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作文

时间:2022-11-25 10:27:10 读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精选读后感的作文汇编1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后感的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读后感的作文汇编10篇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我读了奥黛梨克伦毕斯写的得过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的《屋顶上的小孩》这本书后,觉得既有趣又伤感,但最主要的是它很真实,失去亲人的痛楚在这本出色的小说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屋顶上的小孩》的主人公无疑是薇拉和小妹。自从最小的妹妹不幸夭折后,她们全家就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为此小妹更是不再开口说话,家中一片混乱。妈妈自责没有尽责,孩子心情阴郁。于是来到了派蒂姨妈家中。小说就写了在派蒂姨妈家中的一天。

  为什么小妹不开口说话,而情愿比画手势?用我的角度来看,应该是悲伤过度吧。小妹如此喜欢自己的妹妹,肯定也希望有一天那个小妹妹也像自己跟着姐姐薇拉一样成为自己的“跟屁虫”。可是现在却被突然到来的死亡夺走了。

  姐妹俩为什么要爬上屋顶呢?她们是这样想的:宝宝去世后会上天堂,屋顶离天近,那么上屋顶就跟宝宝离得近些。她们忘不了宝宝!妈妈在家不停地画宝宝和天使在一起的样子,薇拉和小妹思念妹妹而压抑自己,终于在那一天爆发,她们登上了屋顶,坚决不肯下来。

  派蒂姨妈是家中的权威,一切都要听她的。好心接了姐妹俩到家里来住,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派蒂姨妈一手包办,想方设法让孩子们高兴起来,可是恰恰相反,她的所作所为却和姐妹俩格格不入!这令姨妈非常气恼。

  在屋顶上,通过霍伯姨丈,薇拉知道人在面对突然而来的悲伤时要“适时地学会坦然无惧地流泪”,学会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痛苦和爱。最后,一家人,包括派蒂姨妈,都无比地接近了对方的心。

  我希望每个看了这本书的孩子都能推开封闭的心灵之窗,让屋顶的阳光照亮自己!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一本好书不仅能教给别人知识,更主要的是能让读者有所思考。史蒂芬霍金写的《时间简史》就是这么一本好书。读完之后掩卷长思其中的哲理,细细品味让人耳目一新。

  霍金在20多岁的时候得了卢伽雷氏症病,从此被禁锢在轮椅上。到后来他得了肺炎穿气管手术,剥夺了他说话的功能,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就一蹶不振。虽然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动,但他却用惊世骇俗、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大胆提出了目前最伟大的宇宙学说,解开了许多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在这本书中试图用一种通俗易懂的阐述方式来解释高深的物理知识。以达到让大多数人都能看懂的目的。尽管如此,这本书看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在这本书中,他带领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特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示踪”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质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对宇宙是什么样的,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问题做了阐述,使读者初步了解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的宇宙学的奥妙。

  记得在整本书里面,我印象最深的是:再重复一下,由于时间和空间是相关的,一个和逆时旅行紧密相关的问题是你能否进行的比光还快,这一点也许不会使你惊讶。很容易看出,时间旅行意味着超光速旅行,在你旅程的最后阶段做逆时旅行。

  令我最感兴趣的是虫洞、我是在一部电影《星际穿越》中看到的,原来虫洞其实就是一个球形空间,能让你不必走直线达到,而是通过扭曲路程来达到快速跳跃的过程,so interesting!甚至里面的主人公回到地球之后已是过了1000多个地球年,而他自己还跟之前一样年轻,多么奇妙啊!

  在感叹霍金教授带给我们的庞大科学信息之余,更多的是敬佩他敢于质疑、敢于想象、更勇于论证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当代教育引导学生应重点保护的,万万不可有意无意的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这本书,不管我们是否能真正理解这本书中的科学原理,但只要你用心阅读他就总会让你受益匪浅。让我们捧起书本来,徜徉在其中,感受宇宙的奥秒,你一定会觉得其乐融融的!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当我读完《母亲的抉择》这篇文章后,内心深处升腾起从未有过的感动。情绪随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它让我经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母亲琳莎娜带着两岁的儿子送六岁的女儿到学校去,不幸遭到武装劫匪的绑架,穷凶极恶的歹徒同意放琳莎娜离开,条件是她必须在儿子和女儿之间做一个选择,只能带一个走。她做出了人生最痛苦的抉择,留下女儿,带走儿子。后又不顾人们劝阻,回到人质中间,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女儿。最终,女儿安然无恙,这是母亲再次回来的结果。

  是母爱赶走了凶恶的死神,是大爱让她们一家重获新生!

  天下母亲对儿女的爱各有不同,但它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伟大而无私!我的妈妈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泪水扑簌簌滑落,打湿了书本,那是感动的泪。泪滴在纸张上慢慢化开,渐渐扩大,伟大母亲琳莎娜的形象渐渐模糊,妈妈对我的关爱逐渐清晰起来……

  六月里的一天,本来好好的天气突然下起大雨来。我站在校门口可犯愁了:爸爸今天在上班,不可能来接我,妈妈昨天发了高烧,恐怕还没退,我得赶回去照顾她。可照这雨势看起来,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停歇的。这时,吹来一阵冷风,裹挟着冰冷的雨水打到我脸上,风从脖领灌进身体,冷得我直打哆嗦。没办法,豁出去了!我撒腿冲进雨里,向家跑去。

  老天真是冷酷无情,跑了好长一段路,雨不但没停,而且还越下越大了。忽然,远处出现了一个我熟悉的身影,像是妈妈。不会是她吧?她正发着高烧,不可能出来接我的。这人与妈妈的身材极像,一样瘦小,一样看似弱不禁风。只见她的腿有些发颤,身子无力地靠在墙上,分明是病中的样子呀!啊,真的是妈妈!她竟然发着高烧还冒着大雨来接我!

  我不顾一切冲了过去:“妈妈!”她抬起头,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终于找到你了,你就站在门口等我好了,干吗要冒雨跑回家,等雨停了不行吗?看看你,已经淋得湿漉漉的,不是让我白跑一趟吗?”话虽说的很轻,却字字温暖着我的心。“那你就不要出来了嘛,这样不是会加重病情?”我心疼地问。“不出来我能放心吗?反正我已经病了,可不能让家里再多一个病号。先回家吧,总比在这吹冷风好。回去把湿衣服脱了,再洗个热水澡,喝点姜汤驱驱寒气,当心着凉……”平日让人感觉罗嗦厌烦的话,不知为什么,今天听起来特别舒服。

  我搀扶着妈妈,感觉她那宽大的外套里空空的。才知道妈妈因为急着来接我,来不及多加件衣服,只套了一件外套就出来了。我不由用衣袖擦了一下双眼,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泪水。妈妈,你对我的这份爱,我早已把它铭记在心了。等我长大了,我一定会加倍地偿还你的。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母亲的爱,看似微薄,但它却很深沉,深沉得让人感动。只有它,才能诠释出什么是伟大!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我敏捷地打开我的电脑,输入“书香八闽”,打开《我的同桌是上帝》这本书,津津有味的地看了起来。我不一会就看完了。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

  它讲了一个上帝,由于繁忙的工作就来到人间寻找自由的生活。他的天使同事规定:只要能在人间获得同桌的友情,便可以生活一年。他的同桌是一位叫冯离离的女孩子。别看冯离离很漂亮,可是她有着一颗不知足的心,当然有一点嫉妒心里。上帝化名为尚弟,万般地讨好冯离离,希望她可以和自己成为好朋友。放学后尚第主动来找冯离离想和她做朋友,还告诉冯离离他其实是上帝。他千方百计的想和冯离离做朋友,可她还是没答应。最后上帝说:“我必须要在6点之前和同桌做朋友,如果失败了就要回到天上了。”她听了连忙说“我答应你做你的朋友可以吗?”尚第摇了摇头说“太晚了,来不及了,再见。”说着尚第快步在水面上奔跑了几步,就扇动着巨翅,朝大如车轮的夕阳飞去,不一会儿就化作一团白色的光点,越来越小,消失在火红色的天边……

  我想到了一个寓言,它讲了一个人非常喜欢一位农场主的女儿,想娶她为妻。老人给他提了个要求:他随机放出三头牛,只要抓住了一条牛尾巴,就答应他的那个要求。一声令下,牛一头一头跑了出来。小伙子看第一只牛虽然个子小,但样子极其凶猛,他打算放弃。他看着第一头牛跑走了。第二只牛跑了出来,虽然样子不凶,可是块头特大,年轻人又放弃了。他想:一定有温顺一点,小一点的牛!果真,下一头牛又小又可爱,年轻人想也不想,就去抓牛尾。“扑通”,他落空了,怎么回事?他看着远去的牛,不禁落下了泪:那头牛没有尾巴!

  这个故事和上面的故事一起告诉我们:不可以见好不收,一定要从容,机会也许很小很小,但是你放弃了,等待了,一定不会成功!

读后感的作文 篇5

  前几天,我读了《特别的爱》,感触很深.这篇文章着重记述了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文中的路路去打早饭所发生的事.

  当我读到路路在打早饭回来的路上,被稀饭泼了一身,文中的妈妈却还叫路路换洗后再去打饭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如果是其他父母的话,他们就可能就会直接叫孩子回家休息,而自己去打饭,可是文中的母亲为了让孩子拥有坚韧不拔的性格,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就叫路路换洗后重新去打早饭.这位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十分特别的.我想,我的母亲也不例外,有一次,我的纽扣掉了,母亲叫我自己用阵线把纽扣缝回去,由于我笨手笨脚的原因,手指头不小心被扎到了,母亲却只是说贴一张创可贴就行了……

  想必世间的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特别的,他们用心良苦,表面上是不心疼我们,实际上是为我们的将来着想!我们应该可以体会到父母对我们的爱,所以我们要懂得知福,惜福,懂福.同时也要孝敬父母!

读后感的作文 篇6

  在同学与老师的推荐下,我看了一个《做有道德的人》这本书,看完之后,我觉得很感人,讲得也很有道理,直到现在,我仍然一直在回味这本书,有非常多的心得体会,总结为一点就是要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当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读的过程当中,我还多次被感动得流泪。故事说的是一个老师,她叫殷雪梅,这位教师的爱与责任深深的感动了我,她很爱自己的工作,将每一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般疼爱。殷雪梅老师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是,她经常为经济困难的孩子付书费,还经常帮助孩子们买学习用品。在天气不好的时候,有些同学中午不回家吃饭,她就亲自下厨,做一些好吃的给同学们吃。有一次,一个叫刘浩的同学因为父母在盖房子,没空接他放学,殷老师就把这个同学接到自己的家里住了几天。殷老师自己有一个已经上高中的儿子,因为不喜欢陌生人跟自己同住,非常的不高兴,跟殷老师闹起了矛盾,但是殷老师没有顾及儿子,反而给他的儿子狠狠的批评了一顿。

  殷老师的这种爱一直在继续,直到20xx年3月的最后一天,殷雪梅老师为她的学生最后一次张开了爱的“翅膀”。那一天,殷老师像往常一样领着同学们过马路,就在这时,远处一辆汽车飞快的开了过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殷老师没有犹豫,她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将六名学生推到了路边,然而,就在那一刹间,她自己却被车撞上了。在她的庇护下,所有的同学都没有事,只有她躺在了血泊中,一动也不懂,永远的离开了孩子们,离开了人间。孩子们哭了,家长们哭了,老师们哭了,她熟悉的、陌生的人都哭了,爱与责任演讲稿……

  殷老师对学生的爱与责任是那样的伟大和无私,读完《做一个有道德的》这本书之后,我深深的感到,我今后一定要学习她那高尚的品德,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读后感的作文 篇7

  一纸闲书三尺冻,半生残梦五更寒!直到今天,这本《岁月的水纹》的书,终于宣告完成,算是可以出书了!虽说出书辛苦,但并不是我辛苦。所以我要在此,对许多关心帮助我的朋友,说一声谢谢:“谢谢大家了!谢谢所有关心高山的朋友!”

  其实出这本书的第一个功臣,自然是算郭永仙了!和永仙认识不是很长时间,但发现永仙的为人,很热情,并有侠肝义胆。他问我要不要出书,我开始有些犹豫,后来和他一聊,觉得还是有必要出一本书的!我之所以一开始不想出书,是有诸多理由的。其一,儿子年初结婚,可以说动用了我所有的老本还要借贷,根本没钱;其二,因为最近没有时间整理书稿,觉得自己的作品有很多地方还得修改一下,很是粗糙。后来永仙说了:“你要相信我就把书稿发给我吧,我来帮你处理这些问题!”因此,经他这么一帮忙,这书也就赶鸭子上架了!永仙的帮忙,让我“坐享其书”,因此在下免不了说上几句客套话给他,他却说:“没事的,朋友嘛,理当帮忙的!”永仙既然说没事,我理所当然就觉得大恩不言谢了。所以永仙这边,我就不再说谢谢了!

  其二要感谢魏秋水先生!他是我大姐夫,说感谢,其实也并不要感谢,他要真敢叫我请他吃饭,我就告诉姐姐去,就说他帮小弟弟代个序,也要请吃饭,真不是兄弟!可你说一个七十多岁白发老人,叫他写序,真是勉为其难了!但以他一个老党员的人格来讲,他曾对我说:“你要请我吃饭,我可以不去;但你要我帮你的忙,我是一定会帮的……”秋水先生的一生,总是在帮助别人,更何况自己的内弟,哪有不帮之理!因此,我对秋水先生,自然也没有必要再说谢谢了!

  其三要感谢的是内人!做为我的半边天,她没有文化,却非常贤惠。高山几次想在梦中休妻,醒来的时候,摸一下自己的良心,发现心还是有点热的',过后自然羞愧难当!虽然她不懂得出书做什么,也舍不得花那些钱,觉得花冤了!但经过几次商洽,她已经知道那是她丈夫的事业。既然是丈夫的事业,当然是要帮忙的,因此支持是免不了的!更何况我还骗她说,将来扬名立万,我们老俩口就衣食无忧了!闽南有句古话,叫做:“骗某吃加志饭!”大概说的就是这种事吧!反正她不认得字,你看了别说给她听就是了!话说回来,夫妻之间,要说什么谢谢啊?免了吧!

  其四要感谢的是四姐!那天要寄书号钱,刚好手头没钱。想来想去,就想到四姐姐家里有钱,可以借点。谁知一打电话,听说要花那么多钱出书,她马上就说:“你不要让人给骗了,现在骗子多!出什么书啊?有价值吗?钱放在家里才是安稳的……”后来我终于还是花了近一个小时跟她解释,最后她才说:“不是不借给你钱,是怕你让人骗了,你可要了解清楚啊!”我和她说话真累,不过毕竟是自己的亲姐姐,哪敢说不借?钱是借了,最后她说:“我不缺钱,没钱就别急着还……”瞧瞧,毕竟是自家姐姐啊,还要说什么谢呢?不用谢了!

  其五要感谢叶子妹妹。因为自己没有时间,所以叫叶子妹妹帮我从网站上复制文章下来,然后整理完之后发给我。后来她家有事拖了一二天,结果我一生气,就骂她,把她给骂哭了。不过后来她还是帮忙把这个工作做完!叶子妹妹虽然只是我的一个网友,但她一直支持关心我,几年如一日地叫着高山哥哥,后来在网上叫得让人吃醋了!她说:“反正我不管,你出完书得送我一本,我才不要你谢谢呢!”看看,高山在家最小,在网上却有一个叫得响当当的妹妹。不就一本书吗?送!总之,叶子妹妹也是不用说谢的!

  其六要感谢张泉花女士。因为她曾出过一本书,所以,我就出书这一事,问过她很多问题。她是个热心人,所以都帮忙说了,并一一指点。让高山很感动,说一定要谢谢她,并通过送去一个拥抱。她说:“恶心!乡里乡亲的,帮个忙,说什么谢啊!”泉花说不用谢,那到底是不是有什么居心呢?后来一想,对了,她送我一本书,肯定心里惦记着,要我回赠她一本书是吗?嘿。好说!出书后送一本给她就是了,这个老乡,看来也不用谢了!

  若朋友看完这些,心里自然不免大骂高山占了便宜又卖乖。“嘿嘿,高山说什么啊?说谢是假,占便宜是真的。”朋友们,你们还真说对了,但高山确实穷得无甚可谢啊,对朋友的帮助,也就那一本书相赠啊!

  哪天你拿到书的时候,会看到后面这样写着:“谢谢了,我的亲人们!谢谢了,我的朋友们!谢谢了!我的网友们!谢谢了,我的读者们!谢谢了,所有关心爱护高山的朋友们!”

读后感的作文 篇8

  当我看了《戴小桥全传》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后,我被作者梅子涵教授塑造的一群生动形象的低年级小男孩所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些小男生怎么这么像我呢?!

  他们每一天都过得特别开心,每一天都有天才的灵感——踢足球派个特务;上课卖玫瑰花;放学回家把别人的书包背走了;喝汤像个土匪,结果警察来捉了……我觉得戴小桥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学生,我从他的学习生活中体会到了自由和快乐。

  我也是一名三年级的小男生,我和戴小桥一样活泼顽皮,拎汤桶比火箭还快,狂奔起来比疯牛还快,脸皮比城墙还厚,玩得让老师同学四处寻找……当然我也有很多优点:跑步很快、跳远很远、很喜欢看书、上课总是举手……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一名作家写好多好多的书,让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绍兴有一个叫王骏杰的淘气小男生!

读后感的作文 篇9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感触很深、启发很大。书中有很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亲身经历的生动故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人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人,是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我们怎样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呢?就是教育者在教学中让孩子在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而要达到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关怀、爱护每一个生命个体。

  他在讲述小女孩卓亚的故事时一语中的地说到:“如果孩子没有生活的欢乐,任何时候也不会觉得天空是蔚蓝色的。”教育应当珍惜孩子享受欢乐和幸福的时刻。于是,我想到了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过的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说,学生老是不带书本、老是拖欠作业,上课不认真听,经常影响别人,分析过的作业仍然错在那里,和同学吵架惹是生非。任我们怎么摆道理、讲事实,都收效甚微。针对这些“问题学生”,我一度认为是无药可救,不报希望了。但作者的一句话“要时刻记住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激醒了我。是啊!我们曾经也是个孩子,谁没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呢?我们常常觉得孩子所犯的错误是那么的恶劣和不可理解。于是,我们总是表现出不满和愤怒,采用训斥和惩罚,而少了一份仁爱和宽容。实际上我们仔细想一想:任何人,不管他是伟人还是凡人,都是从犯错误和不断改正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学生的一点过失和错误为什么不能够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宽容呢?我们总是说如今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了,可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的教育方式不正使孩子缺少一种能震撼他们心灵的力量吗?所以对我们教师而言,宽容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宽容是一种充满温情和期待的爱。我们应当善于利用它去启迪孩子的心扉。

  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我们不但要关注教育的结果,更要关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孩子的发展情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作为老师的你不也会更加快乐了吗?

读后感的作文 篇10

  人生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肖申克的救赎》

  之前看过这个电影,在电脑上看的,可是电影看下来没怎么看懂,一直盯着字幕看,也没捕抓到演员的表情。现在借着读书社共读书的机会,以读书的方式重温了这部经典,发现自己以前真是牛嚼牡丹呐!

  自由是很所有人都向往的东西,特别是待在监狱里的人。从他们进入高高的围墙那刻起,眼里就眺望着围墙外的花花世界。而安迪却和其它人不同,他仿佛披上了一件自由的隐形外衣,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囚犯,在狱警和典狱长眼里,他不过是个高傲的杀人犯而已,只有安迪自己知道,他不会像那些老犯人一样,一直待到被社会淘汰才放回社会。

  安迪在进入监狱前,就逃过了搜查,有了钱就在监狱里的“百事通”手里买到了鹤嘴锄,再用大型海报掩盖掉自己挖地道逃走的秘密。从进入监狱开始就在为离开准备着。而其它人进入那道门以后,虽然不情愿,可最后都适应了那里的生活,直到发现自己不能离开那里。

  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生活跟囚犯一样,每准点上班,下班后就是回到宿舍钻研自己的小爱好,没有改变自己去适应两点一线的生活,再加上没有双休,天天上班偶尔逛下超市,跟他们放风是一种性质。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这样,反正我是这样的。

  我以为努力工作等赚到钱换一个有双休,能朝九晚五工作的时候却发现我已经在这类工作岗位上定了型,再换到其它行业心里却生出一种恐惧。怕离开这行会交不起借款,吃不起饭,直到睡到大街上。

  安迪从1949年开始挖地道,1967年挖通,直到1975年才越狱逃跑。他利用18年的时间挖通这条地道,为什么不直接逃走了,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在监狱取得的成功,他通过和典狱长报税,等等已经取得监狱高层的信任,在这里没有人能再欺负他,他还在这里有了自己的图书馆,这里的所有人都尊重他。他开始喜欢上这里的生活。或者他害怕,他害怕自己逃到外面适应不了外面,最后还是要回到肖申克,而再回来,眼前一切拥有的都将化为乌有。他害怕失去。后来典狱长告诉在关禁闭的安迪,不老老实实在这里待着做我的狗奴,你不可能会被翻案,而你建立起来的图书馆和狱警的关照也不会再有。这才是安迪醒悟的时候。

  我们的生活亦如是。当我们的工作和事业长期占有生活业余时间,是否有勇气跳出牢笼,去挑战新的人生。听过无数后悔入行的话,却极少见敢于转行的人。所有人都在埋怨命运的不公,却依旧顺从命运的安排,并没有去做任何改变。

  安迪.杜德兰:这就是意义所在。你需要它,就好像自己不要忘记。忘记世上还有不是用石头围起来的地方。忘记自己的内心还有你自己的东西,他们碰不到的东西。《肖申克的救赎》

  书的末尾安迪对瑞德说“希望是个好东西”,对于肖申克的人来说,能走出监狱就是他们的希望,而进入肖申克的人,开始都怀有希望,觉得自己有一天能出去,越到后来越习惯了这个地方,这种希望就没有了。

  希望确实是个美好的东西,我们每天都怀揣着希望活着,而现实总是给希望当头一棒,把你拉回办公椅里上班、下班、加班。正因为希望难以实现,更显得它的美好和珍贵。安迪用二十年的时间换来了自己的自由和海滩,你们的希望是什么,准备用多长时间来实现它呢?

  记着,希望是件好东西,没准儿是件最好的东西,而且从没有一样好东西会消逝!

【读后感的作文】相关文章:

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01-01

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01-01

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01-01

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01-01

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01-01

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01-01

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01-01

鱼头读后感作文 -读后感作文01-01

丰碑读后感作文 -读后感作文01-01

《童年》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