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编写教案

时间:2022-08-24 10:21:22 教案 我要投稿

如何规范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必备的教学文件。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上课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规范编写教案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如何规范编写教案

  如何规范编写教案 篇1

  一、教案的界定

  (一)教案是教师为实现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安排,是教师在对教学对象、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进行全面准备和思考的基础上而精心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二)教案和讲义(讲稿)的区别

  1.讲义(讲稿)是丰富和细化教案的具体要求并实现教学设想的实质内容的文稿,是根据教案对教学内容的具体阐述,它往往还包括演示文稿、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件。

  2.在所承载的主体上,教案所承载的是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讲义(讲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

  3.在形成思路上,教案受教学的管理逻辑支配,讲义(讲稿)是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

  4.在内容上,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讲义(讲稿)是知识性项目。

  5.在表现形式上,教案一般篇幅较短,讲义(讲稿)篇幅较长。

  教案与讲义,二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讲义(讲稿)不能代替教案。

  二、教案的基本要素

  (一)教学时间。以一个教学内容(单元)或一次课(一般2-3学时)编制一个教案。

  (二)授课课题。授课课题指一个教学内容(单元)或一次课的章、节题目。

  (三)授课形式。授课形式是根据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学形式(理论、实验、上机、技能研习、实训、讨论、实习等)。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标)。教案中要体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章节的目标”、预期达到的效果。

  (五)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和难点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重点是教师必须讲清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难点是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容易接受的知识点。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的总称,要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七)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过程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分析,确定课程教学或知识信息的总和。单元教学内容要设置合理,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教学过程设计合理。

  (八)作业、讨论、辅导答疑。作业、讨论、辅导答疑是指为掌握所学知识而进行的辅助性的工作,工作安排要合理、数量要适当。

  (九)课后小结。课后小结是教师对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评价;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等教学过程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

  (十)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是提供给学生课后扩大知识面的资料。

  (十一)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体育、艺术、实验课,其教案设计中要明确教学环节设计与时间分配。

  三、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一)教师编写教案应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在广泛收集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及最新发展成果与动态信息,深入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要求,熟悉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科特点,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来编写。

  (二)编写教案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和水平,对教学内容的结构进行合理安排,设计教学方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编写教案要处理好应该教什么和学什么(目标),如何教和如何学(策略),教得怎样和学得怎样(评价)的关系。

  (三)编写教案必须以课程教学大纲的学时分配为基础,在章节表述、学时安排、授课内容等方面应与《教学进度表》(教学日历)一致。

  (四)由于课程类别、教学内容、教学风格的差异,不同学科专业的授课教案可有自己的特色,但应包含教案的基本要素。各系部可根据本单位课程特点提出具体要求,也可参考教务与科研管理处制定的参考教案样式编写。一门课程的教案应前后统一格式。

  (五)教师每讲授一次课之后应及时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做到教案常备常新。

  四、教案的建设与管理

  (一)不论何种授课形式,授课教师课前必须编写所承担课程(含理论课、实践课和技能课)的规范教案,且同一课程的教案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授课对象的教学要求而有所区别,确保教案质量。

  (二)教师授课必须携带教案,对无教案授课的教师,一经发现,将按《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教师组织教学时应有纸质教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作PPT课件、CAI课件和网络课件等教学课件,但教学课件不能取代教案。

  (四)各系部要把教师的教案管理作为课程与教学档案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每学期要定期对任课教师的教案进行集中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对不合格的教案进行整改指导。学校每学期对任课教师教案进行随机抽查,并将抽查结果通报全校。

  如何规范编写教案 篇2

  一、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一)教案编写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学术修养、教学经验,编写符合个人教学风格的个性化教案。

  (二)以章节或一次课堂教学为单元撰写教案。

  (三)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紧扣教学大纲,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四)教学环节安排合理紧凑,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五)既能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能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六)内容应不断充实完善,充分体现教学改革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七)讲稿不等同于教案。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总体和概要设计,讲稿是在教案基础上细化后形成的授课主要材料,讲稿不能替代教案。

  (八)教案的编写在章节表述、学时安排、授课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与“授课计划”一致。

  二、教案编写的格式及填写说明

  我院的教案由教案封面、教案首页、教学过程三个部分构成。在符合教案基本规定的前提下,各二级学院(校区)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特点,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但二级学院内必须统一格式。

  (一)教案封面。教案封面包含授课学期、课程名称、授课对象、教材名称、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等信息,按照本文件规定的格式填写。

  (二)教案首页。教案首页包括授课题目、授课形式、授课时间、授课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主要教学媒体、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二级学院(教研室)审查意见、课后体会等。教案首页按照本文件规定的格式填写,各部分的填写应符合以下说明:

  1.授课题目:指一个教学内容(单元)或一次课的章、节题目。

  2.授课形式:指课程实施的具体形式,如讲授、双语讲授、实验、见习、讨论等。

  3.授课时间:按课表确定的时间填写。

  4.授课学时:按授课计划确定的学时数填写。

  5.教学目的与要求:指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预期达到的效果。

  6.基本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主,结合对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的课程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

  7.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指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或本次课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教学难点指本次课学习过程中,学生难易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知识点。

  8.主要教学媒体:指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投影仪、实物、教学模型、挂图、音像等教具。

  9.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指本内容的最新科研成果,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0.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指提供给学生课后扩大知识面的相关资料。

  11.二级学院(教研室)审查意见:在开课前,教研室主任必须对教案是否达标、是否同意执行提出意见并签名。

  12.课后分析:本次课程实施后,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写出课后体会和改进意见,为优化今后的教案设计提供宝贵经验。课后分析的内容有:教材重点难点处理的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举例的改进,环节安排的改进,习题与思考题的量与质的改进等。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制定的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措施,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和主体。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有:如何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衔接、讲解哪些内容、采用的方法、提出哪些启发性问题、教具的应用、归纳总结、课后作业(思考题)、各个教学步骤的时间安排等。编写教学过程要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设计合理、衔接紧密。教学过程部分可按照本文件提供的格式书写,各单位也可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自行规定格式,但必须以二级学院(教研室)为单位统一格式,同时必须包含上述的主要内容。

  三、教案的管理

  (一)只要教学大纲没有再修订,需要每学期根据教学安排作相应调整;讲稿(或讲课提纲)作为教案的组成部分,内容往往较多,应根据学科的发展以及该学期上课的实际效果,进行一些必要的更新和修改。教师必须按本规范一轮课书写一份纸质教案。

  (二)课件在教师授课、助教、助学,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等各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课件的质量对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课件制作要求:

  1.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信息的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

  2.必须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注意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3.以纸质教案为主体,电子教案是辅助教学媒介。电子教案不能代替纸质教案。(Word文档编制的教案不属于电子教案。电子教案必须是由Powerpoint开发的教学内容演示文稿或其他带有课件的教案。)

  4.公共课任课教师的教案由所在二级学院(校区)进行统一管理。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同一门课程,原则上教案不得相同。

  5.各二级学院要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对新任课教师的教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院将随时抽查教师教案,对没有教案或教案不合格者予以处理。

  6.每学期末,每位教师应将教案(纸质教案和电子文档)上交所在二级学院(教研室),经二级学院(教研室)审核后进行评估,对优秀教案进行奖励。

  7.教案与课程授课计划的档案管理,统一由二级学院(校区)管理,课程授课计划置于教案前,一门课程为一卷,同一学期的课程授课计划和教案案卷排放一起。课程授课计划和教案一般保存5年。

  8.本规定自2007/2008学年始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四、教案书写要求

  在Word下排A4纸,封面大标题用楷体小初号加粗,项目用楷体小三号加粗;首页及教学过程表格题目用楷体小二号加粗,表格内项目用楷体小四号加粗。表格内容一级标题用楷体四号加粗,内容用四号楷体。

  手写教案一律使用(蓝黑、碳素)钢笔或中性笔书写。

  如何规范编写教案 篇3

  规范的教案规格可为教师系统组织教学计划的语言,也为教师理顺教学思路,进行合理化、最优化的教学设计提供一指导性框架。写好教案是我们新教师走上规范的第一步。规范的教案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㈠写上课题

  ㈡确定教学内容及课的类型(如习题课、复习课、新课等)

  ㈢确定并陈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要考虑知识的不同类型与水平。同时,教学目标的陈述应遵循可观察、可测量的原则。

  ㈣分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只是确定了学习的最后结果(即终点目标),一般未包括达到终点目标之前先行条件的分析,也未包括学生原有知识、技能或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起始状态的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则是在明确终点目标之后,完成后两项工作:确定学生的起始状态;分析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或行为倾向。通过任务分析,终点目标可以被细分为一系列彼此关联的子目标。这些子目标就构成了达到终点目标的先行条件,即学习者自身的内部条件。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所创设的学习环境是学习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㈤分析重点、难点。

  ㈥教具准备及相关学科的课堂安全知识讲解。

  ㈦注明课时及教学时间。

  ㈧教学步骤及其采用的教学方法。

  依据国内外一些重要的研究结论,在此将课堂教学结构(上课步骤)分为五个环节,即课的启动、导入、展开、调整和结束。其出发点是将教师的上课(教学)看成是激发、支持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其落脚点是使学习过程能有效发生及学习结果能顺利达成。下面,简要说明教学操作程序中上课五个环节的基本含义。

  1、启动环节

  启动环节主要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师往往利用问题、演示、实验、视像画面、言语描述和体态语言等手段创设这种情境。在课启动时,教师常常还要千方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身体上和心理上保持接受新信息的警觉,处于适度的应激状态。另外,课的启动还包括教师将学习的目标、方式、程序安排、达标评价的形式与标准等用适当的语言告诉学生,使他们在学习一开始就能建立起应有的期望。让学生认识到他们将学习些什么,这会有助于他们将本节课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同时也能激发他们表现出更大的努力。另外,交待学习目标也有助于学生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先前学过的东西进入工作记忆,以便新旧知识实现整合。

  我们认为,以往的课堂教学对交待目标、帮助学生明确意向重视不够,往往只有教师的意向而没有学生的意向。系统设计教学理论认为,除非学生对学什么、怎么学、新旧内容前后左右的联系怎样等有清楚的把握,否则让他们自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是很困难的。

  启动环节主要是非认知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能够恰当地体现教学的目的性和认知—情意一体化作用。

  当然,除了“启动”教学的'作用之外,它还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保障”作用。

  2、导入环节

  “导入”的主要功能在于使新旧学习任务之间顺利过渡衔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检查家庭作业、演示、讨论等手段帮助学生回忆与学习新任务直接相关的旧知能。这种回忆一方面起检查作用,同时也有复习效用。当然,在导入环节教师要对回忆的性质、时机和数量等方面酌情把握,以有利于新任务的学习。导入环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任何新知能的学习都离不开同学生已有的相关经验直接发生作用,离不开学生依托旧经验建构新任务的意义。

  在导入环节,有时教师能注意到复习刚刚学过的知识技能(例如上新课前先复习昨天学过的内容)。但是,真正重要的却是提示回忆乃至补缺同新学习任务直接相关的旧知能,它们可能是昨天学的,也可能是一个星期前、一个月前、一学期前甚至更久以前学的。

  3、展开环节

  展开环节是上课的主体部分要求学生对新任务有实质性的理解。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同展开环节的课堂结构是否得到优化有关。展开环节教师要做的工作有:

  ⑴优化呈现。此时教师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根据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接受的心理顺序合理呈现新知能。呈现时所依据的逻辑顺序是新知能(或学科内容)本身的结构特征,心理顺序是学生掌握新知能时认知建构方面的先后难易之别。我们特别强调在中小学课堂中,教师应充分考虑首先满足学生对心理顺序的需求,因为,优化呈现的目的是保证将新课题的逻辑意义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心理意义,将外部的信息纳入原有的或经过改造的认知结构中。

  ⑵指导编码。它的实质是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类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将刚刚接受的新信息结构化、意义化、形象化,有针对性且与个人经验相联系,从而贮存到长时记忆中去,内化为自己的智慧与品质。

  ⑶尝试练习。当学生对新信息经过合理编码贮存之后,他们已初步习得(领会、理解)新信息的实质含义。然而,这种习得还不能说是深刻透彻的,贮存也尚未达到经久不忘的程度。如果此时教师就匆忙做“巩固”工作,难免会产生因急于求成而错误率高和因期望过高而学习效益差的情况。所以这时教师应通过适当的指导性练习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脑动身体尝试练习一番。借助课堂上的即时练习或讨论,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判断学生初步习得的新知能是否透彻完整;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从尝试练习的结果中体验自己理解或掌握的程度。总之,系统设计教学非常强调尝试练习,认为不经过尝试练习,新学到的东西往往是一知半解、生吞活剥、自以为是、似懂非懂的。

  ⑷评价反馈。学生尝试练习活动必须通过形成性的、及时的评价反馈才能起到应有作用,否则练习效果会大打折扣。这种评价不是用来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评等排序,而是传递某种信息,让学生知道他在尝试练习中所表现的学习行为正确与否或正确程度如何,离期望目标还有多远,通过与预期目标相比较为后续学习提供激励。

  4、调整环节

  既然课堂教学是一种依据目标与导向目标的实践活动,那么,课的调整不但包括补救教学,也可能含有补充教学。补救教学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或典型出现的错误反应或动作从新的角度加以澄清和纠正;补充教学则往往针对原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加深拓宽。不管是补救教学还是补充教学,教师最好在备课计划中事先有所预计,因为在面向群体教学的环境下,课的调整常常不可缺少。

  5、结束环节

  课的结束和启动一样,虽然占用时间不多,但却非常重要。课的结束要做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小结”和“照应”起到提炼主题、概括要旨和过渡衔接的作用。小结是反映“今天”的课与“昨天”的课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这一堂课学到的本领再次有一个总体印象;照应是反映“今天”的课和“明天”的课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下一堂课将要学习的新本领有所准备、有所预期。另外课的结束还包括布置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要么起到巩固熟练的作用,要么起到迁移扩展的作用,后者是在适当变化新情境中综合运用新旧知能去解决问题。

  课后作业不但要精心选择,做到与目标或检测项目等对应分配,同时还要给予适当指导,提出分类要求。有了这种指导和要求,可以避免因不必要的错误而造成的无效劳动,也可以使得课后作业因人而异,减少无谓的重复劳动或无效劳动。这样做在中小学课后作业时间占整个一日学习时间相当比重的情况下,尤其显得重要。

  ㈨教学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素质、思维的激发程度、教学情境营造、学生情绪的调控等等作业恰当的评价,以及对后续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进行调整、修正或作出新的规划。

【如何规范编写教案】相关文章:

如何编写教案03-11

教案编写如何创新01-20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01-11

编写教案03-14

学习《如何编写教案》心得体会09-29

地理教案编写要求及编写体例03-10

体育教案编写03-14

教案编写要求03-14

怎样编写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