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的作文

时间:2023-08-23 09:41:04 春节作文 我要投稿

春节的的作文4篇【精品】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的的作文4篇,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的的作文4篇【精品】

春节的的作文 篇1

  时序进入腊月,接近年关,小城还没有下过一场雪,人们都在盼望着雪润大地。街道两旁梧桐树上挂满了红灯笼,华灯初上时分,小城人来人往、车来车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快过年了,天南海北的人,这个时候都朝着自己的家乡涌来。追寻着那浓浓的亲情与久别的友情。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说一句话:过年好啊!

  腊月的年关气氛隆重而热烈。家家户户都有置办不完的年货。街市上人头攒动,拥挤异常,热闹非凡。有摆书桌写对联的老先生,有卖锅碗瓢盆日杂用品的,有卖各类烟花爆竹的,也有卖瓜子花生糖果的,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人们讨价还价,熙熙攘攘。老街新街商铺林立,年货是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应有尽有。各个村寨的老人、小孩、妇女、中年男子、异地归乡打扮时髦的姑娘小伙儿兴致而来,满载而归,幸福都挂在了每个人的脸上。

  这边村里的杀猪场上,一口大铁锅早已架好,水已经烧沸,滚烫着冒着白气。五六个壮汉下到猪圈,摁住那头大肥猪,只见屠夫手握屠刀,手法娴熟。可怜一头猪啊,扯着嗓门一声声吼叫,声声刺耳,好似就要划破那天边的云。随着屠夫手起刀落,猪血流了大半盆,挣扎着,喘息着,以至于渐渐无力,奄奄一息,直至一动不动。大伙儿将死猪抬到大水锅里,用毛石撺掉猪毛,洗得白白净净之后,就用铁钩子把两条后腿倒挂起来,割掉脑袋和尾巴,将猪身子分劈两半,取出内脏,舀锅内热水不断冲刷。猪肝、肺、肾、肠、肚、心等放在一个大盆里。最难弄的是猪肠,要翻肠后不断反复搓揉捏洗。等猪杀毕了,有人嚷着要猪头,有人要猪下水,有人要猪蹄,有人要排骨,有人要后腿肉,有人要前腿肉……,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头猪,三下五除二就被分了个精光。主人家却只留下些没人要的肉,可是他却很高兴,一是乡亲们赏光,二是满足了社会需求,有种小小的成就感。

  记得小时候,年前母亲要蒸上百个馍。馍有糖包馅儿的,有粉条豆腐馅儿的,有大肉馅儿的等。我是没有顾忌的,每年这一天,一次要吃五六个馍呢,真解馋,过年真好。有一次,过年走亲戚,爷爷带我去看望姑婆,他胳臂上挎个小圆笼,里面装的是拜年的礼物。过去农村生活清苦,只有一瓶白酒、十余个玉米面馍或白面馍、一斤挂面、一斤白糖、一瓶水果罐头、一包饼干、一包点心、一包豆角糖、一包麻花等礼品可选,不像现在礼物都包装精美,不仅有烟有酒,还有奶有茶。倘若去哪一家拜年的话,只需依据亲疏关系从中选定四样即可,俗称“四色礼”。馍馍数量定是双数,罐头里面装得有橘子、苹果、桃、樱桃等。看起来,姑婆大约有八十岁了吧,牙齿全部掉落,嘴都窝了回去,皱纹很深。因为冬日天冷,她就蜷坐在炕上,见到爷爷带我来看望她,很高兴,说:“狗蛋,哦,我狗蛋,让婆看看我娃,哎哟,看我狗狗亲的哟亲的”。她与爷爷拉着家常,我自顾自的出去玩耍。后来,在表叔家吃饭,席间“发红包”是必不可少的,记得我的红包是一张崭新的伍角钱。我可高兴了,因为小卖部的`糖、炮、氢气球等,每样儿只不过几分钱。那个时候似乎大家都很穷,但是总觉得人与人之间人情味十足,其乐融融。

  时至今日,爷爷奶奶已离我们而去,每年除夕、正月十五我都要回老家给他们祭坟。在坟头上摆上祭品、烧纸钱、放鞭炮、点蜡烛,以示纪念。乡亲们不管路有多么远,都早早地赶回家乡,祭拜祖先。

  正月天闹新春,各个社区的艺术人才都派上了用场。只听见锣鼓喧天,你看那大贝壳,两个贝瓣,一开一合;你看那大头娃娃,有男有女,身穿绸缎衣裳,扭动起来夸张又搞笑;你看那两条舞动的长金龙,二龙戏珠,十来号青壮汉子舞动金龙追逐着一个大珠子,在场地穿梭游走,那彩绘的龙纹身真漂亮呀,龙嘴一张一合,露出红色的火舌,并不时吐出火花,夜晚效果特棒;你看那两头黄毛大狮子,共由五人表演,两两舞狮,一人玩转绣球,只见两头雄狮你争我抢、上蹿下跳闹绣球,放鞭炮,场面热闹喜庆,让人回味流连。在场地闹够了以后,就会挨家挨户敲锣打鼓耍狮子,主人会放鞭炮,发红包,主人越热情,狮子就会舞得越热闹,也就预示来年这家人会兴旺发达、一切顺利、福气旺、运气旺呢!

  家乡的年味儿依旧是浓浓的,让人记忆犹新。我想,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年味儿吧!

春节的的作文 篇2

  我从小就生活在首都北京。我的老家,在浙江省湖州市的长兴。每年春节,我们都回老家,陪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过年。

  江南水乡的风俗文化,滋润了长兴——这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小城。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爸爸、妈妈就按照家乡的习俗,置办年货、打扫房间、贴对联……最开心的是一家人吃年夜饭。餐桌上肯定有鱼,但不能吃完,表示年年有余;肯定有年糕,必须吃一点儿,表示年年高升。还有大虾、肉丸、各种青菜,一家老老少少十几口人,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别提多开心了!新年的钟声响了,我们小孩儿开始给长辈拜年,行个大礼,问一声“过年好”,就能收到一个大红包,我一连收了好几个,心里高兴得比吃了蜜还要甜。

  更有趣的是大年初一。一家之主的爷爷,不能睡懒觉,要第一个起来为家人做团子吃。团子的个头和汤圆差不多,是糯米面包馅做成的。团子的馅儿有两种,一种是肉馅儿,一种是豆沙馅儿,因为我们小孩儿都喜欢吃甜的。随后,奶奶和妈妈也悄悄地起床了,给爷爷当助手。我们小孩儿起床后,穿上了新衣服。妈妈给每个人准备了一杯白糖水,里面还放了一些青豆和胡萝卜丝,说是喝下去一年都轻松红火!接着,奶奶又让我们找一些青松树枝,在蒸团子的时候,把松枝扔进火炉里,寓意是一年到头轻轻松松。然后,这一天,我们哪儿也不许去,只能呆在家里休息,真是一个轻松的`开端呀!

  江南的春节,伴随我那纯真的童年、懵懂的少年一路走来。将来,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那别有韵味儿的江南春节……

春节的的作文 篇3

  一道道晨曦划破夜空;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飞舞;一阵阵欢呼请出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过年啦!

  过年时,我特别爱放鞭炮,放鞭炮太好玩啦!放鞭炮的声音,砰!砰!砰!真刺激。一开始,我拿来一根鞭炮,用火点燃,刷——!向上一扔,啊——!一根黄色的弧线划在空中,多么漂亮啊!我把家里的鞭炮全拿了出来,都一一排列起来,一起燃放。刷——刷——的声音真清脆,飞上天时,那个砰!砰!砰!的声音多有节奏,就好像在弹奏《新年好》这首曲子,绽放时,散落下来,就好像在下流星雨,实在美妙!

  放完鞭炮,我们赶紧去看舞龙。好一派热闹的景象。那里人山人海,灯光闪耀,十分壮观。我一眼就看到了那条舞龙。龙身上的花纹描绘得特别精致,颜色也特鲜艳。龙身上的灯一闪一闪得,就好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舞动的龙就好像给全村添了一道耀眼的光彩。

  忽然一阵敲锣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舞龙表演正式开始了。只见舞龙人举着那金灿灿的龙,旋转着,扭动着,做着各种令人惊讶的动作。龙在空中飞舞,腾跃。到了十二点,就更加热闹了。家家户户燃放起烟花,那声音惊天动地,震耳欲聋,把人们的说话声,欢笑声和掌声都覆盖了。直到四五点,人们才散去。

  过年就这样结束了,热闹的气氛就这样过去了,小孩们上学,大人们上班,都各忙各的。我们期待下一个过年。

春节的的作文 篇4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内容最丰富的的传统节日,普天同庆。春节又称“过年”,最早的含义是人们用来庆祝一年的收获并祝福来年有个好收成。节日的形成,源远流长。古代春节,叫做元旦,元,始也;旦,晨也,即一年之始,也叫三元,岁之元,日之元,月之元。最早定春节为新年在汉武帝初元年。

  过年之前,我们要“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霉运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与辞旧迎新的地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还有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除夕守岁是重要的年俗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在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岁,象征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赶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古代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些春节民俗便是我们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了。

【春节的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作文:春节09-13

春节的作文关于春节的作文11-04

春节作文:春节见闻12-10

春节!春节话题作文09-28

春节的意义的春节作文12-07

关于春节的春节作文12-03

春节的作文06-12

春节作文02-05

春节作文09-27

春节的作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