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书院,心中的敬仰和痛楚经典散文

时间:2021-04-24 17:32:25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千年书院,心中的敬仰和痛楚经典散文

  岳麓山下有座精致的大院落,院落里的格致已经记不清楚了,但门前的那副分别出自《左传》和《论语》的“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对联却至今不忘,那就是岳麓书院。每次走进这个院落,在我的心中都留下一份敬仰和痛楚,一直记忆到今天。

千年书院,心中的敬仰和痛楚经典散文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读书也要选个清静、灵秀的所在。当我走进这院落的时候,已经早就是旅游的胜地,不是清静之所了,身旁已建起了一座大学,正教授着比当年多得多的士子。但一百年前的岳麓书院,门前除了一条石条铺成的小道,便是稻田,还是一处世外桃源。

  岳麓书院的历史可远溯到唐朝末年。史载,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推崇儒道,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宋真宗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成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从岳麓书院始建,经宋、元、明,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期间千年岁月,宣教孔孟儒学、程朱理学是这所书院不变的教义,直到甲午战争大清帝国战败,一群警醒的精英意识到光讲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是无法做到让国泰民安了,皇上、太后也被从白日梦中打醒了,才改教新学。在教授正统的格物致知的道理的同时,也教授一些蛮夷之技。

  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法,也不能否定孔孟儒学、程朱理学对于古代中国社会发展与统一所起到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积淀了两千年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和底蕴的中华文化,仍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人格精神、道德伦理、哲学观念、价值观念,这是永远无法割断的一个民族对历史的传承。但这两千多年一贯制的尊儒,在遭遇到以西方工业文明为代表的近现代文明的冲击时,确实让近代的中国遇到了尴尬,蒙受了耻辱,失去了泱泱大国应有的尊严。直至今日,我们还在为此付出。

  由于对这种尴尬和耻辱的切肤之痛,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种偏激,在我本该也批判性地学习这儒学思想的时候,但在那特定的年代里,只剩下了全面的批判和否定。直到十余年后,在岳麓书院里让我领会了儒学的精髓,我才接受了当年被批倒批臭的“孔老二”的思想,进而去学习,并理性地尊崇着这个思想。

  除了儒学,没有那一种理论可以用来作为治国思想,竟达两千年不变。当然,除了中国也没有那个国家有像中国这样,虽历经种种磨难仍不间断的对本民族的文明的传承。假如古埃及、古印度和两河流域的文明也得以向华夏文明一样的传承至今,他们能否始终不一地坚守一种治国学说,依今天这些文明曾经的发展历程和地缘特点的考究,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中华民族依靠儒学思想的统治创造了汉唐盛世,乃至在西方萌动着工业革命的时候,仍创造了康乾盛世。人说,儒学也是发展的学说。自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作为历代王朝的统治的主流意识形态后,历代士子名流都曾在与这座书院功用一样的各个书院中思索着对儒学的发展,其作为只是添枝加叶,无敢撼其根本。最终,儒学的发展没能赶上社会变革的进程。

  数字表明,岳麓书院比法国创建最早的大学——巴黎大学的前身索邦神学院的创建要早281年,比英国牛津大学早300年。当西方不只读习《圣经》,而开始研习《君主论》、《国富论》、《社会契约论》和各式的自然科学的理论时,我们还沉浸在康乾盛世的光环中,以单一的思想模式陶醉在《论语》的字里行间,或在书院中或在私塾中咏颂不已,乐此不疲。我们这个民族深明中庸之道,最善于变通,几千年的'一切都可用中庸之道变通,并说得头头是道,唯独缺乏了变通治国之本的勇气。

  非但没有变革,反而是使儒学逐渐僵化了,僵化成为了一种说教,到最后只成为了八股文的理论依据。治国者在开始他们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之前,都曾在这样的书院中或与书院一样的讲堂中研习八股文的写法,治国之人只知八股,排斥舶来的学说,排斥新生的观念,治国之策也只依八股文而行了。儒学僵化到这种地步,自然也就忘了孔子曾经求教过的老子还有“道可道,非常道”的教诲。

  当腿不能打弯的蛮夷,用坚船大炮打开那扇之前从未向他们平视地开启过的大门后,中国人失去了几千年的大国的自尊。突来的变故之下,曾经潜心研习四书五经的士子,或顽固不化到依然妄自尊大,或开始了偏执狂似的自省。如对待一间因门窗损毁而进来豺狼的房子,尊大者认为门窗是好的,是豺狼过于狡猾才得以进来,偏执者要拆除房子,另造新屋。近百年的论战和实践,证明了我们无力也无权拆除那间房子,更不能昧心地一味的袒护这本已破损的门窗。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房屋现有的框架,筑起坚墙,更换门窗和不适用的部件,让那房子更宽敞明亮,更坚固耐久。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这也该是我们今天对待儒学在社会范畴里的作用的态度。我们正在这样做,不但在中国,还在海外建立了多个孔子学院传扬国学。

  在这个院落里,曾聚集过这个民族最优秀的精英,或开坛讲学或著书立说,著名理学家朱熹、张栻、真德秀、魏了翁等曾讲学于此。先哲们用自由讲学的风气,用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培养出大批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的人才,也为当时的各王朝的政坛送去了一缕新风。

  当意识到落伍,在这个民族处于风雨飘摇的年代,无数先贤们经过了刻骨铭心的痛楚之后,回归到这座宁静的书院中思索、探寻,当他们走出了这个院落,以“为天地立心,为人民立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领着古老的中国的变革和图强,历经百年,终于迎来了华夏民族的浴火更生。

  岳麓书院,千年学府,让我们骄傲,敬仰,但留给了我们更多的是思索。

【千年书院,心中的敬仰和痛楚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心中的那份痛楚作文09-09

痛楚05-21

敬仰05-13

敬仰的近义词04-28

闽北书院与书院祭主07-12

说不出的痛楚04-22

痛楚﹑遗憾作文04-20

轻叩鹅湖书院庄重的门散文12-03

千年雨散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