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选文教案 2

时间:2021-12-16 09:54:27 教案 我要投稿

《孟子》选文教案 2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gǔ鱼网)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xiángxù泛指学校。殷代叫庠,周代叫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lí众,众多)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真是够尽心的了。河内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粮食运到河内去赈济(zhènjì用财物救济)。河东发生灾荒,我也这么办。考察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个国君能像我这样为百姓操心的了。但是邻国的人口并不减少,而我们魏国的人口并不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咚咚地擂起战鼓,刀刃剑锋相碰,(就有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脚。(如果)凭着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后面的逃不到一百步罢了,这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一点,就不要指望魏国的百姓会比邻国多了。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家活口、办理丧事没有什么遗憾的了。百姓生养死丧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五亩田的宅地,(房前屋后)多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猪和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占夺(种田人的)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七十岁的人穿上丝棉袄,吃上肉,百姓不挨冻受饿,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是绝不会有的。   【拼音】: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解释】: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示例】:比如老将军算是忠心,犹能建立宋朝旗号,然仅逍遥河上,逗留不进,坐视君父之难,只算得以~。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五回   原文2: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dàn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妊rèn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 食,胎之教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加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译文】 孟子少年时,有一次东家邻居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东家为什么杀猪?孟母说:要给你吃肉。孟母后来后悔了,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席子摆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这都是对他(孟子)的胎教,现在他刚刚懂事而我却欺骗他,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于是买了东家的猪肉给孟子吃,以证明她没有欺骗他。  

【《孟子》选文教案 2】相关文章: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201-21

礼仪培训教案7:孟子的故事(2)02-22

《孟子》选读教案03-04

《孟子》二章教案09-20

孟子,孟子王安石,孟子的意思,孟子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庄暴见孟子》教案02-27

庄暴见孟子教案01-21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01-21

孟子二章 孟子思想 -孟子简介02-08