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的教育理论论文

时间:2021-04-21 14:24:51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的教育理论论文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结合起来。

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的教育理论论文

  过去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接受学习”,教师讲,学生听。自主阅读的教学必须改变这种现状,而代之以学生自读,教师点拨。由于语文学习是一种无序的学习,阅读并没有什么必然的,严谨的主次前后顺序,因此语文完全可以自学,而且,由于语文课“技能型”的特点,语文也必须自学。只有自学,才能形成语文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关键是要学生自己能够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内化,这种内化需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实现。因此,阅读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内化知识技能”的时间和空间,要以学生自读为主,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师要少讲,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讲授课文,而是引导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要发挥的是主导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间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教师不宜以讲课文为专务,教师指示必须注意之点,令自为理解,彼求之弗得或得之而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是则教师真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于被动地位矣。”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要废除以教师过多讲解挤掉或取代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讲读”模式,建立在教师点拨下以学生自读为主的“自读”机制。学生在自读中“自为理解”、主动探究,加之教师的相机点拨指导,就能得到思考和开悟的满足,得到启智的喜悦和审美的享受,得到科学思维和方法技能的训练。

  教师的点拨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是具体问题的解答。但不论是一般方法的指导还是具体问题的解答,都要注重阅读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概括出认识问题的规律性,不能满足于得出一个答案。教师点拨可以在学生自读遇到理解障碍之后,也可以在遇到疑难之前。具体来说,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点拨情趣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智力起源》一书中说过:“可以看到,一个人既不注意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司空见惯了;他也不注意太不熟悉的东西,因为和他的‘图式’中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如果学生出现这样一种智力困窘状况,教师就要善于设计问题,激活学生学习的情趣。如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可这样设计导入,先请学生查成语“讳疾忌医”的含义。学生很快查出它的意思,随即点拨学生:“你们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吗?它隐含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文《扁鹊见蔡桓公》,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这样,学生带着问题来读书,学生热情高涨,效果也会更好。又如在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时,可以这样设计导入,先给学生们讲一个故事:

  一群小学生在空地上踢球。一个孩子不小心,一球砸坏了一位长者家的窗玻璃。这个孩子跑到长者家里,当头就是一句:“一块玻璃多少钱?”人们对这件事看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三种。

  1.没有逃走,主动上门赔钱,应予表扬;没道歉可以原谅。

  2.赔钱就是认错、道歉的表现。

  3.首先应该道歉,同时应该赔钱。

  你赞成哪一种?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各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有其他看法也可以提出来。

  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只要他们提出理由,就予以肯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的氛围随之也就活跃起来。经过这样一点拨,学生们学习课文热情高涨,兴趣一浓,课堂的学习效果当然就很好。

  二、点拨思维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相机引导,适时点拨。如教学《小橘灯》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线索、情节、主题、写法,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1.“我”和小姑娘是怎样相遇、相识的?

  2.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表现在哪里?

  3.小橘灯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前两个问题,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不难回答。可是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时却卡住了,这时就需要点拨:从前后相承的有关小橘灯的情节(小橘灯的产生、小橘灯给作者的感受、小橘灯引起朋友的疑问到作者对小橘灯的回忆),可见小橘灯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小姑娘悉心照料重病的妈妈及送别时小姑娘说的话,可见小橘灯象征了小姑娘美好的心灵及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从小橘灯给我的感受的角度还可以理解:小橘灯还是黑暗世界的光明和希望。这样一点拨,他们对本文的情节、主题及象征手法就会有新的认识。

  又如教学《斜塔上的实验》一文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可以这样设计点拨:课文的标题是“斜塔上的实验”,有人另拟了两个标题——“追求真理的道路”,“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你认为哪个标题好,为什么?可以和同学讨论讨论。学生对这个问题较难答得全面,但不要强求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说出理由予以肯定。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讨论,对全文的内容有了一个较深刻的了解,这样,我们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三、点拨方法

  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学必须以学法指导为核心,重视能力的培养。比如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分段能力,可教给学生四种方法。

  1.时间法。看文章的若干自然段可归入哪几段时间,采用合并同类项方法。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时间上是“现在——过去——现在”三大块,就是三个段落。

  2.空间法。看文章的若干自然段可以归入哪几个场景。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按“我”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地方(空间)生活的情景把文章分为两个段落。

  3.事件法。就是按事件的'情节发展过程分段。如《社戏》按“盼看社戏——去看社戏——对社戏的怀念”可分三个段落。

  4.线索法。按记叙线索划分,找出文中体现线索的关键句或词语。如教学《荔枝蜜》一文时,教师可这样点拨:细读课文,理清叙事的内容,体会其中的感情,找出抒情变化的语言标志。通过点拨,学生找出本文思路:不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赏蜜蜂——想变蜜蜂。明确了本文是以作者对蜜蜂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的。根据这个记叙线索,文章可分四个段落。学生学会了分段,了解文章的结构内容,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学生掌握了各种学习方法,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将会产生一个新的飞跃。

  自读的初始阶段,应以教师的点拨为主,组织定向探究。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分析理解课文的目标基本上由教师提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读懂课文,达到教学目标。以后,教师逐步放手,逐渐减少点拨,学生逐渐娴熟掌握阅读方法,自行确定阅读目标,正确认识课文内容,进入自由探究阶段。这是自读的高级阶段,是“不需要教”“自能读书”的阶段。此阶段无论课内还是课外的文章,学生均能自己读懂,即能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自己发现获取知识,自己概括掌握规律。教师的点拨只是参与讨论,提供参考意见。

  钱梦龙老师提倡“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学,这个“人”就是学生。“目中有人”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对课文的认识。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因此,把教师点拨作为阅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点方法之一。对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的教育理论论文】相关文章:

留守学生隔代教育的弊端的教育理论论文06-28

网络教育促进了教师的成长的教育理论论文06-26

新课改中政治教师的思考的论文的教育理论论文06-15

田径教学教育理论论文06-24

教学秘书教育理论论文06-29

学困生的转化的教育理论论文06-30

体育素质薄弱学生的转化的教育理论论文06-16

关于依托教育理论优化班级管理的教育理论论文06-14

巧妙点拨 读中入境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