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案设计

时间:2021-06-01 12:46:03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案设计

  1、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

  2、领会报告文学的一般写法,并理解其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3、体会战争给士兵及家庭带来的苦难。

  教学重点

  从“漫谈入手”,理解本文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教学要点

  一、导入

  保尔·柯察金,这个人物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谁能说说他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时期?(生: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对,他生活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是好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大家想不想知道这场战争的有关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它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解题

  漫谈,即随便的谈,本文即是一篇漫谈性质的文章。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介绍

  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教师引导归纳。

  明确:

  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暴风雨》和《九级浪》等。用五年时间写成的《人·岁月·生活》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1942年8月,德军主力对斯大林格勒全面进攻,艰苦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四、研读课文

  1、齐读课文。

  2、通过和前两篇比较,领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讨论后明确:

  报告文学,即报告加文学。既讲述事实,又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但是它绝不允许艺术上的虚构。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

  ①时效性。

  ②真实性。

  ③文学性。

  报告文学的“新”:

  ①新在事实。

  ②新在时效。

  ③新在语言表达。

  ④新在篇章结构。

  ⑤新在推出结论的过程。

  3、思考:

  ⑴本文的焦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希特勒的溃败。

  ⑵文章的脉络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本文的脉络是议论,以议论为纲来组织调遣事实,议论的结构是完整的,而事实是不完整的,是按照议论的要求加以取舍剪裁的。

  ⑶本文的目的是讲述事实,还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明确:

  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五、探究

  1、同样写战争,《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后明确: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正面写战斗的,直接告诉读者战斗进展态势;而《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只是写战斗外的情况,侧面描写被围德军军心的散涣和生活的窘困,预示了希特勒的溃败。

  2、既是写战争,作者为什么没有描写战争的大场面?

  讨论后明确:

  本文采用了小中见大的手法,从侧面描述德军的窘况,从中可看出德军必败、苏军必胜的趋势。

  六、颖悟

  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

  ⑴见解独到、视角新颖,线索清晰、细节突出。

  ⑵语言含蓄、幽默风趣,通俗易懂、面向大众。

  七、小结

  本文讲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双方态势发生的变化,揭示了纳粹主义必将灭亡的道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战争给德军士兵及德国万千家庭带来的苦难。

  八、布置作业

  1、小组合作,完成练习三。

  2、熟读本文,并预习下文。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斯大林名言01-18

《赤壁之战》教案设计模板11-24

斯大林励志名言02-09

美国弗莱格勒学院07-02

锡林格勒大草原01-21

对斯大林模式的点滴思考07-04

格勒的树读后感01-10

漫谈05-15

什么是吉格勒定理? -管理资料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