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模式口散文

时间:2021-06-07 19:21:29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记忆模式口散文

  第一次读到模式口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在《骆驼祥子》里。祥子就是牵着骆驼从这里跑出来的,但是我却忽略掉了,一直等到真的踩在这块土地上的时候才知道,这个深深的刻着北京烙印的地方是如此的迷人。

记忆模式口散文

  模式口有一条小路,一直向西穿山而过,小路的两旁都是平房,有的是新建的水泥房,有的还能从破旧的门庭里感觉到依稀的四合院的宁静。从模式口向西走,在路口不远处就立着一块巨石,巨石上刻着“京西古路”四个大字。过了这块石刻,才算真正的进了模式口,在石刻的对面是一座老屋,老屋至今还挂着一块牌匾“古道驿站”,这可能是后人加上去的,就如同老屋里透出的包子的香味儿。在过去的'那个时代,这里恐怕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包子铺吧?繁忙的车马与驼队在这里休整,然后又匆匆启程,一走就是半年。

  从模式口出发,一直到穿过这条古路,步行也仅仅是二十几分钟的路程,就是在这短短的路程里,你可以看见承恩寺、老城墙、田义墓,还有藏在山里面的法海寺。每个地方都有着响当当的历史,历史的口号太大了,当外面都在喊着口号的时候,它们忘却过去的辉煌,独自一个默默在这里修养。承恩寺外观上可以看见的是寺内有四个古碉堡占角而建,碉楼顶层遍布了望洞孔,它的独特建筑与自古就有"三不"之说,即"不受香火"、"不做道场"、"不开庙",因此庙门常年紧闭,让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揣测,从外地的游客到当地的老北京,没事的时候都会猜着着杜撰上几句,慢慢的就更加神秘了。田义墓更是如此,作为得宠宦官的田义能有这样一块院落作为墓地不足为奇,但是他的墓地却是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保存最完好、规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监墓,同时也是全国首座对外开放的明清宦官墓园。田义墓我去过,特别是进墓室的时候,腐朽棺椁的碎渣还在,阴冷和潮湿的感觉一下子就好像打进了骨头里,只好匆匆忙忙的沿着狭窄的通道跑了出来。如果说承恩寺和田义墓的都有着特定的历史和神秘,那么法海寺就大大不同了,现在的法海寺仅剩下几间大殿,可是原来的规模在京西也是有名号的。据说曾经的山门就在模式口,那想来有多大的院落了,现在游客还可以从殿里保存的可以和敦煌壁画相媲美的壁画中看出当年的鼎盛。

  在模式口最东端的街口,有一家东北饺子馆,我是这里的常客,和老板极熟。她们在这里开了很多年了,在金顶街大街未改造之前就在这里,我曾经闲聊的时候问过他们为什么来这里。当然没有说出一个所以然,但是大抵是这里有很多从老鞍钢过来的东北人。在模式口的一角是首钢小区,在这家饺子馆吃饭,经常可以遇见东北味极浓的老人,来到北京多少年,乡音不改,而且喜欢的还是咱东北的大馅饺子,喝的还是高度的小烧。餐馆很小,只有几个散桌,但是我喜欢这里浓浓的家乡味。我第一次来这里吃饭大概是一个冬天的夜晚,从外面忙了一天,从地铁回来已经没有公交车了,我只好步行回来。路过这里的时候已经是又冷又饿,恰好看见这里还亮着灯,就进来了。屋子里暖气烧得很暖和,没有其他的客人,老板和服务员包着饺子,我要了一碗饺子和一点酒,靠着暖气边吃边喝,听着她们在那里一边干活一边聊天,突然有一种在老家的感觉,这是我理想中的感觉。从此以后就喜欢上了这里,下班没事的时候就来这里吃饭。老板是一个大姐,以后慢慢熟悉了,知道她喜欢看书,我就把我家里的书拿来借给她。后来每次我来吃饺子,她总是多给我煮一些,还把自己的小咸菜给我盛一些。她家的酱鸡爪极地道,每次做完都让我先尝尝,看是不是味道,在我离开北京的前一天来她这里告别,她特意请我吃了一顿饭,做的就是酱鸡爪,我也留了几本书给她。不知道现在她们怎么样,是否还在那里开店,是否还依旧在劳累之余翻上几页书。

  从第一次来模式口,到最后一次离开,在这里我不知道多少次一个人单单为了需找一些东西,在京西古道上漫步。这里有历史,最主要的是能让人有种回归历史的感觉;这里有安慰,有一种可以让你回忆生活的那种感情。这也许就是我为什么这么喜欢模式口的原因吧,希望模式口不要变,希望一年后再回去还能在小饺子馆里喝酒聊天,酒后在古路上寻寻觅觅。

【记忆模式口散文】相关文章:

对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思考11-26

浅谈杜郎口教学模式07-20

杜郎口模式的教学是在戕害教育11-12

杜郎口教学模式教学反思10-31

斧口留情优美散文12-28

学习杜郎口模式心得体会03-16

鸡蛋的记忆散文01-25

水晶记忆的散文02-13

雪的记忆的散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