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读后感

时间:2023-04-29 15:04:12 读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无声告白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无声告白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声告白读后感

无声告白读后感1

  很久就有人给我推荐这本书,从题目看以为是那种很畅销的有哲理的书,后来看简介说这是一本小说,而且是国外的女作家…顿时没有了阅读欲。有次在言几又喝咖啡,没有找到自己想要买的那本书,为了消磨时间,就翻开了它,直到关门也没有看完,后来在这里找到,看完了剩下的。

  我想说,看完了之后我简直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可怕,这本书不看简直是损失。就是那种国外作家的风格,不点破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是直接融入到故事里,同种类的话,感觉和《一个人的朝圣》很像,或者是《巴别塔之犬》,你可以说它是小说,看过之后会发现故事是蕴含着哲理的,之所以不说破,是因为你觉得它是怎样那它就是怎样的,我认为,这也是文学作品比较高的境界。

  我国以前这样的'作品也很多,比如余华的或者莫言的,但是现在却很少,反而那种缺乏仔细琢磨的快阅读书籍更加畅销,比如我很喜欢的刘同,不是说这样的作品不好,每种作品都有相应的受众,或许不同的年龄阶段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会有不同就是这个道理,不同阶段喜欢的文学作品也会不同。这样说就是提醒自己,以后不要只从一个作品的分类、体裁、简介来简单的给一个作品定性。

无声告白读后感2

  一个家庭的悲剧,也是一个意料之中的悲剧。文中以家中最受父母期待和喜爱的女儿的离世为开场,采用倒叙的手法,一点一点为读者拨开谜团。

  作为最像母亲的女儿,她从小就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由于母亲年轻时的特立独行,嫁给了中国血统的老师,放弃了当医生的梦想,所以母亲的遗憾与抱负托付给了女儿。父亲是一名中国人,从小饱受当地人的歧视和讽刺,特别盼望自己的儿女能够融入社会,被当地人喜爱。于是女儿就在父母的厚望中压得喘不过气来,最终在一个夜晚被一个“意外”带走了生命。也许死亡是女儿最好的归宿,在那里她不用为没有朋友被父亲担忧,不会因为功课不好被母亲失望。但这样的.结束方式却是令人遗憾的。

  文章篇幅不长,以家庭中的种种琐事给我们展现了华人异地的生活的不易。想出人头地,但没有机会;想融入社会,但饱受歧视;想成绩优越,但没有天赋。但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是对下一代的教育,毫无疑问女儿是被父母“逼”死的。为人父母最希望的是儿女健康无忧的成长,而不是成为谁谁谁。文中的父母却将自己无法实现的希望强压给女儿,希望女儿代为实现,这种父母是自私的。

  就像书中所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愿每个苦苦挣扎的我们都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读后感3

  无,没有。声,声音。告白,像某个人或某件事表达爱意。

  告诉莉迪亚,我们爱她。告诉汉娜,我们也爱她。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汉娜。她可能没有内斯那么爱学习,她可能不会考上哈佛,她可能不像莉迪亚那么听父母的话。但她睿智,这就足够让我喜欢她了。当哥哥和姐姐的光芒遮住了她,她选择躲在桌子底下,心里默念着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独自做个观棋不语的智慧家。

  她知道姐姐的悲苦,理解她的悲苦,她也明白哥哥痛苦,她也知道杰克的善良,也知道杰克的无罪。她以局外人的身份洞察着这一切。

  我最同情的人也是汉娜。莉迪亚失去了生命,她被玛丽琳逼迫着成为医生,学习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她被詹姆斯逼迫着和其他人一样,要合群。至少,她们是关注着她的,多少人终其一生得不到他人的爱,多少人终其一生只想得到父母的关注。她爱家里的每一个人,收集他们的.东西,虽然最后都被要了回去,她不气馁,那我选择他们不要的东西好了。终于,能和家里人联系在一起了。

  她的到来是玛丽琳在离家出走的日子晕倒之后发现的。因为她,玛丽琳被迫放弃梦想,回到家中。于是玛丽琳把自己所有的理想强加到莉迪亚身上。从到来到成长,她都是被忽视的那个聪明的姑凉。

  她的睿智来源于她缺失的爱,因为要减少自己的存在,所以她必须变的聪明,只有那样她才能在家里愉快生活。

  幸好,内斯,玛丽琳,詹姆斯终于看到了她的存在。幸好,我喜欢的那个姑凉被人发现了她的光芒。

无声告白读后感4

  我们终次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回真正的自己。

  一个让人心疼忧愁的故事。无声告白。是的。一代人影响一代人。作者是华裔作家。让我对故事的真实性有点怀疑。这种种族。对中国人的偏见是否在早期的美国会永远显的不合群?我不知道。当时的中国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一生在尝试合群。是这一家人的宿命。莉迪亚对爸爸妈妈的爱很深。为了维持着岌岌可危的家庭。她什么都说是的妈妈。妈妈我愿意。无声告白。我爸爸妈妈不会偏心。所以我很难体会到内斯和汉娜的那种不被爸爸妈妈爱重视关爱的`感情。想起在家里我一直都是成绩最好的。我突然想起那天哥哥说当初是妈妈说家里没钱不让他去上高中了。我突然觉得很对不起他。读书至少比他那么多年来在外工作的好。我觉得。所以他才会抱怨我用了家里很多钱吧。想到这。似乎可以原谅哥哥。每次看书总能理解些什么。我没有很好的文学天赋。我不能很好的写出书评。甚至有些我还读不懂。但是总会有些什么东西进入灵魂。我想着就应该是读书的意义把。从他人的故事中想到自己的故事。读完此书让我更加明白了以后要怎么样教育孩子。怎么样与家庭相处好。也会想我是不是也一直在爸妈的期待中长大?所以高考对于我来着才会那么的痛苦让人失望。也许也有自己的期待吧。加油。午安。

无声告白读后感5

  为什么我又没哭?确实沉重的一本书,我想我会一直记得莉迪亚,汉娜,内斯,玛丽琳和詹姆斯,莉迪亚的违心且不安的讨好,得到父母全部的关注却失去了家庭本该有的温暖与美好,汉娜的胆小怯懦被漠视,从小就蹑手蹑脚生怕打扰了谁,总会躲在房间里,沙发后或餐桌底下等不被发现的角落察言观色,内斯的梦想被无视甚至嘲笑,在学校被看为特殊,难以建立健康快乐的友谊,深深懂得妹妹的痛苦与无奈,无力改变。还有玛丽琳的一次次成功前的放弃,求而不得的医生追求,统统压到女儿身上却以为是女儿自己的'需要,詹姆斯把孩子当作儿时的自己,一再鼓励孩子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给孩子送礼物总会加上类似这个东西一定很受欢迎的话语,让原本熠熠发光的礼物添了沉重与讨厌。

  莉迪亚最终意识到她应该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不再害怕,却采用了独自过湖的这一具有摆脱过去的仪式感来突破自己,她以为小时候落水有哥哥搭手帮助,现在哥哥也要离开家庭去大学生活,且不再对她关注开解,她想要用自己的力量重新开始,不会游泳,却一直记得哥哥小时候对她说的,一直蹬腿就好,就这样,一颗生命逝去。

无声告白读后感6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全文还是比较压抑的[大兵],读完整本书,我似乎都没有理解书名的含义。莉迪亚的自杀,是偶然也是必然,一生活在父母的期待中,为了他们的梦想去不断努力。

  她父母的结合,与其说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不如说是那个时代,种族歧视的悲剧。华裔父亲努力想要和其他白种人一样,融入人群,活得普普通通,不再被人瞧不起。而美国母亲又希望活得与众不同,不想成为像她妈一样的家庭主妇,想嫁给哈佛教授。或许他们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对方想要的东西,才决定结合,又或许只是对年少所遭受的'委屈的交待。

  于莉迪亚而言,自杀是一种解脱,一直托着她的哥哥也要离开这个家去哈佛了,她唯一的寄托也就没了。她到死也没有说出自己内心的渴望,汉娜也是个可怜的娃,从一出生就不被重视,只能默默地看着父母将所有的爱给了莉迪亚

  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用的意识流的写法,和《孤儿列车》的写作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终此一生,都要学会好好去爱自己,爱别人,无声告白或许比不上有声的沟通交流来得有效。没人会懂你经历过什么,但是不说出来别人更加不会理解。

无声告白读后感7

  “你们把虚妄的爱摆在眼前,并以此来说爱我。”

  我们总是希望世界上能够有一个机会重新来过,就像玛丽琳多年之后想拾起被她抛弃许久的梦想之时,才发现并非所有的事都能继续。汉娜的到来无疑熄灭了她梦想的最后一丝火焰。

  所以她将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全盘寄托在莉迪娅身上,希望她能代替自己成为一个医生。这也就是本书的悲剧之所在。

  玛丽琳的母亲希望玛丽琳和一个“跟自己很像”的人在一起……玛丽琳希望莉迪娅成为一个医生……詹姆斯希望莉迪娅能够融入人群……

  他们都被寄予了不同的'期望,像是千斤顶,让每一个人没有喘息的机会,只能默默承受。

  这悲剧的另一个缘由。他们都很容易“忽略”一些事,认为似乎只要默默忍受,就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这也照应了书名“无声”两个字。

  詹姆斯有意忽略了玛丽琳母亲的话,汉斯忽略了最后一晚莉迪娅的异样,汉娜忽略了詹姆斯和她助教的私情……在这个家庭里,似乎所有人都有错,又似乎所有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

  正如书中所写——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读后感8

  从这本书的开始,莉迪亚的死,就充满了说不出的压抑,书中的矛盾太多了,种族歧视、婚内出轨、父母给予孩子期望过大、父母与孩子没有沟通等等,都造就了莉迪亚的死,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如何被父母被自己给逼死的。她其实并不是真的想死,她只是想逃离。她想变坏,可是没有成功。她想学开车,可是连第一场笔试都没有过关。她想破处,可那个男人爱的竟然是她的哥哥。最后,她想到了那片湖水,她想在水中找到那种自由和安宁,结果葬身。真是悲哀。

  读着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原生家庭这个词,父母,家庭,甚至是整个生活环境,对你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内斯想当宇航员,想从事航天方面的工作,但是爸爸詹姆斯觉得这没出息,甚至给了内斯一巴掌让他立刻停止这种想法。莉迪亚被迫接受母亲的梦想,原生家庭让他们每一个人的性格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就像我之前说过,我大学里学习的钢琴,总感觉有点晚,那时候竟然萌生出结婚生子后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钢琴的想法,看完这本书,想了想,还是不要强迫孩子为好,学他喜欢的,这样他的人生才更完整。

  愿你一生自由,不为他人而活。

无声告白读后感9

  想到纪伯伦的《论孩子》摘抄: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我们都是从孩子过来的,也终将自己有生命的延续,但那个延续是重复还是新异,我们都该有自己的选择。我学着你的样子活成我自己。

无声告白读后感10

  我们生活在一个脆弱的世界,而有一句话说,时间是抹平一切的良药,没错,我们又生活在一个不得不向前看的世界。

  一个表面上和乐融融的家庭,实则是脆弱的。围绕着一个人为中心转,而当那个人消失的时候,所有人却没有察觉,整个家庭分崩离析。

  一场黄种人和白种人的婚姻,也是脆弱的。丈夫在妻子的怀里终究找不到融入这个社会的方法,而爱情摧毁了妻子标新立异的道路。

  一个在男权社会中虚无的梦想,终究敌不过家庭的牵绊。一个梦想,坚持了九个星期,然后一切付诸流水,最后只能将自己的梦想安在女儿头上。

  为什么是莉迪亚?是因为那蓝色的眼睛?还是因为在母亲消失后的莉迪亚已逐渐抛弃了自我,消失了?强行安装的梦想没有真正的落脚点,而是在某一个时间点爆发了,就是那天晚上,那个莉迪亚想要重新回归自我的那个晚上。

  哥哥和妹妹,爸爸和女儿,杰克和莉迪亚之间的情感,建立在嫉妒、互相欺骗的根基上,也逐渐腐朽,造成严重的后果。

  但是,当每个人从一个个虚无的梦想,从逃避现实的'心理中解放出来,时间给了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推动他们向更远的未来走去。一切破碎的终将恢复,却不是以前的样子。人类,是多么坚强的生物啊!

无声告白读后感11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真正的自己 ——读《无声告白》有感。——题记

  人生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最喜欢的是徐沪生在知乎上的回答——人生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成为了别人想让你成为的人,而非你自己想成为的人。

  《无声告白》中就有一个可悲的女孩——莉迪亚,在如花的年纪经历了这件最可怕的事情,死在了十六岁的边缘。

  莉迪亚原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哥哥的疼爱,有妹妹的羡慕,因为长得像母亲,成了父母毕生夙愿的传承者,可是年轻的她不堪重负,在一个夜晚投湖自尽。

  读完全书,我一直在想,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愿望到底是什么?是爱情之间再无种族之分?还是女性能够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可是倘若只因这些愿望便剥夺莉迪亚自由成长的空间,是否有些太过残忍?将自己的志愿强加在子女身上,用道德和爱压制子女的'反抗,是否有些太过自私?

  教育不是生产同一种摆件的机器,应该是一位雕刻大家,在他的手下能诞生各种各样却鲜活有思想的孩子,读后感《真正的自己 ——读《无声告白》有感》。莉迪亚本能像一个普通女孩般成长,无论是成为医生也好,家庭主妇也罢,命运也是由她一笔一划镌刻而成,而非像故事中那样顺着父母既定的路线去行走。

无声告白读后感12

  书不错。很多细节真实可靠,逻辑严谨,读起来丝毫没有跳脱之感,从文字来说也是值得一读的。

  这部小说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悲剧的误会。首先它是一个悲剧。因为这个女孩死了。但其实整场都是一个误会。每个人都需要在别人的期望和掌控之中活出真实的自己,莉迪亚的.一生就是这样的过程。悲剧就在于,我们都以为她死于父母的压迫和别人的排挤,并由此而对他的父母以及周围的环境产生很大的怀疑和不满,直到最后,发现莉迪亚的夜晚出走,其实是为了与生活和解的宣告,为了自我力量的复苏,为了内心的安宁,这时候我才放下了对他人的仇恨和不满。生活中这样的自以为难道还少见吗?人们不都是在一个悲剧面前自以为是,又在自以为是中制造另一个悲剧吗?

  莉迪亚的死亡又给了我们一些力量。那就是:生活固然我们很多的打击、压迫、折磨,但是每个人由内而外自然而然的生命力量,足以使我们扛住那些磨难,活出真正的光芒。

  同时,作品也真实地揭示了人的成长过程。在艰难困苦中,我们真的会一再遭遇自己的软弱无力,从而陷入痛苦迷茫。只要给自己和他人时间与空间,我们都会重新看见出路,燃起希望,就像经历暗夜太阳照常会升起一样。

无声告白读后感13

  弗洛伊德对手足关系完全持悲观态度。

  他相信正是这场自儿童时期便开始的竞争会有许多问题伴随人们直至成年,得不到关注的儿童会过分渴望情感,得到关注却没有足够安全感的儿童会形成焦虑性依恋。

  我记得曾经有位小伦敦姐姐在Girl’s night聊天,她有一个天才哥哥,在帝国理工攻读物理,但她只喜欢从事与运动相关的工作。

  她说每次从诺丁汉回伦敦探望父母,她总会一上巴士就把自己灌醉,下车再装作若无其事的出现在父母的`门前。

  她企图叛逆,但叛逆需要对方的关注,就像演员需要观众。

  这些都是中国一胎政策下出生的一代无法想象的,我们已经非常习惯于整个家庭的重心完全倾注在自己身上,失去关注才是不正常的。

  我们理所应当的自私,甚至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如何自私,并在自私的过程中享有了多少。

  我们遵循着中国家庭观避过了存在手足竞争的情况拥有着比较完美的童年,迈入成年之后还可以用西方的价值观口号来铺平一切道路,自由、民主、follow your heart,我们的人生就是个人主义巨大的舞台。

无声告白读后感14

  《无声告白》是美国的香港第二代移民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文字很细腻,写作也很清新自然流畅。

  对于我来说,我读这本书,读到了很多,有很多共鸣,描述詹姆斯心境时所说,虽然詹姆斯生在美国长在美国,但他却没有一刻觉得有家的感觉,我觉得这是中国人在国外生活的群像,出国后,我们能发现自己与我们的国家紧密相连,我们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打扮自己,不敢放松。别人觉得我们宅,我们自闭,我们只会读书。那就要更努力去社交,保持好成绩,出门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样的紧张也是在提醒着我们,这一方水土,是战场,不是家。

  而对于这里面的感情描写我也觉得非常的细腻,作者在描写詹姆斯和玛丽琳初见时在詹姆斯的办公室里,玛丽琳观察到对面人五官的细节,动作的细节,那种小鹿乱撞的紧张,看着伍绮诗的文字,似乎眼前有了画面,似乎心跳也随着加速了。

  总之,这本书有着神奇的魅力,看着看着就会深陷其中,并不是为了知道后面的结局,而是这样的文字就是一种舒服的感受,不知不觉就想一直看下去。

无声告白读后感15

  书中的莉迪亚短暂的一生,没有摆脱父母对她的期待,没有找寻到真正的自己。也许在自尽前,她是想要找回真正的自我,但她的勇气是结束自己的生命。

  看完此书,又想起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束缚,孩子的安全感来自父母,父母一旦错位,孩子缺乏安全感,将影响他的一生。父母都没有找寻到真正的自己,只是一味追寻自己失去的人生及梦想,他们追寻的,可能不一定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他们逃避自己的需要,把大人的视角无条件的转嫁到孩子身上,由此来树立孩子的'价值观。可是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与追求,当她本身的想法一味被压抑和漠视时,痛苦就不可避免。

  詹姆斯的痛苦,来源于自身一直的自卑,与对自己的不认可,而玛丽林的痛苦,来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他们都没有认可自己,而相互折磨,把他们自以为的痛苦转嫁到孩子的身上,而莉迪亚,从小就认为自己是保持家庭完整性的责任人,这副担子太过沉重,以至于她抑郁,认为只能去另一个世界寻找自我。

  我们好好反思,为人父母者,该如何为之,如何找寻自我,换一种思维,即换一种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