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

时间:2023-08-16 08:49:31 风俗习惯作文 我要投稿

【精品】家乡的风俗作文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家乡的风俗作文15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1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自我特有的风俗,而我的家乡的风俗习惯也与众不一样,独具特色,处处显示着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的民风民俗。

  我的家乡在四川省隆昌县,我们那里的风俗习惯是—舞龙,在每年最热闹的时候,也就是正月初八,家乡的舞龙表演异常隆重,也极有特色。

  这一天是县城出大龙的日子。全县十八个乡镇,就有十八条彩绸做成的大龙,游行于县城大街。四面八方。城里乡下,就连临近的市县的人们,都纷纷闻名赶来一睹热闹。

  随着鞭炮声和锣鼓声,龙灯翩翩起舞,大家扶老携幼,源源不断地赶来。街道两旁的人欢呼着,簇拥着,赞叹着,有些人迫不及待,或是觉得可是瘾,居然向龙跑去,用手触摸着龙体,有的在龙腹下穿行,跳跃。据说摸了龙体能够让人免去病痛,给人带来好运。

  舞龙用的拜龙台建在城中心的人民广场。台后有两条十几米的彩龙相拥而成的柱子,更显得气势不凡。台上站着一排领导、贵宾,专门等着五彩龙来,给它们“点睛”。据说龙眼都由最高领导亲自点画。这足见画龙点睛的意义。

  演出最先是双凤的两条凤,最终的龙市镇的大彩龙,先凤后龙,可见其龙凤呈祥的.蕴意。

  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无不体现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无不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齐建设家园,把家乡的民风民俗继续传承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2

  每到“腊月二十四”时,每户家庭要把环境打扫干净,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打扫庭院,掸拂尘垢蜘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把每一处地方打扫的一尘不染,家家户户到处喜气洋洋地,干干净净迎新春,这是每家每户对新春的美好祝福

  贴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公正,对偶,简洁的文字,抒发对新春的`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方式。每到春节,每十户家庭就有九户家底都要把一个大大的“福”贴到门上。有些地方,他们会在窗户贴上自己剪的纸一一窗花窗,窗花不仅衬托了喜庆的节目气氛,也不让春节那么单调。

  除夕夜可真热闹,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年夜饭,到处是饭菜的香味,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闪烁的光芒。在外面上班的人,除非是万不得已,不然必须回家吃团圆饭,这一次夜大家都不睡觉,都要守岁到凌晨一两点再睡

  正月初一大家早早的起来穿上新衣,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拜访亲戚好友,小朋友们都会拿到红包,大人们在一旁有说有笑,女人们在厨房做着香喷喷的饭莱。

  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都会吃上软软糯糯的汤圆,都会在门前挂几盏灯,吃汤圆表示家人们团团圆圆的。

家乡的风俗作文3

  我的老家在年味十足的黑龙江大庆。

  从小年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了大家开始扫除,把家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就连平时不光顾的犄角旮旯也要打扫的'一尘不染。而在扫除时,各家也有各家的习俗,妈妈常说:二十四,扫房子。而我们家就是用了老小通吃法老人、小孩都要参与其中,感受浓浓的年味。

  而在十八时,我们就要在门口贴上对联。相信这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不过,我们家有个习俗贴对联由小孩来贴,既有守岁的意义,也有希望我们勤劳能干、健健康康的寓意。

  而重磅戏就是年夜饭了!前期大家坐在沙发或椅子上,享受着、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在凌晨12:00的钟声响起时,饺子准时闪亮登场,大家开始分享元宝样的饺子。嘘~不瞒你说,我们的饺子里可是有宝藏的!宝藏就是我们饺子里的硬币!我们把饺子里包上饺子。小孩吃到硬币表示新一年能够茁壮成长、学业有成;大人吃到硬币表示新的一年能够越长越年轻、工资越来越高;老人吃到硬币表示新的一年能够体如泰山、延年益寿。不瞒你说,没到三十,我们都疯了似的吃饺子,不吃到就不罢休,我还曾有把硬币吞进肚子的囧事

  哎,好期待今年的新年啊!

家乡的风俗作文4

  每年的元宵节,我家乡可没有花灯可赏,更没有灯谜可猜,有的是热闹、火爆的玩意儿。玩意儿是大人们的说法,其实是跑早船、跑纸马的总称。

  玩意儿在家乡可算是最热闹的和最让人喜爱的`文艺形式了。过去的过年过节既没有电影电视也没有手机网络,人们只能自编自演创作一些娱乐节目。每年冬天,人们农活一忙完,便凑在一起编演这些玩意儿,这样一直闹腾到元宵节后。村村锣鼓喧天,家家都在看玩意儿演玩意儿,有时村与村还要比试一番,那可是盛大的集会了。小伙子们拼命地跑,村村锣鼓敲得震天响,再加上人们的叫声、欢呼声,好像是千军万马混战在一起,厮杀在一起。

  而今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可人们却觉得缺少了什么。有一天,不知怎的村里响了几槌鼓声,随即是一阵锣响,再之后锣鼓齐响,人们又摆弄起了被遗忘的玩意儿。开始是一个村,逐渐的十里八村全响起来,人们离开电视离开手机离开网络,走出家门又凑在一起笑在一起了。我有幸又能看到了那雄赳赳、耀武扬威响着串铃的纸马,永远的傻小一家的滑稽表演,踩着尺把长高跷的孙悟空翻跟头

  近几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多希望家乡的传统风俗会一直传承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5

  我的家乡在福建永春。每年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里,家乡举行着各种各样古老的庆祝活动。我最喜欢的是游神。

  正月初,游神活动是最隆重的。全村子的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不仅准备好各种果蔬肉类等供品,还要备好一叠叠金纸香炮,然后会召集一些强壮的青年人去用轿子抬神灵,围绕着村子游一圏。一路敲锣打鼓,游到哪家门前,那家人就会拿出备好的供品祭拜,还要烧金纸、举香、跪拜神灵,祈求菩萨保佑全家老小平安健康。

  这天,我们全家早早地准备好,等待着游神队伍到我家门前。锣鼓声终于越来越近了,我兴奋极了。看见了好几个人走在前面,穿着道家服,手上拿着专用放炮器,炮声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后面跟着舞狮队,舞的狮子可真精彩。再后面,几个人抬着轿子,上面坐着从庙宇里请出来的神明。只见游神队伍围绕着祭品桌转圈。大人们把烟炮点燃了,现场出现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烟花,有的像肥肥小猫,有的像可爱的.小狗,还有的像雪白梨色的小马好看极了。我手上举着点燃着的香,跪在地上,眼睛却偷偷瞄着桌子上各式各样的巧克力、饼干、苹果祭品好丰盛。我嘀咕着,忍不住直流口水。

  家乡的春节习俗真有趣,欢迎来年到我的家乡过节。

家乡的风俗作文6

  春节是一年中最欢快的节日,也是人们最惬意地时候,然而在这个节日中,它有许许多多的风俗。

  给压岁钱就是其中之一。传说,人间有一个野兽,叫做岁,每到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就跑出来作怪,专门来吃小孩子,闹得人心惶惶。后来有一户人家的孩子,睡觉的时候将长辈给的钱放在枕头底下。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可怕的野兽岁跑出来了,正巧跑到那户人家里,看到那细皮嫩肉的孩子,顿时口水直流,邪恶的爪子伸了出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枕头底下的钱发出了闪闪的金光。岁像触电了一样,嗷嗷直叫,落荒而逃了。人们知道了制服岁的`办法了,便一一效仿。到了后来给压岁钱不只是为了赶跑可怕的岁,更是长辈对晚辈美好的祝福。

  除了给压岁钱,在春节中还有人人重视的团圆饭。

  团圆饭不同于平常的饭菜,除了菜品很丰富之外,还有象征意义。例如: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年糕象征着步步高升,芋头和腐竹象征着富裕,这些共同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美好祝愿。吃团圆饭时,每一个亲人都要到场,缺一不可。长辈们还要一一敬酒,晚辈们也应一一回敬,表示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以及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我喜欢春节,因为它不仅让我知道了许许多多不同的风俗,更让远在四方的亲戚朋友都聚集了,让彼此间的血脉亲情更加浓厚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7

  我的家乡在泰州,家乡的习俗很多,其中最热闹、最有特色的就是溱潼赛龙舟。

  赛龙舟通常会在端午节前后举行。当钟摆正好敲到第十下时,突然间鼓声大作,如雷声轰鸣般震耳欲聋,十几列龙舟队一齐划动起来,一艘艘连头带尾一共二十四人的组合随着鼓手的鼓点声越来越快,选手们头上不禁冒出了黄豆大小的汗珠,从脸上往脖子里灌。个个衣服上的水都可以挤出一盆来。有的甚至汗珠都滴进了眼睛里,一片朦胧。现在红队遥遥领先,他们一个个井然有序,动作一致,仿佛前面即使有只猛虎也不恐慌。虽然脸上都冒着汗珠,但都咬着牙,拼劲全力也要赢得这场比赛。因为这并不是代表一个人的荣誉,而是一个团体,乃至全村人民的希望。

  红队因为沉浸在快要胜利的喜悦中,队员们感觉已经胜券在握,失去了原本拼命的模样,个个放松了警惕,明显动作慢了下来。此时白队的'鼓手配合着音乐声和号子声快节奏不停地敲着鼓,给队友增添了势气,照着这样的节奏他们团结一致,红队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桥上、路边的人们都在为各自喜欢的队伍加油打气,整个场面热闹非凡!

  比赛一直持续到下午两三点还没结束,到了四点队伍才慢慢散开,两股人流渐渐向西东流去。今天这场比赛,每个人都拿相机记录下了这惊心动魄的比赛,场面无不展示出家乡人民的独特魅力。

家乡的风俗作文8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想知道我的家乡有什么风俗吗?请听我慢慢道来。

  每到农历正月,我们苗族便要开始赶年场,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约定。每到赶年场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穿着美丽的服饰,成群结队地来到年场。

  你瞧,年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不但可以进行物资交流,还可以参加各种活动,有舞狮子的,有上刀梯的,还有玩龙灯的。青年少男少女也利用这种机会谈情说爱,俊俏的歌娘更是大展身手,三五结队,引吭高歌,互相唱和。听的人兴质高昂,即使下大雪,也抵挡不住人们对连场的热情。

  更多时候有逢晨便是看龙场日,习惯称作看龙头后十二天又轮转辰日,再看龙场时,不管是什么人,都得休息一天,如果干了什么农活,那就犯忌了。因此,我们苗家人。看龙场那天都会踊跃参加。大家对看龙十分重视。看龙日定在农历的三月三。我们苗族人的一个节日,这时你就想问是什么节日了吧?是湘西的一个传统歌舞节日,这一天。所有的苗族人都会在约定好的`地点。尽情地唱,快乐地跳。一片喜气洋洋的气象。

  这就是我们苗族人的风俗,你喜欢吗?

家乡的风俗作文9

  我们徐州有风景如画的云龙湖、有许多历史名人、有丰富的特产。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番吧!

  云龙湖是徐州最美的一个景点,它位于徐州市的南部,三面青山叠翠,湖面波光粼粼。站在绿树成荫的'湖面,只见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明净的湖水晃动着青山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每到节假日,四面八方的游客都会到这如画的云龙湖观光、旅游。他们有的在岸边拍照留恋、有的兴致盎然坐在画舫里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缓缓地游弋、有的乘着快艇在湖中乘风破浪风驰电掣

  古彭徐州,革命历史悠久,地杰人灵。龙飞之地,将相之乡。文人骚客,艺术大师数不胜数。如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盖世英雄项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苏东坡

  徐州有丰富的特产,小儿酥糖、煎饼、烙馍、狗肉徐州特产小儿酥糖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传统食品,其特点是香、酥、甜三性具备,是老少皆宜的佳品。

  我们领略了徐州的美景、了解了徐州的历史、品尝了徐州的特产。你是不是感觉徐州很美、很好呢!有时间不妨到徐州亲身体验体验吧!到时我还可以当你的向导。

家乡的风俗作文10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自己特有的风俗,而我的家乡的风俗习惯也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处处显示着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的民风民俗。

  我的家乡在四川省隆昌县,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是舞龙,在每年最热闹的时候,也就是正月初八,家乡的舞龙表演特别隆重,也极有特色。

  这一天是县城出大龙的日子。全县十八个乡镇,就有十八条彩绸做成的大龙,游行于县城大街。四面八方。城里乡下,就连临近的市县的人们,都纷纷闻名赶来一睹热闹。

  随着鞭炮声和锣鼓声,龙灯翩翩起舞,大家扶老携幼,源源不断地赶来。街道两旁的人欢呼着,簇拥着,赞叹着,有些人迫不及待,或是觉得不过瘾,居然向龙跑去,用手触摸着龙体,有的在龙腹下穿行,跳跃。据说摸了龙体可以让人免去病痛,给人带来好运。

  舞龙用的拜龙台建在城中心的人民广场。台后有两条十几米的彩龙相拥而成的`柱子,更显得气势不凡。台上站着一排领导、贵宾,专门等着五彩龙来,给它们点睛。据说龙眼都由最高领导亲自点画。这足见画龙点睛的意义。

  演出最先是双凤的两条凤,最后的龙市镇的大彩龙,先凤后龙,可见其龙凤呈祥的蕴意。

  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无不体现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无不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起建设家园,把家乡的民风民俗继续传承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11

  我的姥姥是地地道道的土家人,所以,每到过年的时候我们都要回到老家——山东。

  每到腊八那天,我们一家在天上还有星星的`时候就起床了,腊八节一定要吃腊八肉,我大姨夫从冰箱里拿出了一大块猪肉,只见他把肉放在火炉上让它解冻,又往肉上撒了好多胡椒粉、辣椒粉,让猪肉变得花花绿绿的,接着大姨夫让我把肉递给爸爸,只见爸爸把一小桶酸糕水倒了上去,再用刷子把酸糕水刷开,刷完酸糕水的猪肉味道非常的香,有着酸糕水的酸味也也有胡椒粉和辣椒粉的辛辣味儿和香味儿。

  吃完腊八肉,就该喝腊八酒了,虽说腊八酒有酒字,但里面只是用葡萄、梨、苹果等水果榨的果味饮品,味道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喝,还可以把腊八酒和带气的无味苏打水一起喝,口感更佳呢!

  过完腊八就到了小年,这天男人们都在家收拾房屋,女人们会去集市上买年货,而我们小孩儿就在田野里玩摔炮。

  又过了几天就是大年了,爸爸和大姨夫在杀猪、清理猪的内脏,而我们小孩儿在屋里的炕上玩耍。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过去了,猪肉终于烤好了。爸爸拿小刀从猪身上割了一大块儿的肉让我们吃,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把整只猪一起烤,不分成几部分?爸爸说:“因为这样可以象征我们一家圆圆满满。”

  吃完合家饭后,我们土家的年也就算是过完了,是不是很有年味儿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12

  家乡的春节按家乡的风俗习惯:“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早上拱拱手。”从农历的十二月二十日以后家家都忙着过春节。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大家仍冒着严寒忙着打扫卫生,希望扫去一年的秽气。远在天涯海角工作的亲人,也陆续赶回家和家人团渡新春佳节。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月小二十九,为除夕。除夕这一天,我们家乡称为过大年,家家户户贴对联,大人们准备了满桌吃的,吃完晚饭,大家团聚一堂,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直到十二点结束。鸣鞭炮关大门,这就叫辞岁。接着守岁到黎明前开门,又是鞭炮齐鸣,这就是象征开门大吉,一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正月初一,小孩子们穿上新衣服给家里的`长辈拜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哈哈,又轮到我拿压岁钱了。每年长辈红包时,总会说几句祝福的话语,比如好好学习,键键康康之类的话,儿孙们都说几句吉祥话。那时压岁钱不只是给孩子们快乐,也赋予了老人们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和家庭兴旺的美好希望。

  最后,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庙会,雄狮起舞,长龙游街,一片热热闹闹,这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元宵节。也是把过年剩余的东西吃完,再吃一些汤圆,像征今年团团圆圆,生活红红火火,家乡的春节一年更比一年好。

家乡的风俗作文13

  记忆里,家乡最热闹的节日是冬至,冬至在我的家乡比春节还要热闹、隆重。

  冬至,孩子们的第一件大事是买汤圆,有豆沙馅,绿豆馅的,也有表里如一的白汤圆,第二件大事是买花炮、鞭炮,尤其是男孩子们,什么二踢脚、窜天猴都是孩子中的抢手货,有钱人家还会买火箭礼花,冬至前一天夜里,要是看见自家阳台上有人放烟花,那大人们的往往只会笑骂几句,随即打住了。

  小孩子欢喜,大人们也忙碌,男人们要自己开车或托人进城采购冬至当天要拜神的祭品,女人们则在家中制作各类粿品,还要提防小老鼠的偷吃。一些小贩抓住商机,在市场边上卖起了小吃,还有人杀鸡宰猪,好不热闹。

  冬至,终于到了。各家各户倾巢而出,把满满一大桌的.鱼肉、卤鹅、粿品和猪肉等搬到村子的广场上,用来拜老爷,冬至一整天,山上的几座老爷庙都人来人往,香火不绝,还有一个从外边请来的戏班子,在村内广场搭台演潮剧,小孩子们都在自家天台上帮大人放鞭炮,鞭炮声一响,村里也算是开始准备过年了。

  家乡的冬至,年年都是热闹非凡,咱们村里虽不比城里,却也要过冬至,而且过得比城里还热闹。

家乡的风俗作文14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又是一年元宵佳节。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共庆佳节。

  在龙游,元宵节与春节一样重要。“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每一年的元宵都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情回忆的,我们应当好好珍惜,深刻铭记。

  过元宵时,全国各地的风俗都不尽相同,其中,吃汤圆,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这天中最为重要的几项民间习俗。我的.家乡也是如此。

  我喜欢吃汤圆,不仅是因为汤圆的味道鲜美,夺人眼球,更是因为汤圆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一家人团团围坐在餐桌上吃汤圆,如此画面,是多么和谐,愉悦啊!或许,那时的汤圆是充满爱的,是最为鲜美的吧。那一个个圆溜溜的白滚滚的大汤圆惬意地躺在带汤的玻璃碗中,它们紧密的挨在一起,别提有多可爱了。此时此刻,想起汤圆的鲜美,不经意间,早已垂涎三尺。在元宵节这天,汤圆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美食。

  我还曾在一次元宵节之夜有幸赏过一次花灯。那时,不管是地上,树上,湖中,都可以见到花灯的身影,五彩缤纷的花灯无处不在,你仿佛就置身于一个花灯的世界,全世界都是五彩的幻影,看似飘渺虚幻,却又是人间真实……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绝伦,梦幻无限。

  传闻,在水中放置花灯可以祈福许愿,人们都深深地相信,天上的神明会实现平凡的人们的所有奇特,独一无二的愿望。

家乡的风俗作文15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腄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了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无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

  晚上我们全家就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又说又笑的,这一天真的另我难以忘怀!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春节怎么过的呢?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风俗作文11-04

家乡风俗的作文11-07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11-10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7-05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09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11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16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7-21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09-03

家乡的风俗作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