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作文

时间:2023-05-30 08:04:49 作文写作 我要投稿

【精华】回家过年作文九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回家过年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回家过年作文九篇

回家过年作文 篇1

  春节到了,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坐车回奶奶家过年。

  一下车,你会看到家家户户门前贴的对子,福字,红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路边有几个小孩手里拿着摔鞭,其中有一个胆小的男孩和很多女孩,她们把手里的摔鞭你仍一个,我扔一个,然后不管响没响,她们会捂着耳朵哈哈笑着跑得远远的,玩的不亦乐乎。不过你看那边还有一帮胆大的,他们放的可是过硬的,其中一个叫淡淡的.女孩她好像说的算,她说彤彤把盆子拿来,我很是诧异,凑过去问、小朋友放鞭还拿盆么、淡淡用轻蔑的眼神看着我说;土帽,山炮,哪来的,我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笑了笑,这时彤彤把盆已经拿来了,淡淡划着火柴,很熟练的样子,把那个我也没放过的大鞭点燃,用盆子一扣,只见边下的孩子们个个捂着自己的脑袋四下逃去,嘴里发出奧奥的欢呼声,好像完成一件大工程似的,我的心一下子跑到了嗓子眼,脑子里一直在想;怎么办,怎么办,不知道如何阻止孩子们的怪招,更不知道如何是好,瞪着双眼看着飞上天的盆子,傻傻的站着,淡淡跑过来推了我一把,我才如梦初醒,我急忙拉着淡淡的手疯狂的奔向胡同,说时迟,那时快,鞭在我们的头顶上哐一声,仿佛秋天的闷雷声从天空划过,接着一个破盆从头顶砰砰挡挡顺着胡同滚了进来,我的心随着破盆声总算落下了,虽然没发生危险,虽然没有人受伤、可是我必须说上几句,面对小弟弟小妹妹,我大声告诉他们,顽皮是孩子的天性,可是我们要有安全性的去玩,打着别人不好,打着自己更不好,打破东西还得赔,哪里合算,在校的安全公约你们写没写,今天过年,我们不是需要合家欢乐吗、孩子们看看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春节,是快乐的日子,是甜美的日子,是老少爷们开心的日子,但是在开心,也要多注意孩子们的安全。我祝天下所有人春节快乐,合家欢乐,幸福安康,团团圆圆,美美满满。

回家过年作文 篇2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相信大家都曾听过这首歌。每当过年前,大家不管到哪儿去,都能听见这首《常回家看看》,每次听见这首歌,都能听进心坎,觉得非常温暖。

  过年前,爸爸给叔叔打了个电话,让他回家过年,跟二十几年没见的朋友聚一聚。爸爸打完电话对我说:“有一位叔叔的爸爸妈妈都去世了,家里的房子也没了,所以二十几年没回老家,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啊!”过年前两天,我和爸爸回了老家,见到了从天津赶回老家的叔叔,爸爸对叔叔有说不完的话,谈不完的心,他们百感交集。爸爸邀请他住我们家,叔叔说:“哎,二十几年了,我们都四十几了,真是‘乡音无改鬓毛衰’啊!”

  过了几天,叔叔的女儿也来我们这里做客。我和姐姐真是素不相识,但情投意合啊!有一次吃饭后,爸爸和叔叔坐下来谈心,叔叔说:“不是我不愿意回老家,而是回了老家也感受不到家的温暖!”说着说着,他眼眶湿润,喉咙哽咽。爸爸握住他的手说:“在村子里,不管是哪一家,都永远是你的'家。”听了这话,叔叔热泪盈眶,心里暖烘烘的……

  相见时难别亦难,我看见爸爸和叔叔是那么的难舍难分,他们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别。他们都不知道下一次见面会在何时。叔叔他们回到天津,给爸爸发了一条短信:感谢你们这些天热情款待,若有机会,欢迎到天津来玩!

  我真期待叔叔明年过年时的到来,年年都能看到他们兄弟见面的情景。

回家过年作文 篇3

  深夜两点半,我用手机逛了一下空间,看见了有关设计课成绩的几条状态,也应了自己现在的心情,就拿出了放在床尾的笔记本,想唠叨唠叨了

  可能是成绩刺激的吧,我这人一受到刺激,就喜欢反思。回想自己两年半的建筑学生涯,自己现在和将来的职业生涯。就觉得这真的是一件十分烦难的事情。原来总是觉得设计没有对错,只有个性的差异,好坏的区别,现在想想啊,不是的。当一个人评判好坏的标准恒定并成为习惯的时候,这是的好坏与优劣就升级为对和错的差别。

  刚上大学那会儿,啥也不知道,什么也不知道,每天按部就班的作着老师安排的作业,也不知道为专业发愁,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会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会发现犯难的地方,会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发愁。为着每一个设计作业绞尽脑汁,费劲心思,只希望自己的设计能够被人接受,有时候自己认为很好的地方,会被别人批得一塌糊涂,我并不是排斥大家的意见,也懂得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每一个行业都应该有自己一些一成不变镇守行业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在一定的时期内是稳定的,这些规则控制并掌握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如果有新的规则的打破或植入,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人的努力。

  那到底什么是设计呢?作为一个如果以后想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来说,要好好地思考清楚这个问题,设计可以等同于创造,分为两种层次,低级层级就是模仿不同的人的东西拼凑在一起,这种设计很难形成属于自己的稳定的创作风格,而另一种相对高级一些的就是一种原始积累后的完全新的事物的产生,就是想折中主义之后的现代建筑,这就是一个全新的设计,他前无古人,不模仿,不拼凑,是原汁原味的设计,无论现在设计的'路线怎么变,基本还是在现代建筑的范畴内进行低层次的设计。

  那什么才是优秀的设计呢?是不是别人一片称赞就认为那是好呢?不完全是,人们的价值观会改变,评判优劣的标准也会发生改变,设计师要有自己坚持的设计原则,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

  长大之后,工作之后,我一定要做一定有钱人,做一个超级有钱的人年到今天也算是过到了尾声,不知道是自己长大了还是什么原因,这个年让我感觉体味颇多。体会到了自己的进步,感受到周围的变化,明白了生活的一些无奈和改变。有些事情真的是力不从心。而且,我们也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处理它。

  小的时候,我是个在姥姥家长大的孩子。那个时候的姥姥好年轻啊,姥姥家的房子真高,姥姥的橱子里总是会有好多好吃的。那个时候,小小的我跟在姥姥身后,就想着以后要好好的孝敬姥姥,一大家人其乐融融,感觉十分的热闹。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我当年穿的衣服现在穿在舅舅家的女儿身上正合适了,站在姥姥的院子里,我觉得院子好小,房子好矮,姥姥姥爷走路很是蹒跚了。但是单一大家子人回家的时候,他们就成了后勤部队。其实,人们养孩子,老了老了图个团员热闹。殊不知孩子回家可苦了家里的老人,过惯了清净的日子,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人。

  姥姥姥爷早就会把被子褥子都晒好,等着孩子们回家。但是,这样,孩子们依然会嫌弃家里太冷,回到家不洗脸,不洗脚,也不干事儿。老人老人啊,怎么越老就好像越招人厌似的呢?老人啊,不容易,平时的好东西舍不得吃,都想着孩子们回家吃,如果老人碰上孝顺的孩子可能是有福气,如果自己的孩子缺少一颗孝心,真不能接受一个人既要忍受着自己身体状况逐渐下滑的态势,还得时不时为孩子的白眼忍气吞声。

  小的时候总是听说,这家那家的儿媳不孝顺,那家女儿怎样怎样的,做儿女的有做儿女的难处。我想那样的事情绝不不会出现在我家。但是,今年过年,让我感觉姥姥姥爷真的老了。姥姥的头发中黑发已经很少,姥爷的牙掉的只剩几颗。其实,老人受罪,主要是因为儿女不争气。儿女争气一些,可以满足父母的那点小虚荣,其实,人非圣贤,谁能没点利己之心?哪怕是父母和儿女之间。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操碎了心,那个时候孩子是索取的。而长大之后,父母反过来向孩子索取的时候,我们就变得那么不适应了呢?

  自己加油吧,为自己的未来和父母的未来去拼搏,去奋斗!

回家过年作文 篇4

  我妈说过年回去给我讨个媳妇儿,按她的说法是要找个人管着我。说来说去,还不是钱。

  一年又过了,SZ城到也熟络不少,神马山,浮云园,元芳都向我问过路:靓仔,XX路怎么走?然而,随着玩时的增多,兜里的`“人民大会堂”却对我开始陌生了,到最后连“布达拉宫”都看不见了。遥想当时年初我妈的交待,今年最少要给她交一万。事到如今,一万就一望吧。我也只能一望咯。(方言:万和望有谐音)

  其实我懂我妈,本份传统的女人,我就是她和老爸的全部。她只是不想我乱花钱。三毛在《稻草人手记》中说,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两个可爱的守护天使,一直默默地为他们守护着的孩子遮风挡雨,不求回报。他们的翅膀不是用来飞翔,仅仅是用来遮挡风霜,因为一直保持这样的姿势,直至孩子离开了他们的羽翼,他们的翅膀已经僵住了,无法再收起来。

  愿天下父母,永远健康长寿。

回家过年作文 篇5

  “子欲孝而亲不在”,母亲去世那年,我还在部队当兵,电话打到部队,匆匆赶回家,还没有伺候几天,母亲就去了。亲人离痛和没有孝敬母亲的遗憾困扰了我很久。

  转业回到地方,每年都会回老家陪父亲过年,父亲已经70岁,留给儿子孝敬的时间还有多久?父亲跟着在老家的二弟生活,我和三弟每年难得回去几次,唯有春节我和三弟约定必须回去。传统习俗的团圆寓意在老人的心里很重。在外面工作再累再忙,多大的成就感也赶不上除夕中午,全家围坐在一起,陪着老父亲喝上几盅热乎乎的老酒,听父亲给我们讲讲心里话。那些话里,满是父亲对儿子在外的牵挂,满是老人对孩子们事业成功的期许。

  记得在部队时,有一年连队战友们一起在俱乐部里看联欢晚会,“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当这首歌唱完的时候,很多战友的眼睛都湿润了。亲情似海,不管你有多坚毅的性格,也不管你有多么大的成就,也离不开这骨肉之情的慰藉。有父亲在,我的心就不会老,就永远感觉自己有一个安稳的老家。

  晚饭的时候,我和妻子念叨说回老家过年,给父亲买什么东西,儿子听到了立即欢呼雀跃的`说:“我要爷爷带着我去买漫画书。”妻子逗他说:“你给爷爷买什么?”儿子歪着脑袋想了想说:“用压岁钱给爷爷买个收音机,爷爷的收声音机老是唱歌跑调。”我有些疑惑的问妻子说:“什么收音机?”妻子笑着说:“老爷子听京剧,你儿子认为那是唱歌跑调了。”我笑着把儿子抱起来说:“对,就给爷爷买收音机。”

  这个春节,带着妻儿回家陪父亲过年,享受父亲暖暖的爱。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惟其如此,才更要珍惜这相伴相依的一段岁月时光。拉上父亲的手,陪父亲散散步,说说话,讲讲地里的收成,说说工作的事情。

回家过年作文 篇6

  父亲用哥才买的新手机给我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我,哥也买手机了,父亲说这玩意儿还真怪,他在那边轻轻一按,我在这边就有了反应,父子俩就像面对面在说话了;接着又问我何时回家过年,到时要不要他去车站接我。父亲的电话将我从繁忙的“年终总结”中拉回到了现实,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又该回家过年了。记得去年回家过年时,村里已经出现几部手机,看来,哥今年干的不错,过年的不错,过年也用上手机了。

  故乡小山村的上空炊烟缕缕,肉香四溢,过年的味道于刹那间变得出奇地浓郁了,只是,我还在这浓浓的味道中闻出了一丝淡淡的乡愁,我的心早已飞回故乡那个遥远的小山村了。故乡的父老乡亲,大概已经在忙着杀猪宰羊、磨豆腐、打糍粑了;无论男女老少,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对方的年货办的如何,不等对方回答,自己却先笑出声来;家有出门在外打工的人员,也开始陆续返乡,他们背着大包小包,逢人就派烟发糖,讲讲自己在外面精彩世界里的新鲜见闻,令沉闷了一年的村庄又热闹起来;我那顽皮侄儿,已将一个很大的爆竹点燃烧,只听得“轰”的一声,铁皮碗飞出二十几米,宛如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将孩子们过年的欢乐捎向广阔的天空。

  有时,人们三五一群、七八一伙围坐在八仙桌旁,打“斗地主”或者下象棋,赢的拿来纸,让输的一方撕下一块儿贴在脸上,每当这时,围观者不是哈哈大笑就是大声起哄,十分热闹。牌打完了,棋下好了,主人家便端出瓜子与糖果来招待。

  大年三十早晨与正月初一早晨的两顿饭称为年夜饭,必须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吃,饭前一般要敬祖宗和燃放炮竹。因此,天气阴冷一点,炉火生大一点,炮竹放多一点,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旁喝酒吃饭,传统过年的气氛与味道从浓浓的酒香菜香中飘溢出来了。换句话说,所谓过年的味道,在这里其实就是指的一家团聚与亲情的味道,正是有了这种味道,才孕育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乡愁。

  大年初一,天一亮,炮竹轰鸣,所有人互至问候,祝福新的一年。随着村里手机等现代通讯手段的慢慢普及,手机短信与电话问候,大概将为故乡传统新年带来新的气象;那些由于工作繁忙而无法回家与父母团聚的儿女,可以通过手机与电话,给父母捎去新年的祝福,给儿女送来欢乐!稍稍弥补心中的遗憾,缓解醉人的乡愁……

回家过年作文 篇7

  今年的雪很大,很大,为了回家看我的弟弟和奶奶,我和爸爸妈妈不得不踏上了艰辛的路,噼里啪啦的鞭炮响了,我从中嗅出了浓浓的年味,过年前夕,火车站人山人海,我们杀出了一条缝,火车缓缓而至,爸爸最先冲进去,找到我们那来之不易的位置,坐了下来,爸爸的脸上挂着胜利的微笑,妈妈得意洋洋,我兴致勃勃的说——在我们三年前走的那一天,弟弟挥舞着稚嫩的小手,假装挥手道别,他以为在玩游戏,只有奶奶转过身去,抹了一把泪……接着我又说,出于种种原因,我们三年没有回家,不知道弟弟现在长多大了,也不知道奶奶……话刚说出口,我就后悔莫及,爸爸,坚强的爸爸啊!在这儿,留下了一串长长的泪,妈妈更是泪如雨下……

  爸爸和妈妈在沉默着,眼眶红红的,低着头,抿着嘴,我无计可施,把头紧贴着车窗,明明只有11小时的.路,但好像一分一刻都是一点点的煎熬,透着我的心,回家的路是那么漫长,虽然我在火车上,但我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我的心像长了翅膀,一度跨越千山万水,我仿佛看到了老家的桥,还是那么的摇摇晃晃,令人感到忐忑不安,桥的另一头的竹林,还是那么直插云霄,四季常青,走过蜿蜒曲折的小路,见到了质朴无华的乡亲们,稀稀松松的草屋,还是那么的摇摇欲坠吗?看到了奶奶慈祥的笑容和弟弟的泪水,我能吃到奶奶的红烧鱼吗?看到童年的伙伴,我还能跟他们一起仰望星空吗?看到小时候做了一些标本,我还能再次拿出去和他们们决高下吗?看到……

  我的眼皮,像铁一样的沉重,我心中闪现出了过年两字,我决定竭尽全力,不让自己犯困,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我突然感到脸像热浪一样滚烫,随之而来的——发烧,呕吐……让我生不如死,我耳边起嗡了,全车人大呼小叫,惊慌失措的妈妈吓晕了,爸爸挥着汗,去找医生,我的意识有了一些,伸出手软弱无力的喊,别让弟弟和奶奶等急了,我们今年一定要回家过年……车上此起彼伏的嘈杂声把我声音压下去……

  我在当地的医院治疗了几天,我的脸色苍白,我看到妈妈布满血丝的眼睛,爸爸低着头,默默吸着烟,我指了一下水,妈妈的脸上绽放出了微笑,给我拿了水,我喝了一口,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两个字——过年,回家,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从病床上一跃而起,爸爸妈妈惊讶的站起来,随后点了点头,爸爸背上我,妈妈挎着沉甸甸的大包,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向回家之路挺进,我们到了汽车站,买了票,这次,我们都相信,我们一定能回家!

  回家的路是那么的蜿蜒曲折漫长,当我们走上老家的桥时,内心的那一把锁被解开了,远处的竹林还是那么的高,弟弟哭着喊着投入爸爸妈妈的怀抱,童年的小伙伴们一字不差全部到齐,手里拿着礼物,奶奶仿佛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脸上的皱纹一减一大半, 我与童年的伙伴们一个个握手,那么冷的冬天,却感到周围阳光四溢,我热泪盈眶,不知所措,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也把礼物送给童年的小伙伴们……远处的大喇叭就响起了那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的音乐——欢迎你回家,别让家人等急了……

回家过年作文 篇8

  大概要追溯至二十年前,我大约五岁,那时提起过年,我们差不多同龄的伙伴们高兴得就像一只顽皮的猫儿,在家中蹦蹦跳跳的,那股激动劲儿——简直像当上皇帝一般。

  像我们那时的孩子,因为过年会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饿,大一点的孩子更可以摆脱平日的“劳役”,因此会高兴个不停。

  或许怪那时的日子太过清贫,平日里要吃得上一顿好的是极不容易——吃得上肉的人家很少,一般人家除非是有贵客来的时候,孩子们才勉强可以解一解馋;或就是在走亲戚,“吃酒”的时候。那时候,寨里要是谁家有红白喜事,帮忙的大人总是带着孩子,并且趁人不注意把一两片豆腐或其他什么吃的塞在自己孩子的嘴里。

  又或许是那时的生活过于枯燥,所以人们在玩的都比较简单,快乐也简单,但是大家都很知足,生活平平常常的过,日子顺顺溜溜地流。那时过年,大人们总喜欢凑在一起玩纸牌,玩牌的方式简简单单:一副扑克变换着玩“上游”、“怪噜”、“三五反”之类,输了的就罚站或钻“板凳脚”。(我就是那时常跟在父亲身边问这问那的,现在还清晰记得那些玩牌的花样。)大家共娱共乐,输了牌却赢回快乐,大家都觉得自己是胜利者。

  父亲喜欢在大年初一、初二的白天和晚上翻起民间手抄或刻印的《柳荫记》、《八仙图》之类的书唱个不停,他周围就围着妈和其他年轻年老的妇女,动情处大家唏嘘喟叹,有的还流眼泪,听不知道的时候大家就议论纷纷。我们那一带像父亲年龄差不多的男女都会“唱书”,几年前回家过春节还听父亲给妈唱了几段,很是动听。

  对我而言,那时爸唱书的声音就是最好的音乐,所以对一些如“攒十字”、“莲花落”之类的唱腔至今还有印象。那时寨里有一台唯一的收音机,音乐从那个小东西里飘出——很悦耳,多是些“朝霞——啊——映在——阳城——湖上——”,偶尔也飘出“何日君再来”的感慨。但是这种奢侈的声音我们很少听到,有时只是在较远处聆听。有收音机的那户人家很少放歌给我们听,一般要有客人来或过年的时候才能听到,更别说是亲自看看摸摸那“小家伙”了。我的记性一向很好,只要那家人放歌,我听一遍就能“哼唱”了。

  那年头,寨里没有通电,收音机只能用干电池,舍得买电池的人家很少——别说用收音机了,就是用手电筒的人家也很少,我们家那时点的是煤油灯。用油灯灯芯也不敢做大,晚上睡得很早,一般晚饭后就洗脚熄灯就寝;有时熄灯后坐在火炉边听母亲讲“老熊婆”、“七姊妹”和其他的民间传奇或鬼故事。那时听鬼故事时尤其着迷,但是一定用坐在爸和妈之间,不敢靠近门,生怕有个东西推门而入把我抓去。我哥不同,从小到大都不相信有鬼,晚上再怎么黑也敢出去解手——我那时最佩服他了!妹妹还在呀呀学语,只有哭的份,享受不到我听故事的高兴和怵悚。但是不知怎的'明明害怕,却用缠着妈一遍又一遍的讲,自己就一边听一边幻想一边害怕了。

  至于玩的呢,就简单得过分了。除了“抓瞎猫”、“躲猫儿”或学唱花灯外再无其他花样,但是那时过年,我们就成天跳来跳去,唱来唱去,变换着玩熟悉的游戏,快乐无穷。有时被大一点的孩子欺负,哭一阵鼻子,又笑眯眯地跟着玩去。

  “过年”这一词在那时是什么概念?我只记得那种兴致了。以至以后长大在寨里老祖公那里听他“摆大传”,读那些《征东》、《征西》的几百部“大传书”都无法把儿时的记忆抹灭。

  但是这些年,从我九八年起异地求学直到工作数年后的今天,我对过年的兴致淡得很,真有“过年如过关”般艰难的感觉,真正感受到一个成年人的悲哀了。

  要说这几年,要穿有穿,要吃有吃,要享受有享受,哪里不比儿时的条件强?家里不是早有了彩电、音响了吗?不是有三五好友常在一起把酒言欢吗?但是总觉得少了些实在。

  过年真正的快乐是属于孩子们的。但是我对他们的玩法有些不一样的感触。好多孩子在家看套碟,对武侠大戏里的动作津津乐道,大一点的孩子们聚在一块玩着纸牌输压岁钱,也有凑在屋子里看大人们“砌方城”玩通宵的。

  而我现在的娱乐也只是看看春节的电视节目和玩玩麻将了,偶尔对着麦克风唱几首歌。回家过年又有什么好玩的呢?不过是为了陪着双亲,一家人吃汤圆,一块看“春晚”,话话家常,如此的简简单单。只是给儿时给我唱书讲故事的父母一丝宽慰,让他们在年老的时候感受到全家团圆的满足——作为父母,或许他们每年的愿望不过如此,质朴而平凡。

  但是留在我们心上的无聊、死气、沉寂是过年的鞭炮声爆炸不去的。如果可以,我还是想去看“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乡土戏,听寨里的老人将“西游”、说“水浒”,听大叔的笛声,学着一两首新鲜的曲儿……只是如今事过经年,一切恍在梦中。

  而今天,书还少吗?音乐还少吗?可就是没有那时的探求欲望了。

  这就是长大的烦恼吧——也恰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

  但是我们还得回家过年,为久盼儿归的年迈、鬓白的双亲——为儿时给我唱书、讲故事的双亲。

回家过年作文 篇9

  今年,我们回老家过年。与大多数的小朋友相同的是,我们在爷爷家吃了年夜饭,看了春晚。但是,爷爷住在城市,整个春节静悄悄的,让我总觉得有一些缺憾。好在年后回姥姥家就弥补了这些遗憾。

  姥姥住在农村,可以随便放鞭炮。姥姥给我买了一盒炮,我欣喜若狂。表哥先开始放了。“砰”的一声,吓了我一跳。轮到我了,我却退缩了。平时我连打火机都不敢用,更何况点炮放炮呢?

  姥姥看出了我的心思,就给我拿了一根点燃的香。我才敢小心翼翼地拿着香,靠近引线,然后迅速捂着耳朵、闭上眼睛,转身跑开了。可过了好一个阵子,炮还没有响,引得旁边观看的小朋友们一阵哄笑。我睁眼一看,原来根本就没有点着。我的脸也变红了,心想:我不能再让他们看笑话。于是,我再一次拿着香,心惊胆战地靠近引线,壮着胆子,看着它被点着了,我才像兔子一样闪开了。不一会儿,只听见“砰”的`一声,炮响了!终于成功了!我开心极了,也对自己更有信心了。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鞭炮次第在姥姥家门前像发脾气的小孩儿砰砰作响。

  晚上,爸爸还给我买了烟花。我轻而易举地把它点燃。它呼啸着旋转着飞上了天空,又在空中噼噼啪啪地绽放出朵朵小花。漆黑的天空上,这朵红、那朵紫,真像姹紫嫣红的春天。我们笑着,跳着,叫着,多么开心!

  这个年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回家过年作文】相关文章:

回家过年作文02-04

回家过年_作文07-02

回家过年作文09-10

过年回家作文01-10

回家过年-作文08-14

回家过年作文01-03

回家过年的作文09-11

回家过年作文范文11-22

回家过年的经典作文08-30

回家过年的路上作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