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国庆节一日记

时间:2021-12-10 19:20:11 国庆节作文 我要投稿

国庆节一日记

国庆节一日记(中国大学网 www.unjs.com) 国庆节一日记一昨天是国庆节。天气阴冷。一阵阵的冷风从伊犁河上飘过来,刮得树木摇摇晃晃的,一会儿倒向这边,一会儿倒向那边。不时有树叶被风扯下来抛向空中,起起伏伏的在空中飘着。一会儿满大街尽是败枝黄叶。人走在街上,就有了萧瑟荒凉的感觉。远处的婆罗科努山和南边的乌孙山,都被厚厚的铅云罩住了,看不到蓝蓝的天,看不到巍巍的雪山和连绵起伏的深黛色的森林,人的视野一下子缩小在这狭小的范围里,心头上又有了苍凉和无奈的感觉,季节的秋天到了,岁月的秋天到了吗?人生的秋天也真是这样萧萧瑟瑟一片凄然吗?.这样这样想着,便乘车去了市里。市里似乎还有些生气,车来人往,人们在瑟瑟的冷风中急匆匆裹挟着衣服走着。虽然风吹得人头发直矗着,但脸上依然挂着灿烂的笑容。我去了三弟家。妈妈走后,我将房子买下来,给了三弟居住。但从此之后我就很少来这里了。因为一踏入那条街道,步入那个院落,我的心就凄然落寞,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健在的那些日子。那些日子,我几乎每天都要往这里跑,为的就是看看妈妈,和妈妈说说话,给妈妈做顿饭,吃着说着笑着,一时间又回到小时的生活里。妈妈是极喜欢那种生活的,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的,多有生气啊。但现在一切都成了遥远的回忆。我只能凭借着清新的记忆,来回忆这些如烟往事了。妈妈住得院落越来越显成旧了,院落里那两棵爸爸在世时亲手栽种的榆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只是人事全非,院里的老人这些年一个个先后离去,墙壁窗户落满了灰尘,那两棵大榆树在阵阵冷风中发出簌簌作响的声音,随之落下枯黄了的树叶,让人不免黯然神伤。三弟一人在家,冷冷清清的,窗户四处开着,更显幽寂寒冷。问之为何?说是习惯了。弟媳喜欢这样,说是空气好。弟媳依然是节日里不休息,又顶着胃病去工作,着实够辛苦的了。二我径直去了书店。好久没有去书店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怕花钱。因为嫂嫂一年前病着,多多少少大家都要支援些,以减轻些哥哥承担的负担;又由于儿子参加工作,花费也挺多;还有就是自己想着出书的事,就一直不敢上街花什么钱。其他方面,我是能够控制自己的。唯独这到书店,我总是不能自已,每去一次,就得花几十元买几本书回来。每次从书店回来,妻见我拿那么一摞书,都要说我几句。这回,怕是不会说什么了吧,因为我有五个月没有去新华书店了。节日里的新华书店,人头攒动。但买书者依然不多,大多是看书者。他们一人拿一本书,或立在书柜前,或倚在窗口前,或蹲着,或找一物品坐着,久久地一动不动。我真钦佩他们的意志忍耐力。但另一方面,书价也确实太贵,好读书者大多是穷书生,哪能轻易下手买上几十元的书回家啊。但有钱者,好读书的又不多。这世道就是这样,常常是不读书者的舞台。孔子说:学而优则仕。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看在时下的世道里,是行不通了。凡好读书者,有几个做了大官的呢?凡做官者又有几个好读书呢?没有,没有几个。为什么呢?答曰:没有用。读书者去做官,往往会遭人嗤笑,以为是书生一个。书生者,不切实际者也,在时下的官场上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要环保,要好的人文环境,要科学发展,要清正廉洁,要清风明月,是难上加难啊。一如我们过去,老是阶级斗争,一斗几十年,不斗不行,不斗说你政治敏锐性不强,不斗说你脑子里有了阶级斗争熄灭论的思想了,等等,因而要想抓生产把人民的生活水平搞上去,真是太难了啊。但是现在又是一味的抓经济,甭管他什么人,有什么本事,只要把经济抓上去就行。如此,读书有时有用,碰上运气了就有用;碰不上运气了,就没用。实用主义充斥着天下的各类舞台,实在是让人不敢苟同啊。三在书店里转了半天,买了三本书:一本陕西作家孙见喜的《贾平凹传》,一本是军旅作家王宗仁的《藏地兵书》,一本是时下正走红的作家阎连科的《土黄与草青》。孙见喜是贾平凹的同乡,小说和散文写的都不错。但大部头的仍是写贾平凹的居多。我看过他写的《鬼才贾平凹》《贾平凹前传》等。因为喜欢贾平凹的散文和小说,特别是贾平凹的文学语言让我入醉着迷,所以有关贾平凹特别是他的身世和创作故事,我都愿意了解。因为作品的好坏,或者说作品有无特别的成效,往往与一个作家的身世环境和创作道路相关联的。所以,我读文章,往往喜欢了解文章作者的身世和人生道路。这对我们了解作者的作品,或者学习他的长处,是很有益处的。王宗仁是位军旅作家。我原先读他的作品不多。前一段时间申请加入中国散文学会的时候,他是学会副会长。写了一封信,寄了一本书,很快回了信,通过了。而且,每期的《中国散文学会》杂志都按时寄送与我。我于是感受到了在这一松散性的团体里,有着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没有想到,是一位老军人在抓着学会的日常工作。从他的这部《藏地兵书》看,他的大半辈子是在青藏高原上度过的,那里的环境和生活塑造了他,那里生活着的人们感动着他,所以书面上介绍说,他的这部散文集"比小说更精彩,比传说更感人"是这样的吗?哦,我想起来了,早年读过一篇《女兵墓》的散文,记叙的是50年代一位进藏的女兵为保卫一车新入伍的战士而牺牲在了青藏路上,她没有留下姓名,没有留下籍贯,没有留下年龄,只知道她很年轻很漂亮,临闭眼的时候,留下了一丝微笑,而且至今那座墓仍是一堆土,矮矮的,长满了荒草.读了让人落泪,令人难忘。我翻阅了一下,果然是的,那篇文章收录在其中。书中有几页插图,是作者五十年代至现在不同时期的照片,最早是1958年入伍当汽车兵时的照片。我喜不自胜。我向来以为,散文是真情实感的记录。虚情假意者最好离这一体裁远一点。所以散文写作一向要求作者真实地做人并积累真实的情感,而且其真实丰富的身世经历可以使他的作品厚重起来的。因而我相信,这本书会有助益我的。因为写作一旦和个人的命运结合起来,作品就有了质的飞跃,作品必定透露着人生的苍凉和感悟,必定洋溢着一种激情和品格,必定回荡着一股令人着迷的旋律。阎连科是近来红起来的作家。也是个苦出身。一家子农民。他当兵数十年,摸爬滚打,一路走来,身世经历非同一般。因而他的文章,他的文字,一定也凝聚着什么。我很好奇。我愿意读他的作品,何况他的这部作品是专写亲情类的散文。四"十·一"长假的日子里,我将与这三本书相伴随,好好地读一读,以使自己有所收益。2008年10月2日下午4点46分草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