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案多媒体教学

时间:2021-12-16 19:40:12 教案 我要投稿

《蜀道难》教案(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诗的寓意。(重点) 2.了解李白的放达。 3.感知鉴赏艺术手法。(难点) 教学步骤 一、范读——点读——齐读。 二、简介。 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 三、重点词语。 词类活用:猿猱欲度愁攀援/使人听此凋朱颜/砯崖转石万壑雷/侧身西望长咨嗟 通假字:所守或匪亲 文言句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四、导读。 1、教材根据什么把这首诗分为三段?有哪些标志性的语句?   ——“问君西游何时还?”“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可见是送友人入蜀而作,为友人担忧。也有其他说法。) 2、三段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各出现一次,各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之“难”?各用一个字概括。 ——高、险、祸。 3、第一段怎样写“高”?   ——开篇点题,主旨句一现,用感叹、重复、夸张强调山高,奠定雄放的基调。   ——侧面烘托: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寓高山阻隔之意;再以五丁开山的传说说明蜀道的`来由,渲染神幻雄奇的色彩;   ——再具体写山势的高危,突出路之难行。先用想象和夸张写山之高,水之险;又用“黄鹤”“猿猱”来衬托山势的高危惊险;然后以山道曲折难行表现山高山险;最后又用想象,人在高危的蜀道上行走,可以用手触摸到星星! 4、第二段怎样写“险”?   ——一问一叹,表达对友人的担忧,烘托蜀道之险;   ——“但见”几句渲染凄凉气氛,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连峰”几句渲染惊险气氛,运用夸张:“连峰”“枯松”“飞湍”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急流之猛,渲染惊险的气氛。 5、第三段怎样写“祸”?   ——从写景转而言志,从剑阁的险要地势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   ——先写蜀中剑阁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易发生战祸;   ——再夸张地想象战乱惨景;呼唤友人,表明为友人的安全担忧,更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五、总结:这首诗运用侧面烘托、想象、夸张、反复等手法,以雄奇的笔调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险峻的山川景色,展现了蜀道高峻、崎岖的面貌。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暗喻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 六、补充:关于这首诗的寓意,历来解释纷纭,莫衷一是。   一说:剑南节度使严武欲加害于房琯、杜甫,这首诗系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   一说:为讽刺章仇而作。按:章仇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至天宝五载(746)期间曾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人。   一说:为讽谏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幸蜀而作。认为这首诗中“问君西游”的“君”指的是唐玄宗。 七、作业:背诵全篇。

【《蜀道难》教案多媒体教学】相关文章:

《祝福》教案(多媒体教学)03-08

《过秦论》教案(多媒体教学)03-08

蜀道难 教案03-03

《蜀道难》教案02-20

蜀道难教案01-04

《琵琶行》教案(多媒体教学)03-08

蜀道难的教案范文04-22

蜀道难 教案203-01

《蜀道难》教案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