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

时间:2022-07-23 08:41:21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名家散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名家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家散文

名家散文1

  周作人先生名其书斋曰苦雨,恰正与东坡的喜雨亭名相反。其实,北方的雨,却都可喜,因其难得之故。像今年那么的水灾,也并不是雨多的必然结果;我们应该责备治河的人,不事先预防,只晓得糊涂搪塞,虚糜国帑,一旦有事,就互相推诿,但救目前。人生万事,总得有个变换,方觉有趣;生之于死,喜之于悲,都是如此,推及天时,又何尝不然?无雨哪能见晴之可爱,没有夜也将看不出昼之光明。

  我生长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的诗句,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

  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风愁煞人”的一声长叹,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记得曾宾谷曾以《诗品》中语名诗,叫作《赏雨茅屋斋诗集》。他的诗境如何,我不晓得,但“赏雨茅屋”这四个字,真是多么的有趣!尤其是到了冬初秋晚,正当“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的时节。

名家散文2

  在和县,很少有人知道栗家山。我若不是20年前岳父病逝后葬在栗家山,也不知道更不可能看到在那一马平川的县城北郊,竟然会有一座高挺突兀顶端又非常平坦的土山。此山属于和县历阳镇公路行政村勤王庄自然村,它南与县城北门汽车站只有三、四华里,北与原城北公社所在地的“二郎庙”仅有半里多路,东与“巢宁路和县段收费站”的距离不足百米。

  妻子的娘家就在勤王庄,她说小时候因放鹅、割猪草或挖野菜经常上栗家山。这里全是贫瘠的黄粘土,山巅上只能种一些“望天收”的旱谷杂粮,山角和山腰上一些高高低低的岗垅子都成了坟茔地。妻子经常看到一些被暴雨冲刷而裸露在黄土之外的灰陶片,有时碰巧还能刨到一些刻有各种印纹图案的破罐子,所以她一直认为,这里极有可能是古代一座坟墓,或是一个古迹遗址,否则这里不可能莫名其妙出现一座土山的。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妻子的话果然得到了验证。这一天,县政府在此山的东坡上特意栽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道:“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栗家山遗址”。可它到底是什么遗址呢?村上的人都不知道。自从岳父逝世后,我对栗家山神秘的存在也越来越感兴趣,经打听才惊喜地获悉,这个不太起眼的土墩子竟是商周时期的一处遗址,其年代比秦始皇陵还要久远,当然,它虽然无法与秦陵相比,但它足以说明了和县历史文化底蕴的厚重。

  今年是岳父逝世20年的祭年,我和妻子在清明节后第一个周日的下午来到了栗家山扫墓。我们在栗家山南麓公墓前的一个路口下了车,此时虽然已避开了祭祀的高峰,但仍然看到公墓里有人在虔诚地为逝去的亲人鸣放着爆竹、焚烧着纸钱、敬奉着水果和鲜花等。我伫立于路口向北凝视着,眼光穿过公墓,看到远处的栗家山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它高约六七米,方圆四、五百米。在明媚的阳光里,它极象广袤的草原上新搭起的一座蒙古包,又象被状若滔天白浪的蔬菜大棚包围着的一座海岛,使我们产生许多神奇的遐想。

  岳父的坟位于栗家山的西南部,所以我和妻子只好绕过公墓,向北踏上了一条弯弯曲曲的上山小路。妻子虽已中年,但她一踏上这条芳草盈地的小路后,仿佛变成了一只快乐的小鸟,兴奋得一会儿跑一会儿笑,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许多。尤其是她那脚蹬白色旅游鞋身穿鲜红羊毛衫的身影,在绿色世界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艳丽、飘逸、动人。妻子的记性真好,每看到路边或田埂上出现的一种花草时,她都能如数家珍地叫出名字来,如青菜头、马蒗头、莴莴头、野蒿子、茅杖子、外歪肠、扒根草、红花草、荠菜、苜蓿菜、蚂蚁菜、瓦蜇菜、菊花脑、野小蒜、野草莓、萝卜茵子、狗尾巴草和“猪耳朵边子”等等。面对这些或青或红或黄或白的花花草草,心地善良的妻子有时不知如何下脚是好,生怕踩伤了它们,因为它们给我们带来了绿色,带来了温情,带来了芬香,带来了美好的回忆,带来了生命旺盛的春天。

  我们以前都是从栗家山的西南角上山的。此次为了重温一下县政府的碑文,特意从较为陡峭的东坡上的山。山巅约有四五亩地范围,东边的那一半不知被谁圈上了木栅栏,栅栏里栽种着清一色的木枣树,约有两三百棵,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西边的那一半种植了一大片甘蓝型油菜,一棵棵高过人头的油菜花开得正欢,阳光一照,这些黄花灿烂得象一片金色的云霞。我和妻子小心翼翼地穿行其间,浑身上下粘满了黄色的花粉,体验了一次蜜蜂辛勤忙碌时的感受,心中有一种随风舞动的愉悦。我情不自禁放慢了脚步,觉得这里真的很美,蓝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极象一块没有边际的蓝花绸缎;阳光灿烂无比,仿佛将聚集一冬的能量释放了出来,想用璀璨的光环融化掉整个土山。

  扫完墓后,我们穿越了金色的油菜田,翻过了一垄垄绿色的麦地和开着许多蝴蝶花似的蚕豆田,顺着栗家山北麓的小路来到了山脚下,看到一条自西向东逶迤而来的小河,妻子说它叫“外湖沟”。小河的河面不太宽,河水却清彻见底,微风吹过后泛起一阵涟漪,阳光照在水面上象撒了一把细碎的金子,闪耀着眩目的光点,这依山傍水的景色的确别有一番景致。当我们跨过一块用预制板担起的小桥后,忽然欣喜地发现河埂下的水边生长着许多绿色的植物,有随风摇曳的蒲草,有高傲挺立的芦苇,有长相奇特的“水蜡烛”,有头青根白的水淋淋的茭瓜,还有一簇簇青扑扑的水芹菜等等。我们还巧遇了一位熟悉的村民,他正撑着腰子盆在河里起着鱼网,看到网里那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鲫鱼、鲤鱼和一尾尾黄鳝、泥鳅时,妻子恨不得要扑下河去,她说她做姑娘时曾跟随父亲撒过网、搭过网,最喜欢捉鱼摸虾了,她的激动也激起了我对鱼和水的情趣。

  此时,立在河埂上的我,回眸阳光下的栗家山,心里也同样充满了阳光。因为令人欣喜的是,在栗家山的西南角,一个名叫张成贵的民营企业家刚成立的安徽省首家“和县楚天鹅绿色养殖生产合作社”已投入了生产,正式吹响了“立足皖沪,进军东南亚”的号角;更令人振奋的是,在栗家山的附近,县政府既设置了“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园”,为打好全国十大无公害蔬菜之首的“皖江”牌蔬菜这一品牌建立了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又开辟了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全县最大的工业园,并且在附近将要崛起一座新的政治文化中心。

  啊,栗家山,一座家乡的山!它向我们叙说了一个春天的故事,使我们看到了新年的希望。它虽然不高大、险峻和巍峨,但它的存在,已使我们领略到大山的韵味和坚强,难怪刘梦得老先生当年在和州的“陋室”里写下了千古绝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家散文3

  幸福三要素 ●余也鲁译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 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的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

  有事做。

  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时日无多的时候,写下了如下的诗句:现在别怜悯我,永远也不要怜悯我,我将不再工作,永远永远不再工作。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做的时候,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工作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

  能爱人。

  诗人白朗宁曾写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焕发、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着我们去完成。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变得万紫千红。

  最完美的祷告,应该是:“主啊,求你帮助我有力量去帮助别人。”

名家散文4

  我的梦想是做一朵白花花的云。

  一天晚上,我困了,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甜美的梦乡。睡着睡着,感觉身体越来越轻,最终飞向了蓝天。在天上,我看见了妈妈,她也是一朵云,妈妈说:“你现在具有了超能力,想去做什么啊?”“真有超能力?”我一边答应着妈妈,一边朝外飞去,“干什么好呢?”

  飞呀飞,我飞到了一块田地里,看见风车缓慢地转着。我想:“得让它转快一些。”于是,我鼓起腮帮子,用力一吹,原来慢悠悠的风车转得飞快,农民伯伯露出了微笑。我的心比吃了蜜还甜。

  我一路欢歌向前奔去。嗯,怎么有很多人在哭呢?一看,才明白,原来这里天天下暴雨,闹水灾了,庄家都被水淹了。我飘下去,安慰人们,说:“不用哭,我来帮你们吸干啊。”我说着,用力吸干水。

  这一吸,我原本苗条的身体一下子胀得像皮球一样滚圆,“坏了,胖了可不好看呀!”一个小孩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白云姐姐,不怕,你可以飞到闹旱灾的地方呀,这样,一举两得。”这个主意不错。

  于是,我摸着肥嘟嘟的身体走向旱灾的地方。那里原本生机勃勃的小草,现在却打着焉儿,花儿无精打采,连傲然挺立的白杨也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我急忙挤出身体里的水,下了一场及时雨。小草顿时抬起了头,小花送来了一片芳香,白杨也挺立起来向我敬礼。看到这种情形,我乐颠颠地跑回了家。

  今年有白云选拔大赛,大自然来当评委,谁做的贡献多,谁就是冠军。我站在冠军台上,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名家散文5

  青春有时候极为短暂,有时候却极为冗长。

  我很知道。因为我也曾如你一般年轻过,在教室的窗前,我也曾和你一样,凝视着四季都没有变化的校园。心里猜测着自己将来多变的命运。

  我也曾和你一样以为无论任何一种,都会比枯坐在教室里的命运要美好的多。

  那时侯的我,很奇怪老师为什么,从来不许干涉,就任我一堂课地做着梦。

  今天我才知道,原来,他也和今天的我一样。微笑着从我的年轻饱满的脸上,在一次次地重读那我似曾经历过的青春呢 ?

名家散文6

  在我们家里,母亲是至高无上的守护神。日常生活全是母亲料理。三餐茶饭,四季衣裳,孩子的教养,亲友的联系,需要多少精神!我自幼多病,常和病魔作斗争。能够不断战胜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我有母亲。假如没有母亲,非常难想象我会活下来。在昆明时严重贫血,上纪念周站着站着就晕倒。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当时的治法是一天吃五个鸡蛋,晒太阳半小时。母亲特地把我的床安排到有阳光的地方,不论多忙,这半小时必在我身边,一分钟不能少。我曾由于各种原因多次发高烧,除延医服药外,母亲费尽精神护理。用小匙喂水,用凉手巾覆在额上,有一次高烧昏迷中,觉得像是在一个狄窄的洞中穿行,挤不过去,我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一抓到母亲的手,立刻知道我是在家里,我是平安的。后来我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在挨千刀的过程中,也是母亲,一次又一次陪我奔走医院,医院的人总以为是我陪母亲,其实是母亲陪我。我过了四十岁,还是觉得睡在母亲身边最心安。

  母亲的爱护,许多细微曲折处是说不完、也无法全捕捉到的。也就是有这些细微曲折才形成一个家。这人家处处都是活的,每一寸墙壁,每一寸窗帘都是活的。小学时曾以“我的家庭”为题作文,我写出这样的警句:“一个家,没有母亲是不行的。母亲是春天,是太阳。至于有没有父亲,不非常重要。”作业在开家长会时展览,父亲去看了。回来向母亲描述,对自己的地位似并不在意,以后也并不努力增加自己的重要性,只顾沉浸在他的哲学世界中。

  在父母那时代,先生小心做学问,太太操劳家务,使无后顾之忧,是常见的。不过父母亲特别典型。他们真像一个人分成两半,一半主做学问,一半主理家事,左右合契,毫发无间。应该说,他们完成了上帝的愿望。

  母亲对父亲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父亲对母亲的依赖也是到了极点。我们的堂姑父张岱年先生说,“冯先生做学问的条件没有人比得上。冯先生一辈子没有买过菜”。细想起来,在昆明乡下时,有一阵子母亲身体不好,父亲带我们去赶过街子,不过次数有限。他的生活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旧时有一付对联:“自古庖厨君子远,从来中馈淑人宜”,放在我家正合适。母亲为一家人真操碎了心,在没有什么东西的情况下,变着法子让大家吃好。她向同院的外国邻居的厨师学烤面包,用土豆作引子,土豆发酵后力量非常大,能“嘭”的一声,顶开瓶塞,声震屋瓦。在昆明时一次父亲患斑疹伤寒,这是当时西南联大一位校医郑大夫诊断出的病,治法是不吃饭,只喝流质,每小时一次,几日后改食半流质。母亲用里脊肉和猪肝做汤,自己擀面条,擀薄切细,下在汤里。有人见了说,就是吃冯太太做的饭,病也会好。

名家散文7

  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便绽开了,它们像一坨坨的细碎阳光,金黄在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地气的田塍上,印满牛羊蹄印的纷乱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在山坳背阴处那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一片残雪里,甚至村庄生满幽绿幽绿苔藓的墙基或台阶缝隙里,或者那些泥土斑驳墙头生满了蓬草的残墙败垣上。

  蒲公英开了,它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它那微小鹅黄的花盏,甚至金黄到秋天的深处,漫山遍野的野菊镀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两的蒲公英开着呢。它们或瑟瑟地开在一个风霜落不到的岩石下,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一蓬旧白线的枯草篷子里,像飘落在地上的一朵野菊,像一簇微微燃烧的火苗。它们黄绒绒地亮着,泥土就还醒着,村庄就还醒着,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直到一场漫天漫地的鹅毛大雪之后,它们在白皑皑的雪层下沉睡了,泥土就也沉沉睡去了,村庄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地睡去了。

  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邻近的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冒芽,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刚绽开了黄绒绒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的冰冷马路沿子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两个简陋的竹筐里,在村庄女人们用高一声低一声的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市声或那一条一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

  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家,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市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沾满泥土的人,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他们都常常会买一小扎甚至几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冲茶,或把它洗净剁碎了掺杂着作为吃食,败火祛毒,给身心重新赋予乡野的清爽之气和生命的自然气息。

  它们和许多的人一样,从乡村来却再也回不到那弥漫着泥土馨香气息的乡间了。

  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一百二十多华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转眼就二十余年了,从一个乡间的木讷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一个临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掏几角钱买三五扎蒲公英冲茶,或者剁碎了摊几张饼子吃。我家的墙壁上,常常挂几束已经风干的蒲公英,或在院子里晾晒一些还带着薄薄一层乡间水气的湿漉漉的蒲公英。

  去年深秋时,我又买回了十几扎的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已经被霜蜇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粘着些湿漉漉的湿润泥土,许多的蒲公英已经鼓了些米粒大小甚至黄豆般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静静地晾晒。有一个午后,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朵竟又开花了,那金黄色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晒得一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地耀眼。它们在秋天的阳光里闪着金黄的光泽,像一粒粒淡定的阳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

  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那许许多多的花蕾都已绽开过,花朵早谢了,然后成了白絮絮的一朵朵绒球。向晚的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成一朵朵的白絮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微雪,从竹筛里沸扬到阳台上,然后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缕的风飞走了。

  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的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草或一棵树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一缕晚风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将又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展叶、开花,重将燃亮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他们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魂回到那生育和养育我们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灵魂或许是不会流落的。它们早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不管岁月多么苍凉,不管脚步多么遥远,不管回家的路多么漫长,不管生命是多么沉浮,也都是一定要飞回去的,回到一粒熟稔温热的泥土上,回到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回到一条歪歪的田塍上,回到一声苍老的召唤里……

  树高千尺,根系大地;叶茂成阴,雨露润泽。家是生命成长的摇篮,家是心灵栖息的港湾。毕淑敏说:“家啊,是理解奉献思念呵护,是圣洁宽容接纳和谐,是磨合欣赏忠诚沟通,是心心相印浪漫曲折生死相依海角天涯。”有一个一生不能忘怀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故土家园。

名家散文8

  《冬天》 矛盾

  诗人们对于四季的感想大概岂不同罢。一般的说来,则为“游春",“消夏",“悲秋",——冬呢,我可想不出适当的字眼来了,总之,诗人们对于"冬"好像不大怀好感,于"秋"则已"悲"了,更何况"秋"后的"冬"!

  所以诗人在冬夜,只合围炉话旧,这就有点近于"蛰伏"了。幸而冬天有雪,给诗人们添了诗料。

  甚而至于踏雪寻梅,此时的诗人俨然又是活动家。不过梅花开放的时候,其实“冬"已过完,早又是"春"了。

  我不是诗人,对于一年四季无所起憎。但寒暑数十易而后,我也渐渐辨出了四季的味道。我就觉得冬天的味儿好像特别耐咀嚼。

  因为冬天曾经在三个不同的时期给我三种不同的印象。

  十一二岁的时候,我觉得冬天是又好又不好。大人们定要我穿了许多衣服,弄得我动作迟笨,这是我不满意冬天的地方。然而野外的茅草都已枯黄,正好"放野火",我又得感谢“冬"了。

  在都市里生长的孩子是可怜的`,他们只看见灰色的马路,从没有过整齐的一望无际的大草地。他们即使到公园里看见了比较广大的草地,然而那是细曲得像狗毛一样的草坪,枯黄了时更加难看,不用说,他们万万想不到这是可以放弃火来烧的。在乡下,可不同了。照例到了冬天,野外全是灰黄色的枯草,又高又密,脚踏下去簌簌地响,有时没到你的腿弯上。是这样的草——大草地,就可以放火烧。我们都脱了长衣,划一根火柴,那满地的枯草就毕剥毕剥烧起来了。狂风着地卷去,那些草就像发狂似的腾腾地叫着,夹着白烟一片红火焰就像一个大舌头似的会一下子把大片的枯草舐光。有时我们站在上风头,那就跟着火头跑;有时故意站在下风,看着那烈焰像潮水样涌过来,涌过来,于是我们大声笑着嚷着在火焰中间跳,一转眼,那火焰的波浪已经上前去了,于是我们就又追上去送它。这些草地中,往往有浮厝的棺木或者骨殖甏,火势逼近了那棺木时,我们的最紧张的时刻就来了。我们就来一个"包抄",扑到火线里一阵滚,收熄了我们放的火。这时候我们便感到了克服敌人那样的快乐。

  二十以后成了"都市人",这"放野火"的趣味不能再有了,然而穿衣服的多少也不再受人干涉了,这时我对于冬,理应无憎亦无爱了罢,可是冬天却开始给我一点好印象。二十几岁的我是只要睡眠四个钟头就够了的,我照例五点钟一定醒了;这时候,被窝是暖烘烘的,人是神清期爽的,而又大家都在黑甜乡,静得很,没有声音来打扰我,这时候,躲在那里让思想像野马一般飞跑,爱到哪里就到哪里,想够了时,顶天亮起身,我仿佛已经背着人,不声不响自由自在做完了一件事,也感得一种愉快。那时候,我把"冬"和春夏秋比较起来,觉得"冬"是不干涉人的,她不像春天那样逼人困倦,也不像夏天那样使得我上床的时候弄堂里还有人高唱《孟姜女》,而在我起身以前却又是满弄堂的洗马桶的声音,直没有片刻的安静,而也不同于秋天。秋天是苍蝇蚊虫的世界,而也是疟病光顾我的季节呵!

  然而对于"冬"有恶感,则始于最近。拥着热被窝让思想跑野马那样的事,已经不高兴再做了,而又没有草地给我去"放野火"。何况近年来的冬天似乎一年比一年冷,我不得不自愿多穿点衣服,并且把窗门关紧。

名家散文9

  孤独枕着月光,右边流年的芳香。透过暗色的窗,琴声悠扬的远方,是谁在独奏,天使翅膀在空气里散发着悲伤。那是一种喧嚣而凛冽的,充满了忧伤的交响。

  擦肩而过的街上,一瞬看见熟悉的模样,曾记白衣胜雪,笑靥如花,现在恋人却在别人身旁。浮光,冻结了千百年前溶化的眼泪。

  那段青涩的无尽空虚的月光,两个人依偎在不同的身旁,淡忘着同样的时光。

  蓝色的琴房,谁在孤独的哼唱。于是寂寞,拼命扩张。泪成霜,花残,窗外清幽的月光,惆怅了夜晚。红衣裳,雕着花的床,时光流淌,陈旧了新房。

  独奏华丽的乐章,撕下最后的伪装,两个人依偎在不同的身旁,遗忘着同样的时光。一生就好像一部电影,最后伤心透了才知道自己不是主角。风中天使折断的翅膀,止步了方向,天上人间,两茫茫。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个人独自在琴房,轻点忧伤。麻木了的双手,断断续续熟悉的感怀。现在的你,一定比我幸福。依偎在他身旁,白衣胜雪,笑靥如花。下弦月中,目不斜视的路过我的身旁。

  不懂珍惜的千只飞鸟掠过,带来了冬日里最华丽的送葬,也带走了年华里逝去的月光……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岁月从指间划过,流星失去了自己的轨道,陨落。很多心事都被慢慢的拆下来拼凑成过去,迷茫着找不到方向。红尘喧嚣,浮华一世。悲歌一曲,看繁华落尽。

  寒风缠绕,月光倾城,在空中的余音,听不到。梳新妆,听十三弦,无奈散落手中花。还有多少时光哽咽了喉咙,还有多少花事经得起遗忘?

  到最后明白了,我只是一个和月光一起闪耀和黑夜一起寂寞的孩子。向往夜空的,都是寂寞的。我只能微笑着送走一阵阵的烟火,拥抱一股股的寂寞。

  下弦月,独自饮尽前尘。往事如歌,千鸟飞尽,葬礼。烟花漫天,迷乱了谁的眼眸?

  下弦月,琴房弹奏乐曲。岁月如烟,白驹过隙,雾散。缥缈时空,从此山水不相逢。

  下弦月,泪阑干了过去,烟花败落了繁华。涣散了,同样的月光……

名家散文10

  终南山幽趣记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

  唐代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会运用“以不全求全”的艺术手法。你看,借大一座终南山,只用四十个字就勾画出了它那高大绵延的形貌。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海拔1700多米,去天甚是遥远,说它“近天都”乃是艺术夸张。诗人登上终南山,但是见“白云”弥漫,眼前的景物全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白云浮游於眼前,人好似腾云驾雾一般。朝前走,白云似在有意躲闪,不敢正面的相撞;回望,原已经分身两边的云朵,又合拢来了,依然是茫茫云海。走出“白云”幽绝处,前面目之所及则是蒙蒙“青霭”,仿佛再走几步,就可触摸那“青霭”了,可惜!尽管不停地走,总是摸不着。

  三联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眺,终南山从北到南广阔无垠,景物依稀可见,只用“分野中峰变”五字就写尽了。

  那里富有的奇妙景观,如“高峰夜景留,深谷昼未明”;“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带雪复衔春”和“洞远皆通岳,川多更有神”等种种天生气色,—一写真写实是很难的。难就难在:“势奇看不定,景变写难真。”那么,要欣赏终南山的悠悠白云,青青烟霭,奇耸山峰,秀丽岩壑,以及同一时间内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的阳光等生动逼真的景观,诗人也好,画家也好,全无能为力,只有身历其境者,才能幸运地享受自然美!我们就是在诗家的启迪下,去寻访“阴晴众壑殊”所包含的奇妙的幽雅趣味。

  终南山距西安市40多公里,自古就是旅游胜地。春天,我们结伴同游,先是游中峰一带的玉泉洞、金华洞、日月岩等名胜古迹,观赏山间傍晚那抹在林梢上的“霁色”,目睹秀丽的山峰,宛如锦绣画屏,说它“列翠满长安”,真是写得十分的准确。诗中有画,画面逼真,色彩鲜明,若是非置身其中,何能有此感受呢!

  以大台、文殊、清凉、灵应、舍身五小台得名的主峰南五台,山腰清泉翠竹,苍松荫郁,确有“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之感。据《关中通志》载:“今南山神秀之区,惟长安南五台为最。”为探虚实,我们沿蹬道直登峰顶,南望终南群峰,宛若翠屏环列,芙蓉插云;北望秦川,莽莽苍苍,壮丽河山,尽收眼底。五座山峰之间有大小庙宇四十多处,布局得体,建筑精巧,流连其间,遐思不已。大台顶峰原有建於隋代的圆光寺。现寺虽毁仅留遗址,但登临其上,确有“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别具幽趣。最后我们游了翠华山。它也是终南山的主峰之一,又名太乙山。相传因汉武帝在这儿祭过太乙神而得名。山间有太乙谷,从谷口入山,约走5公里山道,就到了景观集中的大正峪村。村庄位於顶峰,要沿着村前怪石林立的十八盘盘旋而上。村旁有太乙池,面积约7公顷。相传唐天宝年间,山峰崩裂,堵塞山水,汇集成地,池水青绿如蓝,山影倒映水面,随着阳光反射角度不同而变化奇异。村东头有龙涎窝一景,溪流为瀑,奔泻作响。村东北有老君堂、金胜堂。

名家散文11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要如何利用这最后、最宝贵的一天呢?首先,我要把一天的时间珍藏好,不让一分一秒的时间滴漏。我不为昨日的不幸叹息,过去的已够不幸,不要再陪上今日的运道。

  时光会倒流吗?太阳会西升东落吗?我可以纠正昨天的错误吗?我能抚平昨日的创伤吗?我能比昨天年轻吗?一句出口的恶言,一记挥出的拳头,一切造成的痛,能收回吗?

  不能!过去的永远过去了,我不再去想它。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该怎么办?忘记昨天,也不要痴想明天。明天是一个未知数,为什么要把今天的精力浪费在未知的事上?想着明天的种种,今天的时光也白白流失了。祈盼今早的太阳再次升起,太阳已经落山。走在今天的路上,能做明天的事吗?我能把明天的金币放进今天的钱袋吗?明日瓜熟,今日能蒂落吗?明天的死亡能将今天的欢乐蒙上阴影吗?我能杞人忧天吗?明天和明天一样被我埋葬。我不再想它。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这是我仅有的一天,是现实的永恒。我像被赦免死刑的囚犯,用喜悦的泪水拥抱新生的太阳。我举起双手,感谢这无与伦比的一天。当我想到昨天和我一起迎接日出的朋友,今天已不复存在时,我为自己的幸存,感激上苍。我是无比幸运的人,今天的时光是额外的奖赏。许多强者都先我而去,为什么我得到这额外的一天?是不是因为他们已大功告成,而我尚在旅途跋涉?如果这样,这是不是成就我的一次机会,让我功德圆满?造物主的安排是否别具匠心?

  今天是不是我超越他人的机会?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生命只有一次,而人生也不过是时间的累积。我若让今天的时光白白流失,就等于毁掉人生最后一页。因此,我珍惜今天的一分一秒,因为他们将一去不复返。我无法把今天存入银行,明天再来取用。时间像风一样不可捕捉。每一分一秒,我要用双手捧住,用爱心抚摸,因为他们如此宝贵。垂死的人用毕生的钱财都无法换得一口生气。我无法计算时间的价值,它们是无价之宝!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憎恨那些浪费时间的行为。我要摧毁拖延的习性。我要以真诚埋葬怀疑,用信心驱赶恐惧。我不听闲话,不游手好闲,不与不务正业的人来往。我终于醒悟到,若是懒惰,无异于从我所爱之人手中窃取食物和衣裳。我不是贼,我有爱心,今天是我最后的机会,我要证明我的爱心和伟大。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今日事今日毕。今天我要趁孩子还小的时侯,多加爱护,明天他们将离我而去,我也会离开。今天我要深

  情地拥抱我的妻子,给她甜蜜的热吻,明天她会离去,我也是。今天我要帮助落难的朋友,明天他不再求援,我也听不到他的哀求。我要乐于奉献,因为明天我无法给予,也没有人来领受了。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如果这是我的末日,那么它就是不朽的纪念日。我把它当成最美好的日子。我要把每分每秒化为甘露,一口一口,细细品尝,满怀感激。我要每一分钟都有价值。我要加倍努力,直到精疲力竭。即使这样,我还要继续努力。今天的每一分钟都胜过昨天的每一小时,最后的也是最好的。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如果不是的话,我要跪倒在上苍面前,深深致谢。

名家散文12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x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名家散文13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

  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人们却多不以为忤。或许因为有雨的季节气候不冷,让太阳一边凉快会儿也好。有雨的夜晚则另有一番月夜所没有的韵味。有时不由让人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

  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叩击大叶杨或梧桐树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下流淌出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较。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又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伞,身上多了件米黄色的风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者有诗如雨,便觉得好奇。

名家散文14

  《病榻呓语》

  冰心

  忽然一觉醒来,窗外还是沉黑的,只有一盏高悬的路灯,在远处爆发着无数刺眼的光线!

  我的飞扬的心灵,又落进了痛楚的躯壳。

  我忽然想起老子的几句话: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这时我感觉到了躯壳给人类的痛苦。而且人类也有精神上的痛苦:大之如国忧家难,生离死别……小之如伤春悲秋……

  宇宙内的万物,都是无情的: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往秋来,花开花落,都是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只在世界上有了人——万物之灵的人,才会拿自己的感情,赋予在无情的万物身上!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句子,古今中外,不知有千千万万。总之,只因有了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便有了悲欢离合,便有了"战争与和平",便有了"爱和死是永恒的主题".

  我羡慕那些没有人类的星球!

  我清醒了。

  我从高烧中醒了过来,睁开眼看到了床边守护着我的亲人的宽慰欢喜的笑脸。侧过头来看见了床边桌上摆着许多瓶花:玫瑰、菊花、仙客来、马蹄莲……旁边还堆着许多慰问的信……我又落进了爱和花的世界——这世界上还是有人类才好!

名家散文15

  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笋。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扛子,扛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

【名家散文】相关文章:

名家写景的精选散文01-15

名家写景散文01-15

名家散文欣赏01-17

孩子的名家散文04-15

跌倒的名家散文04-15

名家青春励志散文01-15

名家优秀写景散文01-15

名家散文诗01-17

名家散文摘抄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