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1-11-08 15:31:0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摘要: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以球类选修课作为平台,在适宜运动量的基础上, 实施“组合式”教学方法,对实验结果以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进行量化和相关分析。结果证明:球类运动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因子产生积极变化,其中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从而证明球类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关键词:运动干预; 心理障碍; 大学生; 心理健

第一文库网

中图分类号:G80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951-03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直接危及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选择和判断缺乏稳定和统一的标准,当面对社会多重价值并存时,相对其他群体承受能力表现出更多的精神挫折和心理矛盾,外部表现为大学生心理状态较脆弱、心理易冲突和情绪性行为等现象。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加突出的现状,寻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是我们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课题以大学生心理疾病高发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教学实验为基础,寻找球类做为运动干预手段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机制和理论依据,以证明球类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安徽省宿州学院2005级全体学生,对新入学的1 642名学生使用Derogatis.L.R的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抽取心理因子≥2的学生,经过体育爱好问卷和信度分析,最终60名学生视为有效测量,确定为研究对象。

1.2研究目的通过试验对比,验证球类运动做为干预手段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1.3研究方法

1.3.1文献资料法查阅近1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球类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涉及领域包括教学论、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运筹学、生理学、体育统计学等方面,力争了解前沿知识,归纳总结文献论点,为本课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3.2调查访问法为了征询专家对本课题的意义和建议,在申报项目前后通过多种方式对北体,安师大,淮北煤师院等多位教授、博士进行了个别访谈,进行可行性探讨,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3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全部数据。

1.4试验方案设计

1.4.1试验的组织形式心理因子≥2的学生60名,其中男生48人,女生12人,男女比例4:1,平均年龄为(20.52±1.04)岁,按照体育爱好分为三组,试验组(男16人、女4人)为球类教学项目组;对照组1(男15人、女5人)为其它运动项目组;对照组2(男17人,女3人)为无体育爱好组。

1.4.2球类试验方案的设计依据系统论、训练学、心理学等理论,提取球类技术的共性,把球类运动单一技术动作有机的整合起来,对动作“规范性”不做过高要求,设计出“组合式”教学试验方案,即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无障碍到有障碍;进而从消极防守到积极防守;最后到实战对抗,使学生易理解、易掌握、易运用,使之更接近实战,在实战中体验成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精神。在运动中强调快乐体育,体会球类运动魅力,从而改变对自我、行为和对他人的认知。对照组1运动项目包括: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其它非球类项目。对照组2为无体育爱好,被动参与的体育项目组。

1.4.3试验时间及周锻炼次数安排试验周期从2005年9月-2006年9月,跟踪调查持续32周,实验对象每周参加2次,每次90 min,其中前10~15 min进行心理认知干预。

1.4.4试验条件的控制控制各种试验条件,使试验、对照组1、2各种影响结果的外因尽可能减少,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对比性,教学试验前严格进行了教学试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三组组试验对象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由心理教研室专家负责完成,收集数据经检验,结果P>0.05,表明干预前各项因子无显著性差异,样本均衡(表1)。

1.4.5试验结果的评定方法

1.4.5.1心理健康问卷评定法采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试验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 ,此表是Derogatis.L.R的基础上,经国内心理学专家修改而成,更加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现已广泛运用于心理健康调查和临床诊断,被公认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此表有9个因子和90个项目,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得分分为五级评分制,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4.5.2运动量等级评定法使用《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此量表由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修订而成,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量表主要从参加运动的强度、时间、频率三个方面测定被测试者运动量情况。运动量=强度×时间×频率,强度与频率从1~5等级分别计1~5分,时间从1~5等级分别计0~4分,故运动量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0分。在本调查中,此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量表的Alpha信度是0.731。

1.4.5.3体育爱好问卷评定法为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体育爱好问卷要求与入学的心理健康测评同时进行,所有被测者按照统一规定,逐项回答量表上的问题。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结果

2.1.1实验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运动量对比通过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对实验对象的运动量进行量化,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组与对照组1运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此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运动强度、时间、频率上,与对照组1基本持平,而明显高于对照组2。如图1显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运动量得分均值分别为:67.89、60.12、39.26。

2.1.2试验后身心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统计对比对比表3可知,心理各因子中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实验组与对照组1、2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人际敏感实验组与对照组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2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平均得分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干预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球类做为干预手段,被测试者心理因子产生了积极地变化。

2.2分析讨论

2.2.1运动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适宜的运动量是促进心理健康积极变化的基础,Berger等[1]认为有规律地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最高心率60%~75%)并且每次持续时间在20~60 min之间,有助于情绪的改善。Skrinar[2]认为有氧运动提高了体内意识和体能,从而增加或改善了运动者对身体的满意程度,有益于积极心态的形成。结合本研究说明球类做为运动干预手段,运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程度,当运动量过小,达不到对机体刺激和运动干预的作用,如对照组2,运动量等级测量均值仅为39.26。而运动量过大,会出现Morgan提出的滥用运动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无节制优先考虑运动,在受伤的情况下也不愿放弃,甚至出现饮食紊乱、情感紊乱、疲劳综合症现象,直接影响运动干预效果。所以在球类运动干预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运动量的大小,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间,每次持续30~60 min,每周2~3次,按照运动等级量表在60~85分之间,这样有利于运动干预的效果,亦符合内啡呔释放机制理论,即适当运动能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体内啡呔的释放。这种内啡呔具有吗啡类作用,能使人获得镇静、镇痛的效果和舒适、欢快的情绪感觉。

2.2.2球类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球类运动是集体活动,做为干预手段,在运动过程中,既存在心理活动,又有人际间交流。往往在语言交流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即能完成沟通,产生语言交流的效果,使那些性格内向,郁郁寡欢的人找到自身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同时“组合式”实验方案,可以引导受试者自我投入、体验成功的快感,改善人的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协调作用,增强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使本体感觉、高度觉等更为准确,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久能力,促进了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提高[3]。如表2所示,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实验组与对照组1、2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进而证明了目前国外研究认为的转移机制,即人类的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通常发自左脑半球思维部分,而产生愉快情绪的区域在右脑半球。人在运动时,左脑半球会逐渐受到抑制,右脑半球则逐渐活跃从而取得支配地位。因此,球类运动可使人忘掉忧虑不快,使人产生愉快感觉。

2.2.3球类干预的特点球类运动做为干预手段有其自身特点,球类运动具有集体性、对抗性和宣泄性,可以有效摆脱无谓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注重同伴间的愉悦合作和行为的合理性,从中体会成功的愉悦,对提高生活兴趣、增进交际信心、宣泄不良情绪,都具有显著性效果,如表2所示,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实验组与对照组1、2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人际敏感实验组与对照组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2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心理各因子的作用存在差异。

同时应注意,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平均得分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干预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球类运动做为干预手段,虽有一定积极效果,但只能做为心理干预的辅助手段,而不能视为治疗手段。

3结论与建议

1) 实验证明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性作用,其中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 有计划、有规律、适量的球类运动是干预效果的保证条件,建议高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实施干预计划,从而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3) 各个运动项目的干预效果各有不同,对此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BergerB G, OwenD R. Mooda lterationw ithy ogaa nds wimming: aerobicexe rcis em ayn otbe n ecessary.PerceptM otSk ills1,992,75(3Pt2):1331-43.

[2] SkrinarG S,B ullenB A,C heekJ M,et al .E ffectso fen durancetr ainingo nb odyconsci ous nessin w omen.PerceptM otSk ills1,986,62(2):483-90.

[3] 张力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5(4):47-50.

[4] 祁国鹰,等.实用统计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5.

[5] 林光跃.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联性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3(3):15-16.

[6] 龚高昌,等.研究生一年级学生运动等级与其健康状况的相关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7-19.

【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相关文章:

小组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11-29

拓展训练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10-10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干预策略11-22

心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研究06-14

超重肥胖对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及体育干预对策研究论文09-15

大学生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10-15

你的过多干预影响BB的自主05-02

三维干预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12-03

父母过度干预会对孩子造成影响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