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简报

时间:2022-12-22 20:09:38 简报 我要投稿

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简报(精选5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简报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简报是传递某方面信息的简短的内部小报。你所接触过的简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简报(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简报(精选5篇)

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简报(精选5篇)1

  12月2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全市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相关做法。20xx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市发展改革委、国网烟台供电公司作为“获得电力”领域双牵头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要求,出台《烟台市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xx-2022年)》,全力开展优化电力营商环境行动,用生动实践奋力书写了营商环境三年改革答卷。

  烟台供电公司深入推广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和省力、省时、省钱的“三省”服务。三年来,烟台地区小微企业低压接入实施范围由城市规划区160千瓦、农村100千瓦扩大到城乡160千瓦及以下全覆盖,由供电公司全额承担供配电设施费用,累计节省低压客户投资1.56亿元,惠及低压非居民25606户、小微企业5290户。线上服务渠道由“网上国网”APP拓展到“爱山东”“烟台一手通”等7种,实现全业务线上办理、全天候“一站式”服务,客户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手机在线办理20多项用电业务,线上办电比例达99%。烟台地区内电力接入采用告知承诺备案制的'外线长度由150米扩大到500米,所有涉审部门均出台了简化审批流程支持政策,政策支持力度保持国内领先。依托政企协同机制持续降低企业办电成本助企纾困,针对高压新装企业用户,由客户投资转变为政府和供电企业共同延伸电气投资界面至用地红线,政策出台至今累计为企业节省办电成本4.33亿元。三年来,全国率先提出的“客户获得电力满意指数”登上了《中国电业》期刊封面,公司全国首创的“双经理+双专员”服务入选了国家发改委百问百答,全国首家成立工商企业“获得电力”服务中心、“5S”办电服务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三年来,累计为5万余户企业用户提供了高品质办电服务,办电平均时长压减42%,服务效率对比提升37%。

  烟台供电公司坚持“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的发展思路,服务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公司主要负责人带队,连续第五年与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开展“一年两对接”,协调推动解决县域用电用能问题,政企双方协力解决100余项变电站站址、输电通道预留、项目审批、民事协调等堵点难点问题。针对省市重点项目和重点倍增培育企业,成立公司主要负责人挂帅的工作专班,逐一细化优化供电服务方案。通过贯通电力业务系统与政府工程项目审批系统的信息共享,供电企业直接获取工程项目审批信息,主动对接项目用电需求,提前启动配套电网规划建设,平台贯通以来主动获取企业项目信息近1万条,为526个企业提供了“入驻即送电”服务。深入实施城市配网供电可靠性提升工程,持续加大配网不停电作业人员装备投入,大力提升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水平,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建设任务。启动全市中低压线路及台区“三年改造计划”,2.2万个用户低电压、重过载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高效运转“一小两快”配电运维抢修体系,全力推进配电自动化开关设备升级改造,烟台城市核心区逐步取消影响客户需求的计划停电,年户均停电时间由2.27小时压减至1小时内,城网供电可靠性迈入国内先进行列。

  烟台市深入推进“政企协同办电”提升惠民利企水平,数智赋能“一次就办好”。将用电报装等服务统一纳入政务服务体系,持续提升“互联网+”服务能力。贯通电子证照系统,全省首批实现用户身份证、营业执照、不动产登记证等电子证照的实时共享调用,将“证照验证”升级为“证照获取”,全面实现“一证办电”到“零证办电”的迭代升级。20xx年,依托网上国网APP实现9类17项办电业务客户“零跑腿”,全市线下窗口业务量同比下降26.33%。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水电气热过户网上业务“一网受理、一次办好”。截至目前,烟台地区已经全部实现“不动产+用电”联合过户功能应用,累计受理业务12030笔,整个过程简单、便捷、高效,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次门,最多跑一次”。依托政务服务平台贯通优势,在电力业务系统嵌入办理行政审批所需的各类表单,相关行政许可部门并行完成行政许可审批,累计帮办代办完成行政审批“一链办理”3093笔,应用数量全省领先。

  面对近年来最为复杂、最为严峻的电力紧张形势,烟台供电公司率先推出“负荷管理”十项服务举措,全覆盖实地走访102户重要客户和5772户负荷管理客户,电力保供期间公司零服务事件、无重大舆情,得到烟台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司肯定和表扬。加快公共充电网络布局,累计投资建成充电站227个、充电桩808台,省内率先建成多元化城际高速充电站群,实现全市主要高速公路服务区全覆盖,在烟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烟台市公交集团、交运集团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投资建成35座公交充电站,267台公交充电桩。积极推动能效消费侧“双碳”政策落地,现场走访高压用户解读能效账单19162户,获批省内唯一国家工信部、教育部“5G+智慧校园”应用试点。精准服务国内首制智能化大型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耕海1号”海洋牧场风光储用能优化提升,助力平台绿色低碳发展,共创“蓝色粮仓+蓝色文旅”海洋牧场发展新模式。全面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完成1.9万眼机井通电、221个省定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任务,公司服务乡村振兴举措得到政府部门表扬认可,公司连续获得“好”的最高考核等次。

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简报(精选5篇)2

  12月7日,20xx年菏泽市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召开,全面介绍全市法治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发布会上,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工作进展,并就社会关切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营创法治营商环境,是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后来居上”的重要保障。今年我市出台《菏泽市法治营商环境攻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集中攻坚涉企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涉企案件专项执行等十项重点工作。市委政法委立足职责、小处着手,以“小切口”推动“大提升”,多措并举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紧盯关键少数,市委政法委连续两年开展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工作。编制印发《菏泽市政法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实施方案》,将全市72个省级重大项目分包到位,县区结合实际同步开展本辖区省市重点项目包保工作。全市政法领导干部坚持“亮身份、树形象、送服务、解难题”,带头深入所联系服务的`重点项目开展工作,为项目建设贡献力量。全市政法领导干部运用电话沟通、实地走访、调研座谈等形式,联系服务成武维尤纳特生物科技、曹县家具产业园、巨野花冠集团、东明石化集团等企业400余次,提供意见建议96条,风险提示23次,有效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实际困难。

  聚焦资源整合,创新打造“政法护航工作站”服务新平台,让企业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治服务。印发实施《关于在全市设立政法护航工作站的意见》《菏泽市区设立市级政法护航工作站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政法服务由机关到一线、单一变综合、被动变主动,实现资源整合、力量下沉、距离缩短、服务优化。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政法护航工作站点36处,其中市级层面3处,覆盖金融系统、现代医药港、鲁西新区80余家企业,累计派驻200余名政法干警进驻服务。政法机关以工作站为媒介与企业建立信息互通机制,聚焦法律宣传教育、矛盾纠纷化解等为企业答疑解惑,纾困解难。工作站运行以来,已累计驻站服务450余次,开设法治培训36期,发放普法材料1万余份,提出司法建议40余条,帮助企业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近3.8亿元。

  市委政法委高度重视涉企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办理工作,针对企业反应强烈、涉及面广,没有解决到位的案件,定期召开政法委员会会议、政法委书记办公会,调度、研讨、核实、办理。针对涉及双方都不满意、反应强烈的涉企案件,组织召开听证会,公开办理。针对积压时间长、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积案”“挂案”,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磊亲自签批、跟踪督办。如菏泽国花公司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案、山东瑞境公司担保案,及时有效化解。同时积极运用执法监督、案件评查监督方式,常态化对全市部分已终结案件集中开展案件交叉评查,以常态化案件评查、执法司法规范化检查活动,预防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现象发生,推动严格规范公正廉洁文明执法。

  加大对逃废行为的打击力度,市委政法委将此项工作列入市对县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工作开展以来编制印发文件6份、简报7期,深入县区督导7次。截至目前,市督办案件成功结案57件,追回及化解逃废金融债务金额4.67亿元。

  经过全市政法机关的大力配合和倾心付出,我市法治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服务理念由“坐等上门”向“主动服务”转变,服务内容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涉企办案由“一视同仁”向“重点关注”转变,监督监管由“单一被动”向“多元主动”转变,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简报(精选5篇)3

  近年来,南阳市卫健体委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坚持聚焦企业群众对医疗卫生健康体育工作的需求,创新特色服务,做实做细医疗卫生体育服务工作,强化宣传报道,努力营造良好的卫生健康体育系统营商环境氛围,全力做好企业的“金牌店小二”。

  一是提升政治站位,优化工作机制。委党组将营商环境工作作为政治任务,主要精力向营商环境靠拢,主要工作向营商环境靠拢,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加强领导小组建设,成立“两组一办”,独立设置由7人组成的营商环境专班,建立“领导小组定目标,营商专班定方向、机关科室找方法”工作机制,实行例会制度、简报制度、台账制度、明白卡制度、转办制度,围绕全市营商环境工作目标,结合卫生健康体育系统年度工作任务,梳理形成营商环境工作重点,建立覆盖全委所有科室的`工作台账,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推动各项指标不断提升。

  二是坚持加压强责,打造工作合力。聚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为创新工作的平台,牢固树立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营商环境专班人员分包机关科室,对各科室工作进行深度介入,从工作谋划到工作落实,全面抬高标准,全面“包装打造”,确保工作任务“件件都是精品、事事都是典型”。确立“一盘棋”工作格局,坚持全员参与,全系统发力,打通机关与医疗机构的创新之路,采取机关出题、医疗机构答题的方式,在委属和管理单位中大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工作,推动惠企政策走深走实,提升企业群众卫生健康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聚焦企业需求,创新开展服务。坚持倾听企业心声,围绕打造拴心留人的卫生健康营商环境,做实做优一批“精准”、“精细”、“精品”惠企政策,先后开展了“企业健康大处方”、优化营商环境“一招鲜”等特色服务。今年以来,为推动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向企业倾斜,20xx年7月,全面启动“百名企业家健康护航”行动,依托市中心医院为全市功勋企业、优质企业的企业家及其亲属(合计237家企业)进行健康服务和管理。在中心医院设立了优诊室、VIP诊室,采取企业家定时间,医院安排专家的服务模式,让医务人员围着企业家跑,让医疗服务围着企业家转,真正做到“一站式诊疗”“全家式服务”,彻底解除企业家对“身边人”的健康“后顾之忧”,让企业家“轻装上阵”。立足现有卫生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规上企业健康大处方”,各县市区依托辖区内优质医疗资源为规上企业预留专家号源、开通企业健康绿色通道、建立企业家健康档案、广泛开展健康宣讲活动,切实提升规上企业医疗获得感、幸福感,努力营造尊企爱企护企的卫生健康营商环境。

  四是聚焦氛围营造,创新宣传模式。积极扩展营商环境工作宣传途径,创新“三个一”宣传模式(即:召开一次活动,开展一次宣传,编发一期简报),切实把企业群众想听的、期盼的、想要的政策,送到家门口、送到手机端、送到心坎上。今年以来,先后在各级媒体等发布各类宣传报道120余条,编发工作简报30余期,努力营造出“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时时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简报(精选5篇)4

  近日,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组《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连续两期刊发《四川德阳市实现不动产登记瘦身提速》《四川德阳市推出“惠企政策通”平台智能服务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介绍推广“德阳经验”。

  近年来,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创新打造“德阳市惠企政策通”平台、上线“德阳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平台等特色应用赋能“智慧政务”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我市积极开拓创新,推出“151改革”助力不动产登记“大瘦身”“大提速”,上线“德阳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优化窗口、部门联动、平台整合等措施,不断优化办理流程、精简提交材料、压减办理时限,推进不动产登记提速增效。提交材料从原来的.15份压减至5份,平均办结时间压缩至40分钟。20xx年3月10日平台上线后,至20xx年10月20日,累计办理存量房转移登记12350件,合同成交总额达45.9亿元,累计预估税收额达6890万元。

  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惠企政策服务针对性和时效性,率先推出“惠企政策通”平台,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帮助企业精准捕捉政策,打通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最后一公里”。平台集成政策检索、智能匹配、奖励计算、项目申报、精准推送、免申即享等6大服务功能,已实现与四川省政务服务网、德阳城市大脑数字底座以及德阳市民通APP的身份认证对接,实现3个平台的用户互联互通无感登录体验。已收录国、省、市、县各类政策原文3300余份,服务企业用户1300余家,累计推送政策13万余次。“20xx年度民营企业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奖补政策成为德阳市首个“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已成功向19家市内企业兑付奖补资金总计59万元。

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简报(精选5篇)5

  今年以来,江西省新余市市场监管局拉高标杆,主动加压,争创一流,用“五个率先”的勇争先,创一流营商环境,多项创新在全省率先。

  率先推广电子证照,打造电子证照联展联用“新余样板”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推广工作部署,利用电子营业执照方便、安全、易用的特点,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广泛应用,为市场主体在网上认证身份、电子签名和提交材料等方面提供便利手段。上线新余市场主体电子证照联展联用系统,为每个市场主体自动生成“二维码”身份证即“企业码”,一次生成,终生有效。用手机扫一扫“企业码”,便可获取注册登记、行政许可、备案等各类信息,实现电子证照随身携带、一屏展示,电子证照在企业登记、政务服务、不动产、社保医保、税务、商业活动以及民生事务等领域得到应用,真正做到“一部手机、一个身份、一照通办、一码畅行”。改革经验获《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刊登,叫响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率先试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新模式,打造无事不扰营商品牌。推行“1+N”联合抽查新模式,即每个部门发起1项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参与多项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开创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新局。截至目前,共开展联合抽查262次,部门联合抽查次数占比33.12%,同比分别增长186.20%、185.57%。通过“对象一次性集中抽取、人员一次性集中选派、检查一次性集中完成”,入企检查频次减少30%,户均检查时间减少50%,实现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收获减干扰、惠企业的营商效应。

  率先开创“商标+专利”混合质押模式,打造“知产”变资产的“新余经验”。20xx年6月,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中国农业银行新余市分行,以名下的3个商标以及5项专利混合质押,成功质押融资1亿元,系该省首笔“商标+专利”混合质押融资。这笔贷款就像是雪中送炭,将知识产权变活,变成“真金白银”,极大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此后20xx年和20xx年,赣锋锂业公司陆续以名下的商标以及发明专利混合质押,分别成功质押融资3亿元和4亿元,累计融资8亿元,为企业更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率先推行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承诺制改革,打造极简审批模式。长期以来,住所性质多样、提交材料复杂是市场主体准入的“拦路虎”,为破解这一难题,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新余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暂行规定》,在全省率先推行市场主体登记住所承诺制改革,申请人不再需要提供房产证、租赁合同、购房合同、竣工验收证明等住所使用相关证明材料,只需提供《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告知承诺书》,即可办结设立登记手续,开办材料再精减,大大提升市场主体办事便利度、满意度和获得感。

  率先实施免罚清单,打造有温度的柔性执法环境。在全省率先出台《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的基础上,今年持续扩充免罚清单,宽容无心之过,对118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减免处罚案件60余件,让行政执法添了“人情味”,让小微企业和创新性企业受益,收到市民送来的锦旗3面、感谢信1封。其中今年7月推行的宽展期未年报企业免罚制度,对市场主体未年报、逾期年报行为实施服务型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通告发布以来,截至宽展期,全市共有34户企业年报逾期免于行政处罚,免除罚款20余万元。

【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简报】相关文章:

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简报01-28

优化营商环境的简报12-17

优化营商环境简报12-18

乡镇优化营商环境简报03-17

年初优化营商环境简报03-17

社区优化营商环境简报03-15

优化营商环境周简报03-17

街道优化营商环境简报03-17

窗口优化营商环境简报03-17

优化营商环境信息简报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