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爬山的作文300字

时间:2023-03-25 14:17:10 300字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选写爬山的作文300字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写爬山的作文300字4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写爬山的作文300字四篇

写爬山的作文300字 篇1

  “那是什么呀?”我和妈妈不由得停下脚步。只见嵩山路的西墙上,挂着一串串红红的“枫叶”。

  我向前走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紫红色的“长轴油画”,又像一条倒挂在墙上的红色地毯。我走近些,再走近些,终于看清了,它的叶子长在一条条藤蔓上,藤蔓牢牢地“抓”着墙壁,深红色的叶子一簇簇的,十分茂盛。虽然已至深秋,但是藤蔓顶端的嫩叶还散发着勃勃生机。更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它的颜色,红的、黄的、紫的,偶尔还可以看到墨绿色。尤其是那红、黄、紫、绿几种颜色相间的,更是美得无法形容,好看极了。

  “这会爬墙的'枫叶,真好看呀!”“这不是枫叶,它叫爬山虎,是一种绿化植物。你看这长长的嵩山路两旁都是爬山虎,这都是环卫工人辛勤种植的。因为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能保护墙体。”妈妈说。

  望着这满墙的爬山虎,我不禁感慨:虽然它没有牡丹雍荣华贵,没有玫瑰妖饶浓香,但爬山虎我喜欢你,喜欢这不是枫叶胜似枫叶的爬山虎!嵩山路上,华灯初上,环卫工人们还在不辞辛劳地工作着,他们不正是这不争奇斗艳、默默奉现的“爬山虎”吗?

写爬山的作文300字 篇2

  一走进美院,我想最显眼的就数爬山虎了,美院的爬山虎又多又密,覆盖了每幢楼,像一道厚厚的“绿瀑”。

  爬山虎那娇嫩的卷须像吸盘似的牢牢地吸住了美院的.墙面上,边缘呈锯齿状的叶子蔓菁纵横,爬山虎的翠叶遮盖如屏,别有个性韵味。现在正是爬山虎开的最旺的时候了,爬山虎把每幢楼包得结结实实的,整幢楼都好似浸在一片绿色的海洋里。

  有从窗顶上悄悄地落下来,成为了天然的绿色窗帘;有的毫无规则从楼顶散落下来,好像是小女孩的头发从头定皮落下来;有的从左边蔓延到了右边。它们用绿色的枝叶组成了阳光照不进来的绿色屏障。我想,这个时候住在里面一定很清凉吧。

  爬山虎绿得可爱,有那么多种绿颜色,有嫩绿、淡绿、翠绿、碧绿,阳光下,它们闪着绿色的光芒,好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绿宝石。整个美院似乎被包围在绿色的光影中。

  七月的美院,且让我们其尽情欣赏满且葱郁的爬山虎。

写爬山的作文300字 篇3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爬老鹰山。山很高,天很蓝。当时我心里很紧张,我拉着爸爸的手说:“我很怕。”爸爸说:“等会儿到峰顶时你就不怕了。”这时,我看见有很多叔叔阿姨还有很多小朋友也来爬,我的心一下就放松了很多。我们走走停停,到了半山腰,妈妈说:“累死了。”爸爸看了她一眼说:“这么没用啊!”爸爸便叫妈妈在这里等我们,我和爸爸一起爬向山顶。

  我奋力向山顶爬去,有时攀着树枝上,有时手脚并用向上爬,有时老爸拉我一把。爬呀爬,二十多分钟后,终于爬上了峰顶。

  从山顶看下去景色真美啊!往南看,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我们的母亲河——浦阳江,像一条美丽的`彩带飘在城中央;往西看,城西工业区正在热火朝天的开发之中,高速公路上,一辆辆小轿车川流不息,一条铁轨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我觉得爬山真有意思!

写爬山的作文300字 篇4

  主要内容:“我”有一篇叫《一张画像》的作文得了奖。于是,老师告诉我是叶圣陶爷爷帮我修改的。过了几天,叶圣陶爷爷请我去四合院做客。我和叶圣陶爷爷谈得很融洽,眼前的爬山虎也长得很绿。

  好句:1、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感言:叶圣陶爷爷改的`多细心啊!

  2、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感言:叶圣陶爷爷真是个和蔼可亲的人。

  3、在我的眼里,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感言:那片爬山虎长得真茂盛啊!

  好词:获奖、修改、莫名其妙、递给、仔细、愣住、映入、眼帘、增添、准确性、删掉、封面、春风拂面、敬爱、评语、树立、居然、绿葱葱、爬山虎、跳跃、闪烁、光点、距离、交谈、融洽、蕴含、摇曳、庆幸、堪称楷模、模模糊糊、非凡。

  读后感:作者用了由景入情的方法写本文,写出了这么好听的作文,真了不起。

【写爬山的作文300字】相关文章:

写爬山的作文03-08

写爬山的作文10-08

写爬山日记01-26

写事作文难忘的爬山08-06

爬山_小学写人记事作文08-29

写爬山日记7篇01-26

写爬山的日记300字11-15

写克服困难爬山的作文(精选15篇)04-13

我家后院的爬山虎作文写物作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