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祭献之舞》87中张洪军

时间:2021-12-16 11:50:55 教案 我要投稿

教案:《祭献之舞》87中张洪军

第 2  周 课    题:《祭献之舞》 课    型:欣赏课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祭献之舞》 过程与方法目标:欣赏《祭献之舞》,知道乐曲的创作背景,能够背唱《祭献之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音乐艺术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进一步在音乐的影响下增强对人类生存发展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斯特拉文斯基与毕加索等在艺术上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作品的速度.力度和音乐情绪。 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光盘、音响 教学前分析:聆听《祭献之舞》。可以先听,让学生说出音乐的初步印象;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如音乐的节奏是规整的还是复杂的?)、和声(是和谐的还是不和谐的?)、速度(是舒缓的还是急促的?)、力度(是微弱的还是强劲的?)、旋律(是清晰的还是混乱的?)、情绪(是稳重的、平和的还是兴奋的、不安的?)、乐器(是单一的乐器演奏还是乐队全奏?)、音乐所表现的主题(是易于理解的还是奇特的、怪诞的?)等。问题并不是一次提出,应当每听一遍要有一遍的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祭献之舞》、 1.作者简介 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美籍俄罗斯作曲家,20世纪现代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出生在离圣彼得堡不远的奥拉宁鲍姆,生长在一个良好的音乐家庭环境中,其父是皇家歌剧院的首席男低音,斯特拉文斯基自幼学习钢琴。后遵循父母的意愿,他考进了彼得堡大学学习法律,但同时继续学习音乐。20岁时,他师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学习音乐,达三年之久。 1905年,斯特拉文斯基结束了大学生涯,并开始走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他很快地获得了成功,俄国芭蕾舞团经理迪阿吉莱夫委托他为《火鸟》谱写音乐,这个剧于1910年上演。一年后,他又写出了《彼得鲁什卡》,这部作品使他牢固地树立了在现代艺术运动中的前列地位。1913年春,他为迪阿吉莱夫写出了最壮观的《春之祭》。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迁居瑞士。停战后他来到法国,1925年定居巴黎,随后加入法国国籍。他在音乐上提出新古典主义理想,与同时都住在巴黎的毕加索、纪德、瓦拉里在绘画、小说、诗歌中所表现的理想一致。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斯特拉文斯基迁居美国并于1945年人美国国籍。自1951年起,他开始了遍及世界的旅行,并于1962年9月来到当时的苏联,在莫斯科、列宁格勒举行了一系列音乐会,受到了欢迎。1971年,斯特拉文斯基在纽约逝世。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作,大致可分为俄罗斯风格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和序列音乐时期。他的早期音乐,具有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传统风格,如幻想曲《烟火》。此后他虽通过《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等舞台音乐,趋向于复杂的节奏、多调性等手法的运用,但从他对创作具有俄罗斯式的音乐热诚看来,他却不失为一个纯朴的、具有俄罗斯精神的作曲家。 他的中期作品,音乐单纯、清晰。《普尔钦奈拉》组曲,是他沉迷于18世纪音乐所创作的一部混合曲,可以看出他在音乐素材的特性方面的独创性。 1952年由勋伯格等人创立的序列创作技巧出现在他的作品之中,如《阿贡》、《洪水》等,调性开始在他的音乐中消亡了。 美国约瑟夫·马克利斯在《音乐欣赏》中谈到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时说:“他的一生中,不断地进行发展。他以永不枯竭的热情抓住新问题,并坚持不懈地找到新的解决办法。从印象主义之后风格的《火鸟》和大胆的《春之祭),发展到他成熟时期的有节制地控制的古典主义,在这过程中他更加强调传统和戒律:‘对艺术控制得越多、限制得越多、研究得越多,它就越自由。’……” 2.背景材料 《祭献之舞》是芭蕾舞剧《春之祭》中的一段乐曲。这个舞剧是斯特拉文斯基于1913年创作并首演于巴黎,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个舞剧表现了俄罗斯原始部落村民的祭礼活动。春天来临,异教徒们挑选一位美丽贞洁的少女做祭品,奉献于太阳神,以求神的庇护。音乐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神秘、恐怖的气氛。全剧分为两幕,第一幕题为《对大地的崇拜》,包括引子、春天的预兆、少女之舞、诱逃的仪式、春天的轮舞、对立的家族、僧侣的仪仗、哲人、大地之舞;第二幕题为《祭献》,包括引子、青年的秘密集会、被选少女的颂歌、乞灵祖先、长者之舞、祭献之舞等。作者在音乐中使用了很多非传统的'手法,以致首演时观众对表演的粗野和难以忍受的音响不能接受。 《春之祭》不仅显现了原始风格的祭礼,而且展现了新的音乐语言的特征,如大胆地使用不协和、复节奏以及多调性。如果说斯特拉文斯基在他的第一部舞剧《火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德彪西音乐的影响、启发;他的下一部舞剧《彼得鲁什卡》,很少看得出浪漫派或印象派的痕迹的话,那么他的第三部舞剧《春之祭》则在音乐、节奏、和声诸方面都与古典主义音乐切断了联系。 3.音乐分析: 《祭献之舞)是舞剧《春之祭》的第二部分“祭献”的最后一段,又被称为“被选少女的祭献舞”,它是全剧的高潮。少女被选为祭物,在当时被人们认为是神圣的,但被选中的少女心中定会忐忑不安。乐曲开始出现大量复杂、紧迫的节奏以及不协和和弦、下行音和顿音强奏。 接下去短笛、降E调单簧管和D大调高音小号演奏一段半音下行的、急促而疯狂的动机,它把舞蹈节奏音乐引了出来,并越来越兴奋,达到高潮之后,由小提琴、中提琴和圆号呈现 “死亡”动机,音乐显得十分凄凉。 然后,几个动机交织发展,定音鼓及其他打击乐器也加入进来。少女的舞蹈越来越狂乱。忽然,音乐戛然而止,这是被选少女累得昏死过去。随后,只剩下三支长笛作九连音上行半音阶快速演奏,引出震撼人心的、加有大铜锣的巨响,宣告用少女祭祀大地的仪式已经完成,全曲结束。 在《祭献之舞》的音乐中,几乎听不到旋律,只有不规则的强烈节奏、不时变换着的拍子。作曲家在音乐中创造地利用频繁地交替拍子和复杂节奏,使音乐更加强烈、冲动,这段音乐仅仅251小节,就有多达10种拍子的交替出现,而且速度极快(1=126)。 在和声中使用变化多端的和弦,产生模糊、嘈杂的效果。使用庞大的乐队,配器上注重开阔乐器新的音响领域,如使用乐器的最高和最低音区、颤音和滑音,以及色彩性打击乐器的使用,使整个音乐近似野蛮,产生怪诞的效果。渲染了原始社会的时代背景和宗教仪式的神秘色彩。在这里作为古典音乐重要表现手段之一的旋律被隐退到次要的地位,代之以刺激性的和声和复杂的节奏。而这一切,正是20世纪被称做“现代音乐”的一般性特征。因此,《春之祭》被认为是现代音乐的代表作。 课后反思:

【教案:《祭献之舞》87中张洪军】相关文章:

教案: 《化蝶》87中:张洪军03-01

教案:《银屏之歌》87中:张洪军03-01

教案:《雪绒花》 87中:张洪军03-01

教案:《阿西里西》87中:张洪军03-01

教案: 《我们共同的世界》87中:张洪军03-01

教案:《大海啊,故乡》87中:张洪军03-01

教案:《夜曲》《如歌的行板》87中:张洪军03-01

教案:《伏尔加船夫曲》87中:张洪军03-01

音乐14册《渴望春天》教案87中张洪军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