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上

时间:2021-12-16 14:32:41 教案 我要投稿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上

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有关百分数的一些知识,知道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还学习了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你会解决下面的实际问题吗? (出示下列题目,请学生解答。) 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进行交流,重点说说数量关系。 3.追问:你还能提出一个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百分数问题吗?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题1. 二、学习新知 1.引导思考: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你能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所要求的问题吗? 学生自己尝试画线段图,学生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请有不同想法的学生来交流: 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也可以先求出实际造林面积是原计划造林面积的百分之几,然后与单位“1”相比较。   2.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进一步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第二种解法中得到的125%与第一种解法中得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要求学生指着线段图说说算式中的100%和125%、25%各表示图中哪个部分? 3.比较两种解法的异同点。 三、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还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小结:“试一试”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 四、指导完成“练一练” 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 2.提问:你是怎样理解“2005年在读研究生的人数比2004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 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本页教材的底注,并组织适当的交流。 五、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练习一第1~3题 做练习一第1题。 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 做练习一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可提醒学生把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 做练习一第3题。 先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让学生说清楚思考的过程。 2.对比练习 (1)建造一个游泳池,计划投资100万元,实际投资80万元。实际投资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2)建造一个游泳池,计划投资100万元,实际投资比计划节约20万元。节约了百分之几? (3)建造一个游泳池,实际投资100万元,比计划投资节约20万元。节约了百分之几? 学生读题后先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然后指名分析每题的解题思路。同桌间互相查看解答情况。 3.拓展题。 从南京开往淮安,甲车行了3小时到达,乙车行了4小时到达。甲车所用时间比乙车所用时间缩短百分之几?甲车速度比乙车快百分之几? 六、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今天你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你的同桌呢? 七、布置作业 1.课内作业:补充习题第1页。 板书设计: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例1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线段图略) 先算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多少公顷。 先算实际造林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20-16=4(公顷)  20÷16=1.25=125% 4÷16=0.25=25% 125%-100%=25%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5%。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完成第2~3页练习一第4~8题。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独立解答:小明去年高120厘米,今年高126厘米,小明今年比去年高了多少厘米? 提问:如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还有别的方法吗?(板书课题) 二、完成练习一第4~8题 1.完成第4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解答第(2)题时还有别的方法吗?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2.完成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 重点把第(2)、(3)题与第(1)题比较,让学生理解并说清每道题的问题是什么意思,是哪两个数量相比较。 3.完成第6题。 指名学生读题,理解什么是“孵化期”。然后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检查正确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 4.完成第7题。 学生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贵百分之几”,就是“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多百分之几。” 学生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 5.完成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完成后交流。 三、读读“你知道吗” 学生自主阅读。 交流:读完后你有什么想法? 思考:为什么不可以说2006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比2005年提高了0.3%? 突出单位“1”不同的两个百分数不能直接相减。 提问:你还能举些有关百分点和负增长的例子吗?(给学生一点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及时评价并鼓励学生多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数学) 四、补充练习 1.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比乙数少( )%。 2.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为了帮助灾区卫生防疫,84消毒液厂计划捐给灾区250000箱84消毒液,实际捐给灾区325000箱。实际捐的箱数是计划的百分之几?实际捐的箱数比计划多百分之几? 3.王大伯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10米,扩大后长增加了5米,宽增加了2米,那么菜地的面积增加了百分之几? 4.小红家一月份用水20吨,二月份比一月份节约用水10%,三月份比二月份多用水10%,三月份的用水量和一月份的同样多吗?为什么? 如有时间,再组织学生完成以上练习,重点讨论后两题。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堂上你的练习情况如何?正确率高吗? 六、布置作业 1、课内作业:补充习题第2页 3.纳税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的例2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2.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进行纳税的计算。  预习题:弄清什么是纳税?怎样纳税?纳税的意义是什么?(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询相关信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纳税的一些资料;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了解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05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进行纳税意识教育)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板书:纳税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  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学生读题。  提问: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上】相关文章:

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01-12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11-15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10

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教案01-06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10-03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与体育教案09-24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03-09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03-09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推荐08-26

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