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调查报告

时间:2023-08-23 10:50:26 诗琳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地理调查报告(通用14篇)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理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理调查报告(通用14篇)

  地理调查报告 1

  一、引言

  在教学和考试制度改革的今天,地理在初中学生的心目中还和往日一样吗?我们为此进行了调查,想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地理课、地理教材、地理作业和考试、地理知识的应用等方面的情况,以便为全面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些参考资料,初中学生心目中的地理。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我们调查的学校是北京市朝阳区的一所区级重点中学——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这所学校从1991年起试用义务教育教材。我们调查的对象是刚好学完世界地理的初一年级学生和刚学完中国地理的初二年级学生:初一年级252名,男生103名,女生149名;初二年级271名,男生111名,女生160名。我们调查的方法是问卷法,问卷共30道题,每题设3个或3个以上答案供选择。调查过程中,我们又和部分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了座谈。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地理课没有成为中学生的负担

  在被调查的523名学生中,有469名认为开设地理课很必要,占90%,只有31名学生认为地理课是负担,地理论文《初中学生心目中的地理》。

  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也说明,中学生没有把地理视为负担。53%的学生觉得地理知识好理解,45%的学生觉得难度一般,仅有2%的学生觉得不好理解;78%的学生自己能读懂课本,还有20%的学生至少能读懂一半;48%的学生觉得地理内容易记忆,还有41%的学生觉得地理内容的记忆难度一般;有58%的学生觉得地理填图作业的难度一般,而40%的学生则认为很容易,学生们认为填图作业中的空格为填图作业的完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这些调查结果充分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作业过程中,地理教材难度小,作业较容易,没有给学生构成负担。那么学生又是怎样看待地理考试的呢?40%的学生觉得考试前在课堂上复习就足够了,20%的学生则用不着多复习,可见每学期一次的.地理考试也没有给学生构成负担。

  (二)地理教材有待改进

  地理课虽不是中学生的负担,却也不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科目。调查表明,只有22%的学生觉得地理是他们最喜欢的科目,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初一比初二多7个百分点。显然,这和现行教材安排有关,即初一开设世界地理,内容新颖丰富,初二开设中国地理,内容简单且与小学所学的内容重复。

  新教材格式变化较大。44%的学生觉得教材格式好,51%的学生觉得教材格式一般,看来教材格式还不能令人特别满意。教材中增加了彩图和“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等栏目,使课本显得丰富多彩。

  就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而言,73%的学生更喜欢图片。把那些栏目放在一起比较,80%的学生最喜欢其中的“读一读”。由此可见,把地理知识以丰富多彩的图片和生动有趣的“读一读”表现出来,更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更易于他们接受,这一点,在今后的教材修改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生不大喜欢“想一想”和“做一做”,这便要求我们在设置上要注意加强其趣味性,提高其质量,让学生愿意去想、去做。

  (三)地理课堂教学尚需改进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都遵循着地理八股式的固定模式进行授课,这种方式因新教材的使用更失去了它往日的光彩,然而上地理课该注意些什么呢?调查表明,45%的学生认为地理知识主要来自电视和课外书刊,55%的学生觉得地理知识主要来自课堂,可见课堂虽非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但仍是主渠道,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主渠道,切实注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8%的学生喜欢在地理课上看幻灯或录像,显然多数学生喜欢上电教课,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加速教学手段的改进,尽快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去。

  地理调查报告 2

  20xx年7月,我被安排到绥化市一所中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主要为初中地理教育的教学工作。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身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也更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我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我不仅从各个老师和学生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和他们成为朋友,更重要的是,这段时间的实习锻炼,使我完成了由学生到实习老师的华丽转变,提升了个人素养。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努力地投入实习工作:一方面认真备好教案,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和探讨地理课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利用实习之余,我还在实习学校针对初中学生对地理成绩的普遍偏低开展了教育调查。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通过掌握目前初中生地理成绩偏低的主客观因素,针对调查所反映的现状探讨出其中的原因,并最终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为以后我的教学生涯提供更为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

  一、调查概况

  初到我所实习的中学,我便发现该校学生的的地理成绩普遍较低,而且成绩跨度较大,而且通过其他学校实习教师的的了解,我发现该校的地理成绩状况,在其他学校也很普遍。为了找出这一现象的原因,我开展了这次调查,希望通过调查结果,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

  绥化市中学初一、初二年级学生

  2.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三、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涉及初一、初二年级200名学生,发放问卷200份,从回收的问卷的结果来看:

  地理太难学不会23人其他原因原因枯燥乏味地理是“副科”课业太多年级初一年级没有兴趣20人不重要18人没有时间16人16人初二年级32人24人16人20人15人

  四、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此次调查,可以将调查结果分为两大原因:学生的主观学习欲望不高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两大方面。

  1.学生的主观学习欲望不高

  在调查中,许多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有很多消极的想法,比如:这门学科不重要,没有学习的必要,或者以后有时间的时候再学也不晚;地理课没意思不好玩;知识太多太凌乱,不知道学什么等等一系列的想法。这些想法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学生放弃了对地理的学习,在地理课上溜号、做其他科的作业甚至睡觉的情况比比皆是。

  还有一部分学生,有学习地理的想法,但是由于时间利用的不当,没有分配给地理学科的时间,同学们纷纷表示,其他科的作业都没有时间做,怎么会有时间来学习地理。尤其是初一的学生,他们刚刚从小学升到初中,面对如此繁重的课业负担,无法适应这么多的科目都有作业、都需要复习,所以很多学生纷纷“取主舍次”,放弃地理,只在上课时听老师讲。可是在初中阶段地理一周的课节不多,学生们往往在这节课上学会了,但经过一个星期的“沉淀”,再上课时,便不记得上节课的内容了,只在考试前死记硬背,无法理解,成绩自然不会理想。这样便会打击学生们的自信心,没了自信便不想学了,如此恶性循环,成绩很难提高。

  2.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一个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且又会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教学的老师自然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强大的个人魅力是征服学生的一大法宝。从调查情况来看,在其他原因这一选项中有50%的学生认为他们不喜欢地理课的原因是由于老师的缘故,他们不喜欢老师的授课方法,甚至有些同学听不懂,比如在讲地球的公转自转、太阳的高度角的时候,很多学生想不明白它们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没有一个实观的视觉效果,所以学生似懂非懂,尤其在做题的时候,表现更为明显。所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地理课中尤为重要。但是并不是说有了现在化的教学手段就万事大吉了。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

  调查中,我还发现一些学生认为老师“偏心”,尤其是对待学习成绩好与差的同学态度上。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学生是很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的。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而且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五、对策与措施

  1.以生动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地理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地理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知识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2.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一点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一些背景的解说,我建议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地理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新知识,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学生感兴趣。

  3.以知识点串联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点的串联是将不同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它反映了客观世界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经调查表明,学生的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知识结合点。能有效地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可以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由于地理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散,及时的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也可以是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的重点,便于知识的系统掌握。

  4.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尊重他们

  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结语

  实习任务圆满的结束了,而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也让我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虽然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在这次实习中,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同时,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这让我更加坚定了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我将继续以认真和高度负责的态度虚心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实习给我的大学生涯留下了难忘的一页,其中的点点滴滴,其中的酸甜苦辣,令我们回味,催我们成熟。短暂的工作时日不仅磨练了我的意志,也使我对今后的人生道路有了真确的方向。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觉得我更加成熟了,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教师是一个很特别的职业,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是人类的文化桥梁,随着思想境界的提升,我也切实体会到了实习的重大意义。

  地理调查报告 3

  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而在这特别的地理位置上,有其优势和劣势。为了了解广州地理所带来的各方面效益,分五方面进行调查:

  (一)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海洋性气候特征特别显著,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等气候特征。由于水热同期,极利于作物的生长,但自然灾害也比较频繁,台风、暴雨、寒潮、雷电、雾霾等灾害性天气,常常给广州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市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广州市土地类型多样,适宜性广,地形复杂。由于受各种自然因素的互相作用,形成多样的土地类型。根据土地垂直地带可划分为以下几种:

  (1)中低山地。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宜发展生态林和水电。

  (2)丘陵地。可作为用材林和经济林生长基地。

  (3)岗台地。可开发利用为农用地。

  (4)冲积平原。是广州市粮食、甘蔗、蔬菜的主要生产基地。

  (5)滩涂。

  (三)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2条,老八区主要河涌有231条,总长约913公里,不仅构成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也对改善城市景观、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起到突出的作用。广州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本地水资源较少,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

  (四)广州市的自然条件为多种动物栖息繁衍和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物种类繁多,生长快速。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但天然林已极少,山地丘陵的森林都是次生林和人工林。

  栽培作物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鲜明特征,是全国果树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品种。蔬菜向以优质、多品种著称,花卉包括鲜切花、盆栽植物、绿化苗木、工业原料用花、草坪、种苗等6大类。粮食、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和野生动物种类也很多,且不乏名优特品种,其中,增城丝苗米是广州市第一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品种。

  (五)广州市的地质构造相当复杂,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已发现矿产47种、矿产地820处,其中大、中型矿床18处。主要矿产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灰岩、陶瓷土、钾、钠长石、盐矿、芒硝、霞石正长岩、萤石、大理石、矿泉水和热矿水等。区内能源矿产和有色金属矿产十分短缺,呈零星分布,规模较小,品位不稳定。

  通过调查,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广州的地理文化,也更加珍惜和爱护广州的资源。

  地理调查报告 4

  一、引言

  在教学和考试制度改革的今天,地理在初中学生的心目中还和往日一样吗?我们为此进行了调查,想通过 调查了解学生对地理课、地理教材、地理作业和考试、地理知识的应用等方面的情况,以便为全面提高地理教 育教学质量提供些参考资料,初中学生心目中的地理。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我们调查的学校是北京市朝阳区的一所区级重点中学——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这所学校从1991年 起试用义务教育教材。我们调查的对象是刚好学完世界地理的初一年级学生和刚学完中国地理的初二年级学生 :初一年级252名,男生103名,女生149名;初二年级271名,男生111名,女生160名。我 们调查的方法是问卷法,问卷共30道题,每题设3个或3个以上答案供选择。调查过程中,我们又和部分学 生就某些问题进行了座谈。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地理课没有成为中学生的负担

  在被调查的.523名学生中,有469名认为开设地理课很必要,占90%,只有31名学生认为地理课 是负担,地理论文《初中学生心目中的地理》。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也说明,中学生没有把地理视为负担。53%的学生觉得地理知识好理解,45 %的学生觉得难度一般,仅有2%的学生觉得不好理解;78%的学生自己能读懂课本,还有20%的学生至 少能读懂一半;48%的学生觉得地理内容易记忆,还有41%的学生觉得地理内容的记忆难度一般;有58 %的学生觉得地理填图作业的难度一般,而40%的学生则认为很容易,学生们认为填图作业中的空格为填图 作业的完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些调查结果充分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作业过程中,地理教材难度小,作业 较容易,没有给学生构成负担。那么学生又是怎样看待地理考试的呢?40%的学生觉得考试前在课堂上复习 就足够了,20%的学生则用不着多复习,可见每学期一次的地理考试也没有给学生构成负担。

  (二)地理教材有待改进

  地理课虽不是中学生的负担,却也不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科目。调查表明,只有22%的学生觉得地理 是他们最喜欢的科目,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初一比初二多7个百分点。显然,这和现行教材安排有关,即初一 开设世界地理,内容新颖丰富,初二开设中国地理,内容简单且与小学所学的内容重复。

  新教材格式变化较大。44%的学生觉得教材格式好,51%的学生觉得教材格式一般,看来教材格式还 不能令人特别满意。教材中增加了彩图和“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等栏目,使课本显得丰富多彩 。就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而言,73%的学生更喜欢图片。把那些栏目放在一起比较,80%的学生最喜欢其 中的“读一读”。由此可见,把地理知识以丰富多彩的图片和生动有趣的“读一读”表现出来,更符合初中学 生的心理特点,更易于他们接受,这一点,在今后的教材修改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生不大喜欢“想一想”和“ 做一做”,这便要求我们在设置上要注意加强其趣味性,提高其质量,让学生愿意去想、去做。

  (三)地理课堂教学尚需改进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都遵循着地理八股式的固定模式进行授课,这种方式因新教材的使用更失去 了它往日的光彩,然而上地理课该注意些什么呢?调查表明,45%的学生认为地理知识主要来自电视和课外 书刊,55%的学生觉得地理知识主要来自课堂,可见课堂虽非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但仍是主渠道 ,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主渠道,切实注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8%的学生喜欢在地理课上看幻灯或录像,显然多数学生喜欢上电教课,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加速教学手 段的改进,尽快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去。

  地理调查报告 5

  对于地理这门学科,我们不仅要从书本上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更要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能够解释并了解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天气预报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信息,而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了张掖市气象局,参观并了解了有关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并做了调查报告。

  气象局作为一个预报天气情况,监测天气状况的机构,其区位条件的选择是有一定要求的,首先我们注意到气象局是坐落于城郊的,据了解,气象局正在往更远的乡下搬迁,此举首先避开了“城市热岛效应”对温度测量的影响,其次也避开了城市中高楼大厦对风速的影响,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到了这些之后,我们开始听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监测天气的各种仪器。

  我们的参观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在气象局院内,了解各种测量天气的工具。二是在检测室内,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首先我们参观的是院内。

  测量影响天气各种因素的仪器

  一、地温计

  进入院内,首先,工作人员从地下拔出了一个很长的杆子,大家的好奇的围上前去,细看原来是一个温度计,但这个温度计是很特殊的,长是它的一个特点,有0.8m,1.6m,3.2m等,更特殊的是它的另一端是与监测室内的电脑终端相连接,相当于一个电子温度计,可以实时将温度传送给电脑中分析,测出地下的温度。

  二、蒸发桶

  它的外形看起来像一口大锅一样,不过它的作用可不是淘米洗菜的,而是在夏季用于测量蒸发量的,工作人员在夏季会每天早晚记录。分析当年的温度变化。

  三、风速器

  一个高七、八米只有我们扬起头来才能看到头的大铁柱上插着风速器和风向标,这么高的设备工作人员爬到顶端记录当然很危险,它也是和电脑终端相连接的,它能够十分精确的测出风速和风向,有趣的是,我们常说喝西北风,方向感盲目的我们一般辨认不清风的来向,今天站在风速器下,不偏不倚,刚好指着西北方向。这么高大的东西,稳定性好吗?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别小看了它,它最少可以抗十级的大风。平时测量数据都很精确。

  听了一番讲解之后,我们也有了一些问题,这些数据似乎与我们平日中天气预报中所看到的内容不一样啊,天气预报中可没有地温,风速这些内容。工作人员解开了我们的疑问,这些都只是影响天气预报的因素,需要将这些因素汇总并进行数据分析,才能产生最终的天气预报。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项——温度。于是工作人员为我们打开了百叶窗,平日的气温便是从这里面的温度计测量的,但我们发现,除了温度计以外,还有一根貌似温度计的的东西,它又是什么?原来它就是测空气湿度的,天气预报中的人体感觉就是以此数据为判断依据的。

  我们同时还提出了一个疑问,每当有大雾或者沙尘天气的时候,天气预报中会出现能见度的大小的数据,可是能见度大小是如何测量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在50m,100m,200m等地的地方都做有标记或者将某一建筑物做为标记,当有此类天气的时候观察所标记的物体,然后根据所看到的清晰程度就可以做出能见度大小的数据了。

  监测室内的数据分析

  以上的露天工具都是为天气预报数据做一个各方面综合分析而做的,天气预报到底是怎样经过分析汇总后而生成的,奥秘其实是在监测室内。走进检测室,靠墙四周都摆放着电脑还有两台雷达监视器,显示着不同的地图。雷达监视器上有许多我们看不懂的监测数据,但我们还是找到了风速,风向等我们可以看懂的内容。雷达所监测的数据在天气预报的分析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电脑上显示的数据引起了我们的兴趣,等压线,等温线,还有各种天气符号布满了地图,在院里看到的`众多测量工具就是连接在这些电脑终端上,经过数据分析后可以出现在天气预报的内容中,我们领略到了天气预报中的高科技应用,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各种影响天气因素的数据传入电脑后,需要进行人工和电脑的共同分析,从而做出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工作人员还为我们打开了甘肃省的即时天气情况,显示酒泉正在下小雪,预计两个小时后张掖也会降雪,望着窗外阴沉的天气,这预报应该没错,但我们又有了新的疑问,为什么有时候天气预报与实际天气情况大相径庭,原因是什么?工作人员解释说:“这其实就是天气预报中预报的含义了,由于影响天气的因素很多,天气情况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天气预报的作用就是尽最大可能的将结果预测准确,方便人们的生活。而且每当有大的气象灾害发生时,工作人员会二十四小时不停的监测,进行数据分析,尽可能的精确预报天气的变化,减少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气象局的天气监测系统也是全国联网的,全国各个气象站能够随时传递信息沟通并了解,做到天气预报的准确与及时性。

  至此,气象局的参观结束,我们详细的了解了天气预报从测量到分析汇总,最后成为信息被人们所接收的整个过程,我们看到了高科技仪器在气象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在参观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收获颇丰,此次走进气象的活动胜过一堂基础理论课,我们将书本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不但增加了我们的兴趣,还使我们对此内容印象深刻。财务管理调查报告行政管理调查报告污水处理调查报告

  地理调查报告 6

  20xx年10月,本人开始对目前浙江省高中地理教育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抽样调查,选择了10所浙江省重点中学(包括桐乡市高级中学、桐乡市茅盾中学、永康一中、嘉兴一中、绍兴一中、武义一中、象山中学、上虞中学、金华二中和景宁一中等)作为调查对象,以电话聊天或面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经过半个学期的调查,了解了抽样学校的地理教育的情况,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可以看出整个高中地理教育的许多优缺点,现整理如下。

  一、地理教师客观结构状况:

  从地理教师的数量上看,由于近几年高中学生人数的扩大,各个学校的地理教师的人数都在增多(具体数量与班级规模有关),但与实际教学需求人数比,都处于紧张、短缺状态。使得地理教师的工作量偏大,如许多的高一年级的地理教师要上5个平行班的课,就意味着每周的工作量为15节课,压力大;许多教师一定要跨年级任教,备课的任务重。

  从地理教师的学历结构上看,已经达到100%为本科学历,总体知识层次比较高,保证了教师的专业业务素质。

  从地理教师的职称结构上看,与年龄结构相对应的是,一级和二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在65%以上,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的人数不多。

  二、学校的地理课课程设置情况

  高一年级开设2节课,主要目的是迎接全省会考;高二年级每周3节课(有单双周之分,双周5节);高三年级每周4节,双周5节。

  从授课的安排来看,高一:新授高中地理必修本(上、下册);高二:第一学期新授选修

  (一)、下学期复习世界地理;高三上学期复习中国地理,新授选修

  (二)、复习高一必修上,下学期复习高一必修下,及总复习。此种安排较合理。

  三、地理教学的具体情况

  1、教学模式上:

  教师在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以接受式教学为主。为何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另外的教学模式,大致因素有:学生的情况很能控制;教师备课的难度太大;总的课时紧张,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地理学科的知识特点很难让学生参与等等。

  2、教学手段上:

  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上课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很高,使用多媒体课件中,运用PPT的比例最高,而技术含量高一些的Flash和Authorware设计课件的比重就低的多。从课件来源看,大多数的教师是利用在网络上的课件,再进行修改使用,也有部分是自己制作的。

  3、教学方法上:

  在教学中,由于教材的稳定性,备课所花的'时间随教龄的增长而下降的情况很普遍,值得警惕。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地理教师达100%,但对教学各个环节(如:导入、过渡、板书、提问技巧、结尾等)精心设计的教师不多,除非是公开课。认为目前的公开课中,表演大于实质的占90%,值得深思。

  5、教学评价上

  由于大多数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形式单一,以所任教班级的成绩在平行班中的排名情况来评价,使得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也以分数为最主要的方面,至于学生在地理识图、地理实践上的能力并不看重。往往用大考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地理能力的。

  四、地理教研的具体情况

  学校有独立的地理教研组,也有每周2次的教研活动,但教研活动的内容集中在对教材中重、难点和考试范围的探讨上。对于教材长期变化较少的地理学科,内容当然陈旧、乏味。大多数的教研活动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状态,有文件、会议精神就传达一下,没有就聊天,教师觉得没效果,对地理教学几乎不起作用。对参加校外的教研活动的情况:几乎每位地理教师每学年会有参加的机会,但共同的感受是:形式单一,就是听课、说课、评课和听报告,在加上目前的公开课有太多的表演性质,对实际的教学几乎没有启发,还有评课的时候过分讲好话,使评课往往变成相互吹捧的场合,让人厌烦。

  五、地理教师的态度情况

  从调查看,由于教师的工作的烦琐性、复杂性;还有教师的待遇不高;教师的社会认可度的下降;学生对老师认知的偏差;教师岗位的事业性差;教师的重复性工作多;教师的精神压力大等等因素,使得大多数地理教师有工作的厌烦情绪,积极性不高,没有工作的热情。

  大多数地理教师认为地理学科是小学科,在学校的整体课程中处于弱势,在教师考核、职称评定中都有弱势,再加之学生不重视,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六、地理教师对待新课改

  从调查看,大多数教师都关注新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寄予希望。对新课标中的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等非常期待,也有信心从自己做起,努力地适应对地理教师的新要求。

  对于课改,许多地理教师认为,初中的地理教学的安排要同步改,对于目前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差的情况,地理教师的感受是一样的,到高三时,要对学生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知识进行重新的学习,这种属于精力的重复浪费。本来应该在初中打好的地理基础,要到高中再来补!

  地理调查报告 7

  (一)当地人口状况

  全县总人口176014人,其中农业人口159629人,非农业人口16385人。县境内居住着彝、汉、藏、苗等14种少数民族共计11833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7.1%,组成了民族大家庭,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65.3%以上,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民族聚居县。

  (二)农业资源

  甘洛属中亚热带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光照充足,降雨集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日照166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80毫米,全年无霜期326天,立体农业特点突出,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生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土地资源丰富。全县有农耕地19万亩,林业用地195万亩(其中:森林面积90万亩),牧业用地65万亩。

  (三)农业发展方向

  经过10年的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退耕还林10万亩,建成3万亩雪山大白芸豆基础,1000亩公有制蔬菜基地,3万亩苎麻基地,2万亩蚕桑基地,1000亩山癸基地,6万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

  (四)工业资源

  县境内有7条主要河流,均系长江流域大渡河水系,流域面积1180.35平方公里,水能理论蕴藏量达95万千瓦,可供开发43万千瓦,河川径流量16.93亿立方米。矿种多、分布广,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铅、锌、铜、铝、铁、磷镁矿、荧石、磷块岩、煤、耐火粘土、石灰石、白云石、水晶石等15种,其中铅锌矿储量十分丰富,有“中国西部铅锌之都”之称。

  (五)工业发展方向

  工业结构调整以水电站建设和碳化硅、铝钒土开发为重点,形成铅锌、水电、高耗能三大支柱产业,使全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综合经济势力明显增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六)交通运输

  甘洛县交通十分方便,成昆电器化铁路横贯全县62.5公里。县内有两条省级公路,通往乐山、雅安和邻近县。全县通车里程488.5公里,实现了乡通公路。公路旅客、货物年运输量分别为18万人次、47万吨。现又完成了甘斯路4公里标美油路建设,田海公路路基改造工程完工,动工了乌金公路,县城至大渡河段公路。

  经过调查,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甘洛的地理文化,也更加珍惜和爱护甘洛的资源。

  地理调查报告 8

  调查对象:

  xx

  调查方法:

  课堂听课、评课、问卷调查、与老师学生座谈调查时间:

  调查目的:

  了解目前地理教育的

  在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人类对大自然无休止的索取与掠夺造成的环境、资源、能源、人口问题,使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更加明显。然而长期以来,一方面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的考试和选拔按照同一个标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另一方面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也是用一个标准衡量,那就是升学率。如此下来,地理的课堂教学在应试教育的泥潭越陷越深,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越来越远。

  目前中学地理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学地理教育的状况究竟如何?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新课程新课标的全面展开,中学地理教育的现实与要求又存在多大的差距这是以后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的我必须关注的。在农村中学,特别是义务制教育阶段的中学地理教育的情况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由于教学条件和教育环境的局限,对重视与不重视地理教育这个问题更为敏感。通过对我县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座谈、听课、学生问卷等方式,了解到了目前我县农村中学地理教育的真实现状。

  一、调查的具体情况及分析

  (一)珠街乡中学地理教师队伍现状及分析

  1、师资力量极为薄弱。珠街乡有两所普通初级中学,地理教师4人,其中专业地理教师3人,在地理教师中,受过地理专业教育的仅占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2、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在地理教师队伍中,专职3人,兼职1人,兼职老师大都是把地理课作为“搭头课”来任教。他们中有主教语文的、政治的、生物的、体育的等。兼职地理教师谈不上业务水平的高低,地理基础知识极度缺乏。加之有经验的老教师退休,而上岗的.年轻教师只是凭借他人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有些经验之谈束缚了青年教师的手脚。

  3、青年教师队伍增加。地理教师近年来一直短缺。2008年,珠街乡一中所聘任的地理教师比预期少了2名,再加之年几年来扩大招生,老教师相继退休,因此,青年教师队伍越来越庞大。现阶段,朱街乡一中有学生1200多人,只有四个地理老师,平均每人要负担300个左右,老师负担重,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二)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堂教学水平不高,通过听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地理课距地理教学的一般要求还比较远。

  (1)教学方法呆板。大多数教师上课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不会用地图,不会在黑板上绘图用图讲解。尤其是初级中学的地理教师,上课只是把课本内容

  复述一遍或照抄一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气氛不活跃。

  (2)钻研教材不深。大多数教师上课都只是就书本讲了教材上的一些内容,对与理解教材有意义的其他地理知识很少涉及,也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弄清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很难使学生牢固掌握地理知识,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知识传授错误。少数教师由于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课堂教学中出现知识性错误。如:

  一位老师上的一堂地理课,就有四处地方讲授错了。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上课不会扣住重点,化解难点,把握不住教材的深度、广度,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2、教学设施配置差。珠街乡的两所中学,无一所学校地理教学设施配备完整,有的学校连教学常用的教学挂图都缺少,除了有两只地球仪外基本上再没有其他的地理教学演示仪器。

  3、学校不重视地理教学的现象表现突出。学生学地理随便,教师教地理随便,学校对地理科的教与学的领导也随便。初中生升入高中后,地理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极少,高中地理教师普遍反映地理难教。本来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初中地理知识脱节势必加重高中地理教学的负担,影响了整个中学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研气氛不浓。教师对教研问题思考少。每次教研活动,基本是讨论公开课,而教师评议公开课时,一般都是无意义的空谈几句,吹捧一番散场。地理教师撰写地理教学论文的也极少。

  5、校际之间缺少信息传递。学校很少组织地理教师出外学习、听优秀地理教师公开课、参加教研活动等。这种状况使之无法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造成校与校之间地理教学质量差异悬殊。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问卷仅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共收回30份。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绝大部分教师能用普通话讲课,但普通话不够标准,带有地方口音;学生基本能听懂老师的课;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吸引力还不够,有待提高;地理课的课堂练习量老师们都把握得比较好;年轻地理教师的黑板字学生普遍反映虽不美观但整齐,说明部分地理教师的基本功还是需要提高;学生反映地理课堂听老师讲课很轻松,感觉地理课是放松课。

  三、未来地理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面对西部农村地理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现参考《国外地理教育发展》一文对未来地理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作简要概述,望借鉴之以促进我国地理教育改革和实践的目的。

  1、地理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时代化。在国外,构成地理教育理论的主要依据大多源自同期的地理学理论,经历了环境决定论→二元论→或然论→人地关系“和谐论”的演变,学校地理教育也曾一度步入歧途。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有进一步充实了人地关系和谐论的地理教育思想。可持续发

  展的人地和谐理论必将成为未来各国地理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这种趋势表明具有鲜明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的日臻完备。

  2、地理教育目的的全面化、综合化趋势。地理教育目的在教育理论系统化、科学化基础上表现出全面、综合化趋势。一方面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人地协调发展的一些地理基础知识内容,了解人类生存环境,还要让学生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另一方面教育目的的全面综合化还表现在知识、能力与思想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上。

  3、地理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和大纲(地理课程标准)教材结构新颖化趋势。在课程结构多样化下,地理教育将处于极其重要性地位,各国地理大纲和教材结构将表现出更加新颖的发展趋势。如大纲知识、能力要求目标具体,教材图文并茂增大图幅比重,教材编排富于启发性、思考性并重视学生智能培养。

  4、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首先,随着现代地理学发展,许多现代地理学的新知识、新成果将及时反映到地理教学内容之中,而环境、资源、人口、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将成为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此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

  其次,更加注重实践性知识,即那些涉及个人,公众及日后职业生活的内容将成为地理教材的取材范畴,以突出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

  第三、知识内容的人文化比重加强,这是世界各国地理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地理调查报告 9

  近年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游客前来我国旅游的动机,虽名目繁多,但仍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热点,即是仰慕中国悠久的游牧、农耕文明史以及围绕此而产生的不胜枚举的名胜古迹。他们认为最能拿得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诗意绵绵、古朴淳厚的田园之美,以满足其反朴归真的愿望的“回归自然”的旅游意向应首推中国。由此,我们应认识到,乡村景观,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与人文并蓄的特色。这是自然和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赋予我国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乡村旅游资源堪称我国旅游大千世界中的一朵奇葩,其潜在的优势不容忽视。旅游界的有识之士应该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引起足够重视。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是题中应有之义。山东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的旅游概念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同时“乡村旅游”也成为更多旅游者选择的一个旅游市场。一些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也在这种环境下迅速的发展起来,山里人家、海边渔家乐、务农旅游、乡村体验等等一系列乡村概念的旅游项目在为旅游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成为山东省旅游市场中的一个亮点。

  一、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丰富了我国旅游资源。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如森林公园、奇峰异岭、河流水库、牧场冰山、农村风光,自然保护区、多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名胜古迹,无数的地方性土特产品和美术工艺品寓于民间。山东省的乡村旅游这几年发展迅速。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省有丰富的乡村资源。一大批乡村游项目迅速崛起,如莱[本文转载芜房干村、威海“胶东渔村”、长岛的“渔家乐”等,威海西霞口、龙口南山等新农村也成为“小康之旅”的典型。山东省的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在全国也位居前列。“乡村游”主题的提出,无疑为山东省的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契机。

  2、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疏散游客。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很多游客,在目前旅游意识比较滞后的背景下。出现了随大流的旅游趋势,尤其是节假日、“黄金周”。景点 “人满为患”,出来旅游不是 “看景”,倒是“看人”照个风景留影都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以泰山、大明湖、崂山景点尤为突出。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发展这些地区乡村旅游堪为良方妙策。乡村的游客容量比较大,如能巧妙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环境,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势必能吸引城市游客,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青岛红岛休闲渔村推出“挖蛤拾贝”活动,莒县浮来青绿色生态旅游区推出“江北茶乡”观光之旅等都比较富有吸引力,值得借鉴。

  3、为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了新途径。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是创汇的主要渠道之一。当前,由于经济改革不断深化,以及环境保护的形势要求,有相当一部分耗能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乡镇企业要撤销或调整,当地的经济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人民。它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加速农民致富的步伐。在旅游开发条件比较好的一些乡村,如能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有特色的农村资源来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对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4、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旅游业本身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不但需要有诸如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贝外,还需要有宾馆、旅社、饮食服务、商场、旅游交通、文化设施等与之配套,这就为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发展乡村旅游可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5、发展乡村旅游业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系统各个部门都会产生促进作用,在物质上、精神上都会带来可观的效益。如乡村旅游可以使与之有关的食品、日用品、旅游商品、工艺品等乡镇工业得到发展;可以促进商品交换、商业繁荣、市场活跃;可以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使闭塞的乡村对外开放,经济搞活;可以刺激当地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为旅游服务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等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可以促进乡村的建议,改善乡村的环境等;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和改善环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四面八方的旅客涌入,这种广泛的人际交流,会使人们的观念,习俗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它会逐渐改变农村旧有的生活习性,美化人们的语言、心灵,更新人们的观念;锻炼和培育起一批旅游业经营和服务的人才。总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对所在地区整个社会综合体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我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容及特色

  我省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由于乡村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我国的乡村具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海乡依陆临海、海阔天高,阳光海浪沙滩迷人,例如青岛、烟台、威海;一望无际,勃勃生机,绿树成荫的平原乡村,以菏泽、济宁、德州为代表;另有以山地、丘陵为特征的山村国乡,其中临沂就较为突出。

  2、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主要表现为各地节庆、习俗等方面的差别:每年9月泰山的登山节、济南的千佛山庙会、菏泽的斗鸡、斗羊比赛、淄博的灯会。

  3、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我国的乡土文化艺术古老、朴实、神奇,深受中外游人的欢迎。我省广大乡村出产的各种民间工艺品倍受游客的青睐,如潍坊杨家埠的年画、济南的布老虎、鄄城的鲁锦工艺、鲁南地区的柳编、菏泽的泥人、面人等,无不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而深受游人欢迎。另外,乡村烹食风味独特。曲阜的孔府菜以“满汉全席”为代表、博山菜、青岛海鲜等,这些乡村烹饪文化对广大的外国旅游者尤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4、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乡村传统劳作是乡村人文景观中精彩的一笔,尤其是在边远偏僻的乡村,仍保留有古老的耕作、劳动方式,有些地区甚至还处于原始劳作阶段。正因为如此,它们会使当今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旅游者产生新奇感,并为之吸引。这些劳作诸如驴马拉磨、老牛碾谷、木机织布、手推小车、做豆腐、捉螃蟹、赶鸭群、牧牛羊等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诗情画意,使人陶醉留连。

  三、发展乡村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山东大学旅游系王德刚教授认为,山东省发展乡村旅游基础不错,但目前山东省的乡村游产品规模并不大,而且尚处于补充地位,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他说,在世界旅游组织专家为我省所作的全省旅游总体规划中指出,山东人与山东人的生活,是我省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无疑,这在乡村游发展中也占有主导地位。

  王教授认为,乡村旅游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但我省目前还刚起步,保持传统特色的乡村往往经济欠发达,因此,政府还需要在规划、产品组织、市场营销、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规范、引导和支持。同时,发展旅游的乡村,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原有的特色,与城市生活区别开,从而保持其吸引力。

  1、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把它作为一门新兴产业而加以重视起来。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尽管乡村旅游业伴随着整个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那些农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的尚未开发,有的虽开发了,但缺乏加强领导,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缺乏宏观指导,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

  2、乡村旅游资源虽有良好基础,但在大部分县市还缺乏一个整体的科学规划。

  3、乡村旅游资源与当地乡村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与市、县旅游部门的协调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如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需同时发展旅游交通,旅游宾馆、旅游餐厅、旅游通讯以及解决水、电供应等。又如乡村旅游业开发起来后,如何与当地市、县旅游部门合作,旅游网络,做到城乡结合,点线结合,组成最佳的旅游线路,以吸引广大游客

  地理调查报告 10

  (1)经济现状

  长乐经济,讲到底是老百姓的经济,是广大民众的经济,是民营经济。长乐在发展初期就是以民营经济起步,而且在深化改革中,使其原本体制外运行的“草根经济”成为相对到位的市场经济主体,也成为长乐经济的骨干力量。目前,全市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0%以上,涉及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涉及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以及社会福利事业等各个领域。长乐作为全省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主要有三大特性。

  一是民本性。今天的长乐,从广义上认识,不仅包括了658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和1327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更包括了海外长乐、域外长乐和本土长乐。近年来,民有、民营、民享的长乐民本经济在“回归工程”、“暖人心工程”的强力推动下,从“无中生有”中创造了奇迹,培育和铸就了纺织、冶金、光电等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了“三大”创举。创举之一:无棉之乡筑百亿纺织城。创举之二:无矿之地铸百亿钢铁城。创举之三:无芯之城创百亿电子城。

  二是多样性。我市各乡镇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发展,大力培育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形成了多样化、特色化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独具长乐特色的工业体系,促进了民营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尤其是纺织、冶金两大支柱产业,更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了民营经济的稳健发展。

  三是开放性。长乐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达4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侨居美国约占60%,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创业资本,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是长乐发展民营经济的一大优势。同时,作为“草根工业”发祥地之一,长乐培育了众多本土企业家,在突破了地域观念的束缚之后,他们纷纷走出家园,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不完全统计,长乐现有6万名企业家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创办了近5000多家企业,年产值逾1200亿元,是长乐自身一年工业总产值的将近4倍。

  (2)工业发展

  一是发展速度快,20xx年长乐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55.22亿元,工业增加值45.54亿元,工业企业利税总额8.22亿元。20xx年,上述指标分别比20xx年增长2.7倍。

  二是投资力度大。20xx年,长乐市全社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4.38亿元,是20xx年的5.46倍,6年间年均增长率高达40.4%。

  个人分析:

  在长乐经济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有了四点原因才能让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推动了长乐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不断壮大。

  1、政府营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几年长乐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优美的环境对客商的亲和力已经成为客商决定投资意向的一个重要因素,抓好城市主干道、城区内河河道两岸、使城乡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2、实施“回归工程”,长乐是著名的侨乡,当地有一句名言“中国怕美国,美国怕长乐”,意思就是还未长乐人资金雄厚,实力非凡。而政府开始发展长乐人的经济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引导域外长乐资产回乡投资

  3、引导产业集聚,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政府始终把引导产业集聚作为培育产业集群的突破口来抓,以集聚求整合,以集聚求升级,从整体上构筑起民营经济的规模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4、提升竞争实力,一方面,大力倡导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一方面,大力倡导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再一方面,大力倡导文化创新,提高企业整体水平。

  5、最主要的是长乐人民的配合,与热爱家乡的感情。

  优化措施:

  一是必须突破发展理念局限,引领民营经济永续发展。民营经济由于大多发源于“草根经济”,使得民营企业在现实发展中要不断突破自身发展局限,在理念上不断改变经济发展的惯性思维,从而在更广阔的'视野里寻求发展的新突破,树立全新的发展战略,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和办法,从根本上实现了我市民营经济的永续发展。

  二是必须突破“草根工业”局限,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长乐民营企业在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完善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困难中,不断突破“草根”企业自身“体轻、量众、分布散”的局限,在规模上求集聚、在档次上求提升,形成了当前我市民营经济既大又强的发展局面。

  三是必须突破家族式经营局限,创新民营经济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成熟、企业不断发展,家族制经营模式先天的局限,已逐渐阻碍了民营企业发展,只有摒弃原有的经营模式,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使传统的家族企业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四是必须突破投融资局限,开拓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民营企业的投融资瓶颈一度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针对于此,我市立足实际,在广泛构筑银企相互良好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引导民间资金和海外侨资注入企业发展,从而为民营经济发展赢得了资金上的保障。

  地理调查报告 11

  漳平境内地层发育完整,侵入岩和火山岩较多,构造甚为复杂。著名的政和——大埔大断裂经漳平东部和南部的溪南——芦芝——永福穿过,其东以火山岩、花岗岩为主,其西地层复杂,主要以上古生界沉积岩为主。由于地层完整,侵入岩、火山岩发育构造复杂,因而外生、内生矿产都较丰富。

  一、地层

  境内地层发育、出露面积占全境80%左右。福建共有30几个地层单位,漳平境内多有出露。尤以上古生界和中生界沉积岩最为发育。下石炭统林地组,中三叠统安仁组,上三叠统大坑组、文宾山组,中侏罗统漳平组5个地层单位创建于漳平境内,作为全省的标准。除沉积岩外,上侏罗统火山岩也出露较大面积,前泥盆系变质岩仅零星出露。

  二、岩浆岩

  1.侵入岩

  漳平境内侵入岩具有多期次侵入的特点,以燕山早期侵入岩最为发育。岩性为酸、中酸性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呈岩基或岩株产出,分布于永福、官田、溪南、象湖、吾祠、双洋、赤水等地,尤以永福分布最广。此外有少量基性和碱性岩类,呈北东向岩瘤或岩墙产出。许多内生矿产如铁、钨、锡、铅锌、多金属等无不与侵入岩有内在成因联系。

  境内,燕山早期第三次侵入的含黑云母花岗岩出露面积最大,超过其他各期侵入岩总和的数倍,而且和成矿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吾祠的彭炉岩体、双洋的`坑源岩体更为明显。内接触带普遍云英岩化;外接触带多角岩化、矽卡岩化或大理岩化。其中云英岩化常伴生有钨锡矿;矽卡岩化常伴生铁、铅锌、多金属矿;大理岩则是优质建筑石材。永福岩体含稀土元素较高,部分风化较强地段是离子吸附型稀土的良好成矿地段。此外,芦芝的月山、涌漈一带喜马拉雅晚期的辉长——辉绿岩储量大,可作为铸石原料,部分块度较大,色调深,结构均匀,可加工成建筑板材。

  2.火山岩

  漳平境内最主要的火山岩是上侏罗统长林组和南园组的陆相酸性火山岩,以中心式喷发的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为主,大面积分布于境东南芦芝的梅水坑——桂林的山羊隔——永福的清源一带;新桥的城口——双洋的大会亦有较大面积出露。除上侏罗统火山岩外,前寒武系夹有变质凝灰岩,下三叠统溪口组、中侏罗纪漳平组、上白垩统沙县组夹有少量凝灰熔岩、凝灰质砂岩或火山碎屑物。

  上侏罗统火山岩与铁、铅锌、铜、硫铁矿多金属、叶蜡石、高岭土、萤石等矿产关系密切。尤其是境东南部南园组大面积出露地区,一系列较完整的火山机体呈北东向排列,如水尾尖、阔隔顶、大坑尖、龙山崎等火山机体,岩相发育较完整,其周围环状和放射状断裂发育,为金属矿化提供良好条件。常见的有黄铁矿化、铅锌矿化、萤石矿化和叶蜡石化,局部地段还有黄金矿化。

  三、构造

  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境内处于地槽发展阶段,沉积了巨厚的浅海相砂页岩,早期偶有火山活动,夹少量火山碎屑岩和沉凝灰岩,为一套复理石建造(前寒武系——奥陶系魏坊群)。志留纪末,强烈的加里东运动使地槽回返、岩层强烈地褶皱并普遍遭受变质,从而构成全境的褶皱基底。加里东运动使地面全面隆起,较长时间遭受剥蚀,直到晚泥盆世才重新下沉,接受沉积,使上泥盆统天瓦岽组不整合覆盖在前泥盆系之上。

  晚泥盆世至中三叠世,由地槽转为地台发展阶段。地壳运动以频繁的区域性升降为主,淮南运动和东吴运动造成短暂的沉积间断,使石炭系和二叠系内部造成黄龙组与林地组之间,以及翠屏山组与童子岩组之间的假整合接触,沉积物比较单一,为海相或海陆交互相的碎屑岩、碳酸盐及含煤建造(上泥盆统天瓦岽组——中三叠统安仁组)。晚三叠世的印支运动又使全境地面全面隆起,从而结束了海侵的历史,并使地层褶皱、断裂,造成地堑、地垒组合。在地貌上形成一系列北东向的山前或山间盆地,接受晚三叠世晚期沉积,使大坑组、文宾山组与下伏地层形成区域性不整合接触。

  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在大坑、高明、溪南等山间盆地,沉积了陆相含煤建造和湖泊相红色砂页岩建造(上三叠统大坑组——中侏罗统漳平组)。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以间歇性多次差异性升降为主,早期强烈的断裂活动促使大规模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形成大面积出露的永福岩体。在山羊隔一带,强烈的酸性火山喷发,形成了巨厚的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长林组和南园组),是境内最主要的内生金属矿和高岭土、叶蜡石等非金属矿的成矿期。晚期以差异性抬升占主导地位,形成小范围的断陷盆地,伴随有岩浆侵入活动。晚白垩世,在南洋、基泰及下洋等断陷盆地,迅速堆积了具磨拉石特征的陆相红色碎屑建造(沙县组和赤石群)。局部(如下洋)还有微弱的火山喷发活动。

  喜马拉雅运动使全境地壳抬升,仅河流沿岸和局部山间盆地保留第四系堆积。由于抬升的不均一性,使一些早期断裂复活,沿断裂有酸性或基性岩浆贯入(如月山)。喜马拉雅运动后,基本奠定了现今地形、地貌格局。

  漳平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加里东至喜马拉雅多次构造运动。根据地层接触关系、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其地质构造运动及发展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即5个构造层——加里东构造层,印支构造层,燕山构造层,喜马拉雅构造层和最新构造层。各构造层之间均有区域性构造不整合相隔。根据沉积间断或超覆形成的假整合或不整合,印支构造层和燕山构造层可进一步划分两个构造亚层。

  地理调查报告 12

  为贯彻落实20xx年上级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有效防范、杜绝地质灾害引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我校对学校周边地质环境进行全面排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排查内容

  1.学校地质灾害隐患点;

  2.因汛期暴雨诱发易滑坡不稳定的山体;

  3.学校的护坡、挡土墙、围墙等;

  4.校园校舍危房;

  5.学校周边地质存在的易坍塌地段;

  二、排查情况

  接通知后,我校立即召开学校地质安全防范会议,安排部署地质安全排查工作。

  1.值周领导晨检工作增加学校及周边地质灾害防范,目前未发现有危险地段。

  2.对学校危房进行排查,禁止学生在危房下接受教育和居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所处位置,在一小山包教下,土质疏松。天阴久雨时或难以预料的山洪,可能导致山体滑坡。

  2.若遇大暴雨,洪水流经校园排洪渠,出口入口有堵填现象。

  3.西边、南边校墙因农田灌溉,出现小的裂缝。

  四、整改措施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我镇充分认识到当前防汛和地质灾害对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师生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加强预警预报,以防为主,落实责任人,切实把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每一个部门,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

  2.突出重点,加强排查

  要求我校点要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做好学校的防灾部署工作。加强重点防汛部位的查巡,切实抓好校舍的安全防范工作,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及时整改,排除险情。

  3.加强监测,严加防范

  要求各校点要严密监控,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监测,密切关注学校及周边地质情况的变化,特别是因汛期暴雨诱发易滑坡不稳定的山体,可能受灾的地点要及时划出警戒区域,防止学生和其它人员伤亡。要进一步做好学校的护坡、挡土墙、围墙等建筑物及在建工程的排查工作。

  4.制定健全预案,及时抢险

  各部门都要认真制定防灾救灾预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启动预案。如遇险情,要第一时间上报校长,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加强值班,畅通信息

  要加强值班,明确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确保责任到位。要坚持汛期全天值班和昼夜巡查制度,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要24小时开机,保证信息畅通。

  6.如遇恶劣天气,立即转移学生,情况严重的,立即上报停课。

  地理调查报告 13

  为了进一步了解XX村xx处组地质灾害防治情况,我开展了调查研究,我通过收集资料、询问村委会成员对该地质灾害的相关情况的介绍,并对该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地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xx处组位于上江乡XX村,共居民53户235人,全村共耕地677亩。

  自20xx年9月以来,因连续降雨,造成XX村xx处组后山山体出现断裂,裂纹分布比较广,到20xx年xx月中旬,危害进一步扩大,裂缝突然增大,有些裂缝中出现渗水现象,并且出现道路坍塌的情况,落差有2米左右。20xx年3月22日晚,由于连续几天的降雨导致士旺河电站压力管道的1个主墩基础出现裂缝,部分压力管道与支墩分裂、移位。问题出现后,我村及时将情况上报给上江乡党委政府,乡党委政府对该问题非常重视,并于20xx年3月23日上午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查看,同时,县发改委、质监局领导、县水电局专家也赶赴现场进行调研、查看。20xx年7月,专家到达现场进行勘察,目前尚未得出定性结论。

  二、 地质灾害防治情况

  1、 建立健全领导机制,认真搞好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搞好地质灾害的排查、巡查工作,并根据排查情况及时编制防灾预案,明确责任,落实好各项防灾措施,并根据实地考察,划分出危险区、危险地段、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重点监测。从20xx年7月1日开始,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安排了村民做标记监测山体变形情况,在强降雨期间要进行24小时连续的监测和巡查。有任何异常立即向村两委汇报。并安排6名xx处组村民在灾情即将发生时,专门负责疏散和撤离群众。另外,XX村委会均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落实了宣传、监测、预警、撤离路线、抢险救灾等各项措施,并把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落实到组。为了提高和增强对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时能及时、有效地实施救助,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XX村委会还制定了《XX村xx处组地质灾害紧急撤离方案》和《XX村xx处组汛期预防地质灾害值班人员名单》。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监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2、 制定预警方法、紧急撤离路线及撤离群众安置点 为防患于未然,我村制定了预警方法和紧急撤离路线,并召集群众开会告知预警方法和撤离路线,并在xx处组组织了一支发生紧急情况时带领村民撤离的队伍,重点帮助老、弱、病、残。在紧急情况下,确保迅速组织危险区内的

  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快速有序安全撤离。特别强调在撤离时要以人为本。

  将xx处粮场、中村组篮球场和村委会定为撤离群众临时安置点,如果灾情发生,可将撤离的群众临时安置下来。

  3、 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学习宣传力度,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防灾意识

  该地质灾害危害性极大,一些裂纹中的渗水情况极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xx处组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村民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我村利用到小组开会、办事的机会积极向群众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加强了群众对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意识。

  4、 突出重点,切实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每年4月到xx月是我村降雨量较大的几个月,也是xx处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时期。我村的具体做法是:一是建立组织保障制度。我村专门成立了汛期xx处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指挥xx处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为xx处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制定汛期值班制度。公布汛期值班电话,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汛期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责任到人,值班到位。三是实行检查巡查制度。我村从7月1日开始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安排了村民做标记监测山体变形情况,有任何异常立即向村两委汇报。同时把防灾明白卡发放到每一户村民手中,一旦出现险情,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把每一位村民撤离到安全地带。

  5、 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工作

  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在xx处组后山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相应的治理工作,包括修建总长65米的两堵挡墙、260米的截排水沟、200米的土沟以及三个用于引走渗水的蓄水池。

  三、 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1、 由于地质灾害隐患点比较多,并且四处都是陡坡,交通不便,在选择撤离路线时难以把握。

  2、 地质灾害隐患危及人员多,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

  3、 一些群众防灾害意识浅薄,自救能力不强,导致如果出现灾害营救难度加大。

  四、 结合本村实际,针对xx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建议

  1、 规范人类活动,控制人为诱发因素

  人为滥砍滥伐、毁林开荒是造成xx处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原因。xx处后山山坡原本就非常陡峭,该组村民在后山毁林开荒种植药材导致后山土壤的覆盖物遭到严重破坏,使土壤的渗透率提高,从而降低了山坡的稳定性。因此要加大对xx处后山的整治力度,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禁止继续毁林开荒,鼓励群众植树造林。

  2、 采取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要认真贯彻执行排查、巡查工作,突出防御重点进行重点监控,继续进行治理。继续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增强群众战胜地质灾害的信心,进一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3、 在难以治理的情况下,建议采取搬迁治理

  此次地质灾害灾点多、分布广。整片山体裂纹非常多,并且渗水的裂纹极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情况。如果发生突发情况,将威胁着xx处组53户甚至是沿士旺河而居的火山组、中村组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不易治理的情况下,建议采取搬迁避让。

  地理调查报告 14

  我国湖南省东西南三面环山,中北部地势较低,且错落分布着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大主要河流,北部为洞庭湖平原。这一地形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给湖南带来了地质灾害隐患,主要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塌陷等。下面对湖南省近年来发生的地质灾害事件进行一个大致的盘点,帮助人们对湖南省地质灾害有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能够做出准确的分析并做好以后的预防工作。

  泥石流

  xx年7月4日,湖南怀化驻地溆浦县大江口镇土桥乡白水溪村因山洪引发泥石流,数十名群众被困,其中一户人家共5口人全被掩埋在泥石流中,后经过武警怀化支队的紧张救援,成功转移受困群众15人,成功解救被泥石流掩埋人员4名,但仍有1人不幸遇难。

  xx年6月20日,湖南湘西龙山县,在经历强降雨之后,引发山洪泥石流,整个县城被围困在洪水泥淖之中,逾4万多人受灾。

  xx年5月9日,湖南安化县仙溪镇一载有3名小学生的校车在途径大桥村和山漳村交界处时突遇山体滑坡,校车被泥石流推入河床,3名学生和1名司机顺利救出,仅1名学生受轻微伤。照管员殷胜群因保护学生不幸去世。

  xx年11月16日,云南锡业郴州矿冶有限公司屋场坪锡矿尾矿库因连日来持续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并引发泥石流,山洪直泄尾矿库,致使尾矿库排水竖井上部坍塌,库内积水及部分尾矿经排洪涵洞下泄,致使排洪出口杨家河两岸居住人员4人失联。

  xx年7月7日,湖南特大暴雨导致怀化、湘西州、邵阳、娄底、衡阳、株洲、郴州7市州50县区约109万人因暴雨洪涝受灾,死亡2人(泸溪县1人,南岳区1人,均为滑坡泥石流掩埋),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6万余人,需紧急生活救助1万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7千公顷,绝收8.2千公顷,倒塌房屋596户1670间,严重损房1028户2211间,一般损房2261户5306间,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

  滑坡

  xx年7月8日,邵阳市隆回县金石桥镇树仁村3组出现重大滑坡险情,威胁29户105人。隆回县政府、国土资源局和地勘局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置。经认定,险情有继续发展扩大的趋势。

  xx年7月3日,湖南安化县由于连降暴雨致使原BOT常安公司管理建设的仙溪洢水1号特大桥部分桥体被巨大山体滑坡冲垮,临近的207国道也被水流冲毁。所幸此次山体滑坡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受损。

  xx年3月21日,新邵县大新乡磁溪村集市附近一处山体突然滑坡,土石迅速掩埋了正停在山脚下的'四台车辆。所幸的是,当时车内并无人员,此次山体滑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崩塌

  xx年7月4日,长沙宁乡县双江口镇槎梓桥村涧溪、槎子片区1500亩农田瞬间被漫过路面的洪水淹没,且造成河堤崩塌,原本就汹涌的“翻堤水”更加肆意的翻越堤岸经堤外的低洼田注入下游的团头湖,造成湖水迅速上涨,危及望城区格塘镇的柏叶、青山、和平等村数千亩稻田和数十栋民房。次日,在经过奋战抢险之后,河堤已经成功合拢。

  xx年5月31日,湖南省新宁县安山中学发生水塔坍塌事故,造成2死4伤,死伤人员均为在校学生。

  xx年3月28日,湖南省邵阳市湘西南物流中心一建筑物发生坍塌事故。该建筑目前尚在施工阶段,事故导致13名施工人员受伤送医。

  塌陷

  xx年7月7日,湖南长沙书香路与黑石铺路的十字路口发生塌陷,路面出现一个直径近5米的大洞,一辆吉普车正好经过此处,轮胎报废,司机成功逃生。经过市住建委专业人员通过现场勘测,初步分析造成塌陷原因主要是深埋于道路交叉口以下的东西向农排老管道塌陷所致,并指导天心区市政部门制定维修施工方案,确保现场安全。

  20xx年12月21日,湖南邵东县黄陂桥乡出现“天坑”,并伴随有房屋开裂倾斜、桥体塌陷、池塘水井干涸等一系列地质异常现象,其中坍塌点共50多处,总面积超90亩,原因疑石膏矿开采所致。

【地理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地理调查报告07-19

地理兴趣的培养与地理教学10-02

地理兴趣的培养与地理教学10-02

地理12-08

地理10-25

地理10-25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09-0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01-12

寻找地理学科的地理性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