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正面管教有感

时间:2021-05-26 09:21:30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读正面管教有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正面管教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正面管教有感1

  《正面管教》为美国的简·尼尔森所著,她是一位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她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一种和善而坚定方法教育孩子,以消除惩罚,用积极方法管教儿童的已得到自律能力。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实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这正是我目前需要的,可以看到教育另一面的魔法镜子,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我经常因为我的孩子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因为他好像没有责任感而深感苦恼,因为他无端的胡闹而心烦。我就在心里嘀咕:这孩子怎么就这么难缠呢?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让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孩子之所以缺乏责任感,是因为我替她做了很多从而就剥夺了她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延展到我的班级,一直以来我们都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班级,我的班级就像是我的另一个“孩子”,有我的属性和我性格,所以此书我读了又读,是我为人母,为人师,为人班主任的重要支撑。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错误的观念“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要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她是想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为了自暴自弃。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要践行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最终赢得孩子和我们的合作并让孩子学会关注于解决问题。

  在班级常规管理和处理突发性课堂事件中,正面管教也给我了很多好的办法,想来有一次我正在上课,有一男生总是提问一些和课堂无关的问题,并上了两次厕所,在我找他回答问题时,他态度一脸的挑衅!不站起来回答问题,还振振有词说自己膝盖受伤了,疼,他不认为自己来迟到是不对的,更不会认为自己不打报告坐着回答问题的行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要想让他意识到他的错误,必须先让改变以往的做法。我真诚地看着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平静地说,“你能受伤了还能坚持上学,值得表扬,但是,老师希望下次你如果有情况的时候,能提前跟跟老师打个报告。这是应有的礼貌和尊重。”她没想到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吵她,“老师,知道了。”她态度的改变也让我感到很惊喜,我想正是因为老师的态度的变化,给学生的心里感觉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才会导致她态度的转变吧!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对相互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平等的对话。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如果我能坚持“坚定与和善”并行,在以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也积极地应有正面管教的方法,一定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感谢《正面管教》一书的作者,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让我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迈出了第一步。相信我的坚持与改变,一定能让正面管教在以后教育孩子和管理学生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读正面管教有感2

  《正面管教》内容概要: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我认为只要在日常教育中,我们以心平气和的心对待所发生的一切事,从孩子的角度换位进行思考,我们的教室一定会充满爱与欢乐,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当然,不管什么样的方法最需要的是我们要有正确的儿童观。尊重、理解、关爱孩子的成长,赢得孩子,而不是要操纵孩子。这是最近经常听到的关于正面管教的观点,学校的师训处也常常会推送一些正面管教的内容来分享。貌似通过采用正面管教方式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更好的和学生相处。恰巧上课时候的纪律问题,对问题学生的处理是我最薄弱的环节,对于吵闹的班级和学生我甚至惧怕上他们的课。有时想要让他们更加的听话,就摆出老师的姿态,我常常会像泼妇似的大声怒骂,这样的方式也只能使他们安静一会儿。

  这本书适时的给我们提供了如何不对孩子惩罚(如打骂等),而是从正面管教出发的极好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虽然有些深奥,但是如果细细看的话,收获肯定是相当大的!既然我们身为父母,就应该尝试里面的任何一种方法,不要让我们做父母的情绪无形中影响着成长中的孩子。书中极度倡导对待孩子要“和善和坚定”,我认为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和善坚定是正面管教孩子的基石。只有在和善和坚定的氛围里孩子才能更好的发展和掌握各种生活技能,同时也有利于亲子关系更加亲密融洽。我们对孩子实施的教育方式绝大都是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言词厉色或予以惩罚,但结果往往是家长又心疼又气愤,此时我们常常疑惑究竟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究竟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孩子需要成长,父母何尝不需要成长和提高呢?为了孩子,多读读这本书吧,它会告诉你如何让孩子拥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如何让孩子健康的成长,也会告诉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亲……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成长与变化,父母其实可以更淡定些,青春期只是每个人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孩子的叛逆是正常的发育过程,既然是正常,就无法避免;既然是过程,就会过去。青春期的孩子其实是在寻找存在感,价值感,认同感,找到了就是个性化的完成,有的人的青春期可能十来岁开始,有的人没准四十多岁才开始,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能完成个性化,找不到自己。在寻找自己的路途上,孩子们会以各种方式挣脱父母的束缚,控制,试探自己的能力,甚至与父母夺权,争斗,冲突。

  特别喜欢正面管教的理念中,把青春期的孩子叫做驾驶员,父母叫做副驾驶,这个说法很形象,孩子终究是自己人生的掌控者,驾驶着自己的人生飞机,飞向更遥远更广阔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父母给予爱、关注、指导,需要父母聆听、鼓励、赞同,不需要的是父母的代替,包办。

  现在我对“和善与坚定”的理解更深一层了,我认为“和善”是说一个人如同和煦的春风给他人的心田带来温暖与舒适,能够理解和接纳对方,能够有“在错误中学习”的豁达,能够有“静等花开”的耐心;“坚定”是说一个人如同深沉的大山给他人可靠的支持和帮助,是执着于爱的教育,相信每个人都会成长,是能够有改变自己的勇气,相信自己有无穷的正能量。我之所以用“他人”而不是用“家人”是因为我觉得“和善与坚定”不仅可以用于家庭教育中,还可以用于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正面管教的家长课堂不仅让家长学会养育孩子,同时可以让家长获得成长。是的,不仅孩子在成长,我们也在成长,反思过去,不仅我们教育方式有许多不妥之处,而且我们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也存在问题,所以,学习正面管教,是学习怎么成长和怎么帮助孩子成长,这是我喜欢和愿意做的事。

读正面管教有感3

  歌德曾经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的确,书就像指向标,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初次接触这本书,是源于女儿班主任老师和我沟通孩子学习习惯的事情,老师便推荐这本书给我阅读。《正面管教》由美国简.尼尔森编著。它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生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已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即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父母要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合作以及责任感,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例子,使我开始反思自己对两个孩子的管教方式。作为父母的我们,经常会因为孩子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发火。然后给予更多的说教、苛责、呵斥,而不是让他们从自己的错误中体验后果。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正面管教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第一、父母的行动大于说教。

  父母首先得弄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应该做的事情又该怎么去做?而不是絮絮叨叨地说一通。也就是,“说1000遍还不如做一遍”的道理。其实唠叨、催促、是非常无力感的,往往消耗家长自身的耐性。父母要用正确得当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并长期坚持不懈。

  第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书中提到让孩子参与到家庭活动中来,并同父母一起制定家庭事务的规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这可以让孩子发现家庭生活中的问题,并执行规则、以及解决问题,以此激发孩子参与其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后果。

  德雷克斯说:“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鼓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认可他们的,然后再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宿感和价值感。

  第三、和善而坚定

  和善就是要父母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且体会到父母是接受他们的感受。坚定的意义在于父母对原则、规则的坚持。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应该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管教孩子,并且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的亲子关系。我要去践行《正面管教》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更自信环境中健康成长。

读正面管教有感4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作者是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林,这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书。书中的着眼点在于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将不惩罚、不骄纵的正面管教方法运用于教室中。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书中还列举了很多阻碍沟通的语言,同时还告诉我们改善沟通的话,让我明白了怎么样才能改善沟通。

  了解学生是师生沟通的首要条件。了解学生方能深刻理解学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这也是老师的本职。当然,在这过程中,开口一个大道理,闭口一个小道理,学生会很厌烦,他们喜欢和你谈弟弟、妹妹、亲戚、朋友,爱玩什么及看哪些卡通片等。只要用心、细心,在这些闲聊中,你会发现教育的契机。

  情感是维系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纽带,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传递给我们的教育信息就是以欣赏者的眼光对待学生,这在教育上能够产生积极的效应。学生取得好成绩时,送去赞赏的笑容;受到挫折时,投以鼓励的目光;后进的学生需要更多的是尊重的眼神……教师的“顾盼生辉”饱含着一种强大的师爱,它让学感受到欣赏、尊重,感受到温暖和力量,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在这一刻完成了,师生间的亲近在这一刻定格了。就像书中讲到的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运用鼓励,给予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我想只要在日常教育中,我们以心平气和的心对待所发生的一切事,从孩子的角度换位进行思考,我们的教室一定会充满爱与欢乐,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

  沟通需要真正平等的“太空时间”,即创造没有任何干扰的沟通氛围和条件;作为一名老师,爱优生并不难,难得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 只要你的学生向你倾诉,你一定要专心倾听。不管面对一个怎么冲动或愤怒的场面,只要你积极的倾听,整个气氛便会缓和。愤怒或冲动的学生在自由的表达了自己受压抑的感情后,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减轻,而且通过你的认真倾听,学生觉得自己问题已经被引起老师重视和理解,于是精神得到支持和鼓励。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任何问题都有了良好的开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你的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正面管教》这本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启发我们在教育上着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没有规定的未来,对于孩子来说,人生路还没有真正开始,那就让我们经历过风雨的老师、家长们用爱引领他们自己去感受人生。“改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拿出来拜读,先改变观念,再付诸行动,改变从一言一行开始,才可能真正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法。

读正面管教有感5

  《正面管教》看完了,看的时候觉得有道理,但总是觉得实际操作难。而且也有疑虑:每个作者把成功的案例写得那么多,难道他们是神仙,一点问题都没有吗?这本书的作者是个诚实而可爱的人,到后一章,她提到她不能用家庭会议改变孩子的态度的时候,已经是孩子们都大了,她到处宣传正面管教理论成功的时候,她沮丧、置疑她自己,甚至要把书扔到窗户外面去。

  刚刚看的时候,我想试试,想在家里建立一个家庭会议的制度。想地点的时候就有点发憷。客厅应该是首选。但客厅里的人都是脸朝着电视的。不让看电视吧,他们一次听我的,第二次不见得。时间只能每周一次,周六晚上刚吃完饭,正电视节目还没有来。我瞅准时间,准备提出的时候,孩子的朋友电话来了,讲了几句,说“我出去一下”。就整晚不见人影。

  后来我改变时间,在孩子刚做完作业,饭还要一阵子的时候15分钟的间隙,地点选择在书房。刚开口说:“我们家每周抽时间一起谈谈好吗?”孩子就说:“我很好,没啥好聊的”。孩子爸也觉得无聊跟着一起出房间了。总之失败了。

  “善而坚定的态度”的度的把握也较难,善呢,就容易让孩子看到有机可乘,坚定的态度很容易变成纳粹。另外例子里面的家庭都不止一个孩子,而且爷爷奶奶都不生活在一起,对中国独生子女、三代同堂的情况的处理可能更难一些。不过她一直强调:所有的态度要秉持一点:我无条件爱你们,我的孩子。父母老师的表情会告诉孩子真相。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面部表情狰狞,肌肉痉挛是表达不出爱的。她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小建议—冷静下来再处理非常有效。但对父母来说需要“忍出内伤。虽然孩子爸爸没有看这本书,但他最近的行事风格很像这一点。

  上周,他检查孩子寒假作业,发现有错的地方,吃中饭的时候,他就问孩子:“晚上不出去玩吧?”(商量、建议,语气友善)

  孩子答:“暂时不出去。”(留条后路)

  他说:“如果晚上不出去,我就给你讲讲数学作业错的地方。”(提出方案,但仍然是建议)

  孩子答:“嗯—好吧”(有点不情愿,但因为前面铺垫,没话说)

  晚上——

  关掉电视机,他说:“现在开始讲题好吗?”(和善语气)

  孩子闷闷地答,放下手机游戏,跟进书房。因为心中不愿意,孩子根本不正眼看作业,就那么斜着眼听着,看着真让人想发火。我本来也跟着进去,后来就出来看电子书了。但他不管孩子表情,还是跟他讲,边问:“你这步是怎么想的呢……就是这步骤用错了公式。”(善而坚定)

  大概20分钟后,他结束了讲解,然后说:“你们现在高中的题目很难呀,我今天为了给你改这几页题,做了一下午。”(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但是,你目前的分数跟你的智力差距太大了,80分以上应该是没问题的。”(告诉孩子他的感受)

  “我觉得你分数低是因为你没有用草稿纸,步骤没有一步步写下来,所以有一点小错误,就导致结果不对。如果写下来,错误就容易发现。”(引导孩子关注解决问题)

  但孩子不领情,觉得晚上时间被占用,还是斜着眼。

  他说:“我们能不能再做一道题,巩固一下?”他的声音也渐渐有点透出不耐烦。(忍耐)

  孩子开始觉得委屈:“刚不是说讲题吗?怎么现在要做题呢?”

  我担心他们吵起来,就使眼色让他出来到客厅。(冷静下来再处理)

  他想了一下,决定去冲凉。(冷处理)

  冲完凉,已经冷静下来。再次进入孩子房间,说:“那道题做出来没有?我们一起看看吧”(善而坚定)

  终于孩子没有反抗,一起做完了题。最后孩子心情也好起来。

  这一次案例的效果很好,但持续性不好。因为有时候孩子爸还是会忍不住发脾气。孩子也还会赌气。但经过寒假的连续晚上讲作业,孩子似乎放下面具,跟我们亲近很多。昨晚,我看到孩子用QQ给朋友发一条信息:“我爸晚上要我做作业,我不去了。”

  我总结一下:父母付出时间(看作业,讲题),孩子还是会觉察到的。我们总是以忙、累为借口,让孩子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读正面管教有感6

  妈妈问自己的孩子:“你知道妈妈真的爱你吗?”

  岁孩子的回答是:“是的,如果我乖乖的,你就爱我。”

  12岁孩子的回答是:“我知道你爱我,如果我得了好分数。”

  同样的问题,我也问了女儿,她回答是:“爱啊。”我追问:“爸爸妈妈经常会提很多要求,你还会觉得我们真的爱你么?”当时她正在玩公主穿衣服,抬头看了我一眼,又低下头说道:“没有条的时候,爱我;有条的时候,也爱我。”

  再次读完《正面管教》后,我更加深刻体会到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感谢女儿的宽容和包容。

  我们总是口口声声说“爱孩子”,经常唠叨要孩子做这个,完成那个,希望孩子做我们认为对她好的事情,这样她以后学习会更优秀,生活更加幸福。

  我们经常意识不到,为了达到我们的期望,在孩子不配合、不合作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的运用起强迫、命令、威胁、惩罚等各种能够让孩子屈服的手段,这些短期能让孩子听话,从长远看,只会导致孩子愤恨、报复、反叛和退缩。

  在爱的名义下,我们总是述说孩子的各种不理解、各种不听话,各种叛逆,并给孩子贴上各种负面标签,殊不知过于关注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这恰恰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在爱的名义下,我们总是会以受害者的姿态展现我们的各种焦虑、各种无奈、各种身心俱疲,对于孩子的要求也慢慢地少了底线意识,少了坚定的态度,在孩子不断试探我们所能承受的最大底线过程中,要么沦为被孩子操纵的木偶,要么就由过度放纵切换到完全控制,从一极端直接过渡到另一个极端。

  如果你也面临着这样的困惑,那么《正面管教》值得你拥有。很多时候,别人要求我推荐家庭育儿方面的书籍,《正面管教》是必须推荐的。

  作者简·尼尔森,是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简·尼尔森开始接触到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学生)的教育理念,随后结合自己的认识,把阿德勒的教育理念发展成了正面管教理念,写出了《正面管教》。《正面管教》自出版以,已经成为美国管教孩子的黄金教科书。

  说起这本书,很多年前我就读过,只是当时读的时候比较囫囵吞枣,加之当时关于家庭教育的积累不够,所以理解的很肤浅。反而是之后几次大咖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不断加深了我对正面教育的理解。

  当我再次捧起这本纸张有点微微泛黄的书时,原先无法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一下子都通透了。何谓经典,就是每字每句都透着智慧的光芒。或许是这些年的不断实践,或许是这些年不断阅读家庭育儿的书籍,我经常会在一个页面反复停顿,闭上眼睛,细细回味字句中蕴含的深意,以及在面对同样情况时,我与女儿日常互动中哪些只有坚定少了和善、少了耐心、少了接纳,妈妈与女儿日常互动中哪些只有和善少了坚定、少了原则、少了底线。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和其他传统管教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正面管教既不会羞辱孩子,也不会让家长感觉难堪,它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然后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他的各项能力。正面管教的基石是和善而坚定,这是因为“和善”可以表达家长对孩子的尊重,而“坚定”则可以帮助家长维护自己的权威,同时向孩子表明尊重事实的态度。

  作者介绍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让孩子重视解决问题。做到这四个步骤,可以更好地让孩子与自己合作,从而达到正面管教的目的。

  作者还分析了孩子不良行为的四种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在孩子们眼里,寻求过度关注和寻求权力,是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归属感和价值感;而报复则是他们希望通过破坏性的行为,补偿自己受到的伤害;如果孩子选择了放弃,那是因为他们真的失去了信心。书中,作者给我们指出了分辨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目的的方法和应对方法。

  即便专业教育孩子的老师,在学校里可以是学生的心灵导师,但是回到家里也照样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知易行难。我们教育孩子切忌不能太容易受情绪的支配而陷入权利之争。我们的目的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是激励孩子做的更好(孩子在感觉更好时会做得更好),而不是让孩子放弃自己;是启发孩子探索式的思考,而不是在命令、责备中招致孩子的戒备;是让孩子决定做什么,而不是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实践正面管教不会一蹴而就,过程可能会有反复,这点作者在书中就曾说道:想把《正面管教》的书扔到窗外,不想让人知道写《正面管教》的作者也会反复犯错。

  面对女儿的不配合,我就经常忘记运用和善而下意识采取过分强硬的态度显示我的坚定,好在事后我都能察觉到。

  人无完人,要有接纳不完美自己的勇气,错误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回到正面管教的原则上。

  学习了正面管教,孩子也不会从此完美了。完美是一种极不现实的期待,过分追求完美往往会陷入深深地沮丧之中。即使我们的孩子还不完美,我们也不完美,但是相处的很快乐,或者这是正面管教带的最大变化,即让父母与孩子彼此之间感受到爱,让孩子拥有满满地归属感和价值感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颗爱心,更需要知道如何去爱。

  记住,我们能决定是:

  我们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读正面管教有感7

  班级里存在这样的现象:一再故意地对一个很难保护自己的人做出残忍或伤害的行为。面对这一问题,也曾想尽办法解决。直到拿到《正面管教》这本书,才意识到:这种现象意味着这是一个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很多学校都实施了针对恃强凌弱行为的项目。其中有一些学校采用的是惩罚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另一些学校采用的是赋予学生们力量和增强自尊的方法。恃强凌弱是解决一个想象出来的问题或真实存在的问题的一种错误方式。有些孩子欺负他人是为了寻求认可和关注。面对这一现象,我们成人往往扮演着法官、陪审员和行刑者的角色,认定是谁挑起的问题,并惩罚其中一个孩子,或给这个孩子贴上麻烦者的标签。成年人不可能看清楚孩子们之间的全部事情,所以他们最终往往挑选中个子最高的、年龄最大的或男孩子,给他贴上挑衅者的标签,并维护他们相信是可怜的受害者的孩子。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旁观者。在正面管教中,建议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进来,而实行这一理念的最佳方法就是召开班会。即便是不开班会,也要把事件涉及到的每一个人聚到一起,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把事情说开。

  鼓舞信心、造成一种亲密无间的感觉并将纠葛视为需要解决和改进的课题而不是鄙视的对象,这样做所产生的有益影响会超过可能造成的任何伤害。

读正面管教有感8

  近期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对自己的冲击很大,觉得这本书对既是家长又是老师的我有很大的帮助。

  在 《正面管教》一书中,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让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文中列出了比较实用的正面管教工具:

  1、注意把握时机。要等到非冲突的时间,等到你能够给予鼓励,并且孩子也愿意接受鼓励的时候。

  2、从冲突中退出来。

  3、和孩子约好,等你们双方都冷静下来并感觉好起来以后,大家再碰头。

  4、以优点而不是缺点为基础,认可并鼓励孩子好的一面,其百分比就会提高。

  5、倾听,记住,当孩子们觉得受到了倾听之后,他们才会倾听你。

  6、关注并认可孩子的进步,而不是完美。

  7、转移不良行为。寻找不良行为中显露出来的.天赋或能力,引导孩子把这些天赋和能力转向建设性,有贡献的地方。

  8、支持孩子们为错误行为作出弥补。

  9、给予鼓励,而非赞扬。

  10、避免批评,要问孩子:你打算怎么改进?你应该做些什么来实现你的目标?

  11、在你决定你要怎么做之前,先要让孩子知道。

  12、让孩子参与制定他们的日常惯例表。

  13、教给孩子把犯错误看作学习的大好时机我个人也从中获得以下两点启示:

  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正面!既不是俯面,也不是仰面。俯面,是上对下;仰面,是下对上;正面,是面对面。管教,需要一种地位平等的原则。如果一位教师无论形式上做得多漂亮,俯面看孩子,言行中全是我正确你错误的教,或者仰面看孩子,言行中全是围着孩子利益转的教,适当鼓励孩子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把他推向万丈深渊。所以“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俯视导致强行灌输,也不仰视导致娇纵的管教孩子的认识方法。”

  二、正面教育,正面什么?让孩子正面自己!不是盯着他人,而是正视自己的愿望。因“不如”而羡慕,不是一种坏的心理状态。因“不如”而要嘴上踩两下,就变成了嫉妒,开始发酵。因“不如”而要行为上给别人下绊子,便发展成了恨。统称羡慕嫉妒恨。羡慕完全可以发展为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一旦上升到嫉妒和恨,就会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培养孩子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真心祝贺别人的成功,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是正面教育的宗旨,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在进行正面教育时,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平等的对话。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如果我们能坚持“坚定与和善”并行,感谢孩子让我们学会包容、关爱;感谢孩子给予我们深重的使命感,在以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也积极地应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一定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引知识泉浇其心骨、点智慧火亮其旅程、竖灵魂峰壮其行色”才能体现教育行业的价值。教书不易,育人更不易,且行且思索!

读正面管教有感9

  对于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面临一个最简单,但是也最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作业问题。学生总是怨天怨地的大喊,老师作业的严酷,还说这homework真的是不可数名词呀!而老师总是要学生复习,巩固,预习等等理由给学生铺天盖地的作业。于是,老师为了能让学生完成作业,也制定了各不相同的规定。

  下面就是一个班级对作业的部分规定,不过,要提醒大家,这些规定是学生没有参与的规定:一次不交,课代表记名,两次不交,课堂点名批评,一周内所有学科作业不交超过五次,叫家长到校陪读,观察孩子的课堂作业表现,第二周再出现这种情况,家教一周。这样的规定,老师会认为,学生会害怕这些惩罚,而努力完成,认真对待所有学科的作业,可是结果却令人更加生气。有些孩子为了不受到惩罚,他们就会抄作业,而且抄的很是认真的样子。他们这是出于恐惧和害怕,而不是证明自己有了对错的概念。这些孩子为了证明自己还有可取之处,就会弄虚作假。另外一些孩子则捉摸着怎样打败老师,只抄一些单项选择,让后上交,表示自己做也交了呀,谁能说我没有交作业呢。很有一些孩子,随你怎么要求,我不会,我也不抄,就是不写,任由你惩罚。在受到惩罚之后,有些孩子心里就会留下不公平的感觉,他们不会将心思集中在招致自己受到惩罚的行为上,而是对惩罚他们的人充满了怨恨,或者感到自己很受屈辱。我不就是没交作业吗,为什么要请我的家长来陪读,让我的家长也跟着受到屈辱。

  逻辑后果对孩子的作用可以是尊重性的,鼓励性的,然而却经常被误用或未被充分利用。在运用得当的时候,孩子们就能从中学到有助于他们以尊重和有尊严的方式培养责任感和义务感的大量东西。用逻辑后果而不是惩罚作为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的一种方式会更有效,更长效。

  作者文章中举例琳达写作业喜欢在课桌上敲铅笔,这会干扰到其他孩子。老师让他选择是停止敲铅笔,还是交出铅笔等别人写好作业后她再写。让孩子选择是停止不良行为还是体验逻辑后果,是一个好方法。给孩子一个选择,并且私下里把后果告诉孩子,并不是有效运用逻辑后果的唯一指导原则。倘若如此,让孩子选择是停止不良行为还是挨一顿打似乎也很合理了。吃苦头不是逻辑后果需要的条件。因为逻辑后果的目的是为了停止不良行为并找到解决方法,而不是为了报复而给孩子造成痛苦。所以把孩子的不良行为转变成有贡献的行为,对于鼓励孩子停止或大大减少不良行为很有效。

  不论孩子错误的目的是什么,逻辑后果都有可能完全不适合。或许是我们给孩子布置的作业毫无意义,或许是老师根本就没有让孩子参与制定作业计划,并且没有让学生感到写作业的重要性,这个作业对自己的学生有多么的需要,或许是老师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应该做怎样的作业,怎么去做,为什么需要做。没有什么事情比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赢得他们的合作了。所以,我们可以定期召开班会,所有的班级事务都由学生自己参与讨论,所有的班级规则都有学生参与制定,这些会带给学生民主,带给学生尊重,让学生感受在在这个集体中的存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

  从这里我们也会反思,我们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对孩子的发展有多少引领的作用?对学生的未来有多少影响?

  读书吧,一本值得阅读的书,带给我们太多的反思,也许这些反思,会促我们循序成长!

读正面管教有感10

  刚上完一节课,筋疲力尽回到办公室,桌面上放着一本崭新的《正面管教》,本学期教研组共同书目,书名早已耳熟能详,但是从未认真阅读,刚好趁此机会,平心静气,提升自己。

  其实在阅读此书之前,我曾以为,正面管教这本书应该是大多亲子教育书籍一样,引导家长、老师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淡化或者忽视孩子身上的存在的问题,但是第一页中“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地管教孩子”却引起了我的兴趣,虽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浪潮下,我们更多的是给予孩子“自主、自由、平等”但是,如何平衡它与“管和教”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此书作者为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其英文名字为Positive 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的纪律。何谓正面管教?我想书中的这句话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用娇纵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

  书中的信息量很大,列举了大量家长、老师管教孩子的实例并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越看越能引我的共鸣,梳理一下自己的管理方式,我发现其实自己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尽管经常告诉自己要学会心平气和,但是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需要多多修炼,总是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为了孩子的这点那点小错误而生气。继而开始对学生们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教模式或让让她们去承担一些逻辑后果,静下心来想一下,是因为我单纯地在孩子们犯了错误时给予她们的更多是说教而不是让她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教育方式中,孩子也许是被动地去接受这种教育模式,而非自己真正地意识自己的问题所在,更没有给予他们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机会。因此,有的时候教育的成效是那么的低。

  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即: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手捧《正面管教》一书,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我觉得自己的确不断地学习与尝试着改变,书还没有看完,期待下面的章节能带给我更多的启发。

读正面管教有感11

  每一位教师从内心都想得到学生的尊重,得到学生的认可,得到学生的喜欢。每一位教师都想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感受到的是和谐,是美好,是感动。所以每每学校要评选学生最喜欢的教师,我们都为自己捏一把汗,我得票数是不是最高呢?最高的那位老师就会美在心里,乐在脸上,可是票数少的老师都是那么的垂头丧气,我可是对学生也很好呀,什么事情都为她们着想,什么事情替他们办,怎么就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呢?

  那么我们就需要反思我们的行为,我们自认为对学生好的行为,学生真正感到好了吗?我们与学生的沟通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了吗?我们要求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时,我们尊重学生了吗?我们是以尊重换得尊重了吗?我们是以心灵换的心灵了吗?

  一、了解事实,不假定,相信学生能解决,就是尊重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经常会遇到教室里发生这样的事情,饭后学生要上自习写作业,教师走进教室要辅导,可是教室里乱哄哄的,好像大家都在写作业,又好像大家都没有在学习,找不到说在说话,找不到典型,批评都找不准到底是谁,于是就在教室里大喊:“能不能别说话呀。”话音刚落,静下来几秒钟,又恢复原状,就这样的情况一直每天都继续着,班主任束手无策,学生怎么这么爱说话呀。让我们换一种思维,换一种方式,把这种现象拿到班会课上,用头脑风暴的形式,采用尊重的态度,让学生解决问题,相信最终学生一定会还给老师一份惊喜,一切都变的那么静悄悄,不是吗?

  这就是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教师总喜欢在不询问的情况下,就假定学生不行,就假定学生的想法与感受,假定学生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甚至假定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的假定就让我们失去了了解学生的机会,还可能因为在不经意间伤害学生的感情而损害彼此的关系。我们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相信学生可以解决问题,鼓励召开班会,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能力如此之大,真的令我们叹服。

  想想看,当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认为学生不会解决,只能靠老师的惩罚或者批评解决,那么这些毫无表情的批评会引发学生的厌恶,导致学生与老师直接的对立。这样虽然我们老师很努力的维持教室里的纪律,很认真的辅导学生的作业,但是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这样师生的关系就会越来越远。

  二、是鼓励,不是替做,给学生机会,就是尊重

  记得是去年一二九歌咏比赛时发生的事情。根据学校的安排,为了让各位比赛的质量上一个台阶,所以学校给每班都派了一名科任教师帮助班主任老师排队和整队型,如何唱,如何咏,还要加些什么样的动作等问题。八年级有一个班,班主任老师是一位和和蔼的男班主任,派去的老师时有多年班主任经验的女班主任,现任他们的数学老师。本来他们的歌咏比赛安排都是学生们共同商量的,大家的热情非常的高,什么时候领唱,什么时候齐唱,什么时候男女对唱,是一个人咏,还是男女两人一起咏,而班主任老师呢,看学生积极性高,也就是为学生做做顾问。可这一数学老师已加入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一数学老师总认为自己有经验,于是否定了学生的想法,这不行,那需要变,一下子把学生的精气神全打趴下了,学生一点都不配合,本来好好的,最后得的名次非常不好,学生那是一个伤心,不满呀。而数学老师呢,到处说:“这班里的学生素质就是差,给他们设计的多好呀,就是不配合,真是的。”

  我们总认为替学生做事情,而不是让他们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时,我们也许会认为我们是在关爱学生,是在帮助学生。我们人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学生为什么就是不领情呢。想想看,比赛完,我们又会给学生说教,解释所发生的一切,发生的原因,以及我们的感受,因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更会激起学生的反感。学生要的不是替他们做什么,而是鼓励,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相信他们能做好,这就是尊重。学生要的不是替做,而是对他们观点的认可,对他们观点的感兴趣。《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说:“如果你给学生们提供运用他们自己的智慧的机会,他们往往会得出与成年人向他们说教但似乎被他们忽视的结论完全相同的结论。这种探索会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内在而非外在的控制点。”

  三、谈心是交流,不是说教,你一言我一语就是尊重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把这种带有尊重赋予力量的沟通成为“网球比赛”。想想进行或者观看一场精彩的网球比赛是什么样子。来回对打若干次的球令人非常兴奋,这不仅仅是网球,乒乓球一样的道理,最好看的就是双方队员打的回合多,越多,大家越激动,呐喊声就越大。再想想,如果打球时,发球过去,对方接不住,打不回来,比赛还有什么乐趣?我们打羽毛球一样,打过去,对方接不住,再打,再接不住,不一会就觉得打的一点意思也没有,关键是,根本起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呀。

  那么我们与学生的交谈也是一样的。我们老师都会发这样的牢骚:给某某同学做过多少次思想工作了,嘴皮子就磨烂了,就是一点也不见效,一点都不长心,一天都不好。一次精彩的交谈就像一场网球比赛,对话会有来有往,两个人轮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老师把学生叫到教室外面,或者办公室,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引古用今,说父母,讲同学,总认为总会有一句话学生会几道心里,对学生会有激励,可是谁知道,学生竟然没有记住一个词,甚至只要老师叫同学谈话,学生就会紧张,就认为一定有要劳累耳朵听老师的说教了,所以这样的沟通,这样的谈话,不但没有作用,甚至还会有负面作用。

  想象一下,让一个学生在放学后和你谈谈他学习中的一个问题,就是进行网球比赛式对话,那该有一个多么令人振奋的效果呀。或者周末回家,我们和学生一起骑着自行车,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着行走在回家的路上,那该是多么的温馨,多么的温暖人心,这样的交流真的会令学生终生难忘呀,又怎么不会让学生爱上老师,师生关系又怎么能不融洽呢?

  通过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想法来表达对他们的尊重;通过了解事实,不假定,合适学生对以问题的理解,探寻他们对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看法来表现对他们的尊重;通过你一样我一语的网球比赛式的沟通来表现对他们的尊重。在良好的沟通中,我们会有大量的倾听、尊重、好奇心和赋予力量。

  相信,只要我们老师善于学习,善于阅读,在阅读中思考自己的行为,在阅读中反思自己处理学生的方式,在阅读中改变自己,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一定会享受每一节课,每一分钟与学生的相处,相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相信教育的春天会处处在!

【读正面管教有感】相关文章:

读《正面管教》有感02-09

读《正面管教》有感08-30

读《正面管教》有感(精选20篇)03-22

读《正面管教》有感(精选6篇)07-10

学习《正面管教》有感05-30

读《正面管教》第二章有感03-08

读《正面管教》心得体会04-09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07-22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