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

时间:2023-01-03 18:17:13 作文网 我要投稿

家乡的风俗作文【荐】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的风俗作文【荐】

家乡的风俗作文1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们六安,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许多腊货。

  年前两三个月,大人们会去菜市场买上七八斤的五花肉,猪舌头,鸡,鸭,鱼……趁着年前好天气,赶忙在家做腊货。

  买回家后,将它们一一清理干净。弄干净之后,再放在大盆里,将成袋成袋的盐倒进去,均匀地落在肉上,用手给它们做一个按摩,更入味。过一段时间后,待盐都趴在肉上了,就可以把它们拿出来晒太阳了。

  等肉都被太阳晒硬之后,就也快过年了。这时,就要将“半成品”放进沸腾地锅里煮去多余的`盐份。北京的孩子馋腊八粥腊八蒜,我们六安的孩子最馋得就是刚出锅的“腊货”了。刚刚出锅的腊货,口感是最好的,肉特别的软,而且很入味,越嚼越香。有的人甚至一块腊货,便能吃三碗饭!

  到了过年走亲访友,饭桌上都少不了一盘盘的腊贷,还有的人家会用腊肉炒蒜苔吃,别有一番风味。

  腊货已经成了六安人过年时必备的硬菜了,似乎没有了它就没有了年味。

家乡的风俗作文2

  现如今的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动画片,有的是讲植物、讲动物、讲科学……我最喜欢的是讲动物的动画片,一看到动画片沙龙,我就看得津津有味,不禁还会想起家乡元宵节中的“火龙”。

  在我的家乡,一到元宵节,村长会花钱去买许多蜡烛,再叫一些小孩在庙前的田埂上插满,插完了,只要风不大,站在屋顶上看去,如一条满身燃烧的火龙, 好看极了!因为乡村的庙里是简朴一点的,所以在舞龙的时候,龙是分开的,找几个本村的小伙子,要五个,一个高一些的举龙头,三个身高一般的举龙身,个子矮 的'举龙尾。因为举的每一段里有一个手电筒,所以像一条自由自在飞翔的龙,又听风儿的呼呼声,闭上眼睛想象,真像一条龙在吼叫。这时候如果你没看清楚,他们 会挨家挨户的举一会给你看,还要放一圈鞭炮。

  我们家乡的习俗很特别吧,欢迎你到我的家乡平江来看“火龙”,吃长寿腊肉面、火培鱼。

家乡的风俗作文3

  春节,是中国人最期盼的一个节日。春节有各种各样的习俗:拜年、领红包、贴窗花、写对联、放爆竹等。我的家乡也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大扫除。

  每逢春节前几日,我们家必定要大扫除,打扫的项目也是很复杂的。

  首先,擦窗户。拿一块抹布,再打一盆水,水里先加一点洗洁精,让抹布浸满水后开始擦玻璃。擦完第一遍,把盆里的水倒掉,再加上清水进行第二次擦拭,擦玻璃还是很简单的。

  其次,扫地与拖地。扫地也是非常简单的,拿着扫把把地上的所有脏东西清理干净即可。扫完地后拿着沾满水的拖把,再把地上拖一下,晾干后的地板就如同新的一样。

  接着,洗窗帘。洗窗帘就有些麻烦了,要先把窗帘从固定框架上拆下来,把上面的勾子全部摘下来,接着将它清洗干净,等待晾干,最后还要将那些钩子全部挂上去,将窗帘再次固定到框架上,这样才算完成。

  下一步,收屋子。收屋子就是把桌子上的.各种东西、床上的各种东西全部都摆放、折叠得整整齐齐,让屋子焕然一新。

  一个美好无比的春节即将到来!

家乡的风俗作文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不言而喻我们国家的节日会很多,即使同样的节日在不同的地域也会有不同的习俗。

  我们老师是河南人,他告诉我们,他们那里的.端午节不和我们这里一样,他们不吃粽子,也不赛龙舟,也没有纪念屈原。

  第一,端午节我们老师家乡第一件事是吃鸡蛋,不管男女老少,不管你喜不喜欢吃鸡蛋,你都必须跟着吃鸡蛋,以为老师告诉我们,吃了鸡蛋过后这一年所有得厄运都会统统滚蛋。

  第二,吃大蒜,因为大蒜能够帮助我们把身体里的毒素排出体外,这时我们都在想,那是不是端午节都要戴口罩呢?

  最后,每家每户都会买一点艾草插在门上,他们说艾草辟邪。

  对比下来,我们这边的风俗又截然不同。端午节我们都会出去高山上游玩,也就是:“游百病”。之后就是端午节必然吃粽子,传说,以为伟大的诗人跳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最后我们都会去看赛龙舟,为自己的战队加油呐喊。

  这就是两个地方共同的端午节,不同的习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5

  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族节日。春节在古代也十分重视。在农历的正月初一为节日,风俗过年,古代的节日称元日、元旦。

  家乡的.春天气氛很浓,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都有不同的活动。我最喜欢的日子就是除夕了。在除夕这天,我们家要贴春联。每到这天妈妈早上六点把我从床上拉起来吃早餐,吃完早餐就和妈妈一起贴春联。贴春联时,爸爸都不帮我们我们把去年的春联撕下来贴上新的春联,贴横批的时候我站在椅子上,把横批放在门口,对妈妈喊道:“妈妈你看有没有歪?”“你往右一点,停停停,过了过了,往左一点,对对,对这样就好了。”

  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家就会进行一次大扫除,为什么要今天大扫除呢?因为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千万不能大扫除,不然会把福气扫走。我们把地扫一遍,床底下、沙发下,平时打扫不注意的角落,都会认真扫一遍,还有擦桌子,椅子,窗户都要擦一遍。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放花炮。我们小区的操场上有很多人放炮,有的炮冲天,有的用仙女棒,有的在玩摔炮。烟花放的时候,真是“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心如雨”。在春节前一天除夕,在外游荡的游子们都要回家过年,因为这天是一个团圆的日子。

家乡的风俗作文6

  端午节,是一个全国统一的节日。大多数地方会组织赛龙舟,包粽子。然而我的家乡并不是如此。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大山深处,哪里空气清新,蓝天白云,像极了世外桃源。我的家乡严重缺乏水资源,也种不出糯米,所以我的家乡并没有在端午节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但我们也有我们独有的风俗习惯,我也特别喜欢这样的风俗,每次到端午我们都会都别的激动。

  在端午节,我们经常看到电视里,人人都在包粽子比赛,河岸上挤满了人,为各自的龙舟队伍加油助威,看着非常的壮观,也非常的激动人心。我们还是没有羡慕,也没有改变我们的风俗习惯,端午我们小孩子是最激动的.,因为端午节,小孩要穿新的红色的衣服,这样就不用编借口找妈妈要买衣服了,妈妈会主动给我们准备好。

  穿上红色的衣服之后,大人小孩都会全部出动,到我们家乡最高的山上,人们都说这是:“游百病”,在这一天游过之后,接下来的一年就不会生病。

家乡的风俗作文7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叫“五月节”。

  过端午节时,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

  那么要怎么制作粽子呢?分三部。1。要准备好宽胖的粽叶,把头部剪掉,再用水泡,确保粽叶不会太脆。

  2。再准备豆子、红枣和糯米,取两片粽叶,尾巴和尾巴相叠,翻过来折成锥形。3。之后放入糯米、红枣或豆子,把它们压紧实。然后把粽叶盖过去,把四周包住,最后扎线即可。

  做好以上准备,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煮个大约六小时。打开锅,一阵白白的滚烫的烟喷出,香味沁人心脾。

  咬上一口,香甜软糯的感觉浑然一体,让你百吃不厌。棕色的粽子看上去好吃极了,黏黏地让你忍不住再吃一个。

  传说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便有了端午节赛龙舟一习俗。

  而且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因屈原投江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这个节日——端午节。

  我们中国有许多许多习俗,端午节就是其中之一。尽管端午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渊远流长,但还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一般的色彩。

家乡的风俗作文8

  冬至大家都不陌生吧,它是冬天中最冷的一天,在这一天我们要吃饺子。

  关于冬至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是张仲景医生发明了饺子,在东汉末年著名的医生张仲景发现在下雪的冬天,许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然后他想出了一个帮助这些人的想法。他要求他的徒弟们在街上建立一个医疗棚,把羊肉加胡椒粉和中药煮熟;切碎包进面团里让人们食用,吃完好后人们的耳朵都被治愈了。从那时起,人们就在冬至吃这种食物并将其命名为饺子。

  因此我们才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现在,饺子什么馅的都有,有羊肉馅的,猪肉大葱馅的,香菇馅的以及三鲜馅的……一应俱全。包饺子时,先和面,把面弄成长条,再用刀把它切成一个一个的小剂子,然后用擀面杖把它们擀成一个个小圆片。之后就是弄馅了,把羊肉剁成小肉沫,让羊肉和胡椒粉搅和在一起,再用面皮把馅包住,包好之后,把饺子一个一个放进锅,等一会儿就能吃了。再弄点酱料,把醋和辣椒和在一起就行了。把饺子蘸上醋放进嘴里,这味道那叫一个美啊,我能吃下整整两盘呢。

  这就是冬至,一个充满特色的节日!

家乡的风俗作文9

  中国是一个大国家,由许多许多的城市组成,每一处地方的食物不同,语言不同,习俗更有差异。

  每年快到春节,人们都要以各种方式祭奠自己的祖先。我土生土长的徐州有这样一个惯例,把一张张的黄纸折成一个锥形,用线一个一个串起来,还会把一片片金黄色的`纸叠成一个个大元宝。最后再成袋成袋的将这两样东西烧给祖先。每到快要上坟的时候,妈妈总是为这事“牺牲”好几天。而在连云港,这一切都不需要费太多的精力了:先买来一沓子黄纸。将黄纸分成二三十张一摞,用底面是一个古代铜钱状的“纸锣子”,像盖章似得把“铜钱”刻在纸上,最后再将这些黄纸分散成扇子状,这些工序完成以后,我们就能带上酒肉饭菜去祭奠祖先了。

  春节期间,我们也不能光祭奠祖先,还要热热闹闹的图个吉利呢!

  瞧,那高高的、挺挺的,站在寒风里的叫“摇钱树”。顾名思义,就是摇一摇就能掉下钱来。我每次回老家,都会在每家每户的院子里看到这些挺拔的“摇钱树”。爷爷每年都不惜花大价钱买来又高又茂盛的“摇钱树”,希望我们全家都能发大财,行大运。我家乡的习俗十分有趣吧,有空儿,你们也来亲眼看看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10

  中国的节日有很多,但因为地区不同,节日的方式也不同,接下来就来看看我家乡的节日风俗吧!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大年初一早晨,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吃饺子,平时不喜欢吃饭的`孩子也都狼吞虎咽――谁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寓意着这一年有“福”!

  吃过早饭,一人坐着浆糊,其他人整理着对联,不一会黯然无色的旧春联就变成了焕然一新的新春联,接着再放三颗大炮,表示新年开始了!

  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第一个要的节日,这天大家要吃汤圆,晚上把灯管放在门的两边,各点一枝蜡烛,在桌子上面,在面缸上都点着蜡烛,预示着来年更丰收!接着大人们带着孩子拿着自制的灯笼上街溜达一圈!

  最后在家猜灯谜,一个人念谜题等,大家绞尽脑汁想出答案后获得一份,欢声笑语消逝了时间,以最终的分数换取不同的红包!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风俗,它有趣,庄严,有意义,需要我们流传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11

  在暑假的时候,出于对电脑的'喜爱,我就乘车去乡下我哥哥家。透过车窗,然后我看见满山遍野的花草。心里觉得奇怪:那里以前不这样荒山吗?问旁人才明白此刻在搞绿化。这时我才明白家乡有了变化。

  下了车,我先去了舅舅家休息。下午两点,我打算步行去哥哥家,有几里路。我想起以前坐车去,那路上那里一个坑,那里一个坑,把我撞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所以我还这样决定走着去。舅舅说:“我送你去吧。此刻的路好跑车了。”我半信半疑地坐上摩托车。一路上很平坦,再也不这样以前那条路了,我从心里跳出了一句话:哈哈,老路下岗啦。

  一路上,我看见了一座座工厂在山中立起,看来有不少企业在那里投资。

  到了哥哥家,我本想立刻去玩电脑,但这样看见池塘里的鱼了,我忍不住想去抓。我把鞋一甩,跳到了池塘里。哇!好多鱼,我和鱼儿大战了几十回合,结果就抓住了几条小鱼,我看没什么用,就把它们放生了。

  晚上,哥哥叫我去接水。我跑到井口准备打水的时候,哥哥笑了:“家里有自来水,你到井边来干什么?”“哎呀,你怎样不早说呢!”如今的乡下也像城里一样方便了。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家乡的风俗作文12

  在我的家乡有许很多多的传统节日,譬如:新年、端午节、重阳节……每一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新年的脚步声离大家愈加近了,而在新年里,大家的风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伙团聚在一块,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大家孩子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大家则是在房间里打麻将,看电视。直到非常晚,大家才上床睡觉。年初中一年级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新年的氛围是否更浓了呢?随着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爸爸妈妈一块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由于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漂亮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被人感觉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新年,你们的家乡是如何过新年的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13

  “卖汤圆,卖汤圆,小哥的汤圆是圆又圆……”随着这首童谣响起,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

  刚起床,我就嚷嚷着吃汤圆。“我吃六个,六六大顺……”看着我调皮的样子,妈妈点了下我的鼻子说:“吃十个,十全十美!”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午饭时,家家户户都吃汤圆。家乡的汤圆很特别,大米做的_,都说“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当天大家都去井口旁打水,打成面后捏汤圆。捏汤圆时会加一小撮的小麦粉,家乡人们说小麦金灿灿的,寓意着这年丰收满满,象征着金灿灿的金子,吃了生活就富起来。中午,一家人团团圆围坐在一起吃着“金汤圆”过元宵。

  元宵的`晚饭,大人们早已做好了饺子。大人往往会做一个裹着硬币的饺子,谁吃到了那只“硬币饺子”象征着他一整年都很幸运,财源滚滚来。每年元宵,我都眼巴巴地望着饺子,希望自己能吃到这只“硬币饺子”。每次我嘴里念念有词“这只”“那只”犹豫不决的时候,硬币饺子早已被别人吃到碗里了。每逢这时,总引来大家的哈哈大笑。

  元宵节,一个寓意满满的节日。“闹”圆宵,"闹”出一年的幸福。

家乡的风俗作文14

  我的家乡的风俗和很多地方一样,每年春节,一家人坐在一起快快乐乐地吃团圆饭。团圆饭的菜式特别丰富,有红有绿也有橙。

  春节这天,亲戚们互相走访,说一些客套话,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灯笼,贴着新对联。如果幸运的`话,春节这天会飘雪花,孩子们可以打雪仗,堆雪人。然后,大人们便开始放鞭炮,只听“噼里啪啦”几声响后,便可以闻到一股火药味。

  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收拾的漂漂亮亮的。有一次,我去表弟家拜年,谁知表弟太淘气了,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那可是让人认为不好的象征,表弟非常害怕,最后还是姑姑,解了围,就凭一句——“岁岁平安”证明了好的象征。这天,爸爸妈妈绝不会吵孩子。

  新年这天,我们也会一家人去看烟花,这烟花持续不断,仿佛各家各户都在争谁家的烟花最好看一样。看够了烟花,我们便去看灯,在认为好看的景点拍照留作纪念,尽管小脸冻得通红,但却非常的高兴。有时春节这天,也有一家人出去挑个好看的景点,为自己画像或画全家福的。春节这天,其乐融融,这是我家乡的风俗,也是中国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15

  我家的人们都爱唱戏,更爱听戏。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请个豫剧班子,在家门口搭个戏台,这么唱下去。一般持续三天左右,这三天里,可忙坏了人们:一大早儿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个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飞也似地赶去看戏,只怕耽误了剧情。

  看戏时,人们把整个戏台“包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就像蚕吐出的丝,裹得紧紧的。若是你来晚了,那就站在外面竖着耳朵听吧,这人群是任凭你怎么挤也挤不进去的。豫剧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马金凤等,她们可是诸多戏迷心目中的`偶像呢!姥姥喜欢听常香玉的戏曲,她的声音变幻无穷,有时如大海的涛声般浑厚,有时又如小溪的流水声般恬美,有时候喜气洋洋的,有时候又使人感到无比的忧伤。出门在外的游子听到这熟悉的乡音是都会禁不住潸然泪下,想起幼时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听她哼唱着豫剧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说并不会留太长时间。我很惊奇,问:“难道北京不好吗?”姥姥摇摇头,说:“这里没有使我魂牵梦萦的豫剧!”

【家乡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作文06-13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7-05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7-21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09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11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16

家乡的风俗作文03-05

家乡的风俗作文09-28

家乡风俗作文11-04

家乡风俗的作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