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下第一单元《范进中举》教案

时间:2021-12-16 20:14:40 教案 我要投稿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一单元《范进中举》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一单元《范进中举》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情节,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感知艺术形象,理解夸张、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手法。 3.品味小说语言,领会讽刺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 1.梳理故事情节,从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变化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了解范进这一形象的典型性,了解作品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的语言,领略古代小说的讽刺艺术的魅力。 【教学准备】 录音材料、多媒体和小黑板。 【设计思路】 从整体上把握结构,比较范进中举前后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合作探究文章的讽刺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小说情节及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题目导入法。请同学们读课文标题,分析课文题目中所流露出来的信息。 明确:人物:范进;事件:中举;现象:科举制度。 2.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提问的同时亮出彩票) 是的,彩票!小小彩票,实在玄妙。现代社会,多少人凭借它而一夜暴富,改写了命运。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如果人们希望改写个人命运,实现一夜之间由不名一文,摇身一变为身价百倍,飞黄腾达的梦想,是不是也凭彩票呢? (不是) 的确,大多数人只有凭借参加封建科举考试,凭“中举”才能实现。 板书:“中举” 于是,“中举”在下层知识分子之间,在社会和广大老百姓之中,导演出一幕幕人间喜悲剧。 提问:在我国古代,洞房花烛被称为小登科,有小就必然有大,大登科就是中举,就是榜上有名。 3.有关科举的对联、诗句、例证: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有一日春光暗度黄金柳,雪意冲开了白玉梅。那时节走马在章台内,丝儿翠,笼定个百花魁;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 例证: 更有甚者,是喜极而疯。 有例为证:(插入例证:明末高邮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疯,笑不止。 对联: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中举了,可人却疯了。这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带着对封建科举的思索,我们的文学人物画廊中又多了一位典型人物——中举的范进。(板书:范进中举) 今天,我们就借吴敬梓的眼睛,通过范进及其身边人来见证封建科举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巨大威力。以人观社会,以人感受科举。 二、交流有关科举的知识。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6)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童生:要取得正式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 生员: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名生员。 秀才:生员肄业后称为秀才。 举人: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的成绩优良的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在省城举行的乡试之后,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其他的称亚元。 贡士:举人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进士:贡士参加殿试,取中后称进士。进士分三甲——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三、介绍作家作品。 1.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代表作《儒林外史》。 吴敬梓出生于一个科甲鼎盛的缙绅世家,其曾祖父吴国对顺治十五年探花,官至顺天学政。六十年间,曾祖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包括一名榜眼,一名探花。由进士、举人及出仕官员十四五人。由于家族的影响,吴敬梓少时曾热衷于科举,早年入学为秀才,29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他虽曾发奋,但科举并未成为他对人生的唯一追求。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孤标脱俗的叛逆个性。特别在他嗣父母及生父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其遗产,使吴敬梓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吴敬梓由愤世嫉俗激发为纵情背礼,放浪形骸,大肆挥霍遗产,不上十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 在吴敬梓的一生中,生活和思想都有极大的变化。生活上,他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表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生长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一生时间大半消磨在南京和扬州两地,官僚豪绅、膏粱子弟、举业中人、名士、清客,他是司空见惯了的。他在这些“上层人士”的生活中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武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加上他个人生活由富而贫,那批“上层人士”的翻云覆雨的`嘴脸,就很容易察觉到。他在《儒林外史》中对这种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作了彻底的揭露,真是“如大禹之铸九鼎,神妙无循形”(旅云《钵山志》卷四)。更由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他的作品分外具有吸引和感人的力量。 他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呈现了某种程度的繁荣,但,这也不过是即将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大厦将倾的事实。雍正帝、乾隆帝年间,清朝统治者在逐渐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也采用大兴文字狱,设博学宏词科以作诱饵;考八股、开科举以牢笼士人,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其中,以科举制度危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成为愚昧无知、卑鄙无耻的市侩。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度,不愿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显示出他的民主主义的思想色彩。正因为吴敬梓的个人经历,使他了解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故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儒林外史》:学生读注释①。(出示课件l。) 师补充:《儒林外史》成书于作者50岁以前,这部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刻画了100多个人物,但并无一中心人物作主干,是连缀很多故事而成的长篇小说。可是全书却有一个中心思想,这就是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确实是一幅刻画人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群丑图。成功地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18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背景资料:在《范进中举》这节文字之前,有一段与范进有关的情节:一个同范进有着相似遭遇的儒生周进,一生在科场考了数十次,连个秀才也没捞着,受尽了困顿和屈辱,后来在一群商人的资助下,侥幸地中了举人、进士,做上了“广东学道”。当他主持秀才考试那天,见考场上有一个“面黄饥瘦,胡子花白,头上戴一顶破毡帽”的老童生,十二月天气,“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此人便是范进。不禁勾起了自己辛酸往事的回忆,动了怜悯之情,还没有阅完其他考生的试卷,就把范进取为第一名,并面嘱他一定要去参加选拔举人的考试。又有《文木山房集》。 二、自学: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商酌(zhuó)  星宿(xiù)  狗血喷头(pēn) 带挈(qiè)  长亲(zhǎng)  行事(háng)  腆着(tiǎn) 兀(wù)自  绾(wuǎn) 轩敞(xuān chuǎng)  作揖(yī)  醺(xūn)  啐(cuì)  讳(huì) 带挈 桑梓(zǐ) 2.积累下列词语: ①俱各欢喜②拱手作揖③千恩万谢④尖嘴猴腮⑤不省人事⑥淋淋漓漓⑦喜从天降⑧今非昔比⑨万贯家私⑩唯唯连声 三、感知内容: 1.故事涉及到的人物(主要人物是?) 2.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讨论分析文章结构: 可分为中举前和中举后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写范进中举之前的情况,侧重描写胡屠户的倨傲。可分两层:范进进学(中了秀才)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范进向胡屠户借盘费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通过这两件事,写出了范进中举之前生活的艰难困顿和社会地位的卑微低下。 第二部分,写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及中举以后社会地位显著变化。对封建士子醉心功名利禄的丑态作了辛辣的嘲讽,并深刻地揭示出他们热中科举的社会原因 这一部分分三层:范进发疯;胡屠户治疯;张乡伸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1.把表格整理到笔记本上。 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阅读《聊斋志异》中的《王子安》 板书设计 吴敬梓:《儒林外史》 第一部分写范进中举之前的情况,侧重描写胡屠户的倨傲。 可分两层:胡屠户贺喜;范进借盘费遭辱骂。通过这两件事,写出了范进中举之前生活的艰难困顿和社会地位的卑微低下。 第二部分,写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及中举以后社会地位显著变化。 对封建士子醉心功名利禄的丑态作了辛辣的嘲讽,并深刻地揭示出他们热中科举的社会原因 可分三层:范进发疯,胡屠户治疯;张乡伸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复述故事。 要求学生通过自我复述、同桌间相互复述的方式,将故事用现代汉语复述出来。要求学生在复述时思考:范进中举前后,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归纳范进中举前后的巨大变化。 指导学生分析范进中举前后,其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 1.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 中举前: 经济状况——本文主要抓住吃、用、住等方面来写范进的经济状况 社会地位——主要是通过丈人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来表

【语文九年级下第一单元《范进中举》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范进中举01-21

范进中举教案01-17

《范进中举》教案02-22

范进中举 教案示例一01-21

范进中举01-21

范进中举07-27

《范进中举教学》教案09-20

初二语文范进中举07-27

《范进中举》语文教案设计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