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案

时间:2021-12-16 19:58:20 教案 我要投稿

《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写法。   3.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积累和运用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 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 积累和运用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虚词的用法。   2.难点:   (1)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教学准备:   1.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的电脑展示图片。 2.将课文的知识整理成PPT.幻灯片。 设计思路:   1.这篇文章是千古传诵的名篇,立意高远,文采斐然,句式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位,体会文章的特点,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2.引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 3.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楼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很多名胜古迹,大多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电脑示图解题,作者及文体简介简介。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你们知道哪些?学生讨论,多媒体出示。(《小石潭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  三、初步感知,自读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T/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读懂文句。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幻灯显示。)   (1)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 四字短语: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淫雨霏霏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薄暮冥冥 樯倾楫摧  虎啸猿啼 满目萧然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一碧万顷 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把酒临风  喜气洋洋 (2)阅读思考:    ①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②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③本文的中心句在哪里? 四、理解关键句(多媒体出示) 1、哪些语句记载滕子京的政绩? 讨论并归纳: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之”指代什么?  讨论并归纳: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哪些句子写岳阳楼大观?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湯湯,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为什么略写岳阳楼之大观? 讨论并归纳:前人之述备矣。 5、第二段哪两句话引起下文情景交融? 讨论并归纳: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6、描写洞庭湖阴天景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讨论并归纳: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7、 描写洞庭湖晴天景色。 讨论并归纳: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8、迁客骚人悲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9、迁客骚人喜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0、“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之为”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1、 “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2、 “进亦忧,退亦忧。”中“进”、“退”各照应什么?“进亦忧”、“退亦忧。”各照应什么? 讨论并归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3、作者的阔大胸襟,政治抱负? 讨论并归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警句、名句、劝勉滕子京的话、主旨句、中心句、观点) 五、分析重点段 1、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3、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4、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5、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l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 6、提问: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说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六、表现手法 (1 )对比 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阴天景色 迁客骚人的悲 晴天景色 迁客骚人的喜 (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 七、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人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三题。 2.选用本课的《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1、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语言表达方式? 2、解释下面句中的“或”: 或以钱币乞之  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3、“二者之为”指上文所说的(  )(  )两种心情。 4、“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运用了(  )修辞方法,分别指(  )和(  )。 5、与“是进亦忧,退亦忧”中“是”用法相同的是( )  A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B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C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D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  ),“退”指(   )。 7、找出这段文字中反映课文主旨的句子。

【《岳阳楼记》教案】相关文章:

岳阳楼记 教案03-09

岳阳楼记教案11-09

《岳阳楼记》教案01-21

《岳阳楼记》教案分析03-04

岳阳楼记 教案示例01-21

《 岳阳楼记》 教案分析01-21

语文教案-岳阳楼记01-21

26.岳阳楼记教案07-27

岳阳楼记教案范文(精选5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