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春节作文

时间:2023-04-24 15:39:52 作文 我要投稿

【精选】家的春节作文合集5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的春节作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家的春节作文合集5篇

家的春节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博兴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今年寒假我和妈妈一起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过年,在老家过年和城市差不多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贴春联、包饺子、走亲戚,可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家乡的赶大集,这可和在城市里逛超市不一样,可有意思了。

  农历腊月二十九这天是老家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集日,早上天还没亮,村外就不断的传来噼噼啪啪鞭炮轻脆的响声。象是在催促着人们赶紧来买年货。我早早起了床,跟着大人一块去赶集。通往镇上的大路小路上都是急着去赶集的人,有坐小轿车的、骑三轮车的、有骑摩托车的,来到集市入口,这里人山人海,每走一步都很困难,满街的货物摊,从街头摆到街尾,摊上五颜六色的货物使人眼花缭乱,就连空气中也弥漫着油条、煎饼、包子的诱人香味,大街小巷卖东西的.互相比赛似的吆喝着招揽生意,天气虽然很冷但赶集的人们脸上带着笑容,提着、抱着精心挑选的年货。快到中午时我们把买好的一大堆年货拉回家,准备迎接新年。

家的春节作文 篇2

  按照老规矩,我家乡湖南娄底的人们从腊月起就开始准备过年。

  在大家眼里,吃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环。腊月初八,人们都开始杀年猪,挂腊肉、腊鸡、腊鸭、干牛肉,像要过冬的动物一样储备食物。

  腊月二十三起,开始有了炮声,春节的热闹气氛也传播开来。

  我家乡有一句俗语:“二十七杀腌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家家有”。这讲的也是春节前准备的景象,在我看来,做糍粑是很有趣的一件事。糍粑的原材料是糯米,先用水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拿出来蒸熟,便可开始打了。先在地上放一个石臼,用我们家乡话叫“刷兜框”,有两个人每人拿一个实木做的“粑棰”,两个人双手持棰,交替着打,两人嘴里喊着“一,二”的号子,小孩子也在一旁围观加油,好不热闹。打烂之后,由姑娘们来完成完善工序,她们将糍粑放入有图案的硬板中——上面大多刻着“万事如意”“恭喜发财”等字样。将硬板使劲往下压,糍粑便做好了。

  到了除夕,炮声更响了,人们脸上的笑容多了,热闹的气氛也更浓了。在夜晚到来前,我们要做一种我家乡独有的.食物——丸子,这丸子分两种,一种是“雪花丸子”,先搓一个肉团,再放进一个装满米的盘子里,旋转盘子,肉团便沾满了“雪花”;另一种则是“炸丸子”,做法是直接搓一个肉团,并将它放进滚烫的油锅中炸。这两种丸子风味不同,前者香糯可口,后者则外脆里嫩,一咬下去肉汁溅出。我更偏爱于炸丸子,我总是在大人不注意时偷偷拿几颗,到了真正吃饭时,炸丸子总是少了很多。每当吃到这种食物时,独属于我家乡的味道便萦绕在鼻尖,口中的幸福感直达心间。吃着年夜饭,看了春晚过后,还有一件重要的事——祭祖。先在家门口请“天地菩萨”,再到家里面摆起“三鲜酒礼”,目的是保佑来年“人兴财旺,五谷丰登”,在爷爷奶奶说完一些晦涩难懂的话语之后,就开始放炮,然后开始吃“守岁饭”,吃完后便睡觉了。

  正月初一早晨,大家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我们家乡有个规定,大年初一早晨必须在六点前吃完开年饭,放完开年炮——炮至少要有一万响。之后便是拜年,“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妈”,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初一是儿女给父母拜年,初二丈夫给丈母娘拜年,初三初四给其他亲戚拜年。于是,每天外出拜年的人不同,留在家里等其他人拜年的人也不同。

  我们家乡初一到初五要舞龙,小龙13人舞,大龙15人舞,每人手中抓一根木棍将“龙”举起,舞出各式花样,龙的样子栩栩如生。关于这舞龙,还有件趣事,在我爷爷年轻时,他在橡胶厂里当厂长,到了过年的时候,橡胶厂请人来舞龙助兴。我们家乡舞龙有个规矩,舞龙时有人在旁边放炮,炮声不停,舞龙不停。舞龙时,橡胶厂的员工们在一旁放炮,厂里储备的炮放完了,再去外面买炮放。围观的员工们看得不亦乐乎,舞龙的人舞得苦不堪言,有些人都快坚持不住了。一旁的一个老大爷见状,连忙将身上的马褂脱下,草草地往腰上一系,便去接替坚持不住的人。但舞着舞着,老大爷腰上的马褂居然掉了下来,老大爷的脚被马褂绊住了。这一绊,可就坏喽!只见舞龙的人如同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下,全场哄堂大笑。

  到了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唯一的活动就是吃元宵。这一天也算是春节的终结,这一天炮声渐渐消散,春节的气氛也逐渐散去,但家乡春节的热闹还停留在心里,久久不能散去。

  我喜欢这种热闹的感觉,这是我留恋的感觉。

家的春节作文 篇3

  过年啦!过年啦!妈妈和我一起去姥姥、姥爷家过春节。我们坐着京沪高铁驶向南京。

  2月18日除夕,下午五点钟我的表哥就来吃年夜饭了,他这么早来吃年夜饭是因为他还要去他的姥姥姥爷家。吃完饭后我还想让表哥放魔术弹,结果表哥说:“我现在没时间,下次再玩。”

  初一中午吃完饭,我要去汤山了!车上了高速我就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到汤山了,我们来到了一个度假区。要去泡温泉了!我们泡了好几种室内、室外的温泉,室内的有:“热身汤、牛奶汤、名酒汤……”,室外的有:“亲亲鱼疗、人与鳄鱼……”,我最喜欢“亲亲鱼疗”,我悄悄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有个人的.脚上全是鱼……”

  2月20日晚上,表哥来放魔术弹了,我们玩的很高兴,这个魔术弹声音不响,只有一种花样,表哥一直对我说:“抓紧点儿”。

  2月22日我有点伤心又有点开心,伤心的是:我要回北京了;开心的是:终于快要见到同学了。告别了南京,我和妈妈坐上京沪高铁驶向北京。

家的春节作文 篇4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大市,那里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更具特色。

  除夕的前一两天,大人们忙里忙外,买鸡呀、鱼呀、鸭呀……家家户户必须大扫除一次,把房屋和被子都洗干净。我的家乡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除夕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家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煮好饭后,家人们都必须去“祭祖”,然后用焚香祷告,祈祷保佑新的一年全家平安。农村过年的仪式很传统,人们的态度也很认真。除夕这天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放鞭炮了。这一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到处是“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天空中,绽放的烟花此起彼伏,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大家都不会睡觉,一起守岁,等待着新的一年到来。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的截然不同,大年初一门外已经贴上了红红的对联,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裳,挨家挨户地到亲朋好友家拜年。在这一天,我们家乡是不可以扫地的,因为会把财运扫走。这一天,人们都会向对方送去最美好的祝福!

  元宵节

  元宵佳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闹花灯,广场上处处张灯结彩,人们都在猜灯谜,玩得不亦乐乎,让人觉得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一眨眼,春节就这样踏着匆忙而又愉快的脚步,走过去了。大家就在这充满喜庆而又热闹的日子里,迎来了新的一年。

家的春节作文 篇5

  春节是我们国家最传统也是最重要的节日!

  这一天全家人要团圆,全国各地的人都要回到父母身边,和他们一起过春节。这天还有放鞭炮、看春晚、吃饺子等习俗。

  在我的家乡,乡土气息浓郁,村里的老人一到春节就最忙活了。从腊月中旬开始,姥姥就开始办年货了,买花生、瓜子、糖以及各种各样的肉、菜。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涨价了,一向节约的姥姥这时候显得很大方,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现在也不犹豫了,都高兴地买了。姥姥说:“过年孩子们都回来热闹,高兴”。东西买全了,姥姥、姥爷又忙着打扫卫生,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了。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老家讲究烙“灶干粮”,也就是圆圆的饼子放上调料芝麻等东西很好吃的,晚上,姥姥就把“灶干粮”放到灶王爷跟前,然后烧掉旧的灶王爷,姥姥说:“灶王爷升天去给我们带明年的粮食,所以在老家讲究在外的人必须在这天回到家,因为灶王爷数人数给带粮食”。临近春节了,姥姥更忙了,给我们做很多好吃的,如炸红薯、麻花、油糕、花生等老家传统的特产,还有做各种肉食。其中我最爱吃的是臊子肉了,它可以加馒头吃肉夹馍,也可以做臊子面。对了,我老家在陕西扶风,哪儿的臊子面是很出名的。

  到了大年三十这天,全家人都忙开了,姥姥、姥爷忙着准备吃的,舅舅领着我和弟弟贴对联。老家院子里的门很大,舅舅搬来梯子,我和弟弟帮着舅舅拿对联和胶水,我们都高兴的围在舅舅身旁,一会儿对联贴好了,站在前面看,一派喜庆的景象。到了晚上,各家都开始放鞭炮了,我最喜欢放鞭炮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大街小巷噼噼啪啪非常热闹,地上的火花与天上的烟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抬头望望天空,更是让人以为到了仙境。天上的烟花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含苞欲放的牡丹,还有的如散落满天的宝石,真是太漂亮了。最有趣的,当然要数写字礼花和天女散花了。写字礼花随着一声巨响,一颗礼花爆出来,写出了20xx这个四位数:天女散花是许多小点升到天空,在天空中组成了一朵大花,大花分散了,又变成了许多小花,真是太有趣了。

  放完烟花,我们又回去看春晚,春晚的节目特别丰富:有幽默的相声、优美的舞蹈、动听的音乐、搞笑的小品……春晚真是太有趣了。

  这就是家乡的春节!一个又浓厚又热闹,并且带着浓浓的乡土气味的春节,我喜欢在家乡过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