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作文

时间:2023-12-25 08:47:42 记叙文 我要投稿

(必备)记叙文作文7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叙文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必备)记叙文作文7篇

记叙文作文 篇1

  我的好朋友

  他,乌黑油亮的头发,圆圆的脸蛋,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大眼睛,一个又高又直的鼻子下长着一张小巧玲珑的嘴,笑起来脸上会露出一对儿小酒窝,显得十分可爱。他是谁呢?哦,他就是我的好朋友-------张琦。

  张琦可是我们班很有名的人物,“学习高手”、“蜗牛奖得主”、 “读书大王”、“说话大王”、“爱玩鬼”……

  他是“学习高手”。张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上课时积极踊跃回答问题的是他,自习课读书的是他,同学们不会做的题找人帮助,找的那个人还是他。

  他是“蜗牛奖得主”是“读书大王”还是“说话大王”。 “蜗牛奖得主”的称号可是我们班老师给他起的。每次老师让我们写作业,最后交作业的是

  他。等老师走掉的时候,张琦就要放下手中的钢笔,走进书海去遨游。要说他的书可真不少,《三国演义》、《水浒传》、《作文大全》、《西游记》、《童话故事》……等有一些同学说起话来,他就合上书,和他们一起说起话来。

  他是“爱玩鬼”。“叮叮叮”美妙的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就冲向操场,我和张琦也不例外。当我问起他作业写得怎么样时,他就说下节课再写。“叮叮叮”枯燥的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慢慢走进教室。第二节课,老师又留了作业,老师就走了,张琦又把上节课的内容有重复了一遍。唉!真拿他没办法。

  这就是我的好朋友张琦,你们想和他交朋友吗?

记叙文作文 篇2

  说起我喜欢的一篇课文,那就要数《诺贝尔》了。

  这篇课文从诺贝尔的研究过程中间接地告诉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持之以恒才能做好。这句话既是这篇课文的特点又是我喜欢这篇课文的原因。我记得这篇课文有一句话重点介绍了全文——就是那句“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也就是说,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毕生孜孜不倦地再钻研、研究。这个句子让我理解到了诺贝尔坚持不懈、不断努力的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一句就是“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的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但我从这句话里体会到,那巨大的爆炸声不但震撼着大地,也震撼着诺贝尔的心!因为在此时此刻也证明诺贝尔他终于成功了。那滚滚浓烟就是为他的成功所放出的烟花!而我更从那句“成功了!成功了!”的声音中听出:他又为人民做出了一个巨大的'贡献——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仔细的想一想,如果我们能像诺贝尔一样有着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们做不成的呢?假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就就此作罢,换做是你你会甘心那样就放弃吗?读了这篇课文让我深有体会,做事不能轻易放弃,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或许,我没有诺贝尔那么聪明;或许,我没有诺贝尔那么勇敢;或许,我没有诺贝尔那么伟大,但我一定会向诺贝尔学习,只要坚持不懈,不断努力,一心为民,我们就会向成功迈进一大步。到了那时候,成功终究是会属于我们的。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我们必须获得它——成功。

记叙文作文 篇3

  “十一”国庆长假期间,我打算与妈妈回老家玩。正好,舅舅一家也要回老家,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外婆和外公,他们听可高兴。晚上,我们连夜开车回安徽老家。

  回到久别的家乡,故乡小镇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可爱。妹妹突发奇想,对我说:“姐姐,我们种花生吧,种好多好多花生给奶奶吃。”我毫不犹豫地接受妹妹的请求,但是我知道,现在是秋天,根本种不出花生来,可是不枉妹妹一份孝心,我就答应下来。

  第二天早晨,我们早早地起床,扒几口饭,就出发去田里。一路上,我扛着犁头走在田埂上,妹妹挎着装满花生种子的篮子,兴奋地跟着我。路边的野花在微风里轻快的摇曳着,树上的鸟儿在快乐地歌唱。想着马上就要到田野,我们心里充满期待。

  很快我们就来到田里。我先拿起犁头松土刨坑,没想到犁头又大又沉,举起来挺费力气。没多久,我就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柔和的阳光照在身上,平时感觉挺舒服的,现在却令人难受。这时身后响起妹妹清脆甜美的声音:“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直起腰,对妹妹说:“我是出汗,不过还没‘汗滴禾下土’。”在说说笑笑中,我又来干劲。很快,我松好土刨好坑,只等着妹妹放种子。我让妹妹先看我放种,再照着我的姿势做。我从篮子里掏出一粒种子放在土里,再用一只脚踩上去。之后放第二粒、第三粒,都是如此。妹妹在一旁忍不住,嚷着:“这实在是太容易,让我试试!”妹妹一把抓起篮里的花生米撒进泥土里,可是她没站稳,一下子跌倒在地,双手摁到泥土里。见此情景,我连忙去扶她。她也不哭,一边踉踉跄跄地站起来,一边捋刘海。顿时,妹妹的脸就成“花猫脸”。我见哈哈大笑,不知情的.妹妹见我笑,也跟着我傻笑。顾不上洗手和脸,我们又开始种花生。

  在我们的齐心协力下,很快就种好一竖排花生。这一颗颗种子,不仅是勤劳的种子,也是快乐的种子,更是一颗充满浓浓爱意的种子。

  种花生的感觉真好!

记叙文作文 篇4

  “叮咚”,门铃一声响,走过去打开门,是一位乡下的朋友,提着满满一袋子油炸的糖花进来(糖花是本地一种风味面食,馍的一种),放在桌子上。

  “嫂子,快过年了,家里做的年馍。给你们送点过来尝尝。”招呼朋友坐下,泡茶,寒暄,那一袋子金灿灿的糖花散发出浓郁的清油香,馋嘴的儿子跑过来,抓起一个就吃,边吃还边矫情:“叔叔,你家的糖花比妈妈买的还好吃,又香又甜。”那个小馋样,惹得我们呵呵笑。

  “嫂子,我走了,媳妇和孩子在街上等着呢。我们去商场买衣服,明天家里还要杀年猪,要过年了,忙。”朋友喝口水就要走。我送他到街口,看他们走车走了,刚要转身,耳边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还夹杂着一颗颗礼花弹,原来是一家“浏阳花炮专卖店”开业了。这种临时的鞭炮销售处,一般在春节前半月左右开业,年后就停了。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烟花爆竹,才感觉到空气中真的飘着一丝丝年的味道。

  住到了这高楼林立的城市,总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冷漠。大街上车水马龙,市场里人声鼎沸,可回到家里把防盗门一关,似乎就与世隔绝了。同住在一栋楼上的邻居,几年都不说一句话,见面互相目光矜持地笑笑,彬彬有礼地问候,一转身,都是陌生人,完全没有乡下时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热情味。

  城市里的节日气氛,首先从市场上体现。一进入腊月,商场打着促销的牌子,广告铺天盖地,各种春节用品纷纷上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辛苦工作一年,大家的荷包也丰满,该好好消费一番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可尽往家里搬,用老人们的话说,穷一年也不能穷了一节,何况现在的社会,人们生活都富裕了,更要好好过个年。

  可不知怎的,总觉得现在生活条件虽然好了,吃的穿的都不愁,可快乐的感觉却越来越少。天天吃肉,肉不香了;满柜子的衣服,挑来捡去不知道穿什么好;电视频道越来越多,可视觉疲劳,看啥节目也没兴趣。网络里倒是热热闹闹,人人回家抱着电脑手机嘻嘻哈哈,跟家人倒没共同语言了。我们小时候多快乐啊,一进入腊月,我们就掰着手指头一天天算,巴望着早一点过年,能穿上新衣服,吃上好吃的,男孩子惦记着放鞭炮,女娃娃盼望着新卦褂褂,连老爷爷,都等着过年买顶新帽子戴呢。

  那时候的农村生活条件差,平时难得吃点荤腥,只有到了过年时,才能连着吃几天肉饭,也只有过年时,妈妈才给每个孩子扯几尺布,缝上一件新衣赏。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吧,那时候我们的心,总是很容易就能满足。现在的孩子顿顿吃肉,却一个个都仿佛得了厌食症,吃饭挑挑拣拣,这也不吃,那也不爱,我们的妈妈们曾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愁,我们面对着美味佳肴,却为“众口难调”为难,什么时候的妈妈,似乎都不好当。

  到了八十年代末,农村条件就好了,大多数人家都能杀上一口猪过年。喂了一年的大肥猪,刚进入腊月就早早杀了,一直吃到来年二月里。孩子们不馋肉了,大人们也吃过瘾了,在开春种地干活都浑身全是劲。

  农村里过年最隆重的,应该要数做年馍了。妈妈们精心和制一盆一盆的发面,蒸花卷,烧糖饼,炸糖花,做上好几天,两个大大的竹笸篮里装的满满的,堆成两座小山。做的年馍除了自己家吃,还要给亲戚朋友们送。听老人们说,正月里有讲究,不能做馍,所以要在腊

  月里一次做足了,吃到二月份。幸亏那时候的冬天冷,虽然没有冰箱,做的馍也不长毛不发霉。农村里有句俗话,看谁家的媳妇手儿巧,尝尝他家的年馍就知道了。

  “过了腊月二十三,过年还有整七天。”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去天上见玉皇大帝,要做上一些“灶干粮”,就是用平底锅烙的小花卷,供在厨房里灶王爷像前,让他老人家带去当路上的干粮。在这一天祭灶的时候,还要杀一只大公鸡,是灶王爷骑的大马,烧上一张买来的灶符,上面填上家主人的`姓名,家里人口,让灶王爷带去给玉帝汇报去。农村里有讲究,出门在外打工的人,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之前一定要赶回家,免得灶王爷汇报时遗漏了,来年会有灾难。这个传统带着一些迷信的色彩,可在我们家乡,至今都保持着这个习俗,所以腊月二十三也叫“过小年”。

  我们最盼望的,是大年三十。这天要早早起来,太阳一出就开始贴对联。那时候的对联大多是买两张大红纸,请村上会写字的人来写,村里也就一两个老师才能写几个像模像样的毛笔字,一些人家干脆让念书的孩子自己写,我们小时候上学有专门的毛笔书法课,学生们基本会写毛笔字。我们家的对联,都是我自己编自己写,有时候还给邻居家也写,虽说写的不怎么好看,但农村里识字的人也不多,我能糊弄出来,爸爸妈妈看着都得意着呢。贴完对联,要放上一大串鞭炮,从鞭炮声一响起,这过年的序幕,就算正式拉开了。

  妈妈们今天可要忙了,把各种蔬菜早早备好,放上大片的肥肉,白菜豆腐粉条,做上满满一锅香喷喷的烩菜,一家人围着火炉热热腾腾地吃上两大碗,其乐融融。等妈妈把碗筷收拾了,才会小心翼翼地从一个红木头箱子里把我们的新衣服新鞋子拿出来,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这才是最开心的时刻,等上一年,只有过年时才能浑身上下一身新,村里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第一件事就是互相炫耀身上的新衣服。

  年夜饭吃的是饺子,四五点钟就要吃,吃完了给先人们上坟,说是去请先人们回家过年,过了正月初五再送出去。这种仪式只有家里的老人才会,我们只是跟着去烧纸磕头,顺便也去显摆自己的新衣服。

  除夕晚上要守岁,妈妈说那叫“熬福”,谁熬的长,谁来年就有福气。我们眼巴巴等着的,是爸爸妈妈给的压岁钱。爸爸最多给十块,妈妈给五块,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我们都舍不得乱花,留着上学时买文具买书了。

  那时候的农村人家大多都有了电视,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我们坐在热炕上,吃着糖果,磕着自家种的瓜子,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没电视的人家大人小孩都到邻居家来看。妈妈熬一壶枣茶,给每个人都倒上一杯,一屋子的人“吧唧吧唧”,一直要看到十二点。十二点的钟声敲过,全村子都响起鞭炮声,这时候也有个仪式,叫“接老爷”,据说接的还是腊月二十三日送去天上的灶王爷。

  大年初一日早上,天不亮就要吃“黄钱饺子”,三十日下午妈妈一次就把饺子包好了,在几个饺子里放上几枚硬币,谁吃到谁就是最有福气的人。这些民间传统的习俗其实都很有含义的,在我们家乡也一直沿袭着,只是我们现在离开家乡太久,在城市里就不这样过了。

  初二开始,就要拜亲访友,第一个要去的人家,一定是舅家,舅舅是外甥的主心骨,大着呢。新婚的小伙,必须先拜老丈人去,初二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走亲戚,来的来,去的去,炒几盘好菜,喝几杯小酒,小小的农家院里,处处都是欢声笑语。走亲戚的活动,一直要持续六七天,每一家亲戚都走完,这是礼节,也是亲朋好友传递情谊的纽带。

  初五一过,村里开始闹社火。农村里的社火比城里老头老太太们组成的秧歌队热闹红火多了。小伙子们背腰鼓,姑娘媳妇敲铜锣,还有胆大的年轻人踩着一米多高的高跷。所有

  的社火队成员都穿着花花绿绿的戏装,勾着脸谱,扮演的也是戏曲里的人物,白蛇传啦,西游记啦,三堂会审啦,表演者演绎的活灵活现,村民们看得津津有味。社火在村子里挨家挨户表演,人们也跟着一家家串,锣鼓喧天,欢声笑语,那种热闹快活的场景,好多年没见过了。以前村子里有上了年纪的人专门负责主持,那些人老的喊不动了,年轻人怕麻烦,宁愿聚在一起打麻将斗地主,也没人去操那个闲心,现在农村里过年,也不热闹了。

  看完了社火,还有大戏呢。那时有的村子里有戏台,演员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有些人大字不识几个,戏里的台词却能唱的滚瓜烂熟,真佩服他们那超常的记忆里,应该也是兴趣所致吧。戏台上唱的,大多是古装戏传统戏,以秦腔为主,有时候也唱眉户,黄梅戏,一个小小的戏台下面,人山人海,几个村的男女老少都聚在那里,不管天多么冷,都影响不了人们看戏的兴致。晚上还有夜场,人们在露天地里或坐或站,个个脸上都挂着愉快的笑容。

  常听老人说,穷欢乐,穷欢乐,穷的时候,人们都不忘给自己寻找欢乐,现在日子过的衣食无忧,却少了快乐的感觉,那些曾经欢乐的年味,如今只能在回忆里重现了。难怪现在的人都说,生活越来越好了,年味越来越淡了,连春节联欢晚会都越看越没劲了。也许,这就是不同的时代具有的不同特点吧。

  不管到了什么年代,什么地方,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占着很重要的位置。社会在繁荣发展,生活在日渐富裕,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一脉相承。过年过的是喜庆,是幸福,是团圆,是快乐,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祝福。

  愿普天下每一个人,都能过个平安快乐年,让浓浓的年味,永远在我们的生活里飘香。心是快乐的,生活就是幸福的。

记叙文作文 篇5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我读起这首诗的时候,就想起妈妈对我的爱,也不禁落泪。

  记得上个学期,我数学考了100 5分,但满分是100 10分。那天,回了家后,我既高兴又有点伤心,高兴的是,我数学基础部分得了满分;伤心的是加分题没有得到满分,后来,我又想:只要基础满分,妈妈一定会表杨我的。于是,我满怀信心地坐在沙发上等妈妈回来。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妈妈还没有回来。快到八点时,妈妈终于回到了家。不料,妈妈一回来的时候,妈妈就问我:“你数学考了100 5分,满分是100 10分,对吧?”我点了点头,然后,妈妈又说:“只有何雨衡、胡凝语考了100 10分,对吧?”我惊奇地问:“您怎么知道?”“你的老师已经发了校讯通给我了!”“哦”我说“你这孩子,经常基础考了满分就骄傲、自满,你要继续努力,即使考了满分也不能骄傲!”听了这句话,我委屈极了!我冲出客厅,跑进自己的`房间里,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一个学期后,当我再想起这件事时,不禁伤心起来,因为我误会了我亲爱的妈妈,其实,当时,妈妈这样批评我,就是想让我能够更优秀。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妈妈对我的教育使我铭记在心。我爱你,我亲爱的妈妈。

记叙文作文 篇6

  其实,爱情不奢求什么,也不需要付出很多。但是人们往往做到为爱情拼尽一切,用爱情满足自己。殊不知,相伴到老的爱情最美丽。

  那一年,您貌美如花,年轻漂亮,家里比较富裕,一副娇气可人的样子。

  那一年,您虽年轻,可脸上灰色的污渍却尽显您的苍老 ,您衣衫褴褛,鞋子早已被磨破,但是您走起路来的步伐却坚定有力 。

  您出生于1940,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您由于父母双亡,亲戚也不帮助您,您只得流落街头,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但就是因为这样,您才能与她相遇,相知,相伴。

  她走在街头上十分显眼,全身打扮的极其精美,以至于那些小偷盯上了她,抢了她的钱包。您见此景毫不犹豫的冲上去替她把钱包抢了回来。为此,您的手臂受伤了。她急忙帮您找了个医生 。您却果断拒绝了,因为您认为不碍事。

  后来,您们又相遇了。只是她不再那么有钱,全身打扮的也不再精美了。她一直流泪,却不说原因,您就也没有问。您没有抛弃她,而是和她在一起了。

  您带她回到了您那已经破烂不堪的家,她一点也不嫌弃 ,你们开始了新的生活。再后来有了几个孩子,孩子长大后早早地外出了。在夏天,你们在小院子里,放张躺椅。阳光灿烂的午后,躺在上面休憩。你们想只是晒晒太阳,就好了。在寒冷的冬季,您总是先起床,穿着一件不保暖的秋衣,脚上是一双已经由软变硬的拖鞋,头发全白,佝偻着背走进那已经被烟熏了几十年的小厨房,墙壁也已有裂缝,用油黑的大锅煮几碗热水,水开了,您将它盖紧,惟恐凉了。又走回没有亮光的小屋子中,叫她起床用热水洗脸。即使院子的雪堆积的'很厚,你们依旧如往常一样。先搬两个凳子,再把那张已经发黑且黄的桌子抬到院子里。您在后面烧柴,即使烟很呛口,您也从来不说。您在前面炒菜,无论味道如何,她总是吃得一干二净。一年四季如此,几十年如此,一辈子如此。

  约在两年前,您由于心肌梗塞离开了,留下她独自一人在这孤独的人世间。虽说我不能理解那种痛,但我知道你们一起相伴到老了。我想您也应该没有遗憾了吧,因为你们不只相伴到老了,您陪了她一辈子。

  你们,就是我的爷爷奶奶,你们之间的故事正如人们所说的,相遇,靠缘分;相知,靠理解;相守,靠人心 。

记叙文作文 篇7

  国庆节期间我们驱车准备上朱家角来玩,不知怎么地车沿着一条绿荫大道,就开到了上海市水上运动中心。这里的树木葱茏,绿荫成片,这是一个长方形环形场地,中间是一个大湖,偶尔能看到几艘皮划艇或龙舟。

  刚来到场地,我们就看到了被拴上的救生艇,这些救生艇有蓝色的块,走上去十分好玩,不过掉不下去,玩完这个救生艇,我们在场地上闲逛,有一个清洁工,蹲在花坛边,树荫下闭目养神,那位清洁工告诉我们说有一些大学生在这里训练。没一会,一些肌肉丰实的大学生三五成群地走了过来,没过一会,他们排成3队,就在这10公顷的湖边跑了起来,有的健步如飞,几秒钟就冲在了最前方,有的不甘示弱,紧随其后,“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真希望他们能坚持不懈的训练,成为一名国家级的运动员!

  我们开着汽车向前走,这一片全都是高大的树木,微风吹来,树叶发出“沙沙沙”的.响声,煞是凉爽。我们把车开到湖的一边尽头,这里芳草如茵,这里,有两个人在懒洋洋地垂钓,他们打着伞,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缝,好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后边围着一群人,他们是来看打鱼的,在湖中一个乌篷船上,有两个人手中拿着渔网,他们把渔网猛地投入湖中,没过半分钟,他们便将渔网收起,下面的观众就会问他们:“打到鱼没有?”如果那两个人说打到了,将会得到一阵喝彩,如果说没打到,就会迎来一阵倒彩。

  今天来这玩的蛮多的,连老外都来了,她们是一家三口,一个女孩和她的父母,他们三个都骑着自行车,帅气急了,前面有一个上坡,小女孩蹬不上去,她的爸爸就会一边扶着她的背,一边把着自己的把手蹬上去。

【记叙文作文】相关文章:

记叙文作文02-14

记叙文作文12-23

记叙文作文12-24

记叙文作文(精选)08-26

[精选]记叙文作文09-09

(经典)记叙文作文08-30

记叙文的作文(精选)07-28

记叙文作文(经典)08-01

记叙文作文(经典)11-21

记叙文作文[经典]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