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花作文

时间:2024-02-10 15:25:50 状物作文 我要投稿

喇叭花作文优秀(4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喇叭花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喇叭花作文优秀(4篇)

喇叭花作文 篇1

  花,是美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孩子,是大自然的财富。然而,花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纯洁的荷花,富贵的牡丹花,娇媚的昙花……在这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生命的象征——牵牛花。

  我家阳台上得盆栽里,种了一盆牵牛花。

  牵牛花在那纤细的.花茎上,开出一朵朵小喇叭花,有红的、白的、紫的,又娇嫩又鲜艳,那朵朵像彩色小喇叭的花,叫人越看越爱看。稠密的绿叶子衬托着各种颜色的“小喇叭”,远远看去好像挂着一匹漂亮的花布,叫人看去很舒服、很顺眼。走近一些,一股清香迎面扑来,真可谓清香四溢。

  牵牛花的本色就是向高处攀爬,我家这盆牵牛花并没有违反自然规律。开始,它那纤细而娇嫩的茎蔓围着阳台上得铁架子,悠闲而自在地向上缠,慢慢地,架子或篱笆上会被牵牛花的茎和叶占得满满的。只要花的上方有路,它会毫不犹豫地将花茎往上长,直到爬到前面没有什么东西,它才又默默地调头向别处攀出。像一位孤独的冒险家乘风破浪朝前走去……

  牵牛花一生都在攀登着,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一直到霜打叶落,生命到了最后一刻才罢休。深秋时间,它虽然枯萎了,却留下了一粒粒饱满的种子。第二年春天,架子上、篱笆上、屋檐上,又将出现肥壮的、奋力向上攀登的牵牛花。

  有的人喜欢富丽华贵的牡丹花,有的人喜欢清香扑鼻的茉莉花,还有的人喜欢独傲霜雪的腊梅花……我呢,却喜欢这平凡的牵牛花。

喇叭花作文 篇2

  喇叭花俗称“打碗花”我最喜爱的就是喇叭花了!

  妈妈出差回来,从外地帮我带一盆:我最喜爱的花——喇叭花,我可开心,可高兴了!从此,我就养着它,天天盼望着它能早日开花!

  一天,我像往日一样,拿着工具帮喇叭花浇水,翻土。我一瞧,那只空花盆里竟长出两颗幼芽!我激动万分!那小小的、圆圆的、肥肥的,两片嫩绿色的叶子合拢着,是那样的显眼!

  喇叭花有细长的花柄,花柄尖端有五片花瓣,花瓣的中心有几根细细的花蕊,它好像很神气地向着天空“滴滴嗒嗒”的吹着它那玫瑰色的大喇叭,还把它的那股香味送到我的鼻尖。

  第一盆喇叭花种好了,可我不能让它一花唱“空城计”呀!于是我在妈妈出差前,我叮嘱妈妈,让妈妈下次出差多给我带几盆喇叭花来。终于,等到那一天的到来了!妈妈一共给我带了10喷喇叭花来,我急忙把它们放到阳台上种。

  一天又一天,我等着喇叭花开。

  在那一天,喇叭花全开了,有红的、黄的.、紫的……我迫不及待的用照相机把这一幕给照了下来。喇叭花用它自己给大家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给我们美好的地球增添了别样色彩,颇有一番风味!

  我最喜爱的就是喇叭花了!

喇叭花作文 篇3

  我家阳台上有一株美丽的牵牛花,牵牛花那翠绿的`叶子像一颗颗心,有的微微卷起,有的已经全部卷起来了。它的花瓣是粉红色的??。因为牵牛花很像喇叭,所以又叫喇叭花。如果放上一段好听的音乐 再观赏牵牛花的话,就会觉得牵牛花好像真的会吹喇叭一样。我非常喜欢这株牵牛花。

喇叭花作文 篇4

  我家楼下是牵牛花的世界,那里盛开着许许多多五彩缤纷的牵牛花,把楼下那片小天地点缀的格外美丽。

  牵牛花刚长出来的叶子是绿色的,绿的像碧玉,像翡翠,让人看了心旷神怡。叶子越来越大,藤越长越长,顺着围墙不断地向上攀爬。微风拂过,片片绿叶在微风中抖动,就像一群群花蝴蝶扑打着翅膀,在微风中翩翩起舞,美丽极了!

  到了八月份,牵牛花每天清晨伴着太阳开放。红色的 、紫色的、白色的,就像一个个小喇叭。它像在告诉我们:“金黄色的秋天来到了!”所以,我又给它起名叫“报秋花”。第二天清晨,又有一批美丽的牵牛花开放了。

  深秋,牵牛花全部开完了,叶子也枯黄了。这时,在它的茎上长出一个个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一样的东西,那里孕育着新的生命——种子。西北风一刮,“花骨朵”的外衣裂开了,黑色的`种子随风撒落在泥土里。寒冷的冬天过去之后,春姑娘来临,它又会坚强的破土而出,待到秋天来临,五彩缤纷的牵牛花又于我见面了。

  牵牛花虽然娇小单薄,但生命力却很顽强。我赞美五彩缤纷的牵牛花!

【喇叭花作文】相关文章:

喇叭花作文02-10

[精选]喇叭花作文08-05

(经典)喇叭花作文10-05

喇叭花的作文09-06

喇叭花作文[经典]08-04

喇叭花作文12-12

喇叭花作文12-12

(优)喇叭花的作文09-24

喇叭花作文(精)09-18

(实用)喇叭花作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