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作文

时间:2023-06-04 14:59:56 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端午的作文汇编5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的作文5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端午的作文汇编5篇

端午的作文 篇1

  星期四是端午节,我和哥哥、妈妈约好郑子龙和他妈妈去华信游泳馆游泳。

  早上九点左右,咱们大家一起出发去游泳馆。到了那里,咱们各自换好泳衣、泳帽。然后就开始游泳了,最开始郑子龙不会游泳,我妈妈就给他租了个救生圈,让他跟咱们一起玩,他拿了救生圈也不太敢往水里下,他练习了几次才敢往水里下了。可是他还是不敢把救生圈摘下去。

  快到中午,我妈妈给咱们每人买了一桶泡面。咱们吃饱喝足了,就又开始下水玩了,咱们看别人都拿着一个球,咱们也想租一个球,于是,我就让我妈妈去租。球来了,咱们就争先恐后的抢了起来,哥哥先抢到球,然后传给了我,我在那时候正在发呆,居然被郑子龙抢走了球,他又使劲一扔,扔到了他妈妈那里,接着他妈妈便传给了我。就这样咱们渐渐的成了一个菱形,互相传球。

  到了晚上,咱们依依不舍的走出了游泳馆,咱们坐上了19路公交车,半路上公交车发动机还停火了,收费员还让几个男生和我妈妈、郑子龙妈妈下去推车,车开动了,妈妈们赶紧上车。到了四平宾馆咱们下车,我觉得肚子非常疼,就让妈妈牵着我走,吃了过桥米线后,我的`肚子更疼了,就让妈妈背着我走。

  这次咱们上游泳馆,玩的都非常开心。

端午的作文 篇2

  又到端阳,三十年前的端阳节,着实让我感动一生。

  一九七九年春,我随一个十余人组成的地质物化探综合普查组,到日照县的北部地区进行扫面普查,同时,地质组还要对周围几个矿点进行检查。普查组的营地设在望台山山半腰的不足百户的,一个叫范家官庄小山村里。未曾想到,在这个小山村里,我竟同一个刚满六岁的孩子结下了忘年友谊。

  四月的一天傍晚,我背着采集来的岩、矿标本从山上下来,在一座小水库的坝上,见一小孩子坐在道旁的山石上。

  我随口说了句:“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晚了还不家去,在山上做什么,不怕狼吃了?”

  那个孩子也不示弱回到:“大人尽骗小孩,我们这山里根本就没有狼!”

  我也有些累了,便放下地质包,与他并排坐在那山石上,点上了一颗烟,继续与那个孩子逗乐。

  我问他:“叫什么名子?”

  “大号叫尚修新,小名叫卫国。”孩子一点也不打憷,响亮地回答着我的问题。

  这孩子与多数生长在山沟的孩子不一样,引起我的关注。

  “你多大了?上学了吗?”我又问他。

  “六岁了,上三年纪”,他边回答我边歪头带着一种狡诘的眼神看着我。

  “瞎掰!你们村的牛肚子都让你给吹破了!”我摇着头;

  那孩子急了,从大石头上跳了下去,争辩到“我没说谎,不信你去问我爸爸去!”。

  看到孩子倔强的小脸,我拉上他的手,“走吧,天色已晚,我送你回家吧?”那孩子挣脱我的手,边跑边说:“哼!不用你,瞧不起人。”

  几天后,那个孩子在我住的院子外徘徊多时,我忙打开院门,招乎他进来。孩子一蹦三跳地进了我的办公加卧室。

  刚进屋他就象一个小大人似的,四处看着还戏弄我说:“叔叔,你屋里怎么那么香,闻起来象个小媳妇的屋。”

  我不由得大笑起来:“小家伙,还很能啄磨呢?”

  与懂事的孩子聊天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聊天中,我了解这个小家伙的家庭情况,他的父亲是本村的民办教师,他上边有三个姐姐,母亲身体不太好,二个还没成年的`姐姐便辍学在田里干活。

  孩子很聪明,五岁上学,不到一年竟连三年纪的功课都学会了。六岁的孩子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题做起来十分流利,唐诗宋词随口即来,我惊叹,简直就是一个神童!他还知道,从我们中国打钻钻透地球,便到了美国,我问他从那知道的,他说是从杂志上看到的。

  我有点喜欢这个孩子了。二三个月过去了,除了我上山,他上学外,我俩经常在一起,同事们都笑我,说我收了一个“干儿子”。

  寂寞的山区工作和生活,被这个孩子给充实了。

  转眼端午节到了,早上我刚起床,孩子象一阵风似的跑进我的房间,放在我案头两个鸡蛋并说:“我妈给我煮了老多,送给你两个!”

  说罢,又风似般地转身离去。

  望着那两个还温热的鸡蛋,我呆坐了一阵,让一个六岁的孩子纯真的情感所感动。但,我想这回这孩子又在善意地对我撒谎了,这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鸡蛋是农户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他妈也不可能给他煮一大些鸡蛋。

  想到这里,便约了两个同事,到山村代销店里买了一斤糖果带上那两个鸡蛋去了卫国家,我们的到来,卫国的父亲十分高兴,放下东西与卫国的父亲聊了起来。看到两个鸡蛋,他父亲说:“他叔,你怎么没吃呀?这可是卫国的一片心意,不是我教他这么做的。你们知道我家的状况,不是我重男轻女,卫国这孩子先天身体弱,但大脑极好使,家里有点好吃的都让给他了,这不,他妈妈一早给他煮了三个鸡蛋,拿起两个就跑,说是要送给叔叔吃。”

  果然让我猜中!稍坐了一会,我们一行三人便离开了卫国家。

  到了七月份,就快要结束这里的工作了。我们在等待队部来车搬迁到距这里三十多里路的另一个测区工作。离走的前几天,我抽空骑车带这个孩子去了趟公社所在地——河山的供销社,给孩子买了个新书包,文具合和几本书,还给他买了一条新腰带和一双球鞋。孩子尽管说不让我给他买东西,但看到崭新的书包和新球,我能观察到孩子渴求的眼神。在回村的路上,我告诉了他,我们最近二三天就要走了。听到我要走了,孩子兴高采烈的表情转眼消失,一路再也不说话了。

  第二天卫国的父亲来找我,让我去劝劝他儿子,已经一天不吃饭了,老坐在那里哭。看到孩子对我这片难舍难分的情意,既感动又心疼,忙跑去他家,我们谈了半个多小时,最后,以允许他在适当的机会到我们的新营地去玩为条件,才开始吃饭了。

  车开动了,我看到了人群中卫国那瘦小的人影,隐约地还听到卫国的哭声。

  新测区的营地位于河山的西边的下湖公社上坳村,在这里看不到日出日落,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适应过来。九月的一天,我陪同来普查组检查工作的总工们上山,晚上八点才从山上回到营地。

  进了伙房大门,同事们笑着说“你干儿子来看你来了!”我看到在厨房院子里大树下的芦席上躺着一个男孩,“真的是他?”

  同事说“这孩子下午五点就到了,说要找他叔叔,我们说你上山了,见不到你那孩子便放声大哭,让我们也感动了,晚上伺候他吃了饭,没多久他睡着了,看来是累了,二三十里山路,不知这个孩子是怎样走来的!”听到这里,我也顾不得吃饭了,忙抱起孩子到我的房间里,用湿毛巾擦了擦他的小脸和一双小脚丫子,放下蚊帐,看着这孩子熟睡的小模样,一天的疲劳竟无影无踪了。

  卫国在我这里住了三天,第四天,卫国的父亲,那个尚老师来接他了。中午,大伙受这对父子对我不弃不离的感情的感染,凑份子摆了一桌酒席。临别时,我把尚老师带给我的几包点心又给装了回去,我们二人推让了半天,我说:“大哥,别推让了,你们父子能来看我这个漂泊之人,足已让我们这些人感动了,点心就拿回去给孩子们吃吧。”送他们爷俩出了村东,看着他们爷俩的身影消失在山林中,仍久久地站立在村口,有些茫然,也深深地被这个孩子的童真所感动。

  二十年后的一个夏天,路过范家官庄这个小山村,恰巧同行中有一个当年与我一起在这里搞普查的同事,他提议拐进村子看看,我同意了,真想再看看这个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从国道下来,汽车走了一会便到了村头,我在想,当年那个六岁的孩子如今也该是一个二十五六的大小伙子了,可曾上大学?成家了没有?

  下了车没走几步,就碰到了我当年的房东,八十多岁的老夫妇竟然仍能认出我来,问到卫国家的情况,老夫人说“这孩子没上大学,现在镇上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在镇上买了房子,把他父母都接去住了!”哦,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有些意外,那么聪明的一个孩子为何没上大学?也许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但能开一家汽车修理厂也是不简单的!见天色已黑,再拐到镇上是不行了,况且车上同行有几个外系统的朋友,以后再说吧,会有机会见到我的这位忘年交的小朋友的。

  转眼又是十年过去了,那个当年六岁的小男孩,如今该是三十五岁的中年人了,不知这个孩子现在的情况,我想,聪明的孩子自会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实现他自己的人生目标。

端午的作文 篇3

  又到了五月端午,又到了包粽子时候。

  每到端午节,家乡人们都要包粽子。这个风俗起于何时我也说不清。听大人们说,大约在两千多年前,一个名叫屈原爱国诗人,在汨罗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包好粽子投进江里,以防鱼呀什么之类东西把他尸体给吃了。就这样,这个风俗一直沿袭至今,就成了家乡一种传统习俗。

  包粽子要用箬叶,箬叶长在山上。端午前夕,山里村民们就背着竹筐到山上采摘回来,挑到市场上卖。人们就到市场上把箬叶买回家里。等到端午节前一天就把箬叶拿出来,放到水里浸湿、洗干净,然后把粽子包好、煮熟,到了端午节那天就摆上桌,人们一边喝着酒,一边吃着粽子,那感觉就像过年一样,热热闹闹,多么有意思。

  说起包粽子,那可是一件最有趣事情。包粽子那天,每家每户都端着个桌子,摆出几张凳子,把洗好箬叶,浸好糯米一起放到院子里。那些村姑村妇们就坐在院子里一边包着粽子,一边聊着天,嘻嘻哈哈,显得多么快活。她们手里拿着一片箬叶,中间对折成一个漏斗形,然后用手抓起一把糯米放进折好箬叶里,压紧、按平,再把口子封住,成一个三角形样,用草席捆好,十个十个为一提,包到百来十几个时候就打住了。这时,她们提着包好粽子回到屋里烧水煮粽子了。

  煮粽子是一件费时工夫。你必须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一边烧水煮。待柴烧完后,你得给它加柴;水烧干了,还要添水,一直等到粽子煮熟为止。这样前后花费时间大约要一两个小时。要是火力不足话,煮上个三五个小时也是常有事。

  粽子形状多种多样,有棱形、四角形、金字塔形,最多还是三角形。粽子不但式样多,而且品味也各有千秋,有用瘦肉做馅包煮,也有用青豆掺和包煮;有红枣,也有花生米,总之多种多样。粽子里面放些小苏打或硼石之类防腐剂,煮出香味可浓了,吃一口又香又韧,味道好极了。

  我最爱吃粽子。一口气能吃它三五个还不够瘾。妈妈说我是个“粽子宝”,我才不管她说这么多呢。

  又到了五月端午,又是到了包粽了时候。故乡粽子啊,令我多么怀念。

端午的作文 篇4

  中国历史悠久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其他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因为我端午节过得最快乐。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亡。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自投旧罗自尽。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老百姓为 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旧罗,让鱼儿吃饱,这样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的传下来。端午节还要赛龙舟、带彩带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原。”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快过来吖,包粽子咯!”我的妈妈喊道。我们连忙跑出去,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我的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我的'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我的妈妈说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来,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按照我的妈妈说是那样做,包成第一个粽子我很高兴的说我会包粽子了啊,后来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我的妈妈边说边包地说:“在我们老家过端午节要插艾叶草、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我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粽子也煮熟了,我的妈妈就拿给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这是我们包的粽子,不油也不腻。”几分钟过去了,一吊粽子被我们吃完了。

  哇!今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端午的作文 篇5

  陈老四的真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知道,也忘了哪个人最先这么喊他,于是全厂的人都这么喊他了。

  陈老四下班后径直回到宿舍,把行李箱从床底拖出来,打开摊着,人就坐在床上盯着箱子发呆。这是个大号的行李箱,里面已经装满了东西,有还没撕去标签的新衣,有簇新的电动玩具,漂亮的书包,有几条平时自己都舍不得买的双喜烟,还有几包藕粉菱角粉。陈老四就这么盯着,嘴角似乎在动,仿佛在一一清点,又仿佛要想出少了些什么。然后他轻轻拿出一样细细抚看,又轻轻放回,看过几样后,终于轻轻合上箱子,抓起饭盒奔向食堂。

  自从有消息说今年端午节会放三天假,陈老四就是第一个冲进厂长办公室并得到厂长亲口证实的'人。那天,陈老四显然格外激动。仓库卸货装货的活时有时无,没事做时,他那双粗糙的大手一会插进裤腰袋,一会儿又伸出来干搓,好像是刚长出来的一双新手,极不习惯。下班后,陈老四饭也不吃,跑到市场里买了个大号行李箱,这些天,一向节俭的他时常去逛市场,每次都买回些东西。工友们都知道,陈老四端午节要回家去了。

  听老工友说:陈老四在这个厂子打工有6年了。当初,他媳妇嫌他穷,跟人改了道,留下个1岁的儿子给他,陈老四也一狠心,从西北出来打工挣钱。头两年还回去过,现在只怕有三四年没回过家了。

  其实,心里最清楚的还是陈老四自己,儿子去年秋天上了小学,春节就想回去的,可又逢着冰冻。今年端午,是儿子7岁的生日,老爹老娘的身体又一日不如一日,还给他带着儿子。陈老四心酸酸的——都不知儿子长啥样了。这次,是一定要回家看看;年底,等把工钱结了,就安心回家,给爹娘养老,盼儿子上学、上大学,以后不受这份穷罪。想到这,陈老四那双正在卸货的大手显得更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