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的作文

时间:2024-02-29 12:13:32 小学三年级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学三年级的作文4篇(优秀)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小学三年级的作文4篇(优秀)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 篇1

  平常教室里一片哄闹声,今天教室里却非常的安静。原来呀,熊老师正在为我们举办哑剧会。

  同学们全都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首先,熊老师请了两个美丽又可爱的女同学,面对面地站在台上使劲地甩着自已并不粗壮的手。因为她们动作不协调,一个往左甩,一个往右甩,老师帮她们纠正后,又请了两个同学站在她们俩中间,随着她们的手有节奏地跳。这时侯,有几个顽皮的男同学也不请自来地冲上去站在她们中间跟着跳起来。然后,老师请他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跳绳"两个字。接着又在旁边写着"举重"两个字。老师特意请了一位个子高大的女同学上去表演。只听见教室里一片哄堂大笑声,原来,她把举重做成做体操的样子了。老师只好又请了一位又矮又胖的男同学上台继续表演。只见他从地上把手慢慢提高,举到头顶上了,他的'手还在不时的发抖呢。他算是表演得最好的一个了。全班同学都不由得向他伸出大拇指。接下来我们还表演了"男女拔河比赛"。

  就在同学们的为他们的精彩表演称赞不已时,下课铃响了,表演也结束了。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 篇2

  闲暇无事,我随手抓起一本《少年发明与创造》来看,里面介绍了一种“一杯水”洗衣机。它不但不会大量用电用水,还能洗的很干净。

  说到这种一杯水洗衣机,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那“抠门”的老爸。

  中午,我正在吃饭,爸爸问我:“电视电源关了没?”而我呢,懒洋洋地说:“不关能用多少钱。”就在这一瞬间,老爸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奔到我的身边,把脸拉得长长的,大吼:“你也太浪费了,竟然连这点事都不做!”我被骂了一顿后,每次都会记住。

  还有一次,我妈妈提着一沓打印纸回家,老爸说:“怎么这么浪费?”“这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那可是一棵棵大树呀!”我爸一蹦三尺高。“几棵大树又能怎样,真小气!”我爸便给我们讲树的作用,我爸说完后,我就开启了节能生活。

  我一不小心把一盒饼干弄到了地上,搞得满地都是碎渣,我还装作没看见,无动于衷。爸爸看到了,走过来大声叫嚷:“你也太浪费了,居然把没吃的`饼干弄得满地都是,太可惜了。”爸爸说着就把饼干扫进了垃圾桶。

  爸爸在公共场所也显出他独特的“小气”风格,但这让公共场所的环境越来越好。

  如果世间有这样的人多一点,地球就会更加美丽,今天不低碳,你OUT啦!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 篇3

  我的家乡在陕西安康,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它坐落在崇山峻岭的大巴山中。

  十年以前的安康,街道两侧到处都堆放着垃圾,尘土四处飞扬,道路也很狭窄,人们住房条件也不好,到了下午,连卖菜的商贩都没有,晚上路灯若隐若现,因为年久失修,很多灯都坏了,整个城市显得破旧不堪。

  而如今,安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这样修建的三座大桥,把汉江两岸人民紧紧的连在一齐,街道越来越宽敞整洁了,也修建了垃圾处理中心,高层建筑这样一栋之后一栋,到了晚上,人们逛逛城墙,在望江楼看看夜景,健身器材随处可见,街道两侧的树上张灯结彩,做了各种点缀和装饰,把城市照耀的如同白昼,各个商店都敞开着大门,随时迎之后客人光临,透露着一派繁荣景象!

  这样新时代的'春风吹走了贫穷落后,吹来了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活!等我长大后,会把家乡建设的更美,更好,更富强!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 篇4

  今天,天下着小雨,是我第一次军训,在去军训的路上,心想,军训一定很有意思。

  到了地方,教练先教我们学敬礼,还教我们唱歌,歌名是“团结就是力量”,还有站军姿等等。

  在操场上,我们一动不动地像木头似的站着,天还下着小雨,来来去去都还是重复那几个动作,这就是军训对我们的考验,在军训中,很苦很累,但这何尝不是一种考验,锻炼意志的机会呢?

  休息时间到了,这时候感觉天气很冷就进入教室了,在屋子里刚休息一会,又开始集合训练了。

  经过这次难忘的军训我渐渐明白了,我必须做一个不怕苦的人。

  这一天,我学会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我体会到了做军人的感觉。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03-24

小学三年级作文02-10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04-23

小学三年级作文11-03

三年级小学作文11-06

(精选)小学三年级作文08-08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精选]08-03

小学三年级作文(经典)08-03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精选)08-04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经典]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