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册数学全册教案2

时间:2021-12-16 09:55:27 教案 我要投稿

西师版第九册数学全册教案2

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   教师:先看这样一些现象。(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知道这是一些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教师:在三年级时我们就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你能用手做一做平移吗?   学生用手做平移。   教师:很好,原来我们都是研究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要从数学的角度来深入研究图形的平移。(板书课题)   二、 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①研究长方形的平移   教师:我们以长方形为例,(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方格图)仔细看看长方形是怎样平移的?(课件演示长方形从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②)看清楚了吗?再看一遍。(课件放慢速度再演示一遍)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从位置①平移到了位置②。   教师:长方形平移了多少格呢?请先用学具在方格纸上移一移。   学生操作学具后讨论。估计有的学生会说移动了6格,有的会说8格。   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观察长方形移动格数的?   请持两种意见的学生各一个到视频展示台上边展示边介绍,说6格的是两个长方形间相隔6格,说8格的是从位置①的某个点到位置②相应点相隔8格。   教师:你们觉得谁的意见对呢?   如果学生能说出平移是点到点的移动,则加以肯定;如果学生思考有困难,则可以用课件再演示一遍。演示时先在位置①的长方形上找一个点A闪烁,让学生直观地观察这个闪烁的点到A′平移了多少格,通过演示统一学生的意见。   教师:你们觉得是平移了6格还是平移了8格呢?   学生:8格。   教师:从中你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我知道平移的距离是平移前的点到平移后相应点的距离。   教师:现在谁能完整地说说长方形是怎样从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②的?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从位置①向右平移8格到位置②。②研究的平移   教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研究平移现象时要关注点到点的距离。现在我们回到开始上课时看的图片中,(课件出示例2)这也是一个平移现象,把它和刚才的长方形的平移相比,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估计会回答:相同的是和长方形都在平移而且都是点到点之间的平移;不同的是长方形是沿水平方向平移而是沿竖直方向平移)   教师:在方格纸上竖直平移了多少格呢?   (如果学生能直接看出来,教师给予表扬;如果学生不能直接看出,仍可以在方格纸上用学具操作后再说出平移了5格)   教师:现在你又能说说是怎样从位置③平移到位置④的?   学生有了前面的经验能说完整:是从位置③向下平移5格到位置④的。   教师:从上面的研究中你知道我们研究平移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后回答:要注意图形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教师:很好!我们观察平移现象时就应该注意观察图形的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板书:方向距离)   ③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完成练习六第1(1)题,完成后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学得不错,(课件出示如下图情景)你能再说一说三角形怎样从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②吗?   学生:三角形从位置①向左平移5格到位置②。    教师:不错,(课件出示位置③的三角形)三角形怎样才能从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③呢?小组讨论,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纸上平移,操作完以后抽学生展示汇报,汇报的结果可能有两种:   学生1:三角形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4格到位置③。   学生2:三角形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5格到位置③。   教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种方法,你们赞成哪一种呢?   学生:两种方法都可以。   教师:我们就以第1种方法来研究(课件演示三角形从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②再到位置③的过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次我们研究的平移和前面我们研究的平移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学生发现:前面我们研究的是1次平移,现在我们研究的是2次平移。   教师:对,你能介绍一下三角形是怎样从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③的吗?注意两次平移都要介绍清楚。请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后汇报。   教师:把同学们的说法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像这样介绍:(课件出示)三角形先由位置①向平移格,到位置②;再由位置②向平移格,到位置③。   学生一起介绍一遍。   教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介绍刚才同学们汇报的第2种方法吗?   学生:能。(抽学生介绍)   教师:同学们在介绍的时候把两次平移有顺序地介绍清楚了。你觉得在介绍两次平移时要注意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有顺序地介绍,还要注意把两次平移的方向和距离都介绍清楚。   三、 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第1(2)(3)题,在完成第2题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集体订正。   四、 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在平移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略。   五、拓展延伸   多媒体课件上展示沿一个方向平移制成的各种花边。   教师:这些花边漂亮吗?   学生:漂亮。   教师: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这样的花边呢?   学生:想。   教师:请同学们在桌上挑一个老师给你准备好的你喜欢的图案,用这个基本的图案在作业纸上画出美丽的'花边来。你能画出来吗?   学生:能!   教师:你准备怎样画呢?能说说在画花边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用这个基本图案在作业纸上平移,就可以画出花边。但是在平移时,要注意图案移动的方向和距离,特别是距离要相等,这样设计出来的花边才好看。学生回答后,指导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设计花边,然后抽几个画得好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   教师:同学们的花边设计得真漂亮,你能用这些花边来装饰你的墙报、装饰你的家吗?大家课后可以试试看。 【简评:本节课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每道题教学的侧重点都不同,例1中的第1个小题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平移现象,重点让学生理解平移距离是点到点的距离;而第2个小题重点让学生比较水平平移和竖直平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了解平移与方向和距离有关。这样从不同的侧重点设计教学,使学生感到每个小题都有新意,能自始至终地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二是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依靠学生对原有平移现象的了解来教学新知识;三是教学内容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设计花边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本案例由郑继提供)   图形的平移(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26页例3、例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画出两次平移后的图形。并能运用两次平移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方格纸、平行四边形、例4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移,我来考考大家。(课件出示右图)平行四边形是怎样从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③的?   引导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从位置①先向下平移4格到位置②,再向右平移7格到位置③。   教师:你是从哪些方面来清楚地描述平行四边形的平移的?   引导学生说出:关键是要说清楚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在此基础上继续追问:怎样观察平行四边形平移的距离?   学生要明白图形平移的距离是图形上的点到平移后的相应点之间的距离。   教师:看来上节课同学们学得不错。今天我们要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图形的平移。(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研究平移要从方向和距离这两方面来研究。(在视频展示台上出示同课件上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和方格图)你能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4格吗? 学生先用自己的学具操作,再抽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展示。抽到的学生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请其他学生来检查。检查时要引导学生从方向和距离两方面进行,更重要的是检查距离时是点到点的距离。   教师:(把平行四边形原来的位置画出来,再拿走)如果我们把平行四边形拿走,你能在这个方格纸上画出它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4格的图形吗?   学生:能。   教师:你准备怎样找出它两次平移后的图形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不同的学生讨论出的方法不一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总结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怎样找到图形平移后的位置,二是怎样使画出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一样。本案例以下面的学生汇报为例:   学生:我看着方格在心里想向右平移5格会到哪儿?然后继续想再向下平移4格会到哪儿?最后把它画下来。   教师:你们对他的方法有什么要问或要补充的吗?   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怎样找出5格的位置和4格的位置?并引导学生找到解决的办法:先在平行四边形上确定一个点,然后再根据点到点的距离看通过两次平移后这个图形会到哪儿?做上记号。   学生讨论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教师:找到点不一定就能画出和原来的图形一样的图形,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引导学生总结出:确定点后还要看原来图形中的每条线段的长度各是多少格?   教师:谁能根据我们刚才说的方法画出平行四边形两次平移后的图形呢?   抽一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画,其余的在自己的方格上画。学生画好后,教师质疑:按照这样的方法来画是否正确呢?请一个学生用平行四边形来按要求移一移、验

【第九册数学全册教案2】相关文章:

西师版第九册数学全册教案5(2)03-11

西师版第九册数学全册教案403-11

西师版第九册数学全册教案303-11

西师版第九册数学全册教案103-11

西师版第九册数学全册教案803-11

西师版第九册数学全册教案703-11

西师版第九册数学全册教案603-11

西师版第九册数学全册教案503-11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九册(全册)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