜悯,常常有人念他的好。我的母亲对邻里友善,与妯娌间的关系也很好,常常有人向她倾诉,希望她能做调解人。我读大学之前,我们家人几乎每天都是在一起的,有一次,爸爸和亲戚出去玩了两天,回来后说:“感觉出去了好久,还是家里好。”我和弟弟读大学后,我们俩在家的时间就少很多了,我觉得一家人还是近一点比较好。

  最后,以杨绛先生的一句话结束:“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2

  读书时旁边放一本笔记本,读读写写是我的习惯,写的内容大多是原文摘抄、随心感想、全书读后观。而一口气读完《我们仨》我一个字没抄,一个字没写。不是没有东西可以抄,如果真要抄,那就只想把整本都抄了,因为杨绛先生本就惜字如金的写作风格,句句是精华。也不是没有感想可以写,是每读几个字或一段乃至全篇,都有不同感想,推翻重叠,从点到面、环环相扣、前呼后应,不敢看到中间忽然断开去集思疾书,怕自己再也追续不上她文采的美妙和精湛的构思。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用一个梦引入,阐述我们老了,老得那么不知所措,老得那么深情款款。

  用梦与现实、梦与梦的梦里来诠释我们仨失散了,来回得丝毫没有痕迹,这种欲扬先仰的手法无不道出了堪称一绝的写作功底。一字一句无不透露着一个家(天下之大,家庭成员有俩、有仨、有亖等的组合)的爱。从“当场拿获”引出一场父女(钱老先生与女儿钱瑗)的嬉闹,看出钱钟书先生的爱女如命和生性“捣乱、笨拙”。从钱老先生的妻----杨绛先生,接起一通不知道哪里来的电话,叫钟书先生去不知道哪里开会,第二天有车来接。她还絮叨着老先生很久没人叫去开会了,能不能自己代他去,钱瑗也说。埋下一个悬念。 让我思索,他要去向哪里,他最后又去了哪里?我想看完这第二部分,总归给我一个明词明句,解释这悬念。 第二天,她送他上了车,她称不知明的车,她后悔自己连车也没看清就送钱老先生上了那车,自己只能在家焦急地等待,朦胧中娓娓道出一生的深情和坐立不安。一生不善入厨的她,后悔自己的欠缺,回忆里,关于这种欠缺钟老先生和女儿钱瑗却也从不曾嫌弃过她一字半句。相反的,也总吃光她做的饭菜。而后长大的钱瑗想着年迈的父母能多吃点,学习看烹饪书,为着他们做各式的菜,看着他们吃下去又道一句“谢谢”,有多少人,会因为年老的父母,吃下一口饭菜而满心感谢的?

  在焦急中回忆里穿行的杨绛先生,等来了在学校下班回来的女儿钱瑗,接了一个电话,爸爸说了地址,一个叫不上名字,也说不明路线的地方,女儿带着她去,坐了很久的车,到了那个地方,她重复:还好接电话的是钱瑗,是呀,还好是她。儿女是父母前行路上的拐杖。道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是目送,而是随行。下了车,那条很长很长的古驿道和碎石路,那个进古驿道前必须经过的客栈,那个客栈交费处“不知道的事情,别问!”的禁令,那条靠在岸边的船,船上有张床躺着钱老先生,上船前必需路过的跳板,没有艄公艄婆的船舱等等,一词一句都是伏笔,没有一样不是悬念。 杨绛先生她不说那是医院(哪里来的电话),她不说那是治疗(开会)。那不是梦(故事以梦为背景)。她知道,她心里什么都知道。她不希望那是医院的来电,她希望那真的只是一个会,一个可以找人代之去开的会,如若真的是病,她肯定也曾想过,她可以代替他去。

  起初有钱瑗陪同,钱瑗在驿站、家里、学校、自己家四边跑,看顾自己的父亲、回三里河的家、兼顾工作、自己的夫家,这些像小石子一样的生活琐碎,在一个母亲的梦里被圈点被提及,正因为她是她的母亲呀,为母者且知之。

  人生在梦里被压缩成了一段缩影,后来钱瑗也生病了,杨绛先生就走进了梦中梦,她梦得很辛苦,就如同一个人走在一条艰险陡峭的山路上一样,感觉疲惫和心碎。她从客栈途径长长的古驿道,到船上陪着钱老先生;一面走去女儿的医院,时而回去他们三个人的家---三里河,而后又去女儿的婆家----西石槽,她在她的梦中牵肠着她的夫,梦中的梦牵肠着她的女,就好像现实生活一样,我们总是这样挂念着亲人,深知疲惫却也不负。梦里梦回和钱老先生说着女儿的情况。钱老先生也从不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他就是躺在船里(医院)的床上,时而发烧,时而清醒,时而睡意……

  钱瑗的离开,杨绛先生用钱老的话说了四句“叫她回去”

  第一句:“叫阿圆回去。” 阿圆笑眯眯地说:“我已经好了,我的病完全好了,爸爸……”

  第二句:钟书仍对我(杨绛)说:“叫阿圆回去,回家去。”我一手搂着阿圆,一面笑说:“我叫她回三里河去看家。”我心想梦是反的,阿圆回来了,可以陪我来来往往看望爸爸了。

  第三句:钱老先生说:“回到她自己家里去。”杨回 “嗯,回西石槽去,和他们热闹热闹。”

  第四句: “西石槽究竟也不是她的家。叫她回到她自己家里去。”

  这四段回家,不知道别人读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而我连贯上文,差点泪湿襟衫。我看见期盼,父母的期盼,盼着女儿的身体健康;我看见担心,儿女的担心,回望,形成父与女心灵上的搀扶;我看见求之不能的伤痛,他们希望孩子回到他们仨的家去,可是孩子回不去了。她的女儿不仅是他们的女儿,亦是别人家的亲人。那种生命平安带去的慰藉是亲人都该被分享的。杨绛先生没有忘记,她不仅有他们仨,钱瑗也有钱瑗的“他们俩或仨或亖”。 杨绛先生说“梦是反的”,她多希望梦是反的,她的女儿不必“被回家”。不会有那样完完全全的苦和痛,苦到眼里流不出泪,却好似心肝掉出去的痛,却没有一字一句的哀与号。那些细小的痛像小石头,用精准的目测将它们放入水滴下面,让时间去酝酿滴水穿石的奇迹,以为是奇迹,不想它们连成了一串“菩提石珠”世世代代念着生命的轮回和情感的传承。

  她女儿走了,先于他们走了,回来走在古驿道上,看见古道远处的舟已不见了,那个上船前必需路过的跳板被人拿走,拿走跳板的人经过她的身旁,她急切的问了一句:你们是什么人,这是船上的东西? 心口一惊,她犯忌了。想起那个“别问”的警令。钱老的舟已远行。一叶孤舟漂走了,也带走了杨绛先生的家。

  生命的淡泊从视眼前的“家”为“寄居”开始,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终了前的近20年时间怀念“他们仨”,造就了《我们仨》的最后一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道出了人生的琐碎------如捡石子,像前文提到“钱老先生爱收集石子”一样,呼之欲出的埋笔令人难以忘怀,终其一生琐碎而令人念想。

  不得不说的是---附录,有钱瑗的亲笔信,钱老先生的回信,杨绛先生的亲笔,它们在诉说一个家的爱之浓烈。一位父亲的爱,连夜起身写回信给女儿;一对父母的爱与殇,从引接女儿的到来到送走她,收着她儿时的`纸条,经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动荡,足行大半个地球,这些纸条都还在。好似襁褓未干,雨又下了的惆怅。襁褓干了,女又大了的不觉。自己老了,女先走了的伤感;一个儿女的爱,女儿病逝前留下的《我们仨》可以看出, 我们每个人对“我们仨”的理解都不一样,却也相辅相成,流露浓浓的爱;一位不完美妻子的爱,平淡中娓娓道出自己的不足和先生的进步。一个丈夫的爱……令我读完了还意犹未尽,看来 “读书百遍不嫌多,遍遍都有新收获”真是不假。伴着杨绛先生走到了耄耋之年都不足以形容的百年人生,定不是我这区区篇幅的读后观能祥尽叙述的。如有再次阅读的时间,定会一再复读。

  《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3

  写在前面:在看待回忆录上,我向来有个偏见,偏执地认为只有本尊亲自捉笔才能贴近史实,才能还原作者的内心世界,而由作者口述,他人代笔,抑或完全是身边人员写就的回忆录,自不太恭维,总觉得这样的文章与史料价值有损,且难免给人以攀龙附凤之嫌。碰见这样的文章,往往敬而远之,想当然地包括了尚未发行已被媒介广而告之到家喻户晓的《我们仨》。最初只知它是钱钟书爱女钱媛遗作,钱钟书遗孀杨绛续写完成,这里并没有丁点冒犯杨绛先生的意思,怪只怪“他们仨”之中我最先知道《围城》,并就此喜欢上了杨绛口中的他——“钟书”。曾以为《我们仨》亦是攀附之作,故束之高阁十余年。

  初次阅读我是带着挑剔的目光,无知者无畏地翻开去的。

  卷首写到:“有一晚,我做了一个小梦。……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踪影。我喊他,没人应。”杨绛先生就此开始了她的描述。梦里不小心丢了钟书,呼喊没人应,醒来钟书却已不在身边。“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钟书的话犹言在耳,却难以抚慰梦醒之人。醒来去哪寻你呢?钟书,到哪里才能找你呢?这世上除了梦里,何以得相见? “锺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这是埋怨吗?我看不是,这应是钟书的不舍。读到这里,不禁掩卷长叹,杨绛先生妙笔,三言两语就诠释了这天地之间生离死别戚戚伤情,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如泣如诉的六个字——字字珠玑,老先生晚年丧夫失女的凄凉之情像浓雾一样弥散开来。接下去的文字如梦似真,如魔似魇。“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在目,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这个梦很长,先是从阿圆小卧房里的美梦中开始的“阿圆理直气壮地喊‘Mummy 娘!爸爸做坏事!当场拿获!’”小小场景、寥寥数语,其乐融融的人间天伦跃然重现。这一情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许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如此,可杨绛先生生活在一个讲究师道尊严、男尊女卑的时代,他们仨这没大没小、没尊没卑的父女夫妻关系,确实是难得一见难能可贵,相信很多读者读到此定与我一样深刻的感受到,他们仨的未泯童心。杨绛先生也在很多场合说过他们仨的关系,既是母女也是姐妹,既是夫妻也是母子。想起我自己的童年,我不禁发愿:“愿天下都是此样父母,此样家庭。”可美好总是短暂,还没来得及细细享受,一个电话就换了天地。

  接下来的几页文字,我是断断续续分了好几次才艰涩读完,期间几次掩下书卷,搁置一旁,胸腔里的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为了能读下去,我用卡莱尔的话鼓励自己:“一个人在读一部真正伟大的作品时,开始总是感到烦躁,甚至会达到痛苦的程度。”,而我正在经受这份苦楚。我也真就希望那是一个万里长的梦,千万不要醒来,因为醒来即是死别。这时我又一次深刻地体会到,杨绛先生的春秋笔法。前面那短暂的美,在此刻却如同“锋利的匕首”,一刀一刀捅向读者的心窝窝,那一抹其乐融融,就犹如天边的彩虹,从阴云密布的间隙射出耀眼的光华,刺得人不禁泪流满面。天哪?怎就可以这么残忍地昭示结局,杨绛先生?怎又可以这么坚强地娓娓道来,不曾给钟书半点担忧,只把这份忧伤深埋在心里,晾晒在五年后的文字中。

  梦,继续做着,只是越走越远,一步一步把阿圆送进医院,却忘了带她出来。

  “她头顶上吊着一袋紫红色的血……。”此处杨绛先生觉得心上给人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而我读到此处,分明被捅两下,绽出一对血泡,一个是阿圆笑的泪,一个是杨绛哭的泪。“阿圆屋里灯亮着,……。我认得一只鞋是阿圆的,她穿着进医院的。”此处,无以复加的痛彻心扉,虽有幸未经受此人间大不幸,但这心如刀剜的感受还是让我扼腕。记得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人恐惧死亡,那是因为爱情生存的缘故。”

  “死亡也许并不困难,生存则是非常艰难。”刚送走爱女,次年钱钟书又别她而去。

  “他说:‘绛,好好里(即好生过)。’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我眼看着一叶小舟随着瀑布冲泻出来,一道光似的冲入茫茫云海,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

  这应是全书最悲戚的所在,相濡以沫的一生坎坷,要在这里挥手告别,钱钟书先生那一句,“绛,好好里(即‘好生过’)。”诉尽了牵手一生的不舍和缠绵。在我看来,钱钟书先生是带着祥和、留下诺言走的:“绛,好好里,我在奈何桥上等你,不论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

  也许,正是这份不舍和缠绵,令杨绛先生更加怀念那仨人一起的日子。写到这里作者笔锋一转,全书最快乐的乐章扑面而来,“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似乎在说,余生,剩下的日子里只有“我们仨”。脑海呈现出一幅画面:“暖阳下,银发苍苍的老人,依偎在藤椅里,轻抚泛黄的照片,露出那不经意的笑,看来看去,这个世界只有他们仨。”

  追忆伤心,总是从最痛处衍生,而回忆快乐,往往从最初开始。时间,回到1935年7月,为了能相夫,杨绛女士放弃美国韦斯利大学奖学金,当了牛津大学的旁听生,不但谈不上志满意得,还小有自卑之感,但这点造化弄人很快就被小两口甜蜜的琐事所淹没。这里,杨绛先生不吝笔墨大书特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我们玩着学做饭,很开心。钟书吃的饱了,也很开心。”

  在这份快乐的感召下,阿圆来到人间。

  “钟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这样的情话,读的人脸红,写的人甜蜜。细细体会,能感受到钱钟书对妻子那份无法分割的爱,哪怕分给女儿,也是心疼的。“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挚爱如斯,夫复何求?

  杨绛先生曾在接收采访时说:“我们仨是不同寻常的遇合。”

  “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这是钱钟书对阿圆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简单却意味深长。我从中看到钱钟书再有意识的进行心理调适,这句话像是给阿圆说的,其实更是钱钟书对自己说的,“这是我的女儿,”带着自豪也带着肯定的语气,似乎在告诉自己,从今天起就不是我们俩,而是我们仨了,这分明是在确认角色。“我喜欢的。”好像是在告诉自己这是女儿,要喜欢她,应把给妻子的爱分给她点。这微妙的言语体现出了钱钟书内心丰富的情感变化。

  接着继续写到,钟书学满,国家逢难,回国救亡,联大任教,新中国成立……

  这一时期,时局多艰、政治的动荡,他们仨的生活颇为困难。为了维持生计,他们仨聚少离多,钱钟书在外奔波,杨绛女士“狗耕田”似的到处打工补贴家用,会为四百斤煤渣而兴奋不已。生活虽苦,但在杨绛的笔下,艰难却没有悲苦的色彩,似乎这些仅是他们仨乐观生活下无关紧要的布景。在书中,她把当时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种种乐趣都写了下来。

  “……他从船上为女儿带回一只外国橘子。……她接过橘子,就转交妈妈。……”(这是钱钟书在外奔波两年,1941年暑假回家探视的情景。)

  “晚上她一本正经对爸爸说:‘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显然她是觉得‘与有荣焉’!她的自豪逗得我们大笑。”(郁郁不得志的钱钟书,收到学生送的西瓜时的情景)

  “她回答:‘那时候我写剧本是为了柴米油盐,不然我想不起写剧本的,而钱锺书的书出来了,我们就可以买肉吃。’……”(杨绛先生对出书动力来源的解释)

  艰难困苦中,如此这般的欢声笑语,一直到全文结束。

  读完全书,心里触动不已,更为自己曾有的偏见而自惭形秽。意犹未尽之余,通过网络搜罗一切有关杨绛先生的文字,溢美者甚众,但也有些许辛辣的观点。最刻薄的认为,在那个造神的时代,中华大地知识精英中唯有钱氏一门得以保全,应拜杨绛先生精明处世所赐,含沙射影指责钱氏一门罔顾民生,绝非历史的弄潮儿。

  看完此类评述,很是气愤,特引用杨绛先生译蓝德的一首诗,既是致敬老先生,也是对上述之言加以驳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相关文章:

《我们仨》读后感15篇11-29

杨绛《我们仨》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16篇)11-30

杨绛的《我们仨》读后感范文(通用16篇)11-30

《我们仨》学生读书心得12-26

杨绛的《我们仨》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15篇)11-30

关于《我们仨》读书心得感悟12-25

哈姆雷特读后感-读后感-高二01-11

读后感作文08-17

《明珠》读后感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