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时间:2021-12-16 12:42:55 教案 我要投稿

2010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2010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第一讲 考 点 分 析 文言文考点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⑤筛选文中信息,概括主要内容,分析作者观点 考点: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阐析: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 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 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含义: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汉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常用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文言实词的复习一不要离开原文(语言环境),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推断实词的含义是最有效的方法。 文言实词主要有三个特点:通假性,单音性,多义性 把握古代汉语实词主要通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1. 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核按钮336页) 1、文言文的单音性: 1.注意文言文词语以单音为主的特点 壁有瑕,请指示王 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2.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今异义) 语言是发展的,词义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同是一个词就有了古义和今义的差别。注意区分古义和今义的不同,就成了我们准确理解古人语言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当然也有些词的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没有什么变化,如“明日,徐公来”(《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来”,还有一小部分词语,文言文里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白话已经不用,如“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执事”,这部分词语,虽然我们比较生疏,但通过查字典就可以明了,不会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不能掉以轻心的是那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尤其是差别细微,容易被忽略的词。 概括起来,古今词义的差别,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黄河,而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中的`“好”,原来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这些都属于词义的扩大。 (1)原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例如: 雏(小鸡——幼小的动物或诱饵,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状,雏鸟,雏形) ①“雏”。《说文》:“鸡子也。”本义指小鸡。现在指幼小的动物或幼儿,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状。如“雏鸟”、“雏形”等等。 (2)由感觉性质相通,从原意扩大到其它感情相似的意义。例如: 甘(味甜——味甜乐意) 苦(味苦——痛苦辛苦) ①“甘”。《说文》:“美也。”“物之甘美者也,甜也。”现在常用的意义除了指味美,味道甜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 ②“苦”。《说文》:“苦,苓也。”“苓”是一种苦菜,表示味苦的意思。现在的“苦”,不仅有“甘苦”之“苦”义,还衍生出“辛苦”、“痛苦”等义。还有像“病”(重病——病) (3)由专名扩大为通名。例如: ①“江”、“河”。(专指长江、黄河之——后来扩大到河流的通名) ②“好”(女子貌美——后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善良的品质等) ③“中国”,(中原地区,——现在指全中国) (4)由原只表示某事物一部分的词,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的整体。例如: 秋(秋季——秋季,一年) 百年(晚年——很多年,一辈子,一生) 宾客(门客——客人) “秋”。《说文》:“禾谷熟也。”本指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后由一个季节扩大为一年的意思。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百年多病独登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百年好合;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二、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如“丈夫亦爱怜其子乎?”(《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丈夫”,是指成年男子,“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勾践灭吴》)中的“丈夫”则是指男孩,在古代,不管是成年的还是未成年的,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男人,均可称丈夫,但在现代汉语中“丈夫”一般仅指已婚女子的配偶。再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因”(《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行李”,在古文中既可以指出使的人,也可以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在该句中就是指出使的人,而在现代汉语中仅仅指出门所带的东西。这些都是词义的缩小。 (1)词义程度的减弱。例如: 饿(严重的饥饿,受死亡威胁——肚子饿) 怨(恨——不满意,责备) ①“饿”。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孟子告子篇》:“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即用“饿”的古义。今义的“饿”指一般的肚子饿,程度减弱了。 ②“怨”。古义指“恨”的意思。《屈原列传》:“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个“怨”即是古义。今义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从无怨言”、“任劳任怨”。 (2)词义的表示范围的缩小。例如: 丈夫(男子的通称-------女子的配偶 子(孩子总陈——男子) 臭(气味——难闻的气味) ②“丈夫”。古义是男子的通称。《触龙说赵太后》:“丈夫变爱怜其子乎?”这里指成年男子。今义“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 ③“子”,最初是孩子的总称,不分男孩女孩都称子。现在“子”只指“儿子”。 ④“臭”,古代泛指气味。现在只指难闻的气味。 (3)词义义项的减少。例如: 劝(鼓励、劝说、规劝——劝说、规劝) 让(辞让、谦让之意,责备——辞让) ①“劝”古义常用义项有鼓励、劝说、规劝。《劝学》之“劝”就是鼓励的意思;《赤壁之战》:“肃劝权如瑜还。”即“劝说”之意。今义中只剩下“劝说、规劝”这一义项。如“劝人改过”。 ②“迁”。古义常用义项有迁移、变换、调任、升职、贬谪、流放。《〈指南录〉后序》:“战、守、迁皆不及施。”(迁移);《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太史令。”(调任、升职)《屈原列传》:“顷襄王怒而迁之。”(流放)。今义“迁”只剩下“迁移、变换”之义。如“迁居”。 ③“让”。文言中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现在只用前一意义。 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三、词义弱化。 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弱。比如大家熟悉的“饥饿”中的“饿”字,古义是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如《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即用“饿”的古义,而现代汉语中“饿”是指一般的肚子饿;如“怨恨”的“怨”字,古义即“恨”,而今天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任劳任怨”;再如今天的“疾病”一词中的“病”,和“疾”一样,都是指一般的生病,而古义中的“病”却和“疾”有别,是指大病。这些词的词义在今天看来,程度都减弱了。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约束 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②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举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③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 ④吾羞,不忍为之下 羞 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四、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之间的差别较大,没有明显的联系,这就叫做词义的转移。文言词汇中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如“弃兵曳甲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走”,古义是“跑,逃跑”,今天是“一步步地走”的意思。“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中的“中原”,古义指原野,而在现代则指中原地区。还有大家熟悉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201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复习07-23

届高考语文复习01-15

2010届高考语文写作复习教案07-23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教案407-23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教案307-23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教案207-23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教案107-23

2010届高考语文语音复习教案07-23

2011届高考物理要点归纳复习教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