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游记作文

时间:2023-05-27 17:42:15 游记 我要投稿

【推荐】参观游记作文八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游记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参观游记作文八篇

参观游记作文 篇1

  星期天,我高高兴兴地拿着压岁钱,来到美丽的浕水公园,参观浕水公园。

  进了大门,一眼就看见对着正门,傲然挺立的广玉莲,红红的叶片,真像一个个美丽的红蝴蝶。微风轻轻一吹,那美丽的红蝴蝶在微风的.伴奏下翩翩起舞,美丽至极!

  在广玉莲的左边,还有一棵绿叶粉红花儿装扮的桃树。一部分桃花已经谢了,轻轻地上落在地上,使我感受到:“这些弱小的花朵,虽然生命已经结束了,还在为大地争光添彩。我的家乡不就有这样的人吗?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桃树的前面在一条河,名为“沙河”,又称“浕水”,是我们枣阳人民的母亲河。沙河的对面在一条用石子铺成的环形小路,路的两旁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浕水公园一年四季山青水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简评:小作者参观的顺序十分清楚,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先交待地点,然后详细描绘看到的美景,还适时写出了自己的感受,结尾处又点明了中心.

参观游记作文 篇2

  今天我们六年级的7名同学与王老师去博莱特造纸厂参观。上午9点左右我们来到了博莱特造纸厂,博莱特造纸厂占地面积105亩,是专业生产牛皮挂面纸和高强度瓦楞纸的造纸企业,20xx年8月开始试生产,是海盐造纸行业不折不扣的“新鲜人”。作为造纸行业的一颗新星,博莱特有着老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先进的设备、周到的服务以及发展的雄心。博莱特造纸厂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还给我们派了两名工作人员带领着我们去一一参观。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的一大堆一大堆废纸,这些废纸都已经压缩过了,我数了数大概堆放了十几个地方,每个都有好几米高,一堆就有几百吨,走进后还会闻到一股股的异味,听工作人员说他们这里生产的牛皮挂面纸和高强度瓦楞纸的原料就是各种废纸。

  工作人员又带我们去看了净水池,这里的净水池共有4个分别为1号2号3号4号。1号净水池的水最脏,水里全是乱七八糟的杂质,它就像瀑布一样冲下来,在下面有一个过滤网,把杂质清理干净,经过这个步骤后,水就到了2号净水池,我们看见2号净水池中的水全是泡沫,不过水会沉淀,然后再到3号净水池。3号净水池明显干净多了,清澈透明。那么再到4号净水池里一沉淀,这些水就可以排放到河里,或再次利用了。

  接着,我们又去了他们的生产间,我看见把废纸运到楼上原来有专门的两条输送带,输送带上有滚轮方便了运送。我们随着工作人员到了楼上,我只看见一个直径有2米的大型搅拌机,只见工人将里面放满了废纸和水,“轰”不一会儿搅拌机就把废纸给搅碎了,一个管道把这些碎纸输送到了一个大约有十几个铅笔状的管道里,听工作人员说,这个叫“漏沙器”因为很多硬板纸里都含有一些沙子,这个机器可以将里面含有的沙子排出。排除后,就通过另一个管道排送到一个“斜坡”上,再次过滤。

  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做纸的时候还要加染料最常用的'有冻黄和大红。再往前走“哇!”我不禁感叹道好大的纸啊,原来博莱特造纸厂制造的是牛皮挂面纸和高强度瓦楞纸,所以规格最大的有五六米宽,然而在制造过程中不成功的纸将成为废纸,再次利用。做好的纸,是圆筒形的,工人们用叉车把纸夹起来,而且每桶纸都有一个身份证,上面写了它的重量、规格等等。

  半天的博莱特造纸厂游,终于落下了帷幕。这次的活动让我感触很深,废纸经过一道道工序,竟然那么神奇的成为了一张张牛皮挂面纸和高强度瓦楞纸,“变废为宝”“再生资源”这几个词语在这次活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用纸,用过的纸想办法再次利用;节约用纸,每年的书循环使用;节约用纸,将废纸收集起来变废为宝……,小学六年级记叙文:参观博莱特造纸厂游记

参观游记作文 篇3

  “茶叶”是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的东西,他们分别是我们常见的毛尖、普洱、铁观音、碧螺春、茉莉花茶等,还有很多种,但是你知道是怎么做出

  来的吗?就让我们进入茶园去瞧瞧,去品味茶园带来的乐趣。

  茶园就在不远的小山坡上。远远望去,就好像是不大的家院。我们排着队伍走进了生产茶叶的`大厂房里,就当我们踏进门的时候,有一股清香萦绕在我们周围,我们彷佛踏进了古代时期清静的茶楼,品尝着茶香的味道。只见一朵朵粉色桃花的香叶游然而来,我们又回到了这年代。我们在茶厂的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茶园地,一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在茶园华考|zk168里,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有关茶的知识,让我们学到了课本中所学不到的知识。在这绿油油的茶园里,又很多的采茶阿姨,他们正在忙碌着,采摘着新鲜的茶叶,看,他们手法多么的轻快而有力,听说这采茶叶有着很大的学问。我们来到采茶阿姨的身边,向她询问着采茶的方法,我都迫不及待的想一试身手,刚伸手去摘,阿姨拦住了我说:先不急,采茶时要用你的指尖很轻巧的摘,这样,才不损害茶叶。”我按照她的指导采了一片,虽说没有阿姨们那么快,但是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我学会采茶了。

  “茶”从我们先人起就用过的。它的味道,让我们又一次回味无穷。

参观游记作文 篇4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小弟弟去鲁迅故里参观。

  到了那里,我们首先参观了鲁迅祖居,鲁迅祖居主要展示了鲁迅和他的家人用过的厅、堂、书房等各式各样的房间,体现了清末年代绍兴台门的风格。后来我们又去了鲁迅纪念馆,在那里我了解了许多鲁迅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比如:润土、阿Q、孔乙己……,我们还在那里看了一会儿鲁迅笔下的社戏。其中,我也牢牢记住了鲁迅先生的读书心得,就是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我还知道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形容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一样俯首听命的精神。接着,我们去了三味书屋,听导游说,三味书屋以前是鲁迅读书的地方,还知道三味书屋的名称由来,就是把书看成是美味佳肴。最后,我们来到百草园拍了几张照片。

  绍兴的名胜古迹可多了,下次我要好好参观一下,从名人那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呢。

参观游记作文 篇5

  (-)按照参观顺序写

  按照顺序写,并不是要面面俱到地叙述所见所闻,那样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给人留下的印象反而淡漠了。例如我们参观一次展览,往往依次观看,这样才能详尽地了解展览的主要内容;作文的时候要按参观顺序写出来,先参观的内容先写,后参观的内容后写。这样写出的文章,使别人读了以后,才能使其清楚地了解当时参观的情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记叙一次参观活动,还要注意有详有略,把那些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写出来。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哪些不写,都要围绕中心,花费一番工夫,恰当地进行选择。如《参观刘家峡水电站》,课文记叙了爸爸带“我”参观刘家峡水电站的经过,介绍了刘家峡水电站的特点和作用,说明了我国解放后在水电事业上的新发展。围绕这个中心,作者根据参观地方的转换有顺序、有详略地叙述了参观过程。 按照参观顺序写,全文层次清楚。在参观的过程中,重点写了大坝、人工湖、泄洪道、电机房。为什么要重点写这几部分呢?因为这是刘家峡水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详细写。在具体记叙的时候,都是写“我”看到了什么,再写爸爸介绍了什么,从“看”和“听”两方面,介绍了刘家峡水电站的宏伟壮观,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从这篇习作例文中,使我们懂得了按照顺序写一次参观活动,就能把参观过程表达的井然有序。但是,如果这种方法运用得不好,很容易出现“平铺直叙”的毛病。为此,在进行参观活动之前,要明确参观的目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参观路线,详写典型的材料,把文章写得波澜起伏,生动活泼。

  (二)详写主要的内容

  怎么写参观记呢?就是要把看到的情景,听到的内容如实地叙述出来。使别人读了你的文章,就好象跟着你去参观,就像亲眼看到了一样。在一篇参观记中总要抓住一两点详细地叙述,认真地描摹,这样不仅突出重点段落,而且可以有效地沟通内容与中心思想的联系。

  就要从一定的位置,一定的角度,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或由上到下,或由远及近,或由外到里,或由面到点,或点面结合,文章必然是层次井然。错落有致。

  在参观活动中,观察得细致,写得就逼真。也应该注意人物活动的场面,注意事态的发展变化,从而具体地描写参观的内容。

  例如看捕鱼场景:“大网沉入了池底,渔夫们十几个人一组,使劲地拉着网绳,身子向前倾着,嘴里有节奏地喊着号子,池中的游鱼做梦也不曾想到,此刻已进入了渔工们布下的“伏击网”。包围圈渐渐地缩小,数不清的鱼儿在网中乱窜、乱跳。有的幸运地跳出网外,慌慌张张地逃走了;有的`被网缠住了尾巴,拚命地挣扎着;有的没有跳,只是朝前游,结果被网拦住了。看到这些活蹦乱跳的鱼儿,渔工叔叔都咧开嘴笑起来。收网了,两队工人在堤岸的一边会合了。霎那间,网里的鱼都活蹦乱跳起来,真使人眼花缭乱。这时,叔叔的号子声,欢笑声、鱼儿“扑通扑通”的跳跃声、汇合在一起“。这个情景多么动人啊!

  抓住事物的变化写,是这段的一个特点。写拉网、收网的变化,引出了人们神态、表情的变化;由写鱼网到写人,层次清楚,把看到的捕鱼场面写活了。写好事物动态的变化,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开始怎样,经过怎样,结果怎样,一步一步看明白写清楚。抓住变化多端的事物,写出变化的特点,文章就有特色,能吸引人。

  (三)重视文章的过渡

  叙述一件事情,当一个内容说完转到另一个内容时,要注意事情内在的联系,形式上的衔接。写参观记也是这样。当一层意思叙述完了转到叙述另一层意思的时候,也要注意内容上的自然转换,这就是说要重视文章的过渡。文章的过渡好象桥梁一样,它可以把不同的意思巧妙地连接起来,让读文章的人能够顺利地由前一层意思转入到后一层意思,不至感到跳跃。

  采用过渡的写法,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

  地点发生变换的地方。如《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一文。作者在交代参观的时间、地点以后,在每段的开头分别写了这样的句子:“我们乘坐的汽车沿着银灰色的公路行驶。我远远望见,一座银灰色的大坝镶嵌在狭窄陡峭的山壁中间。”

  “下了汽车,我们登上大坝。”“我望着一条条伸向远方的高压输电线出神。爸爸说:‘快看,泄洪道开闸了!”“我们从大坝顶乘电梯下了大坝,钻进水电站的心脏——电机房。”通过这些过渡句,自然地把文章各个部分勾连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由总述转分述或由分述转为总述的地方。如课文《动物的远游》,在总述“许多动物能到很远的地方,还能认路回家。”接着转为具体的记叙,分别用“蜜蜂采蜜,能飞出去好几里。”“许多鱼能够远游,路程比蜜蜂远得多。”等过渡句,即指出本段叙述的中心,又一层进一层地具体叙述。

  运用倒叙和插叙的地方。倒叙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先交代鲁迅先生逝世的情景,接着叙述作者的心情:“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以此为过渡,转入追叙作者和鲁迅生前的接触时,所得到的教益。插叙也要有明显的过渡。如《凡卡》这篇课文里,写了凡卡在给爷爷写信时,以“凡卡朝黑糊糊的窗户看着,玻璃上映出蜡烛的模糊的影子,他想象着他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好象爷爷就在眼前”为过渡,引入描述部分。以“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为过渡,转为顺序部分。

  在一篇作文里,运用过渡句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以用一二句话放在上段末了或下段的开头作过渡句,也可以单独成一段。使用过渡句。不论怎样写,过渡句的语言都要做到生动、活泼、自然。

参观游记作文 篇6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题记

  今天,我们怀着激动与紧张,投入了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怀抱。黄河起源于青藏高原,源远流长,奔流不息,最后流入渤海。

  我们乘气垫船在黄河游览。因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所以脚下的黄河水十分浑浊,水中夹杂着许多泥沙,因此人们常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也许由于今年雨水较少的原因,现在的黄河水并不是波涛汹涌的,而是缓缓流淌着的,所以并没看见她传说中气势磅礴的面貌,也许因为她哺育了无数华夏儿女的原因,我们依旧能感受到她款款深情的另一面。当时炎帝黄帝就带领部落生活于黄河边,靠着黄河水过着男耕女织,其乐融融的部落生活。正因为有了她,才成就了我们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

  从古至今无数诗人在黄河边吟诵她。我坐在船上望着眼前的黄河,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唐代诗人王之涣在黄河前吟诵“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画面。我仿佛看到黄河水奔腾而去流向白云的雄伟气势,体会到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

  黄河水退了变成了滩涂,涨潮就变成了河流。站在滩涂上朝远处望,浑浊的黄河水上架着一座宏伟的`大桥,桥上无数车辆来来往往,疾驰而去。远处岸边的一排绿树成了天与黄河的分界线,浅蓝的天与黄黄的河水由一排绿树衔接而成,我吹着徐徐微风看着眼前壮丽的祖国山河,耳畔响起了《黄河大合唱》的旋律,浮现出无数战士们为了保卫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场面,我体会到眼前的康平盛世来之不易,是无数爱国战士的英勇奋斗,壮烈牺牲换来的。今天的我站在黄河边,被当时战士们热血澎湃的激情所感染!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更感受到祖国未来的重任在我们身上,要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奋斗!

参观游记作文 篇7

  暑假里,在社区的组织下,我们去参观了南京图书馆和江苏美术馆。

  首先,走进南京图书馆,我们参观了少儿阅览室、视障阅览室、报刊阅览室、江苏作文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和负一楼的一口水井。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电子阅览室,因为这里有180台电脑供大家使用。其次是报刊阅览室,这儿是给不会上网的人们提供信息的地方。还有少儿阅览室,里面有许多儿童书籍和报刊,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我还有这里的借书证呢!少儿阅览室的对面是视障阅览室,这里的电脑和书籍和普通的可不一样,是专门为视力有障碍的.人准备的。走了一圈下来,可真累呀,我们来到负一楼的水井旁休息,这里可真清凉,就是看不见里面是不是真的有水。南京图书馆可真大呀!

  出了图书馆,我们又去了江苏省美术馆,这里又安静又凉快,还有许多美术、书法作品。我最喜欢的就是青少年作品展览区,这里的作品让我大开眼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名叫《烧烤地球》的画,画的是地球在水深火热之中哭泣。看到这幅画,我的心里很难受。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地球能又回来从前那美丽的样子!

  参观结束了,这里真是好地方,下次我还要再来。

参观游记作文 篇8

  这次暑假,我去西安参观了秦始皇陵兵马俑。早就听说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我可一定要亲眼看看让我们祖国引以为傲的东西。

  我们首先跟导游来到展出兵马俑的展厅。解说员带我们到发现土兵马俑的一号坑前,我往下一看,只见一排泥捏的人,穿着盔甲,整齐地站在坑中,远看觉得这些秦俑好像差不多,可仔细一看,我才发现,它们有的拿着矛,有的没有武器,还有的单膝跪地。但个个昂首挺胸,十分威严。这时解说员告诉我们,兵马俑是千人千面,每一尊兵马俑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面容,就好像人的指纹一样没有重复,但大体是国字脸,粗眉毛,那时的科技还不发达,兵马俑是纯手工制作的,花了几十年之久才完成,难度可想而知。听到这里我不禁发出了一声由衷的赞叹,感受到了伟大的古代工匠们的心灵手巧,他们为了修建这秦陵地宫,得付出多大的努力呀。我看着庄严的秦俑们,深切地体验到了它们身上那悠久的文化。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二号坑。这个坑和一号坑基本相同,但里面不只有泥人,还多出了马和马车。它们的制作同样精致,马的马鞍与车的部件一样没少,让我感觉像面对着一支浩大的军队。解说员说,现在秦始皇的陵墓还没被完全开发出来,当今世上所有的国家都没能力开发,可能还要等几百年,才能揭开秦始皇陵的'神秘面纱,一睹它的庐山真面。我有些遗憾这辈子看不到秦陵地宫。希望中国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好早日开发秦陵。

  在把一二三号坑观赏完了之后,我听见同行的哥哥说“我记得在网上看过一篇报道,秦始皇死前下了令,要所有参加了修建秦陵工程的人全为他陪葬”。姐姐也接着说:“还有他的后宫三千佳丽,大部分都被关入了秦陵的坟墓里缺氧死了”。我听后震憾不已,我想,这可太残忍了,秦始皇怎么能为了自已害死了那么多人。

  在回宾馆的车上,我回想起展厅里的兵马俑,它们现在肯定还在迎着慕名而来的游客,它们无声无息地纪录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汗水。

【参观游记作文】相关文章:

参观游记优秀作文12-10

参观游记作文12-10

参观游记作文09-14

精选参观游记的作文3篇05-28

【精】参观游记作文12-14

参观游记作文【精】12-14

参观游记作文【推荐】12-14

【热】参观游记作文12-14

【荐】参观游记作文12-14

【推荐】参观游记作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