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日记

时间:2021-04-02 08:15:31 观察日记 我要投稿

【实用】观察日记锦集七篇

观察日记 篇1

  前几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观察小蝌蚪。于是,我和爸爸一起去河里抓蝌蚪。

【实用】观察日记锦集七篇

  刚抓来,小蝌蚪的身体是黑色的,和一粒豆子差不多大,尾巴像一条较长的黑丝线,他们在水中无比快活,每当我走过去看他的时候,都把他当成了“逗号”。

  第三天,我发现小蝌蚪长出了后腿,它用它那小小的眼睛看着我,好像说:“我饿了!”我只好放了点饲料。只见它大口大口地吃着,真可爱。

  第五天,小蝌蚪竟然长出了前腿。它用前腿向我招手,好像在说:“我长出前腿了,也会爬了。怎么样?厉害吧!”它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第六天,我惊奇地发现,蝌蚪的身体变绿了,尾巴也变短了。我很激动!“就要变青蛙了,好耶!”我自言自语地说。

  第七天,小蝌蚪变成了真正的青蛙,它在呱呱地叫,好像对我说:“谢谢你,谢谢你把我养成青蛙了。”

  我整整养了它两个星期,感到真有成就感啊!

观察日记 篇2

  今天下午,刚学完手风琴,下了楼,我就看见了米粒般大小的小雪花。我们在路上一边走着,妈妈就一边用手机给我照相。当我们回到家时,妈妈开始欣赏自己照的相片。可是,由于雪花太小,妈妈照下来的照片怎么也看不见雪花。

  这时,我说:“妈妈我们下楼去,在雪花飞舞中打羽毛球怎么样!”妈妈说:“好呀!”于是,我们就下楼打羽毛球去了。在雪花中打羽毛球的感觉真爽!雪越下越大!雪花儿一会亲吻我的脸,一会亲吻我的嘴。不一会儿,我们的头发上,衣服上到处都沾满一雪花。我们还用羽毛球拍去接雪花,去打雪花,在雪花中欢呼、跳跃。院子里的人都说瞧把我们俩乐的。后来,马琳姐姐也和她的爸爸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天渐渐黑了,妈妈要回家做饭了。我可舍不得离开雪花。我便和马琳姐姐继续打球。实际上,我们是在和雪花玩儿。我们看到铁树上压上了厚厚的雪,车顶上也积了一层雪。由于我个儿太矮,马琳姐姐还抱我去更高的地方看雪、抓雪。总之,我们尽情地在雪花中享受。天太晚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晚上,我和妈妈看见电视上报导:“沐川、峨眉山等地方,因为雪太大,庄稼被冻死,一连好几天连电也用不了,水也喝不上,弄饭都成问题。”我和妈妈都挺难受的。

  通过这次下雪,我知道了,每一件事都有它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只看你是利用其好的一方面还是坏的一方面。所谓物极必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观察日记 篇3

  这天真高兴。因为妈妈给我买了三株郁金香。我十分喜爱它。每一天都在观察它。

  三株郁金香中,有两株是红色的,像小姑娘头上的蝴蝶结。还有一株正在含苞浴放,像是立刻就要破裂似的。

  有一天早上我发现那一株郁金香开了,那株郁金香开的是一朵小小的、嫩黄嫩黄的花,十分可爱,像小姑娘害羞的脸。可是,过了几天,有两株的叶子开使下垂,原先是我浇水浇多了。可那株黄色的怎样没事?这我也不明白。但在我的精心照顾下绿豆又回复了往日的样貌。

  啊!我喜爱我的郁金香!

观察日记 篇4

  观察蚂蚁

  今天,早早完成作业,我和孙天乐到妈妈学校去玩,我们来到后操场,那里空无一人,我提议去挖蚂蚁窝。说干就干,找来了几根木棍,开始寻找蚂蚁洞。

  我们走进一颗大树,发现好几个蚂蚁洞。慢慢蹲下来,用木棍挖了一会儿之后,从土里钻出来了几只大蚂蚁,我连忙将它们一一捉住,放到我带来的瓶子里,并往里面撒了一些泥土。这时,我看到有几只蚂蚁爬上了灌木丛,过了一会儿,它们搬运回去来了十几只蚜虫。你会很奇怪,蚂蚁为什么要把蚜虫运回去,是不是要把蚜虫吃掉?其实,蚂蚁是为了吃蚜虫粪便,因为蚜虫粪便里含有糖分,蚂蚁喜欢吃甜食,所以才将蚜虫运回巢中,并不会去伤害它们,有时为了保护蚜虫,蚂蚁会去进攻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

  蚂蚁们在夏天和秋天中收集食物,以便在寒冷的冬天里食用。蚂蚁的力气很大,可以拖动比自身重很多倍的东西。如果遇到体型很大的猎物,如蚱蜢、蝗虫、螳螂等,所有的工蚁都会出动,将猎物置于死地后再将猎物拖回洞中……

  这次观察蚂蚁让我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后,我要细心观察的昆虫,了解有关它们的知识。

观察日记 篇5

  我家有一盆太阳花,但平时没有注意,前几天太阳花开花了,可是,这几天都没有太阳,太阳花又凋谢了,这让我很是好奇,我要好好观察一下它了。

  太阳花的叶子是翠绿色的,藤大约一分米,如果有太阳的时候,它会舒展开那小小的、嫩嫩的花瓣。太阳花的叶子很多,就像枝头的花儿一样多,一个一个的叶子都簇拥在一齐,十分搞笑。

  太阳花的.花瓣是粉色的,中间有一个淡黄色的小球,十分可爱,就像一只粉红色的蝴蝶停在花盆上,美丽极了。

  太阳花还有着淡淡的香味,十分好闻,一阵微风吹来,四周的空气变得芬芳迷人。

  我爱太阳花,爱它那迷人的美貌!

观察日记 篇6

  我用一个花盆,把它装了一些土,种了几颗大蒜,浇好水,就等着大蒜发芽了。没过几天,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大蒜成功的长出了一颗颗小苗。我看着它们,觉得它们像一个个骑士带着一把尖利的大刀奋力的挣扎着。又过了几天,我发现蒜苗长高了,长大了。我用尺子大约量了一下,没想到已经到三厘米了,我真高兴,希望自己种的蒜苗长的二十几厘米高。

  大约过了三、四天,我看见蒜苗又长高了一点。风吹啊,吹啊,吹到了蒜苗身上,蒜苗抖动了几下,仿佛在和我说:‘’你好。‘’又过了几天,我看着蒜苗上长了一个圆圆的小东西,我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我跑去问妈妈,问过以后才知道原来这就是蒜苗的果实呀。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特点。

观察日记 篇7

  第一天:太好了!老师让我们今天开始养蚕了!这可是我第二次养蚕了。蚕很不好养,弄不好会死的。但我有信心培养好它们。

  第二天:蚕的卵只有芝麻粒那么大,小得快看不清了,即使有十粒也觉得很少。它们是灰黑色的,较圆,中间有点瘪。只要你轻轻一碰,它就会被你弹飞。所以在家里,我就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保存好。老师告诉我们,蚕卵只要透明,就预示着新生命的降生。刚破壳出来的小蚕叫蚁蚕,又小又细又黑,甚至比蚂蚁还小。刚才说过了这是我第二次养蚕。蚕不好培养,尤其是蚁蚕,更不好养,你只能任它自己吃桑叶,自己爬行,绝不能去捏拿,你一捏拿蚕就会被捏死,用毛笔轻轻碰才可以。

  第三天:我刚刚发现,在灯光下有些卵已经半透明了,似乎隐约能看出小蚕的形了!有的卵连在了一起,它们会一起出来吗?我现在就得给它们盖上1层布,以防虫子吃掉它们。

  为了上好科学课,养好蚕,我每次都很小心的带着蚕到学校,准备充足的桑叶。采回来的桑叶要擦干净,然后放到冰箱里备用,这样可以保鲜。

  啊,小蚕即将现身了!

  第四天:我的蚕宝宝今天还没有出世,但差不多全都隐约有形了。听说一条蚕出生后再碰一碰别的卵,有助于别的卵孵化出来。我觉得不对,因为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事,我还查了《十万个为什么》,也没有看见这种说法,但我查到了为什么雄蚕吐丝比雌蚕多?这是因为它们的体内物质利用不同,所以雄蚕吐丝比雌蚕多。

  蚕宝宝虽然还没出世,但我默默地愿它快出生!

  第五天:哇,太好了!我的小蚕破壳而出了!它们有的已不知不觉的爬上了我放的桑叶上,有的还正在挣脱出壳,好不热闹。它们吃着桑叶,啃着美味,在桑叶上留下一个个印迹,表示这是它们吃过的地方。它们是黑棕色的,头部发亮。有的蚕要出没出,正在挣脱的时候很好玩,它们尾巴先出来,使劲地蹭壳,上下挣脱到头的时候最费劲。使劲呀咽为它们头大,所以很费劲。

  太好了,我的蚕终于破壳而出了。

  第六天:因为蚁蚕怕光,我给它们盖上了报纸,让它们吃着桑叶。哎,我在一个同学家看到了惨不忍睹的一幕——一条小蚕破壳,它小尾巴先伸出来,身体也在向外出,很顺利,可到头来它怎么使劲也出不来。它使劲呀,挣脱呀,蹭呀,可就是出不来,最后终因使劲太大,体力耗尽,死了。可怜呀,这小生命就这样去世了。

  蚁蚕拉的大便又多又小,收拾起来就跟黑煤末一样。

  祝愿小蚕快快长!

  第七天:今天天气热,我怕蚁蚕晒着,给它搬到了一个阴凉的地方。在给它们喂桑叶时,我发现它们长大了一点。头前部有点发灰了,黑白相间,身体肉滚滚的,小爪像毛毛渣子,头在桑叶上面一上一下吃着桑叶,很可爱。

  哈,太好了,我的蚕长大了!

  第八天:哇,我一回家还背着书包就去看蚕,它们长得好快,大了许多!蚕的头部变白了,还鼓鼓的,浑身是肉,可好了,我可得好好喂,不能辜负了老师的期望。我把桑叶一片片地放入蚕盒里,不一会,我那小蚕就灵敏地爬到新叶上面,密密麻麻的,可多了。我一定要养好。

  啊,太好了,我的蚕大了!

  第九天:我的蚕吃了又大又好的桑叶后,又长大了。头部那块可白了,还特别鼓、大。王老师的蚕好像也长得很快,都快要赶上我的蚕啦!妈妈说蚕大群大群在一起长得快,这样它们比着长,它们群居更好。不信?不信我明天给你看看!

  好!明天给你看看我的蚕。

  第十天:今天很热,蚕会不会热着呢?它们怕热吗?这是怎么回事?我的蚕没有什么变化,头还是白的,不过我发现它们好像找到了吃桑叶的巧门。我把桑叶剪成条状,它们就寻找每条叶子的边缘下口,把叶子吃成了一块块缺口。妈妈说这就是”蚕食”的来历。

  我真庆幸我的蚕会吃叶子了!它们要快快长在哟!

  第十一天:我的小蚕会吃叶子了!它们从桑叶边上的锯齿处伸出头向里啃着。现在我都能看清它们的小嘴一张一合地吃着,仔细听,还能听见“咔嚓咔嚓”声,可齐了!蚕好象有三片小嘴,看那样子挺有趣的。

  我有一条蚕长得可大啦,简直就是“鹤立鸡群”!它的身子发白,头又黑又亮,可以到处爬着吃桑叶了。噢,我的蚕长大了,我喂的新桑叶它们一会就吃没了,一扫而光。

  啊,你知道吗?那条大蚕有7-8毫米啦!

  第十二天:今天是大晴天,我放学回家一看,有条大蚕正慢慢爬着,象是在找食。我赶紧给蚕喂了桑叶。不一会,再一看,蚕全爬到桑叶上来了。那条大蚕很会吃,它顺着桑叶的边缘,头上下来回动着吃,不一会桑叶的一边就被它吃去了一个大缺口,它仍然贪婪地吃着,吃着吃着它拉出一个小便便——蚕砂。这粒蚕砂比原来的可大多了,因为它长大了,可好了(我是说蚕好)。

  我的蚕儿即将长大了!

  第十三天:我的蚕大了,和原来的“一龄蚕”一比,大了可多呢!白了可多呢!有一条大蚕都长到一厘米一毫米了,长势可好呢!它们麻麻的、密密的,一天得喂好几遍呢。我上学时,一天只能喂两遍,早一遍,晚一遍都吃得精光。它们一多就抢吃,谁能抢谁就吃得多,越抢越能吃,越吃越觉得不够,就这样蚕长大了!

  太好了,蚕大了!

  第十四天:今天,我把我的蚕分出 盒送到了姥姥家,因为姥姥也想养蚕,她家有一棵大桑树。我告诉姥姥养蚕的要领,采了桑叶把桑叶放在蚕上,蚕就会自动爬上来。我摘了几片桑叶给姥姥示范了一下。随后,姥姥给我照了几张正在喂蚕的相片,可好啦。我照相时怕把蚕弄死了,所以动作很轻,不过它们长大了,经得起考验了。

  第十五天:我的小蚕饿了,我给它们喂了几片桑叶。我原来喂蚕时要把桑叶剪成一条一条的,现在呢,不用剪了,直接一放蚕就会自动爬上去吃了。蚕吃完桑叶就剩下叶杆了,一层压一层的,我每天都要收拾干叶和叶杆。然而有些蚕总是趴在老叶杆上,吃不到新叶子,都有点不行了,我便把它们又放到新叶子上,让它们吃个够。蚕成天吃,不善罢干休,没完没了,真是条“懒虫”,然而死后又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什么丝巾呀,丝衣呀等等,全是它呢!

  好啦,我的蚕长大了,太棒了!

  第十六天:今天我一看,我的蚕宝宝可大了,可长了,足有2厘米还长一点呢,好像是“三龄蚕”了。它们胖胖的——还不是很胖,有点细长,如果再胖一点,大一点就是大蚕了。它们现在可能吃了,一天喂三遍还不够,刚喂完不一会,一大片叶子就“蚕食”完了。现在蚕的头由黑亮亮的变成了大大的灰黑色的,长得很健康,它们一爬一伸,一爬一伸从头到尾把桑叶吃个遍,贪吃极了。

  小蚕快长吧!

  第十七天:今天,我的蚕没有什么变化。不过拉的便便大了,黑色的,上面有好多小白点。现在蚕的头是灰色的,长大了不少,嘴好象有三片,身子一段一段的,还不太白。

  它们现在特能吃,一天得多喂几遭才能保证它们的营养。

  第十八天:有几条蚕明显长得大,鹤立鸡群,可肥呢!妈妈说蚕天天都有变化,因为它们天天不停地吃,吃完了拉,拉完了睡,你没有发现它们长,那是你没有仔细地观察罢了。尽管有的蚕长得较大了,但还有些蚕长得还很小,这些小蚕一定是破壳出世较晚。

  那些长大了的蚕在对我笑,表扬我养得好,又好象在对我说,一定要把其它蚕也养大。放心吧,我的蚕宝宝。

  第十九天:今天我的蚕好象一下子都长大了,那几条鹤立鸡群的大蚕正在贪婪地吃着我刚刚喂的桑叶,其中一条刚找到叶边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不一会就咬去了一个大缺口。那吃桑叶的样子真是很有趣,一上一下,一下一下,来回伸动着头。

  那些还小的蚕什么时候长大呢?什么时候变得和大蚕一样能吃呢?

  第二十天:今天,有几条大蚕的身子发黄了,不对,准确地说是皮发黄了,尾巴分为两叉,尾巴上白色的尖也有点发黄了,头部后面的肉皱成一团,再后面一点还长着两道灰黑色的小弯图案。有两条蚕,组在一起像一个括号,很有趣。

  小蚕长吧!

  第二十一天:天有点儿阴,不过——有蚕蜕皮了!两条,不只两条都蜕皮了。我亲眼看到一条蚕趴在盒边上,皮已蜕去了一半,它还在暗暗地使劲呢,但你井看不出来。蚕蜕皮时不吃也不动,好象生病了一样,可它一直使着劲,脑壳也蜕下来。

  小蚕蜕皮吧!一蜕皮,你可又要长大了!

  第二十二天:妈妈说蚕还没有吐丝时,不必天天写日记,等它们吐丝时再天天写。现在我的蚕基本上都蜕完了第一次皮,大部分蚕约4厘米长了,不过也有小的,还很小,它们可能是最后一批出壳的,还没有蜕皮。蚕蜕完皮时浑身是湿的,蜕下来的皮里也发潮。我有时碰一碰蚕头,感觉它的头很硬。蚕大了,身子很白,身子中间的体内能明显看出有一条黑线,大概是“血管”吧!尾部的血管是闪动的,忽隐忽现。蚕的爪子就相当于吸盘,可以扒在物体上,可是遇到了玻璃等光滑的物体,就不行了,就失灵了。

  第二十三天:的蚕因为是同性的,不能养儿育女,几天后便死了,正扫兴!

【观察日记】相关文章:

观察日记:观察蜗牛 -日记01-01

观察日记 -日记01-01

观察日记 -日记01-01

观察日记 -日记01-01

观察日记 -日记01-01

观察日记 -日记01-01

观察日记 -日记01-01

观察小鸡的观察日记01-01

观察金鱼的观察日记01-01

观察动物的观察日记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